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教育方式数万人追捧,照做却贻害无穷,别上当!
点击下方预约按钮,观看直播↓
很多网友的评论跟我的朋友差不多,都在夸赞这种教育方式。
那么问题来了,这方式真的那么好吗?
用魔法真的能打败魔法吗?
我们先想象一个场景:
你犯了个错,不知道如何去改。这时候你的领导拿着大喇叭播放着“这人特差劲,大家千万别跟他合作,小心背锅”。
并且你走到哪儿,领导就跟你到哪儿,所经之处,没人理你,也没人跟你说话,所有人都拿异样的眼光盯着你。
你是个什么感受?
是不是被深深的无力感、压迫感、恐惧感攫住了?
而此时,那个让你陷入到如此困境的人跟你说:“谁让你总犯错?就得让你丢次脸,你才能长记性。我这是为你好!”
你又是个什么感受?
想必会觉得委屈伤心、怒火中烧吧!
你不会感激领导对你的“帮助”,只会觉得他在欺侮你。可能你还会自我怀疑,是不是自己不够好,才会遭受如此对待。
如果你有这样的感受,那么请相信,陷入到同样境地的孩子,只会有更糟糕的感受。
因为年幼的孩子依附于父母生存,他对自己的认知,主要来自于父母的反馈。
他无法理解,为什么父母口中说着“我要帮助你”“愿为你付出一切”,却要用羞辱的方式来教育自己,“激励”自己进步、改正错误。
他感受不到父母对自己美好的期盼,在他的感知里,自己毫无尊严、一无是处、被人厌恶。
久而久之,就会把这种感知内化——
没人喜欢我,我是个差劲的人。
可能在上面那位爸爸看来,让孩子丢人,能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
可他却忽略了,靠损耗孩子自尊、自爱、自信的教育,只能让孩子今后的成长变得格外艰难。
那位爸爸乐于站在其他家长和孩子的角度考虑问题,独独不愿考虑自家孩子的感受,只想“用魔法打败魔法”,仗着自己成年人的优势,给孩子造成严重的心理伤害。
是的,他赢了孩子,却也在一定程度上,让孩子输了人生。
当孩子长成“熊孩子”
是他自己的错吗?
“怎么着,孩子打人还有理?难道要放任他,不去管教吗?”
相信有人看到这,会发出如此疑问。
确实,相当一部分父母都有这样的感觉,自己好好规劝,孩子压根不听,只有出“狠招儿”,才能镇住孩子。
于是就得出一个结论——
管教孩子离不开严厉和惩罚,越是教训深刻,孩子就越不敢再犯。
看似合情合理,实则是没有把孩子当成一个平等的人去对待。
这些人秉承的观念,依旧是“如何让孩子符合我的意志”,而不是“我如何去理解孩子,用令孩子欣然接受的方式帮助他”。
在整件事中,他们忽略了最为关键的一个问题——
孩子为何会打人,他想表达什么?
讲个身边发生的事。
曾经有位妈妈带着自己10岁的儿子找我咨询。
这位妈妈说,儿子有暴力倾向,自打上学,家里就没断过来告状的人,不是今天打了邻居家的孩子,就是明天打了学校里的同学。
她的劝说一点儿效果都没有,反倒是爸爸三天一训斥,五天一顿揍有点儿成效,可随着孩子逐渐长大,也渐渐失效了。
所以就想带儿子来咨询,看看有什么办法,让儿子改掉打人的毛病。
我仔细询问之后,发现孩子打人背后有着这样的动机:
在孩子上学之前,父母工作都很稳定,能够经常陪伴孩子。
后来,日子不好过了,父母为了生计,工作越来越忙,无暇教养孩子,就把他交给爷爷奶奶照顾。
上学后,班里只有他是爷爷奶奶接送,就有调皮的同学嘲讽他没有爸妈,孩子一生气就跟同学打了起来,老师直接把双方父母叫来解决问题。
孩子的父母非常生气,养家糊口已经够累了,孩子还如此不懂事,一气之下狠狠揍了孩子一顿。
揍完了,俩人又开始愧疚平时陪伴孩子太少,就请了一天假带孩子出去玩。
在这个过程中,孩子感受到的是——
我跟别人打架,爸爸妈妈就能来看我,被他们揍一顿,就能陪我一整天,再也不会有人说我没有爸妈了。
孩子为什么打人?因为这是让父母回来陪伴自己的手段。
只要他想见父母,就通过打别的孩子,来获取父母短暂的关爱。
表面看,孩子不知悔改,有暴力倾向;
实际上,孩子只是在满足自己对爱的需求。
你看,孩子需要的是严厉的管教吗?是重重的惩罚吗?
不是啊!
看似屡教不改的“熊孩子”,其实是向父母发出微弱的信号:“爸爸妈妈,看看我!”
父母真正需要做的,是去尊重、去呵护、去涵容孩子,即使那是个犯了错、打了人的孩子。
父母们,跟孩子站在一起!
当然,这并不是说,孩子出现问题,父母完全不去管,还是需要正面引导的。
如何引导呢?
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在做校长时,有一天,他在学校看见一个男生正想用砖头砸另一个同学。
陶先生叫住那个男生,制止了他的行为,随后让男生去办公室等自己。
通过知情人了解情况后,陶先生回到办公室,看见那个男生还留在那等自己,就掏出第一颗糖递给他:“这是奖励你的,因为你很准时,比我先到。”
紧接着,陶先生又掏出第二颗糖:“给,这也是奖励你的,我不让你打人,你立刻就住手了,说明你很尊重我。”
男生将信将疑地接过糖。
陶先生又掏出第三颗糖:“据了解,你打同学是因为他欺负女生,说明你有正义感。”
这时男生已经泣不成声:“校长,我错了。不管怎么说,我用砖头砸人是不对的。”
陶先生掏出第四颗糖:“你已经认错,我们的谈话也结束了。”
看起来陶先生只拿出四颗糖,说了四句话,但背后的教育思路是——
跟孩子站在一起,理解他,帮助他解决问题。
当成人从监督者和控制者的角色中退出来,把理解和信任还给孩子,给予他自我觉察和自我调节的空间,必然会唤起他内心的自尊感和责任感,向着好的方向迈进。
孩子的天性并非“熊”和“恶”,而是“好”和“善”。
不要忘了,我们做的一切,不是为了打败孩子,让他觉得自己是个很糟糕的人,而是为了让孩子在将来的人生中有能力抵抗生活中的所有虚假和脆弱。
父母心中有馨香,才能对孩子形成怡人的熏陶。
共勉。
做一个成长型的妈妈
坚持28天戒吼并打卡
即可获得全额奖学金,奖学金=报名费用
活动相当于免费
立即扫码,一起幸福吧
↓↓↓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