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周一曲【视频赏析】:巴赫《G弦上的咏叹调》巴赫最能触动心灵深处的音乐
编者按
音乐是发自人类灵魂的声音,是人类触摸世界最经典的语言。音乐能荡涤心灵,共振灵魂,净化思想,陶冶情操。音乐能缓解情绪,抚平心灵创伤。音乐是世界上最奇妙的艺术,具有强烈而直接的感染力。19世纪美国作家爱伦坡曾言:“任何美的东西一旦达到极致,都会使敏感的灵魂怆然涕下”。
然而音乐是一门抽象的艺术,尤其是西方古典音乐,它不像绘画和建筑那么直观,因而欣赏起来有一定的门槛。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追求艺术美的要求也越来越强烈,古典音乐这门高雅的艺术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喜爱。
为此我们请对西方古典音乐颇有造诣的蔡茂生先生以“每周一曲”边播放边赏析的方式,把这些大师最好的作品用通俗的语言系统地介绍给大家,按照钢琴独奏曲、钢琴和提琴协奏曲、弦乐四重奏和交响曲等不同题材的序列发布。
现在我们来欣赏交响乐里的管弦乐作品。管弦乐一般指管弦乐队所写的除了交响曲和协奏曲之外任何体裁的交响乐作品,包括交响诗、交响音画、组曲、序曲、间奏曲以及各类舞曲等。今天我们一起来赏析巴赫的《G弦上的咏叹调》,请注意视频里的文字介绍。
《G弦上的咏叹调》也称《G弦之歌》,选自巴赫的《第三号乐队组曲》中的第二乐章,是巴赫最通俗的一首作品之一,被视为巴赫的代名词。它的旋律充满了诗意和庄重的宗教感,直达人们最深处的心弦,乃是史上最通俗的名曲之一。
原曲创作于1727年,传说巴赫有一次演出之前发生了意外,他的琴弦断了剩一根就是G弦,然而时间已经来不及了,他只能硬着头皮上场,紧张之后,他放松心情闭上眼睛,临时决定在一根弦上创作一首曲子。这首曲子中饱含经历,从困惑到无奈,再到坦然,一气呵成,很是成功,赢得了听众的赞美。当然,这只是个传说。
正如巴赫其他很多作品一样,这个作品在巴赫死后也无人问津,明珠蒙尘近百年,直到十九世纪德国著名的小提琴家威廉汉密(Wilhelmj)将这段主题改编为钢琴伴奏的小提琴独奏曲才为人所知。由于主奏小提琴是在G弦(小提琴四根弦中最粗的一根弦)上演奏全部旋律,故此得名。巴赫的原曲没有表情与速度记号,编曲者则指定“甚慢,极有表情”。类似低音弦的拨奏伴奏下,小提琴奏出悠长而庄重的旋律。全曲后半段出现的新旋律产生了更丰富的变化,最后在近似祈祷般的气氛中结束。此曲一经上演便广受大众欢迎,成为流传广泛的不朽经典。追根溯源之后,人们才知道这原是巴赫的杰作。
全曲可以分为两个段落。第一段旋律庄重悠长,起伏平缓,有如行云流水,并几经反复,大、中、小提琴共同营造了一种悲天悯人的意境和气氛。渐强的音调抒发了冥想沉思的情绪,又像是轻声吟唱,颇具咏叹调特有的歌唱性和长于抒发感情的特色。
第二段旋律是在第一段基础上发展而来,但没有像一般两段式那样形成冲突对比,而是保持了第一段的意境,但情绪起伏更大,内容更加丰富。音乐不断上行全曲,使乐曲显得更加委婉动听。高潮与平缓交替出现,让人联想到起伏的海浪,微风吹拂的林海,让人感到安宁和舒适。最后旋律重趋平缓结束,仿佛是祈祷祝福,让人回味无穷。好像罪孽深重的人在祈求上帝的宽恕,而上帝也用悲悯的姿态原谅了他,使其得到救赎。
有人这样评价巴赫:他的信仰和他的作品一样虔诚、崇高、纯洁、神圣,他的品德也和他的信仰一样善良。
歌德对这个曲子有一个很形象的描述:“G弦上的咏叹调就如永恒的和谐自身的对话,就如同上帝创造世界之前,思想在心中的流动。就好像没有了耳、更没有了眼、没有了其他感官,但我不需要用它们,因为我的内心自有一股律动源源而出。”
这里再附上改编的小提琴版,可以看得全曲演奏确实都在一根弦上:
正如帕赫贝尔的《D大调卡农》,巴赫的这首曲子也被无数电影所运用,如央视《G弦上的咏叹调》、大卫▪芬奇导演的的著名影片《七宗罪》、港剧《珠光宝气》、台剧《下一站、幸福》、动画片《名探柯南》等。
巴赫用他光明的音乐带给我们光明,抚平心灵的创伤。他的音乐具有一种动人的魅力,我们忧伤时它可以陪我们忧伤,也可以给我们力量,让我们重新站起来,许多时候语言的力量略显苍白无力,可是巴赫的音乐魅力却可以让我们完全放心托付于它,这就是巴赫音乐独特的美。如果我们在多年以后,重新谛听巴赫的《G弦上的咏叹调》,也许能够再次找回第一次聆听时的心灵撞击的感觉,看到沧桑繁复而又丰富多彩、让人含泪又含笑的人生,重新感受到失落已久的美好与光明。那是永久的关于生活的感觉与记忆。
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战斗中,杭州爱乐乐团木管五重奏曾经将这首庄严神圣又充满诗意的《G弦上的咏叹调》献给每一位在疫情中逆行的战士、献给每一位在疫情中受过伤的人,非常令人感动。
(作者:蔡茂生,旅居意大利,长期从事对西方古典音乐的赏析、评论和普及工作,对大师名曲颇有造诣。)
【热门】每周一曲合集(每周六更新)
您的点赞是我们前进的动力!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