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盛观点 | 股市的 “后现代”周期
高盛首席全球股票策略师
Peter Oppenheimer
高盛观点
上世纪80年代之前为“传统投资周期”,整体偏短且波动性大,期间繁荣与萧条交替、通胀率和利率有高有低;投资者通常要求更高的股息收益率来弥补股市风险。
1980年代以来为“现代周期”,推动因素包括通胀率下行、央行独立性提高、全球化、波动性降低、周期延长以及盈利在GDP中占比提升。
而现在,世界正在进入一个新的“后现代周期”。
新周期可能是什么样的?
随着私营领域去杠杆,负需求冲击是后金融危机时代的推手。而当前的推动因素是疫情和俄乌局势造成的负供应冲击。本周期可能面临更大的通胀压力;
利率和通胀率自1980年代初之后倾向于下行。而今随着我们从量化宽松(QE)过渡至量化收紧(QT),利率和通胀率已然抬升,尽管起点始于历史低位。这一周期的名义和实际收益率可能更高;
低成本且充裕的能源和劳动力市场是过去20年的典型特征。如今能源和劳动力都已变得更加稀缺且昂贵;
自1980年代初以来,我们看到了监管弱化、政府变小、税率降低,以及盈利在GDP中占比上升。现在我们步入的周期则可能反映为监管加码、政府扩大(政府在GDP中占比上升)、税率提高,以及盈利在GDP中占比潜在下行等;
在科技发展(信息通讯成本降低且效率提高)和地缘政治(1989年柏林墙倒塌、印度和中国分别于1995年和2001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共同带动下,80年代末之后的世界日渐全球化。而今我们步入的时代则以区域化升温为标志,背后的推动因素包括科技、低成本且劳动密集型属性较弱的生产方式回流本地的可能性加大,以及地缘政治局势紧张;
进入本世纪以来,随着名义GDP增速走低,资本支出与销售额之比趋于下行。出于安全和ESG考虑的供应链简化要求,以及国防、碳中和支出增加可能推动资本支出上升;
在前一周期中,名义GDP增速疲弱以及利率处于历史低位有利于成长型投资策略。当前周期可能更加注重利润率和稳定可持续的盈利。
推动“后现代周期”的五大趋势
通胀率由下行变上行,利率由负转正;
与全球化相比,区域化发展升温;
人力和能源成本及稀缺性凸显;
资本支出扩大、政府变大,债务和干预增多;
从关注成长变为关注利润率稀缺性。
这些变化如何影响投资环境?
本周期中的投资回报应会走低,因为利率上升意味着估值贡献缩小。我们认为,股市回报率相比长期牛市更具“宽幅扁平”的特点,且投资者更应关注超额收益(Alpha)而非平均收益(Beta);
仅通过“成长型vs.价值型” 二元要素分析市场的策略越发难以切中要点,我们可能会发现推动市场的是若干更具折中色彩的要素和行业;
投资者的关注重点转向国防、可再生能源和供应链本地化支出增长以及减少不平等领域,资本支出增速可能上升。
创新、颠覆、赋能及适应,不论所处地区和行业;
保持利润率和派息增长;
能够针对能源和劳动力稀缺且昂贵的问题拿出解决方案,从而推动生产率提升。
扫码关注高盛
市场洞察 | 人物专访 | 招聘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