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要感谢自己,你的身体比你更懂得照顾你

要感谢自己,你的身体比你更懂得照顾你

公众号新闻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尹哥聊基因”

最近微信改版,容易找不到尹哥的文章,大家记得把尹哥设为星标⭐️ 哦~

(本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此念」)

“当你无限接近死亡,才能深切体会生的意义。”

——马丁·海德格尔(Martin Heidegger)

有了向死而生的通透,才不会让我们困于迷茫。天之高,地之广,物之博,还有更多美好等着我们去发现,值得我们去热爱。

与其“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不如怀揣“天地曾不能以一瞬”和“物与我皆无尽也”的豁达,尽情享受生命的炽热。

见天地,见众生,见自己。

生与死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也是古往今来科学家们不断探索的未知领域。

今天,和大家分享尹哥的新书《了不起的基因》中的“死亡, 其实就是个程序”

01

人死后,身体会发生什么变化?

人死后,身体接收到这个信号,短短的几刻,所有机能都为腐化而重新开始“活跃”了。 

我们要明白,人类从单细胞生物一步步演化至今,每一代生物的去世、每一个个体的离世,都是为了给它们的后代留下更好的养料和根基。而对一个人来讲,在生命的尽头,最终都会回归一个尘归尘、土归土的状态。 

死亡之后尸体的腐化,是一个十分漫长的过程。

一开始,人体中酶类开始降解体内细胞的细胞膜,细胞内的物质被释放出来;体内的各个系统停止运作,尸体变得僵硬和冰冷;接下来,肠道微生物会产生有腐败气味的气体,通过口鼻、肛门排出,从而产生尸臭;随后,从腹部开始,皮肤会随着硫化物的生成变为绿色,产生“尸绿”,并扩散至全身。这些常常是在人死后一天内发生的变化。

之后的几天,尸体逐渐从僵硬变得松弛。大概在10~ 20天时,尸体开始变成黑色,并出现腹部气压升高、腹部肿胀的现象。死后约一个月,身体的软组织会慢慢分解,随后支撑人体的骨骼会逐渐暴露出来。随着时间的消逝,人死后,最终只剩一具白骨

但是遗骨会说话,今天有非常多的考古学、解剖学、人类遗传学证据,都是通过这样一具又一具的遗骨,来告诉我们人类是怎样走到今天的。所以这不是什么鬼狐仙怪,也不是什么盗墓笔记,这就是一个生命该走完的历程。只不过相比于其他物种,人类似乎还有一个无法安放的存在——灵魂,它到底在哪儿?

02

弥留之际,大脑会发生什么?

在弥留之际,会回光返照吗?大脑在这一刻还会工作吗?它会像平时一样理智吗?人的大脑到底会发生什么?

生命不是永恒的。所有物种的生命,总有一天会进入倒计时,在生命的终点真正来临之前,很多人都会最后挣扎一次。求生的信号会不断地传送,告诉大脑:“哥们儿,再不努力,我们可能最后想说的事都说不了了。”于是,大脑下达了最后一条指令,启动了“回光返照模式”

从现在开始,人最后一次拼尽能量、物质的最后一次闪光开始了,最高命令将从大脑的皮层发出。因为有太多的事情想留给这个世界,不管是家人、同伴,还是事业。 

下丘脑先被激活,垂体紧急响应起来,神经系统、神经递质系统、内分泌系统、免疫系统同时工作,不断向各器官释放各种应激的激素。垂体会快速作用到肾上腺,释放出肾上腺素,这是我们经常在战争大片里面看到的,能让人释放出最后力量的物质。

同时,我们激活了交感神经系统,血管收缩、血压升高,微弱的生命顷刻间被一种力量照亮了。我们今天说的安宁疗护也会在这个时间点发挥一部分止痛作用,让人又恢复到一个比较健全的时点。要知道,只有在那一刻,才有可能把最后想做的事做完,想说的话说完。正常的死亡是不太会痛苦的,因为大脑早就准备好了……

人类的大脑是如此地神奇,在弥留之际,它会调动大量的脑细胞去释放更多的色氨酸,让人进入致幻状态。这个时候,人可能会进入到一个漫长的时光回溯状态,看到了这一生是怎么走来的,抑或看到神佛来接。其实这都要感谢自己,你的身体比你更懂得照顾你,这恰恰是人一生所有终极体验的回溯。

03

向死而生:基因影响着我们的生命观

生与死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也是古往今来科学家们不断探索的未知领域。因何而生,为何而死,即便到了今天,我们也没能参透每一个细节。但须知死亡也是刻在基因里的一行代码,终有一天每个人都会走到终点,都会感受到肾上腺素、多巴胺、内啡肽等的喷涌,在“回光返照”的同时感受到前所未有的欢愉。而在与世界作别前,我们更需要正确地理解存在和死亡的意义,建立一个正确的生死观。 

有很多人说,生命的起源是很偶然的。但其实,生命起源的偶然本身就是一种必然——我们个体的出现可能是偶然,但对于这个群体来说是一个必然;宇宙当中地球出现了生命是偶然的,但在宇宙当中出现生命是一个必然。

所以生命的“生”,对于个体是偶然的,对于群体却是必然的。反过来说,死亡也是必然的,我们的死亡是为了让下一代有更好的生存空间,因为人类归根结底是以种群而不是以个体的方式来延续。 

有人曾问过我这样一个问题:人死去后,基因传递给后代,那么能否认为一个人以基因的形式留在了世间,某种意义上肉体的死亡并不是真正的死亡? 

基因是非常固执地在拷贝、前进的。如果一个人繁衍了后代,后代就会携带这个人的基因。从基因的角度来看,一个人的基因得到了延续,从这个意义上讲他并没有死亡。从文脉的角度看,一个人如果没有后代,他也可以以其他方式留下来,就像孔子的学说经过了几千年后为更多人所认知,正如叔孙豹所说“立德……立功……立言……,此之谓不朽”。这些过程是文脉的传递。 

实际上,被人遗忘才是真正的死亡。但不等于说,被遗忘的生命没有意义,因为每个生命都体验过这个世界。生命是一个不断觉知和充满体验的过程——这是我所理解的生命的意义。可能没有人会直接说“我愿意去寻求死亡”,但是大部分人选择了“向死而生”。每个人都知道我们出生后必有死去的一天,但是我们却为了在离开的那一刻无憾,像夏花一样绚烂地用力生活,为了给世界留下些什么而全力打拼,让自己终生处于更好的状态。

死亡是被写在基因里的程序。人在临死前,大脑细胞会从生理状态转换到病理状态,合成并释放大量的色氨酸、5- 羟色胺、多巴胺、内啡肽等多种神经递质类物质,让人“觉得”很舒服。 

其实从出生开始,我们就不断地认知死亡。一般人对死亡的认知有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发生在我们很小的时候,这时我们已经开始对黑暗感到恐惧,因为某种程度上,视觉是维持人类所有安全性感觉的第一感觉,当人看不见的时候,就会第一次体验到感知被剥离,因而感觉到恐惧,这是我们第一次懵懵懂懂地认识死亡

在我们逐渐长大的过程中,会经历第二个阶段,即第一次经历身边的人死亡,一般可能是家里长辈的去世——亲人离世带来的死亡冲击,不仅仅出自本能,还来自亲情的联系,因为共享给我们一部分基因的人不在了;

最后一次就是在一个人重病的时候,感知到自己有可能会离开人世,因此而产生对死亡的直接恐惧。 

为什么人会害怕死亡?害怕,这是七情六欲之中的一种感觉,人会害怕的东西很多,不仅仅是死亡。只是死亡对于大部分人来说,代表和世界分离,人一旦切断了与世界的感觉联系,就会不习惯。我们都不知道死亡以后是什么样子,这种未知也会带来不安和恐惧。 

但人类跟所有的物种最大的区别是,人类是第一种演化出了真利他行为的物种—— 一个人可以为了他人而死,为了种群而死,为了国家而死,为了民族而死,为了真理而死——不害怕死亡不等于要去拥抱死亡,而是要在死亡真正来临的那一刻区别好它的意义,向死而生地过好每一天,这才是对生命最大的珍惜。 

向死而生,其实是一种人类理性与人类基因的本能对抗。用我们无私的人性去克制自私的基因,人活着的意义就是如此。 

当今人类做的很多事情都与基因相违背,比如说“少吃多动”——基因就希望我们多吃少动,因为在过去人们是以饥饿为主,人体本能也是趋向不动的。《自私的基因》这本书用基因的自私性诠释了这一切问题的关系,但是对生命科学越来越有觉知的人,会希望基因和人性能达成一种平衡。 

从原子层面上看,在氧化还原反应过程中,具有氧化性的物质都在抢电子,这也是“自私”的。元素“自私”吗?数字“自私”吗?加加减减本身有“自私性”吗?当我们把物性无限地人性化,就会想到这些很有意思的问题。可能基因确实有自我延续和复制的欲望,它在不停地扩张、传代与延续自己,而人是在延续到了一定层面以上的时候,突然涌现出了无私的人性。我们的存在正是以无私的人性去对抗基因的自私性。 

马丁·海德格尔(Martin Heidegger)说:“当你无限接近死亡,才能深切体会生的意义。”

或许有了向死而生的通透,才不会让我们困于迷茫。天之高,地之广,物之博,还有更多美好等着我们去发现,值得我们去热爱。

与其“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不如怀揣“天地曾不能以一瞬”和“物与我皆无尽也”的豁达,尽情享受生命的炽热。

见天地,见众生,见自己。


— END —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

戳这里提交新闻线索和高质量文章给我们。
相关阅读
牧场主被闪电劈中,半张脸都黑了!生活认知退化成儿童...但他却无比感谢自己这段经历!狗狗照顾捡来的小猫长大,等狗老了后…猫:我来照顾你!刘文利:性教育非常强调尊重,如果你不同意别人对你的身体做什么,你有权拒绝 | 枝桠第三季 08打工人进,测测你的身体是否被「透支」了年龄过了60岁,若没得这4种“病”,恭喜你,说明身体比较健康这些美国大学的学生,比你会学,还比你会玩~懂得爱的人,也一定懂得孤独亚洲最贵绿卡诞生!新加坡最要感谢的是中国富人不該忘記的端纳25岁的身体,60岁的心?快来测测你的心理处于哪个年龄段?刘文利:性教育非常强调尊重,如果你不同意别人对你的身体做什么,你有权拒绝你只有先懂得爱自己,才会有优秀的男生来爱你!优秀的人未必比你勤奋,而是懂得:凡事提前10分钟比你更累的是你的眼睛!华工科研团队出手,给眼睛「充满电」!这些美国大学的尖子生,比你会学,还比你更会玩!“我想进入你的身体!” 澳洲华人区私校曝老师性侵丑闻,细节让人无语别再因为假期吃吃吃而自责了,和你的身体说抱歉吧!娃比你更怕热!夏天想要让娃睡得香,一定要备好它比你更累的是你的眼睛!华工科研团队出手,给眼睛充满电那些摧残导师的毕业论文都收获了何种评价?导师:不要感谢我!我谢谢你才对!一马比你小的人,都比你会省钱…当ChatGPT比你更懂爱情如果脱离贫困意味着抛弃你的家庭和你自己,你该怎么做?学霸女孩在监狱出生,如今考上哈佛!她要感谢的,并不是亲妈…内含福利|这些好书,让你更懂音乐!出生在监狱的休斯顿女孩如愿考上哈佛,但她要感谢的却不是自己的母亲又有官员翻车了!男领导工作群误发信息:你的身体只属于我认识自己,成全自己,放过自己我们这一代人大部分都不会怨恨共产党和老毛,心还是向着祖国的莫言:人这一辈子,只要感谢四个人,其余的都是擦肩过客GPT-4 比你聪明,比你有趣,还比你会做题,你怎么看?尊重成长的小烦恼,这只蛙可能比你更懂孩子【谝闲分享】自述:(五) “香港闯荡”眼疾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