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释:
①④ 胡塞尔:《欧洲科学的危机与超越论的现象学》,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第558页,第134页。
③⑩(11)(12)(13)(15)(16)(17)(25)(27)(30)(35)(36) 莫里斯·梅洛—庞蒂:《知觉现象学》,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第5页,第405页,第405页,第405页,第176页,第10页,第173页,第500页,第459页,第562页,第454页,第567页,第568页。
②(23)(24)(26)(31) Maurice Merleau-Ponty,Phenomenology of Perception.Roulrdge,2002,pp.xviii—xix,p.418,p.521,p.521,pp.213—214.
⑤ 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第3版),三联书店,2006年版,第82页。
⑥(34) 杨大春:《杨大春讲梅洛—庞蒂》,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46页,第168页。
⑦ 柏格森:《材料与记忆》,华夏出版社,1999,第1—2页。
⑧ 对梅洛—庞蒂而言,“成为实在和显现出来是一回事”(莫里斯·梅洛—庞蒂:《知觉现象学》,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第373页),因为显现意味着事物本身的真实在场,在现象的背后并没有什么不透明的剩余事物,同样显现之中也没有什么意识的剩余。但这丝毫也不意味着知觉可以包含事物,知觉所具有的仅仅是现象,问题不仅仅在于现象的模棱两可,更在于存在与显现的同一(这是在存在的不断生成之中的动态的同一,它不能被确定为现成的东西)。
⑨ 莫里斯·梅洛—庞蒂:《知觉的首要地位及其哲学结论》,三联书店,2002年版,第11页。
(14)(19)(29) 莫里斯·梅洛—庞蒂:《哲学赞词》,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第148页,第76页,第89、93、95页。
(18) 倪梁康:《现象学及其效应》,三联书店,1994年版,第120页。
(20) 梅洛—庞蒂认为,世界的未完成和意义的生成并不意味着存在的不充分,并不意味着存在本身处于进化之中,而是意味着存在是不可穷尽的。存在并不进化,存在意义的发展生成是存在自身的内在可能性的自我实现,存在的同一性并没有被破坏,相反,存在在其自身可能性的不断更替中仍然保持其同一,这不是事实更替意义上的进化。(Maurice Merleau-Ponty,Maurice Medeau-Ponty:Basic Writings.Thomas Baldwin(ed.),Roulrdge,2004,p.244,p.245,p.246,p.320,p.321.)
(21)(37)(38) 赫伯特·施皮格伯格:《现象学运动》,商务印书馆,1995年版,第748页,第791页,第791页。
(22) 加里·古廷:《20世纪法国哲学》,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239页。
(28)(32)(33) 莫里斯·梅洛—庞蒂:《符号》,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第84页,第20、21、22页,第53页。
(39)(40)(41)(42)(43) Maurice Merleau-Ponty,Maurice Merleau-Ponty:Basic Writings.Thomas Baldwin(ed.),Roulrdge,2004,p.256,p.256、pp.263—64、p.268、p.299,p.256,p.266,p.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