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 中年的微软青年(我的Microsoft鼠标收藏)
CHH ID:J神
题记
上周无意中po了一张桌面照,发觉CHHer们对一大堆新硬件毫无兴趣...关注点竟然落在那小小的微软鼠标上。大概中年人的XP系统,总会因为年轻的热血而莫名开启吧:)观影前的技术指导:卸载最新的微软键盘鼠标中心,IntelliPoint 才是这堆老玩意的归属,PS:WIN10可用!
合照镇楼
光学极动鲨 上市价格199
DPI:400
光学引擎:微软IntelliEye 红光引擎
扫描频率:6000(帧/秒)
点评:冲浪者的劳保手套
当时配了台游戏主机,但是又要上刚刚成熟的液晶,不多的预算又想感受微软鼠标的威力。算是既要又要的折中选择,但是没想到这只鼠标能熬到现在...
太稳定了,DPI在17寸时代还算堪用,但是已经能感受到慢了,虽然扫描率当时傲视群雄,但是我只是用来冲浪...
高中时期高强度刷论坛,一只合格的工具鼠以致忘记了它的存在。
即使加上了软件Buff,光学极动鲨依然没有啥魔法可以施展
不过这个可以选择滚轮速度的界面,算是为后世的无级滚轮带来了启发
服役中
———————— 一条分割线 ————————
无线霸雷鲨6000(Microsoft wireless laser mouse 6000) 上市价格799
DPI:1000
光学引擎:微软Intelligent Tracking激光引擎
扫描频率:6000(帧/秒)
点评:握感最好的鼠标,没有之一
在进入2.4G/蓝牙年代之前,无线鼠标早期采用过RF射频信号,但是较大的延迟与RF容易受干扰的问题,即使是办公都称不上顺手。
微软把当时最新的技术一股脑塞到这只旗舰鼠上,人体工学+激光引擎+RF无线+自定义5键+中键五轴滚轮,霸雷鲨6000算是集大成者之作。
我记得当时我是用这只鼠标玩的CS,会受到莫名的干扰...
霸雷鲨6000的外形迭代自饱受好评的IE3\IE4系列,但是握持感更加圆滑,有种握着钢铁肥皂的奇妙舒适感。
在IntelliPoint中拥有大量自定义按钮,算是早期的宏控制吧
也可以在软件中查看信号质量和电量,除了古早味的界面,现在游戏鼠标的该有都有
来自大手人仕的好评!
纵横滚轮实在是冲浪神器!
弃用原因:后期功耗莫名变大...爱老婆电池扛不住一周...怀疑漏电,类肤质涂层剥落
———————— 一条分割线 ————————
无线霸雷鲨6000 人体工学版 上市价格599
DPI:1000
光学引擎:微软Intelligent Tracking激光引擎
扫描频率:6000(帧/秒)
点评:冠以人体工学骗钱的玩意
鼠标呈现上宽下窄的NC重心设计,鼠标握感比不上原版的霸雷鲨6000。为了收藏微软这堆鲨而后期上车的..
霸雷鲨6000人体工学版与6000是可以共用收发器的
当年说这样握持比较有利于血液流通,但是实则上手腕摩擦程度更高。个人比较不习惯
有一点好评的是人体工学版首次假如了电量外置LED灯,方便提醒更换电池
弃用原因:握感不适,大拇指握持材质老化发黄,类肤质涂层发霉
———————— 一条分割线 ————————
无线霸雷鲨6000 V2 上市价格549
DPI:1000
光学引擎:微软Intelligent Tracking激光引擎
扫描频率:6000(帧/秒)
点评:加入了2.4G技术!握持感略微下降,但是是我服役最长的一只鼠标
在霸雷鲨6000的干扰问题困扰一年多以后,大二时期6000V2 是补完拼图最后一块的存在。总算把那个27Mhz的射频改为抗干扰能力更强的2.4G了。
而接收器也大大缩小,做了一个专门的收纳空间藏在底部。电池寿命也比第一代强太多(但是后期也无法逃过功耗变大的现实...)
这一代的纵横滚轮没上一代舒服,能用,但是老化程度比上一代更严重,在磨掉整个滚轮后依然能工作。
在上一代人体工学版中好评的电量灯得以保留,好评~
服役中
———————— 一条分割线 ————————
无线霸雷鲨8000(Microsoft Wireless Entertainment Desktop 8000)
DPI:1000
光学引擎:微软Intelligent Tracking激光引擎
扫描频率:6000(帧/秒)
点评:拥有蓝牙+充电技术的多媒体鼠标,但是对称多功能设计是败笔。
中间跳过了霸雷鲨7000,因为觉得6000V2和7000的外形相差太小。没有换装的必要。而当时恰恰兴起HTPC,本着珍惜USB端口的“传(bai)统(jia)美(li)德(you)”
在当时的HTPC主机安装了蓝牙接收器后,连上了DELL 8135蓝牙版与霸雷鲨8000。
相比起前几只鼠标,霸雷鲨8000的自定义按钮放在左右,导致我熟悉的前进后退变得非常不好用。。
再后来HTPC变成了盒子,退役给Macbook使用。
这一代去除了类肤质涂层,理论上能大大延长使用寿命,8000的套装共有两个版本,一个是我手头上的鼠标+充电板,另一个满配版本是与无线多媒体键盘组合成一个完美的HTPC键鼠套装...
拥有一个可以同时给键盘和鼠标充电的Dock。当时3499的售价,对不起,是我高攀不起。。。
服役中,但是无重力滚轮手感已经下降
在8000这一代里,IntelliPoint中可以在性能与续航中自我选择,算是一个大创新
———————— 一条分割线 ————————
IE4.0 光学闪灵鲨 4.0
DPI:800
光学引擎:微软IntelliEye 红光引擎
扫描频率:9000(帧/秒)
主观点评:噩梦的始祖,微动在服役期间变双击
也许是IE3.0奠下的根基太高不可攀,抑或是这次进化的步子太大。就像从R32进化到R33的口碑败坏。
IE4.0亦是如此。从当年的新闻可知IE4把IE3饱受好评的欧姆龙更换为松下微动,导致左键单击变双击概率极高。
DPI双倍的提升,却没有考虑当时屏幕分辨率实际上并没有跟上,导致从IE3升级IE4的用户感觉到飘。
引入了初代的纵横滚轮,但是与之后的6000\6000人体工学版类似,其纵横滚轮键的塑料材质快速衰退,会引起不少滚动的非预期异动。
———————— 一条分割线 ————————
压轴
IE3.0 光学闪灵鲨/微软光学银光鲨 3.0
/X06/X08/ALIENWARE/赛睿版/复刻版
DPI:400
光学引擎:微软IntelliEye 红光引擎
扫描频率:6000/复刻版9000(帧/秒)
点评:传奇的开始,又是传奇的终结
我想,没有拥有过一把IE3,就不能称作CSer/Diyer.
放到现在,这宽大的按键依然舒适,毕竟是现在ROG/钢厂/灯厂/国产厂的鼻祖啊。。
没有纵横滚轮,但是极动鲨的加速滚轮还是有D~
在各项比赛的频繁露脸,群体在无意识间把这个传奇产品推上了神坛,更一度成为了理财产品。
而外设MOD也因为这个产品而百花齐放,比RGB还RGB。用上汽车、钢琴漆房都是常有之事。
也许IE3的初衷,不过是为了追求更精确的定位,可这一点偏偏打动了早期混乱而单一的滑鼠市场。
在雷蛇、赛睿崛起的前夕,能抗衡的也只有罗技一家。
在腥风血雨来临之际,微软的硬件部门,竟然打造出一款后世也为之赞叹,叫好又叫座的产品。
纵观现在的外设领域,已找不到当初IE3一般呼风唤雨的产品了吧。
找个8135,组个复古电竞组合吧~
结语:
这些微软的鼠标们,像是青春的超龄服役。
那些当年最顶尖的激光传感器与今天已鲜被提起的“人体工学设计”,
可能不及如今一个RGB爆款,一个又一个的联名与换皮,
但是我一直愿意用他们。
抓住了微软的鼠标,就仿佛抓住了整个青春,
那个用速龙、图拉丁超频的夏天,
那世纪初第一次“万物互联”的浪漫
中年已至,愿DIY精神不灭。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