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周一曲【视频赏析】:夏庞蒂埃的《感恩赞》
编者按
音乐是发自人类灵魂的声音,是人类触摸世界最经典的语言。音乐能荡涤心灵,共振灵魂,净化思想,陶冶情操。音乐能缓解情绪,抚平心灵创伤。音乐是世界上最奇妙的艺术,具有强烈而直接的感染力。19世纪美国作家爱伦坡曾言:“任何美的东西一旦达到极致,都会使敏感的灵魂怆然涕下”。
然而音乐是一门抽象的艺术,尤其是西方古典音乐,它不像绘画和建筑那么直观,因而欣赏起来有一定的门槛。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追求艺术美的要求也越来越强烈,古典音乐这门高雅的艺术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喜爱。
为此我们请对西方古典音乐颇有造诣的蔡茂生先生以“每周一曲”边播放边赏析的方式,把这些大师最好的作品用通俗的语言系统地介绍给大家,按照钢琴独奏曲、钢琴和提琴协奏曲、弦乐四重奏和交响曲等不同题材的序列发布。
现在我们来欣赏交响乐里的管弦乐作品。管弦乐一般指管弦乐队所写的除了交响曲和协奏曲之外任何体裁的交响乐作品,包括交响诗、交响音画、组曲、序曲、间奏曲以及各类舞曲等。今天我们一起来赏析夏庞蒂埃的《感恩赞》,请注意视频里的文字介绍。
这是一个曲红人不红的典型。这段音乐由于被用作欧洲电视网片头的配乐而家喻户晓,但作曲家夏庞蒂埃基本不为人所知。
马克·安东尼·夏庞蒂埃(Marc-Antoine Charpentier, 1643-1704)是十七世纪法国著名巴洛克作曲家,早年赴罗马,师从意大利作曲家卡利希米,作曲风格受意大利影响很大。夏庞蒂埃与法国当时的领军作曲家吕利为同时代人,当时以吕利为代表的凡尔赛乐派全面抵制意大利巴洛克风格影响,所以夏庞蒂埃在法国一直受到压制,人气一直都无法与吕利相比。吕利主要以歌剧和器乐创作而著名,深受法国宫廷的宠信,但一直没有创作宗教音乐,因而夏庞蒂埃以他独特风格的教会音乐得以在整个凡尔赛乐派时代里占有一席之地。
(法国作曲家 夏庞蒂埃 )
夏庞蒂埃留下了大量宗教音乐,包括圣咏、弥撒、继叙咏、赞美诗和经文歌;世俗作品有歌曲、意大利康塔塔和歌剧,其中最著名的是《美狄亚》,也有为数不少的器乐作品。
这首《感恩赞》(Te Deum)创作于1692年。作品使用了铜管、木管、弦乐团、打击乐器,再搭配4声部合唱团与8位独唱者的优美人声,在巴洛克时代是相当豪华的编制。
这部作品是为独唱、重唱、合唱和乐队伴奏创作,分为包括序曲在内的十余段落、极尽教会音乐中的豪华音响,也营造了无比丰满、庄严肃穆的听感。
Te Deum以及其中的章节都是拉丁文,唱词也是以颂赞为主。深沉的低音和清澈的高音、在穿插着整齐的合唱音响和隆隆鼓声中,令人振奋,间或在抒情的慢板里,歌手们发展出优美的吟唱。童声的加入更让人有飞升而漫步在云端的愉悦和洒脱。如此精心的编制,毫无疑问的旨在给予人们身在天堂一般的感受。
《感恩赞》的开头部分《前奏曲》鼓和小号的主题,让人闻之精神一振,它以回旋曲的形式在整个作品里多次出现。这个特有的主题旋律至今仍然相当流行,常被用来作为各种片头和广告音乐以及活动场合的背景音乐,特别是用于迎接贵客到来。
在每年央视转播维也纳新年音乐会之时,音乐会正式开始前会出现欧洲电视网(Eurovision)的片头,片头那段精彩壮丽的配乐正是这首《感恩赞》的《前奏曲》。
这首乐曲的结构是典型的回旋曲ABACA,壮丽的主部主题激情四射,前后出现三次,中间插入两个短暂的舒缓慢板插段。
(夏邦蒂埃-《感恩赞》–前奏曲)
这首曲子完全可以当做军乐来听,这里列出一个小号版本:
(夏邦蒂埃-《感恩赞》–前奏曲–小号版)
(作者:蔡茂生,旅居意大利,长期从事对西方古典音乐的赏析、评论和普及工作,对大师名曲颇有造诣。)
【热门】每周一曲合集(每周六更新)
您的点赞是我们前进的动力!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