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统计局公布了全国各大城市2022年的GDP数据,广州去年GDP为28839亿,以微弱之势输给重庆,位居全国第5!
GDP从全国第三,滑至全国第五,广州是不是不行了?广州还是不是一线城市?为此,今天想来和大家聊聊这个话题,也让大家重新认识一下广州。1)2.88万亿GDP的背后,是广州的担当与责任!去年,广州经历了重重困难,但广州作为广东省会,是前10城市中,唯一的三级财政,其余城市均为二级。除了直接上缴中央外,还有广东省也需要缴,要照顾其他省内城市。
考虑一座城市的财政收入水平,主要看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税收主体)+政府性基金收入(卖地主体)。广州2021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仅为1883亿元,作为GDP TOP5的城市,这个数字确实不精彩!广州是前10城市中,唯一的三级财政,其余城市均为二级。除了直接上缴中央外,还有广东省也需要缴,要照顾其他省内城市。而且,广州财政自留比例,属于国内省会城市最低的一档,常年只有约30%左右。虽然大家一直说广州补贴了广东省,但看了数据才发现日子是真不好过。广州,很有担当。我们要知道,GDP不完全代表一个城市的综合能力及国际影响力。我们更应该去关注这些数据:城市资金总量。用以衡量这个城市综合实力和发展潜力的重要依据。由于这个指标不在官方考核内,更具备参考性。截止11月末,广州成为又一个8万亿+城市,仅次于北京、上海、深圳,保持在前四!在金融全年数据上,广州依旧稳健!全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存贷款余额14.94万亿元,同比增长9.6%。国际影响力。在新华社新闻信息中心联合发布的《中国城市海外影响力分析报告(2022)》中,广州依旧名列前茅!此外,广州的国际影响力持续攀升!2022年3月,全球金融中心指数发布第31期报告,广州排名全球第24,比上一年的排名跃升8位。交通枢纽。2022年白云机场旅客吞吐量2610.9997万人次,连续三年位居全国首位;全年货邮吞吐量188.4559万吨,全国排名第二。广州铁路枢纽年旅客发送量8963万人次,其中广州南站年旅客发送量6350万人次,同比增长6.4%,稳居全国前列。广州港集装箱吞吐量2447万,港口集装箱吞吐量同比增长4.1%,稳居全球第五;广州港货物吞吐量6.51亿吨,同比增长2.3%,保持全球第四。2022年的情况,远比我们想的复杂。广州与重庆在GDP榜单上,已经连续纠缠了很多年,偶尔一次,被重庆赶上,也没什么惊讶的!
在经济总量上的贴近,并不代表两者实际情况的差距,当把目光放在人均、地均GDP上时,你会发现广州仍领先一个身位。广州以重庆约1/10的面积,创造了近似的GDP,每平方公里达到了3.8万亿;人均GDP上,广州更是远超重庆,约为15万+!搞钱方面,广州还是全国前列,和深圳一个级别!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6849元,同比增长3.3%。广州的综合实力,无论地理位置、医疗资源、教育资源、城市人文,坐稳国内前四交椅,没有任何问题。
2022年广州经济运行情况
2022年,面对复杂严峻的国内外形势和多重超预期因素冲击,广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全面落实“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的重要要求,有力有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全年经济顶压前行,总体保持恢复态势,新动能继续成长,产业结构持续优化。
根据广东省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结果,2022年,广州市地区生产总值为28839.00亿元,同比增长1.0%。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为318.31亿元,同比增长3.17%;第二产业增加值为7909.29亿元,同比增长1.07%;第三产业增加值为20611.40亿元,同比增长0.97%。
2022年,全市农林牧渔业实现产值同比增长3.2%。其中,主导行业种植业同比增长1.5%;渔业增长稳定,同比增长5.8%;农林牧渔专业及辅助性活动保持较快发展,同比增长7.8%。主要农产品保供显成效,全年蔬菜及食用菌产量超410万吨,同比增长1.9%。生猪产能稳步释放,累计出栏同比增长3.7%。水产品增势良好,全年产量超50万吨,实现产值132.25亿元,同比增长5.8%,其中,海水产品产量增长11.4%。
2022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0.8%。主导产业汽车制造业发挥重要支撑作用,全年实现增加值同比增长4.8%,其中新能源汽车产出势头良好,实现产值、产量分别为446.61亿元和31.37万辆,同比分别增长1.2倍和1.1倍。高技术制造业保持较好增势,实现增加值同比增长8.1%,其中,医药制造业释放强劲动能,同比增长49.5%。传统优势行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增势稳定,同比增长5.5%。部分新产品保持较快增长,新一代信息技术产品中的显示器、智能电视产量同比分别增长19.4%和84.0%;集成电路产业开始释放潜力,全年集成电路圆片产量增长12.4%;工业机器人、工业控制计算机及系统等工业数字化转型产品产量增势较好,同比分别增长25.7%和32.8%。
1-11月(错月数据),全市规模以上营利性服务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4.2%。主要行业中,互联网和相关服务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提速增长,实现营业收入同比分别增长5.3%和6.6%;软件信息服务业、租赁商务服务业增长平稳,同比分别增长4.5%和3.8%;受疫情扰动,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同比下降12.1%。高技术服务业发展韧劲强,1-11月,科技成果转化服务、检验检测服务、研发与设计服务业同比分别增长32.9%、20.4%和15.5%。
2022年,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0298.15亿元,同比增长1.7%。出行类消费总体保持平稳,全市限额以上汽车类商品零售额同比增长4.4%,其中新能源汽车零售额同比增长79.8%;限额以上石油及制品类商品零售额同比增长12.1%。基本生活类消费品持续热销,限额以上饮料类、粮油食品类、日用品类商品实现零售额同比分别增长10.6%、8.2%和3.6%。在疫情防控新阶段,药品市场需求较旺,限额以上中西药品类零售额同比增长15.4%。“宅经济”持续火爆,网络购物、餐饮外卖显现优势,全市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业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同比增长13.4%,限额以上住宿餐饮企业通过公共网络实现餐费收入同比增长22.9%。
受疫情影响部分项目施工进度、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下滑等因素影响,2022年,全市完成固定资产投资同比下降2.1%。分领域看,基础设施投资同比下降1.5%,其中,交通项目投资增势稳定,铁路运输业、交通运输业投资同比分别增长25.7%和5.0%。工业投资增势较好,同比增长12.6%,其中,制造业投资表现亮眼,同比增长21.5%,高于工业投资增速8.9个百分点。高技术制造业投资持续发力,同比增长48.2%,占全市工业投资的比重为40.2%,占比与2021年相比提高9.6个百分点;其中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投资引领增长,同比增速达69.6%。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下降5.4%。
2022年,全市外贸进出口总值10948.4亿元,同比增长1.1%。其中,出口6194.8亿元,同比下降1.8%;进口4753.6亿元,同比增长5.3%。全年全市实际使用外资574.13亿元,增长5.7%。
12月末,全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存贷款余额14.94万亿元,同比增长9.6%。其中存款余额8.05万亿元、贷款余额6.89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7.3%和12.3%。住户中长期贷款余额同比增长10.6%;企事业单位中长期贷款余额同比增长15.2%。实体经济等重点领域的信贷支持力度加大,制造业贷款余额同比增长27.5%,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教育等现代服务业贷款余额同比分别增长14.7%、33.9%和16.7%。
受疫情多次扰动,2022年,广州交通运输业运行承压明显,全市客运量、货运量同比分别下降21.5%和7.8%。其中,公路客运量超6650万人次,同比增长1.8%;航空枢纽建设积极推进,全年机场旅客吞吐量2611万人次,连续三年“全国第一”;铁路货运量增势平稳,同比增长3.0%,客运量降幅较大,同比下降25.9%。港口生产稳步恢复,全年港口货物吞吐量、集装箱吞吐量同比分别增长0.7%和1.6%,其中港口货物出港量增长5.3%。网购、直播带货等新消费模式带动全年快递业务量超百亿件,达101.31亿件,稳居“全国第二”。
2022年,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6849元,同比增长3.3%;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6292元,同比增长5.1%。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值2.12,比上年缩小0.03。财政支出优先保障民生,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支出中,社会保障和就业、教育、卫生健康支出同比分别增长3.2%、6.5%和13.2%。
总的来看,2022年广州经济在遇到多年未有的压力和挑战下,总体运行稳定、稳中提质。当前,外部环境仍然复杂严峻,国内经济依然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不确定难预料因素增多。接下来,要锚定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不断落实落细各项政策,大力提振市场信心,着力促消费扩就业稳收入,全力抓有效投资潜力释放,筑牢经济发展根基,激发经济发展活力,加快推动经济运行整体好转,高质量发展不断取得新成效。
来源:广州房产、广州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