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总量首次下降,我一点都不担心,但这3个新挑战非常严峻……
1
2022年,注定要在中国历史上留名。
不仅因为这是大疫3年的收尾之年,更是因为,这是中国人口见顶之年。
统计局发布数据,2022年我国人口净减少85万人,是1961年来第一次人口减少。
众所周知,61年前的那次人口减少,是因为所谓的「三年自然灾害」。
而2022年的人口减少,应该是我们有生之年见到的人口峰值,以后再也不会再有了。
具体来看,全年:
出生人口956万人,人口出生率仅为6.77‰;
死亡人口1041万人,人口死亡率为7.37‰。
死亡人口超越了出生人口,两条曲线,形成了「死亡交叉」。
虽然12月份,突然放开了疫情管控,绝大多数在短短一个月内感染了,但是从统计局发言人的解释里,今年不是人口普查年,所以抽样调查的时间点是11月1日,假如在12月份因为各种疾病(当然包括新冠感染者)而去世,那么并不会被统计在这次人口数据中。
也就是说,2022年实际死亡人数,会比统计出来的1041万人,更多。
也许有人会说,人口下降怕什么?反正我们还有存量人口超过14亿,也才刚刚从全球第一,下降到屈居印度之后的第二人口大国,占到了全球76亿总人口中的18.42%,比1/5少一点点而已。
人口下降本身,并不值得担忧。
真正让人担忧的是下降的斜率。
以全球最知名的少子化、老龄化国家日本为例,1980年日本的出生人口为156万人,2020年出生人口仅为85万人,在40年的时间里完成了出生人口降幅46%。
然而,我国在2017年的出生人口是1723万,2022年是956万,5年时间下来出生人口降幅刚好是45%。
我国在出生人口下跌幅度上,只用了5年时间,就走完了发达国家40年的历史进程。
我相信,在世界上所有成规模的国家里(存量人口5千万以上),假如不是因为战乱、重大自然灾害,这样自然的出生人口降速,应该是创纪录的。
然而,一个社会的所有经济、文化、卫生、教育等秩序和职能,在设计和投入资源时,一定是按照短期时间内人口总量、年龄结构不会发生大变化,来做决策的。
如果人口总量、人口年龄结构,在未来短时间内发生突变,那么涉及到的几乎所有社会秩序和架构,一定会受到明显的冲击。
2
「人口红利」消失,却未富先老?
按照国际上同行的有关老龄化的划分标准,当一个国家60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比重超过20%,表示进入中度老龄化社会。
而本次人口统计数据,从年龄构成看,60岁及以上人口2.8亿人,占全国人口的19.8%。这也意味着,仅差0.2个百分点我国就将触碰中度老龄化社会的标准线。
我们相信,2023年,中国必然进入中度老龄化社会。
因为根据婴儿出生年份推算进入60岁的年份,2022年到2035年,平均每年将有2241万人进入老年。
也就是说,每年大约有2241万人,退出劳动市场,要么领取社会养老保险,要么消耗自己的积蓄养老。
我们不可否认的是,从2001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开始,中国经济的腾飞,要归功于扩大开放、引进外资、城市化进程、全球化贸易浪潮,但是,中国年轻人口的比重高带来的劳动人口红利,是其中最关键的一个市场要素。
然而,经历了高速的22年发展后,2022年我国的人均GDP,也才1.27万美元。
中国、美国、日本 人均GDP对比 1960-2021
与之相对比的是,日本的人口死亡交叉年份是2010年,当时的人均GDP已经达到了4.5万美元,就接近是2022年中国的4倍!
再往前回溯。
日本房价触顶,并开始下跌的年份是1990年,当时的人均GDP是2.54万亿美元。这已经是2022年中国人均GDP的2倍!
也就是说,在人口年龄结构更加严峻的2022年中国,社会人均能够创造的财富,尚不及1990年时日本人均的一半,尚不及日本人口死亡交叉年份时人均的1/4!
这是典型的「未富先老」的迹象,不得不值得我们高度警惕。
经济体未富先老,将会使得经济体越过「中等收入困境」的难度,大大增加。
因为,劳动人口在减少、从事科技创造的人口在减少,而领取社会养老金、消耗医疗保险的人口在不断增加,全社会创造财富、提升科技的能力,会受到明显的掣肘。
一只无形的大手,会将我们的后腿不断地往回拉。
在科技攻关的关键历史拐点,当代年轻人,越来越多的人,变得缺乏进取心,在人生规划上无限追求保守、稳定。
君不见,越来越多以清华、北大等名牌高校的硕、博研究生为代表的高学历人才,不再认为自己适合去硬科技、互联网、软件等行业大厂做研究、开发,而纷纷进入体制内的国企、事业单位、选调生、街道办公务员、中小学教师等安稳岗位吗?
因为他们也意识到了,再过一些年头,随着缴纳社保的年轻人口越来越少,养老和医疗的保障体系,有可能入不敷出、青黄不接,面临进出项不平衡的巨大挑战,不如进入旱涝保收、养老无忧的体制内单位,早早上岸、躺平。
像人口流出、老龄化严重的东北三省、内蒙、甘肃、宁夏、河北等若干省份,缴纳社保的年轻人已经少于领取养老金的老人,全靠国家社保在顶层的统筹转移支付在支撑着。
我们挑选最富裕、人口年龄结构相对平衡的几个省、直辖市的社保状况来预判下:
上海市,570万老人在领养老金,1000万年轻人在交社保;
北京市,510万老人在领养老金,980万年轻人在交社保;
广东省,920万老人在领养老金,3150万年轻人在交社保;
江苏省,810万老人在领养老金,2560万年轻人在交社保;
浙江省,690万老人在领养老金,2080万年轻人在交社保……
可以说,这3省、2个直辖市的年轻人,撑起了全国社保入项的十之八九。
再过5年时间,不仅现存的老人要领取养老保险,还会新增1.1亿老人。
虽然我们无法精确知道每年进入老年的人中,多少比例享受公务员养老保险、企业养老保险、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多少比例是农村老人只享受每个月100-200元的基础保险,但是我们可以猜测,这么多人少缴纳社保,同时开始领取社保,一减一增,养老体系一定面临入不敷出的尴尬境地。
2022年刚出生的956万新生儿,到2052年30岁的时候,成为交社保的扛鼎人群。假设退休年龄不变,2052年往回减去60年,刚好是1992年出生的人开始领退休金的时候,他们是2113万。
956万人在工作缴纳社保,如何养活2113万人的养老金账户?
到时候,要么推迟领取养老金的年龄至70岁,要么削减领取养老金的金额。
别无他法。
别说那时候,就说眼下,我们的年轻人考虑的是如何养老的问题,又有多少人有壮志豪情,考虑甘坐冷板凳30-40年来提升科技水平,助推全社会的财富跃升一个台阶,跳出中等收入困境呢?
3
低欲望社会,渐行渐近了。
从1978年改革开放,到2019年的41年时间里,尤其是2001年加入WTO后的18年时间里,我们肉眼可见,周边的人因为下海创业、投机炒房、在互联网大厂拿股票,实现了财富暴增和阶级跃迁。
那些年里,虽然每年都在进步,但是我们依然感觉不幸福,为什么?
一山还比一山高。
因为攀比,因为欲壑难填。
有欲望、就有干劲。
我们从来没有设想过,一旦年轻人群体的主力人群,开始变得不再有欲望,学会生造出「躺平」这种堪比日本「平成废宅」的时代术语,人心会变成什么样。
以前累死累活,终极梦想就是买个大房子,现在发现房价还会下跌、利率又高,为银行打工30年,突然想开了,买不买都无所谓了。
以前为了面子,咬牙也得买BBA进口私家车,哪怕是低配版、合资版。现在没人攀比豪车了,2千块买个电动车骑骑,大不了买个10来万的新能源电动车,也觉得挺好。
以前一年换一个手机,巴不得成为手机发烧友,苹果、小米出了什么新版本有什么新功能,如数家珍。现在用个3-5年的手机,也处出感情来了,发现不换手机还省事了,也就懒得换了。
以前上班,为了房贷、车贷,以及加薪晋级分股票的梦想,忍气吞声,甘愿以996模式加班获得福报。现在资深老员工把好位置都给霸占了,公司业绩不见增长股票还下跌,动不动就裁员降薪吓唬人,那就爱咋咋地。年轻人干得不痛快,二话不说打包走人,回家躺平。毕竟天天吃外卖,也花不了几个钱。
以前男人怕打光棍,女人怕成剩女,到了周末就着急相亲。现在呢?年过40岁的单身中年女人,在社交媒体上分享精致的独身生活、显示状态挺好的短视频、Vlog和微博,会迎来无数的粉丝。只要人想得开,就无所谓了,40岁单身不再稀奇,反而成为一种时尚。你可以生了孩子天天秀,我可以养猫养狗,花样还多。
别说生孩子了,有些人连谈恋爱都觉得麻烦。
一旦年轻人学会了控制欲望、不再轻易被社会评价体系里的目标所勾引,那么社会消费很容易低迷。
低欲望社会带来的直接后果就是消费减少、企业收缩、物价下降、通货紧缩、经济总量低迷。
以前,低欲望,容易被认为是不思进取;
一旦成为集体无意识的选择,没有了同龄压力(Peer Pressure),那么他们会发现,只要不跟随社会的评价思路,而是自创评价体系,谁说低欲望,就不幸福了?
我的钱是少,可是我时间多啊。
我是没买房,可是我不用还贷款啊。
你带着工牌在大厂加班,可是我在到处旅游啊。
欲望,就如同房价,在上升期的时候,会变着法地去攀比、去消费、去追逐。
可一旦想开了、趋势逆转了,大家选择躺平了,原来遥不可及的诱惑,突然就没有了意义。
4
(图源:青驿网@GCY,版权所有)
2022年,全国毕业的大学生,超过了1076万人。
2022年,新出生的婴孩,才956万人。
也就是说,再过18年,到了2040年时候,把所有年轻人都送进大学里,一个不漏,也坐不满如今的大学校园!
假如到时候的教育资源,和现在一样,也许清华、北大和华东地区的浙大、复旦、交大、南大、中科大,共7所学校,入学的竞争依然激烈。
但是其余的985/211大学的门槛,一定比现在低得多得多。
更加恐怖的是,如今在城市里的中小学学区房概念泡沫,将会戳破得底裤都掉了。
18年之后的下一代,听说学区房这个词语时,都会惊呆掉下巴。
不需要等到18年后,哪怕是深圳这种一线城市,6年之后,就不是学生、家长拼命表现好,期待被好学校挑选,而是绝大部分中小学,要拼命地抢学生。
因为,我国在2017年的出生人口是1723万,2023年刚好进入小学,小学的数量、教师,是按照1723万的适龄儿童,来配置的。
而我国2022年的新生儿只有956万,再过6年时间,这批孩子进入小学,对学位、师资的配置需求,会锐减45%。
再过1年到7年时间,需求锐减50%,一点难度都没有。
没有了生源,学校享受的财政拨款就会少、教师编制就会被削减,某些招生不足的公立学校还会被裁撤、被吸收合并。
疫情的3年时间里,在深圳的罗湖区、福田区,只要不是顶尖的几所小学、初中,其他拉不开差距的公立小学、初中,已经招生不足,连父母完全没有户口,只是在深圳租房住的家庭,凭借租房合同,孩子就能够顺利入读公立小学、初中。
这在2018年之前,完全不可想象。
这种趋势已经越来越明显了。
本来国家为了均衡教育,已经在不同城市推出了大学区制、中考名额到校、教师轮岗等改革措施,大力打击了学区房炒作泡沫。
随着新生儿数量的急剧下降,以及这3年来一线城市常住人口的外流缩小,学区房的需求、价格,会急剧下降。
到时候谁还谈学区呀?!
伪概念的泡沫,会破灭得连渣渣都不剩。
所以,如果你手里的房产,当初是因为学区的概念,买入时承受了溢价,那么一定要尽快抛售。
趁着现在,伪概念的泡沫痕迹还在,也许有不明真相的接盘侠上当。
卖得越晚,越吃亏。
写在最后:
从基层农村出发,在清华大学完成研究生教育后,明哥走过13年深入商业风云、直面资本运作、驾驭浮沉股海的历程。
房价变迁、P2P网贷、瑞幸咖啡造假、长租公寓爆雷、中国银行「原油宝」、蚂蚁集团IPO、恒大爆雷……地产巨头刀尖起舞、互联网寡头纵横捭阖、资本人物掀起权谋大戏,在明哥笔下,纤毫毕现,无所遁形。
埋头赶路的上班族、披荆斩棘的创业者、商海沉浮的企业主,还是股海中杀伐决断的股民,云集而来,抱团前行。
作为领路人,我们为2400+个读者解答了人生命题,重塑了底层逻辑,在职场、资本市场、房市中助力弯道超车,改变了一批年轻家庭的财富轨迹。
明哥邀请你加入私密知识圈子:知识星球。 7大篇章:商业真相、投资入门、稳健投资、房价解析、下一代成长、人生规划、思维重构,共1000+精华文章等你垂阅,随时和明哥一对一问答。 长按上面的绿色图片,识别图中的二维码,付费加入。老用户续费自动8折。 下载知识星球App,用微信登录,使用更顺滑。
辛辣、深度的文字,见证波云诡谲的时代。
没关注?请点击,关注公众号: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