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要延长春节假期?这张照片就是答案
大年初六开始,全国迎来了返程高峰。
每到这个时候,你都会在各大城市的火车站,见到很多别开生面的托运打包方式。
被誉为“亚洲邪术”的油桶盛鸡蛋法。
相信只有中国人,才能参透这种师承民间的“古法魔术”是如何上演的。
丹东火车站里,本地独有的神秘感来自于,每个乘客的手中厚厚一摞的白色泡沫箱。
里面盛放的是,这个季节最新鲜香甜的草莓。
有网友直言:被腌入味儿的丹东站,直接改名叫“草莓站”吧。
废物利用的塑料瓶,海纳百川的涂料桶,能装满一桌菜的电饭锅......
每一个另作它用的容器里,都盛满了家乡特产。
在长沙南站的X光安检机下,我们看到了藏在行李箱里的湘味儿盛宴。
腊鱼腊肉,豆瓣酱,干豆角,剁辣椒,琳琅满目的特产背后都拴着一个家庭的牵挂。
在这场地球上最大规模的人口迁徙中,步履匆匆的行人手里,那一件件沉甸甸的行李,讲述了多少个团圆的故事,又藏着多少中国人的情感。
不止是火车站的行李箱。
在每个返程打工人的私家车里,满载而归的后备箱里盛放的特产,远比7天前回家时塞得还满。
跨越地域和思念的后备箱
中国人大概是这个世界上,最不喜欢轻装上阵的族群。
为了在回家过年时,尽可能的多带些送给家人的礼物,最近几年回乡过年的游子,大多选择自驾出行。
可无论你带回家多少东西,返程时总会有更大的“惊喜”在等着你。
在山东济宁,一位在外地工作的女儿,因为路途遥远,在大年初五的清晨就要离开家,踏上返程之路。
启程之际,母亲给她准备的家乡特产,足足抬了四次,才全部装上车。
女儿已经塞不下了,母亲一边空隙里见缝插针地装着零食小吃,一边叮嘱她:外边生活消费水平高,能省点就省点。
满满一后备箱的“硬货”里,包括120斤白面、2床手作的棉被、10斤自家腌的糖蒜和几袋点心。
面粉和糖蒜,都是自家地里当年新收的。两床棉被也是母亲用买来的新棉花,一针一线手缝的。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这句描写骨肉亲情的诗词,即使过了千百年的时间,也依旧适用。
这几天,后备箱特产运送就像是一场重量级对抗赛,在中国大地的各个省份轮番上演。
在河南洛阳,远嫁外省的谢女士带着丈夫孩子,在娘家度过了来之不易的两天假期。
返程时,父亲拿出了给她早就准备好的一份“大礼”——足足300斤的老家特产。
这其中有整袋面粉、自家种的萝卜、白菜,还有一盆盆的肉丸子、皮冻等各种年货。
这些东西都是谢女士爱吃的东西,出了洛阳就很难再吃到。
为了让她不论走多远,都能吃到家乡味儿,父母连夜赶制出了各种熟食。
江苏宿迁的大江,这次回家不仅收获了满满一袋妈妈牌饺子,还拿到了一副最美画作。
返程那天,妈妈给他包了最爱吃的两种饺子。为了区分出饺子馅,不识字的妈妈一笔一画的勾勒出白菜和猪的图案。
大江虽然从小就知道妈妈不识字,但看着这袋沉甸甸的饺子,今天才发现她是个打动人心的画家。
“外面的腊肉哪有自家晒的香”
“这么劲道的年糕,外面你可买不到”
一句句的叮嘱,一袋袋递过来的特产,时刻提醒着你,无论外面的世界有多大,也别忘了总有人为你守着家。
除了手作的家乡美食,这个春节还有人拿到了珍贵的手作礼物。
一个四川眉山的小姑娘,向网友展示了自己独一无二的嫁妆。
小姑娘的爷爷,今年已经90岁了,是个有着几十年手作经验的老手艺人。
爷爷担心自己年纪大了,怕看不到她结婚生子的那一天。于是,趁着现在手脚还利落,抓紧给她做了这张婴儿床,留着给未来的重孙用。
这张全球限量的婴儿床,一针一线都编进了隔辈人无私的爱。
临近放假回乡时,总期望日子能过得快一点。而离家返程时,又总盼望时间能慢一点。
小时候总向往着外面的世界,长大后又向往着小时候的生活。
图源:新浪微博
这种随着年龄增长而发生的改变,大概就是成长的烦恼。
返程期间的后备箱里,有打工的辛酸也有对未来的祈愿,有远方的祝福也有家人的希翼,有理想抱负也有茶米油盐。
用360天的颠沛流离,换一个5天的美梦。
这就是大多数中国人,对于春节和团圆的最深执念。
春节,一场期盼了360天的梦
在这个春节,很多三年没能回家过年的人,终于能和许久未能谋面的亲人过一个团圆年。
为了这次相见,他们都等了太久。
河南周口的一位老妈妈,在得知女儿提前回家过年时,提前做好了一桌女儿爱吃的菜。
见天黑了女儿还没到家,母亲迈着平时不利落的腿,一会儿跑到厨房,重新加热饭菜,一会儿又跑到院外等候。
就这样一直从天亮等到了天黑。
在监控里看到这一幕后,女儿今后回家不会再提前通知老人,就怕她又像这次一样,在院子里一站就是几个小时。
有人盼望着子女平安到家,也有人期待父母能早日归来。
陕西商洛的一个小姑娘,每年都会在家门口等候父母的车,今年也不例外。
因为看到别的小朋友的爸妈都提前回了家,小姑娘也天真地以为,或许自己的父母,也会突然出现给她一个惊喜。
于是,她从接到妈妈回家电话的那天起,就开始站在路口等候。
为了兑现这场名为团圆的约定,我们不惜跨越千山万水,只为短短五天的相聚。
这样值得双向奔赴的欢聚时刻,可以和家人,也可以和不太熟悉的热心人。
在今年的高考中,一个四川乐山的男孩凭借优异的成绩,从大山考入了211院校。
和同龄人有父母长辈,细心的全程陪考不同,男孩在几年前相继去世,爷爷奶奶也已不再人间。
男孩这么多年的生活,全靠姑姑姑父资助和照料。
在拿到重点大学的录取通知书后,姑父决定要趁这个春节全村人回乡的机会,给给孩子补办一场升学宴。
别的孩子有的,你也要有。
吃席当天,全村的父老乡亲带着红包上门,大家围坐在一起,热络地拉着家常,每一个人都像是男孩的亲人长辈。
这样的祝福,不止是助兴,更多的是鼓励。
就像一位网友说的那样:只要有人来,就是对他最大的支持。
短短几日的团聚,短暂又绚烂如同除夕夜的烟火。
有人晒出春节前后,老家院子里监控录像的对比。
大年三十,全家人挤在一起准备着年夜饭。大年初六,小院又恢复了往日的宁静,只剩老人独自站在空荡荡的院落里,仿佛做了一场热闹的梦。
梦醒之后,纵有万般不舍,也要继续奔赴下一场旅程,等待来年的再次相聚。
而这也正是春节,弥足珍贵的意义。
千里之外寄来的特产
还有很多人,在这个春节依然不能回家。
因为工作的原因,网友张洒洒还是留在青岛过年。
和往年一样,留在东北老家的父母不远千里,带着满满80斤的特产,“飞”到了她的身边。
除了自家灌的肉肠、肉馅、猪蹄、肘子、五花肉、羊排、牛腱子之外,还有各种蔬菜干、馒头、腐乳、酸菜等等。
大大小小的年货塞满了张洒洒家三个冰箱,用网友的话说:这就是把大集,直接搬过来了!
为了攒够这些特产,从夏天开始,父母就会着手准备年货。一张张洗好晾干的苞米叶,挨家挨户换来的笨鸡蛋和猪肉,只要是孩子爱吃的东西,无论多难凑,他们都会尽可能找到。
因为在他们眼中,你永远都是长不大的孩子。
收到特产的远嫁女儿,还有今年61岁的广东李阿姨。
虽然家中父母早已去世多年了,但娘家的亲戚每年都会在春节来临之际,给她寄来老家的特产。
哪怕远嫁多年,依然有人惦记着你,记得你爱吃的东西,这就是亲情令人动容的原因。
作为2022年里最忙的一群人,各大医院的医生们,今年也还是在急诊室里度过的春节。
在除夕夜这天,最忙的科室要数耳鼻喉科。
除了年糕噎住,坚果呛入之外,接诊最多的就是鱼刺卡喉的患者。
平均每个耳鼻喉科的医生,在年三十这天都要接待30位以上的鱼刺卡喉病人。可以说是“鱼刺拔到手软”。
除此之外,不断收入的仙女棒烫伤患者,也让急诊室外科的医生应接不暇。
而更加辛苦的还要数,奋战在重症监护室里的医生。他们趁着交接班的时间,匆匆吃几口老家寄来的特产,草草度过了兔年春节后,转身再次投入到急救工作中。
在这个春节期间,相信很多人不止一次听到年味儿没了这类的抱怨。
也有很多人,在和亲友往来的过程中,感受到人情淡了。
可事实真的如此吗?
在春运返程的旅程中,在跨省运送的特产里,在火车站沉甸甸的行李箱里,我们能看到,无论时代如何变迁,无论距离相隔多远,期望团圆和思乡的情感,永远是我们心底最柔软的一块净土。
而这也正是每一个中国人,对于春节的传承。
3 / Feb / 2023
监制:视觉志
编辑: sheryl
微博:视觉志
点击阅读原文可以来微博找小视玩呀~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