专访「反向留学」的年轻人,这次是蒙古国!
点击上方名片关注我们
郭德纲有个段子,说起于谦的老丈人是蒙古国的海军总司令,不少人听完都乐得不行。
因为稍有地理常识的人都知道外蒙古不临海,是一个被中俄包围起来的内陆国。
这些年来,我们对外蒙古的认识,集中在媒体报道和各种网络段子,譬如三年前蒙古送来的三万只羊,或是蒙古国海军这类玩笑话。对这个邻国,我们始终是既熟悉又陌生。
很多人想象中的蒙古国,是骑马射箭的游牧生活,和住在蒙古包里的牧民们。无论如何,它的生活条件和教育资源远不如国内。
可如今,有不少人选择去蒙古留学,相比其他去北美日韩等地的人,这个目的地着实有点出乎意料,甚至有人戏称:「听说出国镶金的,没听过要去镀锈的。」
那他们到底是怎么想的呢?为什么会选择「反向留学」?或许可以通过他们的分享,了解更真实的蒙古留学生活。
我今年31岁,黑龙江人,目前是在异地乡镇工作的男教师。
现在年纪大了,考虑的问题也比较实际。由于本科学历,在同一岗位上竞争优势不大,算是为了稳定的编制,和未来更多晋升的机会,我才选择继续求学、提升教育背景。
从去年起,我就在琢磨出国留学,经过一番对比最后选择蒙古,主要出于经济、时间成本等原因考虑——
一是学费预算低,5万多就可以搞定,对我这种「穷屌丝」再友好不过; 二是学制时间短,硕士预计花费一年半,一样是国家认证的学历; 三是学校容易申请,不要求语言成绩,适合需要提升学历、不在乎院校排名的人。
9月下旬,我被蒙古国立大学(乌兰巴托分校)历史学专业正式录取。因为疫情原因,暂时不能出境,且学校支持在职读研,这意味着不用马上辞职,于是我就开始了边上班、边上网课的生活。
其实早在七年前,我与蒙古国就结下了缘分。2015年,我大学刚毕业,学的汉语国际教育专业。起初是看到国家汉办组织发布的消息,招聘前往蒙古支教的汉语老师,每月补贴800-1000蒙币左右(约合人民币为6000-8000元),当时想着以后要从事教育行业,于是就以体验的心态报名参加了。
项目有选拔考试,整体难度不大,分为三个部分:分别是汉语基础知识——考察汉语国际教育相关的内容;跨文化交际——同外国人接触过程中如何化解文化冲突等矛盾;还有一门就是语言考试,来蒙古国家考的是英语。
6月份通过选拔后,还要经历2-3个月的培训,直到10月中旬才能出国。到那之后,我被分配到一所公立小学,任务是教中文和推广中华文化。教的学生,是三四年级的蒙古小孩,一个班大概三四十个人,男女比例差不多。
这所学校由蒙日合建,地方不大,一共就两栋教学楼。不同的是,这里的教学模式,有点类似于国内的大学,等于说学生有课才来上课,不用一整天都待在学校里。当地人还很热衷举办各种比赛,经常会颁发证书和奖牌,有学生一场活动下来,脖子上挂满了10多枚牌子。
起初是为了体验支教生活,后来对这个国家有了更多的了解。印象最深的是,当地的肉类非常便宜,可以敞开肚皮吃的那种。我去的那年,羊肉大概是5块一斤,牛肉6块一斤,马肉7块一斤。
但蔬果特别贵,基本都是从中国进口的。达赖额吉市场(乌兰巴托最大的菜市场)里的菜盒子、泡沫箱上,写的都是中国的某某菜市场经营。当时有个朋友送了我一颗柚子,国内大概是10来块钱吧,到蒙古得翻10倍,花了100来块,也是我这辈子吃过最贵的柚子。
在此之前,我是个不怎么爱吃肉的人,但去了蒙古后,真算是入乡随俗了,顿顿羊肉配二锅头。学校位置偏僻、交通不便,去市区要步行40分钟左右,加上外面中餐馆很少,所以基本上都自己下厨。
每周到市区的超市大采购,买点羊肉回来,往锅里搁点油,加上花椒、葱蒜、大料,炖上一到两小时,就能直接开吃了。因为天冷,要保证蛋白质的摄入,吃完后浑身热乎乎的,每晚睡得也特别香。
记得有一回从市里回学校的路上,我和同事两人边走边聊,一个本地司机突然把车停在路边,下来就对我们骂骂咧咧的,虽然听不懂他嘴里在嘟囔什么,但我至今也忘不了他当时的神情和语气。那一刻,我才意识到这里对华人的歧视是普遍存在的。
但除此之外,我所接触到的学校同事,相处起来还是挺融洽的,学生家长有时见到我们这些外籍老师,还会主动邀请去他们家做客。有时候,当地人身上那种朴实的热情,也很能感染到我。
次年7月,近一年的支教生活结束后,我选择直接回国。离开的那天,我没想到还会再回来,以一个「大龄学渣」的身份,重新续上7年前的缘分。
我今年20岁,四川眉山人,目前是天津一所高校的大三学生。
大学专业学的蒙古语,这次来蒙古当交换生,主要是想借此机会提高自己的语言水平,也想更深入地了解当地的风土人情和发展状况。
去年3月,我报名参加了学院的中蒙交换生项目。申请通过后,开始着手准备一堆文件,还要抽空去办理护照、国际健康证等。
原本计划是在9月初入学,但因为疫情推迟了出境时间。直到12月下旬,也就是两周前,我们一行5人才从北京首都国际机场启程。
大概两小时后,到达成吉思汗机场。刚落地的那天,学校给我们安排了接待服务,可能因为来之前,国内老师就详细介绍过当地的状况,所以跟想象中的差别不大。
不过心里也有点小担心,害怕自己说不好蒙古语,无法和当地人顺畅沟通。好在我目前遇到的老师和同学都很有耐心,一步步帮助我们适应这里的生活。
我交换的学校是蒙古国立大学,位于首都乌兰巴托,算是当地最好的大学。由于最近处于寒假期间,具体的课程安排还没出来,现在先熟悉学校环境、置办生活用品。
我们被安置在留学生公寓,宿舍总共有5层楼,住着法国、日本、韩国等不同国家的人。每一层楼,都有一个公用的大厨房和浴室。我们刚好五人住一个套间,里面有两个房间和一个卫生间,一屋三人、一屋两人。
不同于国内的大学,这里没有食堂,需要自力更生、买菜做饭。
当地的物价普遍是菜比较贵,肉很便宜。比如大白菜10块钱一斤,黄瓜就要24块钱左右,羊肉一斤大概13元左右。
走在蒙古街上,随处可见俄式建筑、韩餐馆、丰田车,以及中国制造的日用品……
这里的摩天高楼不多,路上年轻人倒是不少,光从日常的穿着打扮上看跟国内差别不大,但稍加仔细观察,就会发现一些相貌特征,比如脸型偏圆、颧骨较高的,大概率是本地人。
我是土生土长的南方人,目前最不适应的当属是气候,这里的冬天气温动辄负20-30度左右。但看到室外满地的冰雪和周围的小雪山时,让我这个自小不常见到雪的人都感到异常兴奋。
出门最不习惯的就是支付方式,在国内只要扫码付款,就能买到任何需要的东西,但在这里,多数商店还要用到现金或刷卡。
可能在很多人眼里,来蒙古学习很不可思议,但我觉得,这是人生一次难得的经历,有机会深入了解一个全新的国家、体验当地的生活。
更吸引我的是,我喜欢学语言,能来蒙古当交换生,于我而言是创造了一种特别的方式来享受爱好。
既有坦承自己为了职业发展来「刷学历」,选择性价比最高的留学方式;
也有目的更「纯粹」些,为了学语言来体验生活,感受异地国家的文化差异。
一位来自北京大学外院的大三学生,近日分享自己在蒙古国的交换生日常,而在她的社交媒体下,多是质疑或戏笑的声音:
「这属实是从皇城根发配到了乌兰巴托。」
「去蒙古国学海洋技术专业吗?」
在多数人眼里,蒙古国不算是一个最理想的求学地。
▲图片来源抖音@佟汁在蒙古
但关于留学这件事,北京大学副教授沈文钦的看法是:
如果纯粹只算经济回报的话,出国留学的性价比正在降低。
但是这段经历对个人的成长、品格的塑造等作用,却无法用金钱衡量。
留学是人生众多选择中的一项,未必只能依据地理位置、学校排名来分辨好坏。一段特别的经历,或许能为往后漫长的人生赋予力量,那是来自于不同文化碰撞后所带来的改变。
每个国家都有属于自己的特色文化,当作是一趟体验,无论是什么目的,享受过程就好。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