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A规模化要靠什么驱动?这份域控制器芯片方案榜单或许是答案
NOA,正在成为L2和L3之间的规模化前装新战场。
实际上,在此前SAE发布的自动驾驶级别中,从功能和场景术语来看,最大的差距就是在L2级和L3级之间。本质上,这是从驾驶员辅助到某种程度的自动驾驶的交叉地带。
NOA所处的L2+/L2++区间,在技术上仍然属于驾驶辅助领域,但在传统L2级ADAS功能的基础上增强了部分场景的功能ODD。比如,在部分政策允许的国家和地区,可以实现有条件的「解放双手」。
在前装市场典型的应用就是高速/城区领航辅助驾驶,在高精地图及其他感知冗余的基础上,提供了接近自动驾驶的系统体验,比如,支持自动变道,同时可以根据道路限速/曲率调整车辆速度。而在城市场景,则增加了红绿灯识别、道路标牌识别等功能。
而另一大吸引力在于,NOA是通往真正自动驾驶道路上的一块重要垫脚石。尤其是,借助类似特斯拉的「影子模式」,车企和智驾系统供应商可以通过大规模数据采集和模型训练,帮助系统逐步解决棘手的边缘场景难题。
同时,对于车企来说,NOA更是当下差异化技术营销的主力卖点。
高工智能汽车研究院监测数据显示,2022年度中国市场(不含进出口)乘用车前装标配搭载辅助驾驶(L0-L2)交付1001.22万辆,首次突破千万辆规模,同时,前装搭载率也首次突破50%大关。
其中,L2级辅助驾驶(含L2+)前装标配交付585.99万辆,同比增长61.66%,前装搭载率升至29.40%;其中,2022年12月份前装标配交付81.95万辆,前装搭载率达到33.14%。
而NOA则正处于快速增长阶段(相比于入门级L2),去年前装标配搭载率仅为1.06%,刚刚首次突破20万辆/年规模大关,但同比增长接近80%。同时,NOA搭载的车型配置价格还在不断下降。去年,包括第三代荣威、博越L等车型,正在把NOA的配置下拉至15万元价格区间。
此外,除了理想、蔚来、小鹏等新势力,传统自主品牌以及部分合资品牌也在加快NOA功能的落地。比如,今年开始,比亚迪将全面启动智驾平台更换,地平线、英伟达等多个主流计算平台将陆续前装上车,推动高速NOA(包括行泊一体)等高阶功能量产,甚至可能会升级至城市NOA功能。
同时,去年下半年开始,大众集团旗下软件子公司CARIAD已经启动本地化智能驾驶方案的替代。目前,该公司与中国合作伙伴(地平线)正在联合开发符合中国市场的高级驾驶辅助系统以及自动驾驶领域各方面所需要的功能。
而在关键的落地成本方面,今年小鹏汽车已经对外宣布,计划在明年让XNGP的BOM成本实现大幅度的下降,让全自动驾驶成为标配。而一直坚持NOA标配的理想汽车,数款新车从去年下半年开始,更是持续放量。
这背后,更大的变化在于产品方案。
传统的入门级L2,绝大部分基于前视一体机+雷达的方案,部分增加了主动安全控制器(配置MCU来做融合决策、控制规划)。而NOA,则主要基于全新一代电子架构,域控制器+中大算力SoC成为首选项,并可灵活扩展更多传感器配置以及OTA空间。
在具体配置方面,目前车企主要选择三种方式:1、硬件标配+软件标配,比如,理想汽车、阿维塔;2、硬件标配+软件选装,比如,蔚来、特斯拉、极氪;3、部分标配,或高配选装软硬件,比如,小鹏汽车以及大部分自主品牌。
其中,第一种被视为真正意义上的大数据闭环驱动+用户体验优化升级的最佳模式。
比如,以理想汽车最新发布的数据为例,截至2023年3月23日,该品牌已交付车型的辅助驾驶总里程超过5.5亿公里,其中,NOA导航辅助驾驶里程超过1亿公里,从0至1亿公里用时仅15个月,NOA用户数量超过25万。
这些数据积累,帮助理想汽车在规划控制上,可以提供更为舒适的高速NOA自动变道和加减速体验。在不断增强高速NOA自主变道成功率的基础上(达到98%),可以更有效应对多种复杂的车辆加塞场景。
具有高能力上限和安全底线的算法能力、庞大且有效的数据样本、闭环的开发流程也被视为自动驾驶不断迭代升级的终极法宝。这背后,需要更高性价比的计算平台来支撑规模化的NOA上车。
而性价比的背后,不只是价格,而是单位(TOPS)性能、效率的最大化。
“智能驾驶芯片需要摈弃唯算力论,不能把芯片做的客户用不起,或者花了不少钱拿到芯片,却得到更大的公摊面积——没办法去有效利用的资源。这也是对智能驾驶标配普及的阻力和障碍。”地平线副总裁兼智能汽车事业部总裁张玉峰认为。
而在高工智能汽车研究院最新发布的《2022年度中国市场乘用车标配L2+NOA功能智驾域控制器芯片方案市场份额榜单》上,地平线以49.05%的市场份额领跑,领先英伟达近4个百分点,也再次体现市场的理智选择。
公开数据显示,地平线征程芯片累计出货量已突破200万片,成为中国最大规模前装量产的车载智能芯片公司,与超过20家车企签下了超过70款车型前装量产项目定点。
此外,2022年,地平线正式与大众汽车集团达成深度战略合作,并且与东风日产启辰达成量产合作,成为首家牵手国际车企的中国车载智能芯片企业,开启跨国车企在华智能化合作的新阶段。
市场选择倾向的背后,还有车企对于隐性开发成本的考量,比如,底层感知能力、开发工具链。
比如,为了帮助车企快速实现功能上车(一些车企采取选装,是因为硬件成熟,软件不成熟),地平线也已经构建出以“芯片+工具链”为核心的开放技术平台和完整的开发环境。
其中,天工开物芯片工具链可以提供从软硬件开发到应用落地的完整开发工具;艾迪云端开发平台,便能够支撑完整的数据闭环链路,赋能合作伙伴实现从数据采集标注、模型训练优化、仿真评测到模型OTA部署,端到端的数据迭代闭环,并在量产全生命周期内推动感知算法的迭代效率,让感知能力持续进化,不断提升整体的感知质量。
同时,英伟达在2021年底推出的NVIDIA DRIVE Hyperion 8参考设计架构时,也同步推出了NVIDIA DRIVE Concierge智能召唤泊车软件堆栈。高通,则是通过收购Veoneer的软件业务,补齐自身在感知和规控软件堆栈上的缺失。
而在市场端,智能电动正在成为NOA规模化的新驱动因素。
一个有趣的数字是,2022年理想和蔚来的交付量(13.53万辆、12.01万辆)都超过了宝马、奔驰、奥迪、沃尔沃、凯迪拉克、林肯五个传统一二线豪华品牌新能源汽车的交付总和(11.22万辆)。
这也被视为电动化之后,汽车行业最大的变革因素,甚至将决定未来市场格局的走向。
高工智能汽车研究院监测数据显示,中国智能电动(标配L2+智能座舱)市场渗透率从2018年的0.32%(占全部新能源车交付量)快速提升至41.84%,预计2023年这个数字将突破50%。同时,NOA+智能座舱将成为新焦点。
其中,已经在新能源赛道站稳脚跟的新势力,正在尝试下探。比如,理想从去年开始,陆续发布L9、L8、L7三款车型,在30万元以上价位区间完成了梯次布局。同时,今年开始,理想L6和L5将开始下沉20-30万价格区间。
高工智能汽车研究院监测数据显示,2022年中国市场乘用车10-25万区间车型交付1208.90万辆,占整个市场的比重超过60%,其中,新能源车型渗透率为22.55%,低于市场均值(26.25%)。
此外,「后Mobileye时代」的到来,随着更多的本土第三方Tier1供应商的进入,NOA方案成本也有望实现进一步下降,并加速推动规模化量产上车;同时,更高效的计算平台,也在帮助Tier1快速应对市场需求的变化。
高工智能汽车研究院此前预计,2025年中国市场NOA前装标配搭载量将超过380万辆,渗透率超过17%。
比如,地平线征程3,提供“丰俭由人”的算力方案,面向10-25万经济车型,推动性价比域控快速落地。单芯片算力5TOPS,典型功耗仅2.5瓦。
目前,多家生态伙伴已基于征程3打造出多款的量产级行泊一体域控方案,含单颗征程3、两颗征程3、单颗征程3+第三方SoC以及三颗征程3等多种算力方案,符合被动散热要求的系统配置。
而征程5作为首款实现量产的国产百TOPS大算力智能芯片,搭载先进的BPU贝叶斯智能加速引擎,单颗芯片算力高达128TOPS,性能可达1531FPS,专为高阶智能驾驶应用打造。
征程5开放支持摄像头、毫米波雷达、激光雷达等多传感器的感知、融合、预测与规划控制需求,得益于软硬协同的前瞻性设计,可高效支持领先智能驾驶算法模型的应用部署,全方位满足高速/城市NOA、全场景智能驾驶、座舱多模交互及领先的人机共驾功能等场景需求,为最前沿的NOA应用方案提供坚实的智能底座。
而以征程5为核心的智能计算开放平台,包括芯片开发套件、域控参考设计、芯片工具链及软件开发平台等,可以为高等级自动驾驶开发部署提供全流程支持。
同时,地平线还推出包含丰富模型示例的参考算法,其中也包括集成了目标检测和语义分割多重任务的BEV视觉感知模型,可开放支持包括IPM、Transformer、LSS等多种转换方式,加速车企与产业客户落地基于BEV的全场景NOA落地。目前,地平线芯片工具链已积累近200家客户与生态伙伴的应用实践经验,显著提升用户的开发与落地效率。
典型的已量产车型,包括吉利全新博越L & 领克09 EM-P远航版:搭载的高阶智能驾驶技术平台(6个摄像头+5个毫米波雷达的行泊一体域控平台),基于征程3芯片,实现了一系列高阶行车与泊车功能。第三代荣威RX5,业界首款搭载NGP技术的燃油车型,其行泊一体域控平台基于3颗征程3芯片打造,实现极致性能和成本平衡的双优。
此外,理想L8 Pro升级标配基于征程5芯片的理想AD Pro智能辅助驾驶系统,支持高速NOA导航辅助驾驶功能。不久前推出的理想L8 Air及理想L7 Air/Pro车型也标配搭载理想AD Pro智能辅助驾驶系统,可实现安全舒适的高速NOA体验。同时,征程5支持纯视觉、视觉及激光雷达融合感知,具备支持城区NOA量产能力。
除了在理想量产上车,征程5还定点比亚迪、广汽埃安、上汽集团、一汽红旗等多家车企量产合作项目,小马智行、轻舟智航、禾多科技、佑驾创新等生态伙伴,相继推出基于征程5的高阶智驾方案。
在高工智能汽车研究院看来,随着智能驾驶纵深规模战役的打响,上游芯片赛道的格局也将逐步清晰。谁能在未来三年稳住NOA赛道的大盘,并抢占L2方案升级的替代红利,就有机会拿到进入下一周期(L3、L4)的门票。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