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今年看过最离谱的案子,全在这俩男孩的网聊记录里了 | 天才档案13
大家好,我是陈拙。
这些年在浏览外网时,每隔一段时间,就能刷到一种特殊的直播——
自杀直播。
主播大多是青少年和年轻人,比如在2017年一条长达42分钟的视频里,12岁的小女孩向观众诉说完自杀原因后,选择了自尽,直到十多分钟后家人出现,直播才戛然而止。
有心理学家专门做了分析,这些孩子向陌生网友讲述的行为,恰恰证明他们中的大多数并不是真正想死。
他们可能极端孤独,自杀是为希望得到更多理解和关爱,而网络是他们最熟悉便捷的发声渠道。
今天的故事里,也有一个常年不被理解、长久陷入孤独的男孩,选择在网络上求救。
警方后来找到了他长达500页的聊天记录——
聊天记录中,他不但要雇人把自己杀死,还要凶手在他死前亲口承认:“我爱你。”
2003年6月29日,英国曼切斯特郊区,一条小巷子里。
16岁男孩马克手握一柄15厘米左右的菜刀,袭击了另一个14岁男孩。
第一刀刺在胸膛,第二刀刺进了肚子。
他刺杀的男孩叫小约翰,两人曾是好朋友。
小约翰醒来后告诉警方:“他跪在我身上说‘相信我’,把刀插进我的肚子上……血流了出来。”
“你要杀我!” 当时小约翰尖叫道。
马克乞求小约翰别这么说,“不要让它成为你说的最后一句话。”
小约翰倒地整整20分钟之后,马克才打电话叫了救护车,并且报警。
救护车把小约翰送往医院。医生给出的诊断是:胸部的伤势轻微,但致命伤在腹部,他的肾和肝脏都被刺穿,胆囊也必须切除。
医生全力抢救,在手术台上,小约翰的心脏两次停止跳动,命悬一线。
马克的第二刀明显下了死手。
杀死一个14岁的孩子,杀死自己的好朋友。
马克声称,这是他接受的一道考验。
被捕后,马克一开始告诉警方,是一个20岁出头,身穿黑色连帽外套和牛仔裤的男人刺伤了小约翰。
案发地Goose Green
然而案发小巷入口的监控显示,那个时间段只有马克和小约翰进入巷子。警方轻易揭穿了马克的谎言。
马克涉嫌杀人未遂,被关进了少年拘留所。
在警方第二次找他谈话时,他承认是自己下的手。
但至于为什么这样做,马克的回答很奇怪——因为他“听到了声音”。
警察一听就知道,这是糊弄事儿,又把马克关了回去。
如果想要知道真相,必须回到四个月以前。
那天马克第一次在网上遇到一个叫瑞秋的女孩。
当时的他还是一个普通的高中生,兴趣是在网上聊天室和人一起吹牛。
他还有个青春期男生基本都会有的小爱好——好色。
所以和很多他的同龄人一样,他也幻想能网恋奔现,摆脱单身狗的生活。
这个原本微不足道的小心愿就是一切悲剧的开始。
瑞秋进入马克所在的聊天室之后,马克很快就注意到了这个女孩,两个人攀谈起来。
瑞秋表示自己16岁,也住在曼切斯特。
马克在脸书上看到了瑞秋发的照片,对方是个美女。
两天后,马克还认识了瑞桥的弟弟,小约翰,就是那个被他差点弄死的小男孩。
马克跟小约翰一拍即合,两个人都热爱足球,还同样喜欢电影。
在网上聊了一段时间,马克和小约翰成了好朋友,和瑞秋的感情也在升温,已经是爱情友情双丰收。
2003年4月,马克已经把瑞秋当成了自己的女友,他开始热切地希望与瑞秋见面。
就在这个时候,一个怪人进入了聊天室,他使用粉红色的文字,说自己是同性恋,还是一个跟踪狂。
这段时间里,聊天室里一直有人进进出出,但这个怪人几乎立刻就找上了马克。
怪人告诉马克,他一直在跟踪小约翰和瑞秋姐弟,下一步的计划就是绑架、强奸瑞秋。
他马上就要动手,除非马克能牺牲自己,打开摄像头,自慰给那个跟踪狂看。
这件事乍一听挺离谱,仔细一想也挺离谱的。
但马克真就这么干了。聊天室记录显示,那个跟踪狂给马克发送了很多姐弟俩的生活细节,和马克自己知道的都能对得上,所以他相信对方在谋划犯罪。
瑞秋听说了这件事,两个人在网上有了这样的对话:
“手淫……你让他们看你手淫?”
“我还能做什么?”
“天哪为什么他要让你这样?”
“因为他是个同性恋。”
“你不用为我做到这个地步。”
“我当然会。我爱你。”
“我也爱你。”
两个人最终决定要在现实生活中碰面。
然而约会当天,马克在约定的地点等了好几个小时,瑞秋却一直没有出现。
于是他回到家,登上自己的账号,他以为瑞秋会向他解释,但他只收到了一条来自跟踪狂的消息。
跟踪狂没有兑现他的承诺,他依然绑架了瑞秋。
马克得知,他的女友已经死了,被跟踪狂和他的同伙轮奸,随后杀害。
跟踪狂还残忍地对马克描述了她临终前的样子,“(我)狠踹了她的肚子,把她的头摁在水里,再拽起来,她的身体冰冷,流出来的血弄脏了床单。她尖叫了很多次,但你不在她的身边。”
从这天之后,瑞秋就从聊天室消失了。
马克的生活仿佛回归了往常,因为对方手里可能有他当时被胁迫的视频,马克没有把这件事告诉身边的任何人。
后来马克回忆,女友的死让他无比愤怒和苦闷。
也许他曾经想过,要为女友报仇,而这个机会很快就来到了他的面前。
一个女特工出现在聊天室,她希望马克能够帮忙,抓住那个跟踪狂。
女特工自称是军情六处的初级特工。
军情六处大家都很熟,是英国政府的谍报机构。
她的出现与瑞秋之死有关。瑞秋被残忍杀害的案子惊动了军情六处。
女特工说之所以找到马克,是因为需要马克帮助她从那个跟踪狂的手下保护小约翰,然后抓住跟踪狂。
马克欣然同意。他和这位女特工很快也变得亲密,在聊天中,他似乎也迷恋上了这位女性。
2003年4月底,马克收到了一封来自女特工的邮件,她说自己很可能会在一次行动中被杀害。
这封邮件之后,女特工就从聊天室消失了。
在女特工消失之后,本应该死去的瑞秋居然再次上线。
她告诉马克,自己并没有死,只是陷入了昏迷,更离谱的是,她说自己在昏迷期间生下了马克的孩子。
可是两人压根连面都没有见过。
瑞秋对这一番话也没有多做解释,马上就又下线了。
自此之后,瑞秋也再没有出现。当时有个账号试探性地问马克,“如果是我假装成瑞秋,你会怎么做?”
马克也许无暇顾及,忽略了这条消息,因为他的聊天室中闯入了另一个关键人物。
这个人叫珍妮特,44岁,是军情六处的高级间谍,是机构中排名第三的高官,表面身份是一位房产中介。
尽管珍妮特说她不喜欢和“十几岁的孩子说话”,但她依然找上了马克。
珍妮特告诉马克,她之所以加入聊天室,就是为了招募马克成为特工。
找到马克,是因为她是之前那位女特工的上级,女特工死后,她急着找下一个替代人选。
不过在马克成为正式特工之前,他还需要通过一些考验。
马克后来告诉警方,他一开始觉得珍妮特只是在编故事,但出于好奇,他装作相信了她的话,但时间一长,珍妮特的话越来越有真实感。
她总是忙着处理国家事务,比方她曾在聊天室里表示,一个王室的聚会被人干扰,她正在调查,这件事稍后就会公开。
又比如,她会说自己刚刚才把女王从床上叫醒,看起来她和王室成员非常亲近。
警方最后从电脑中提取了超过500页的网络聊天记录,这些信息很大程度上影响了马克。
考验的奖励不只有特工身份,珍妮特还承诺会和马克见面。她告诉马克,自己和丈夫早就没了感情,她非常寂寞,两个人的对话变得色情暧昧。
她曾让马克打开聊天室的摄像头,让他在镜头前自慰。
这就像是那个盯上了小约翰姐弟的跟踪狂让他做过的事情。
马克的第一个考验,是带着小约翰离开学校。
珍妮特给出的理由是,小约翰现在的情况很危险,有人想要他的命,而小约翰对于英国来说很重要。
后来,珍妮特告诉马克,小约翰掌握着一串密码,这个密码可以打开大西洋海底的一个“巨大保险箱”,里面装着的珠宝价值5680亿英镑。
本来这个密码归英国女王所有,也不知道为什么,密码到了小约翰手里,现在只有小约翰才能打开那个箱子。
马克在现实中见到了小约翰。
面前这个身材很瘦,有着深色皮肤和弯钩鼻的邻家男孩,就是马克要保护的对象。
约翰的照片
马克带着小约翰去了自己家。但小约翰逃课的事情很快被发现,这是他第一次逃学。
小约翰的母亲找到了马克家。她此时已经发现了儿子的异常,因为之前检查过儿子的笔记本电脑,发现他和一个叫做马克的男孩有联系。
她还发现了珍妮特在聊天室里和两个男孩的联系。
小约翰的母亲察觉到了异常,马上没收了儿子的电脑,拿到了自己的房间。她还坚持要见一见马克的父母。
马克的父母都是工薪阶层,他的家庭条件不算太差,一家人住在一个中产阶级聚集的教区。
当时小约翰的母亲对马克一家人的印象应该还不错,因为之后马克就被邀请到小约翰家过夜。
在小约翰的卧室里,两个男孩看着视频度过了那个夜晚。
这看上去就像一次普通的留宿,然而他们看的是色情视频,马克甚至跟小约翰做出了亲密行为。
这同样是特工珍妮特的指示,她说这个命令直接来自当时的首相布莱尔。
首相希望小约翰看上去像个同性恋。马克还真就这样照做了。
从可以找到的资料中,无法推测马克是怎样想的,也许他真的太入戏了,又或许他其实对小约翰有一定的好感,但这也只是猜测。
因为事实证明,马克对珍妮特的命令,看得比小约翰的命重要多了。
马克在小约翰家过夜之后,时间来到2003年的6月28日,马克袭击小约翰的前一天。
这天,马克收到了珍妮特发来的消息:
“你能杀了自己身边的人吗?”
这就是对马克最后的考验。
2003年10月,在马克被捕和拘留3个月之后,检察官着急忙慌地找到了负责审理的法官。
他跟法官说,在这个案子里,不只有马克要被指控杀人未遂,还有一个人要被起诉。
这个人就是受害人小约翰。
小约翰的罪名是“煽动谋杀”,在英国历史上,他还是第一个因为煽动针对自己的谋杀案被起诉的人。
被送到医院之后,小约翰成功保住了性命,术后他一直戴着呼吸机,用止痛药和抗生素治疗,很少说话。
但警方还是获得了重要线索,他们发现,小约翰和马克是在网上聊天室认识的。
警察从两个男孩的电脑中提取了58000行文本,从聊天室中锁定了98个电子邮箱地址,但问题在于,他们不知道是98个人在使用,还是一个人使用了98个邮箱。
警方的分析员在分析这些聊天记录时,注意到了一个重复的单词,小约翰、跟踪狂、女特工还有珍妮特,他们都会用“mybye”的拼写代替“maybe”(可能)这个词。
顺着这条线索,警方终于发现,在家里只有小约翰在的时候,一个叫做珍妮特的人用密码登录了小约翰的笔记本电脑。
也就是说,珍妮特是小约翰伪装出来的人物,而之前出现的一系列人物,都是小约翰假扮的。
聊天记录还原了小约翰是怎样扮演珍妮特,说服马克杀了自己。
首先,“珍妮特“为马克揭开了小约翰的“真正身份”。
因为小约翰才能打开那个珠宝箱,所以他才受到保护,但他患上了晚期脑癌,时日无多。
因此军情六处要让他尽快死去,让他不要受病痛的折磨,所以需要马克来完成这个任务。
然后就是奖励——
珍妮特承诺,如果马克能完成任务,他不会因为杀人而被捕,还能得到8000万英镑,成为正式的特工,还能前往伦敦和首相与女王会面。
最后,小约翰还懂得要从侧面印证珍妮特的说辞。
他用自己的账号给马克发了消息,说他今天收到了一封医生写来的信,他的大脑中长了一个很大的肿瘤。
这一番操作或许让马克最终下定了决心。
而小约翰也不是开玩笑的,他对自己也一点没留手。
他假扮珍妮特和马克敲定了计划的细节。
刺杀行动不要用小折刀,而要准备一柄比较长的菜刀,这样才能让小约翰流血致死。
而且他还需要再等20分钟才能叫救护车,确保小约翰死透。
马克得到了一个特工代号“47695”。
珍妮特还告诉他,如果在杀小约翰的中途听到“6969”这个号码,那么就说明计划中止,他不必动手了。
刺杀活动的地点定在当地一个繁华的购物中心附近,那条街道阳光明媚。
如果这个数字可以在那里被说出,小约翰就可以活下去。
可这个中止号码他到最后也没有用上。
如果不是因为医生的努力,加上小约翰幸运,他早就已经死了。
案发当天,6月29号,马克跟小约翰约好,来到了案发的购物中心附近,马克从自动取款机取钱,走进一家商店。
他撒谎说要帮母亲买菜刀,然后请小约翰帮他选一把。小约翰最终选择了一把15厘米左右长的刀。
后来马克告诉警方,让小约翰选刀,会让他觉得好受一点。
两个人走进了购物中心旁的那条小巷,马克拿出那把菜刀,先在小约翰胸膛上捅了一下,然后把倒在地上的他拖起来,又捅了肚子一下。
马克又按照“珍妮特”的指示,等了20分钟才叫了救护车。
小约翰大费周章,策划了自己的死亡。他就像一个导演,编排了所有的情节。
连警察也发现,小约翰非常擅长编故事。
警方的分析员也赞叹他创造出的人物,“每一种说话方式都完全不同”,小约翰拥有很强的连续记忆力。“
小约翰和马克两台计算机上的数据量约为 133 GB。
警方分析员给来访记者打了个形象的比方,“如果转换成纸堆,我认为它会伸展到 46,000 英尺高。”
在这一大堆的聊天记录中,情节的线索,无论多么复杂荒谬,小约翰都没有抛弃角色设定,而是让角色之间的发言相互印证。
小约翰小心翼翼地为某个角色找借口消失,好让新角色进入在线聊天。有时那个角色会在一周或几周后回来,还能切入马克的聊天,而不被怀疑。
后来,检察官形容小约翰编出的故事:“场景不断切换的网络肥皂剧,每个角色和故事情节都比上一个更精彩。”
约翰(14 岁)和马克(16 岁)之间真实对话记录的模拟图像 | 图片:Shutterstock.com
这远比小约翰自己的世界要精彩得多。
在小约翰4岁那年,他在家里发现了一张出生证明,上面写着他的生日,但旁边是一个陌生的姓氏。
他就这样发现,和母亲一起生活的那个男人,并不是他的亲生父亲。
小约翰对自己的亲生父亲没什么记忆。
后来,小约翰的母亲告诉他的心理治疗师,小约翰的父亲在小约翰还是婴儿的时候绑架过他,对她也是拳脚相加。
然而小约翰母亲和继父的婚姻也没能长久。在小约翰7岁时,继父也收拾行李离开了家。
小约翰的母亲不得不搬了家,带着他和妹妹住进了一栋寒酸的小房子。
小约翰记得他坐在这座狭窄屋子的楼梯上,听着母亲在客厅里哭泣。他心里很难过,用一根签子的尖刺划伤自己的手腕。
他在小学努力地学习,可尽管成绩很好,他却不受同学待见。
也许是因为外表的关系,他被人喊“巴基斯坦佬”、恐怖分子,这是对居住在英国的南亚人的蔑称。
小约翰的生父极有可能是南亚人。
他还被取笑是同性恋,因为他的大多数朋友都是女孩。
面对这些嘲讽,小约翰默默忍耐,终于,他凭借着优秀的成绩考上了知名的文法学校。
然而那些嘲笑依然如影随形。
小约翰患上了强迫症,他洗澡有个固定的顺序,而且绝对不会洗同一个地方两次。
他穿衣服的方式也很死板,又一次他试图改变穿衣风格,但之后因为太焦虑了,他还是换回了平时的打扮。
他卧室里的物品必须整齐摆放,洗漱用品和书桌上的东西必须完全对齐。
小约翰开始过分在意别人对他的看法。
他觉得身边的人一直在背地里谈论他,即便是陌生人,也会喊他“巴基斯坦佬”或者恐怖分子。
事发两年前,小约翰的母亲开始和一个水管工人交往,水管工和他们一起住。在小约翰看来,这个人夺走了家人对他的关注。
有时小约翰会走近母亲的卧室,把耳朵贴在门上,静静地听着,想要知道母亲和她男友对自己的评价。
很显然,小约翰在家庭和学校都找不到归属感,他也因此更渴望别人的关注。
网络成为了小约翰唯一的避难所。
青少年沉迷于网络聊天室
水管工住进他家的八个月后,他花在网上的时间越来越多。从下午4点到早上7点,他他不眠不休地坐在电脑前。
他从三月份开始就不怎么吃东西,只想待在网上,他发现自己一点都不会累,“这就像满足一种渴望,你必须在那里,你必须去做。”
因为自卑,他用女性的身份找人聊天,这样更容易拉近和对方的距离。这个身份也就是马克第一次遇到的瑞秋。
通过“瑞秋”这个中介,他也和马克搭上了关系。他发现两个人有着相同的爱好,足球和电影。
有点黑色幽默的是,他们都喜欢的一部电影是《猫鼠游戏》,这部电影取材自真实事件,主人公小弗兰克·阿巴内尔是个知名的骗子,擅长伪造身份。
小约翰没能像电影主人公那样游刃有余,当马克提出要和瑞秋约会的时候,他只能采取非常手段,让瑞秋这个身份消失。
强迫马克手淫,这或许并非小约翰的本意,也可能只是想让马克知难而退。
而他之后借跟踪狂之口,对马克描述瑞秋的惨状,让他也多少有了罪恶感。
但这种罪恶感没有阻止他虚构出更多人物,越陷越深。
他知道如果自己的谎言被揭穿,马克肯定会中断和他的联系。
可以发现,他创造出的这些人物,都是为了让马克更关注他,在跟踪狂和特工的嘴中,小约翰永远处在危险中,而且是个非常重要的人物。
马克会对这些谎言照单全收,小约翰的内心也很吃惊。他说自己会故意说一些毫无意义的话,露出破绽,但马克从来都没有注意到。
小约翰不相信马克会喜欢真正的他。两个人的关系,又只能通过谎言来维持。
他又创造出一个新的人物,女特工,但当马克迷恋上这个人物后,他又很快让她消失。
还记得那个突然“复活”的瑞秋吗,这是因为在女特工“死亡”之后,小约翰想要安慰一下马克。
尽管小约翰很擅长捏造身份,但他压根不想让自己有任何身份。
他的所有电子邮件地址中没有任何关于他真实姓名的暗示。
直到他终于有了一个愿望,就是“我想死”。
“请记住,这是一个爱情故事——这就是他想自杀的原因,”小约翰的辩护律师对这个故事如此评价,“一个单相思的故事。”
马克是一个相貌平淡的 16 岁男孩,他最显著的特征是宽阔的额头。
每句话都以“嗯嗯”开头,之后几乎是无限的轻信。
小约翰也对马克这种轻信别人、易受暗示的天性感到惊奇:“我很惊讶马克相信这一切,”
“就像喂狗一样,”小约翰后来这样形容他和马克的聊天。小约翰在聊天室网站上编造的每一个故事,马克都热切地投入其中。
两个男孩开始在现实中见面后,小约翰发现,马克和自己的形象完全不同,他在学校的成绩一般,但是很受女孩的欢迎。
在见到马克之后,他忽然有了一种冲动:结束自己的生命。
他知道自己不仅仅沉迷网络,还迷上了马克。
“我不能回家继续这个幻想,”小约翰后来说,“我的生活都在互联网上。我不喜欢它,我无法撤消它,它全是虚假,把别人带进去了。”
他告诉他的缓刑官,他被困在虚拟世界中,没有出路。
失去那个世界就意味着失去他的朋友。但不断累积的谎言让他备受煎熬。
他可能觉得自己永远不可能和马克在一起,所以只要他死了,就不用再受这种煎熬了。
这种自杀的冲动应该也来自他本身的抑郁倾向。
学校的老师也发现小约翰有些奇怪,他变得更加孤僻,而且开始看一些精神病方面的书。
之后小约翰就通过珍妮特这个人物,一步步策划了自己的死亡。
而此时的他在马克眼中,是一个身怀国家机密,身价5680亿英镑的大人物。
对他来说,或许没有比这样死去更加浪漫的了。
他假扮成特工时,和马克讨论刺杀计划的行为。
他给马克的指令是——杀死小约翰,并和他说:“相信我,我爱你。”
马克照做了,他说:“我爱你,兄弟。”
直到法院开庭,在少年拘留所中被监禁了8个月的马克,对真相可能还一无所知。
如果说小约翰被他对互联网世界的热情吞噬了,那么马克也被吞噬了。
“愤怒和不安”是他后来描述自己对“女友”消息的反应的方式。
他的律师说,从瑞秋消失之后,马克很受影响,成绩降到了 C 和 F。
在被监禁的8个月里,马克始终没有表明自己是在军情六处的命令下,刺伤了小约翰。
他也没有要求和珍妮特见面,也没有提到过大西洋下的宝藏和首相布莱尔。
检察官也认为,如果马克真的相信他为间谍机构工作,他应该在一开始就说出来。
马克的辩护律师倒是怀疑,马克在被捕之后,依然认为自己还在执行任务,所以才不敢轻易透露任何消息。
检察官在法庭上,当着马克的面,详细讲述了小约翰制造的谎言。
待在少年拘留所的这段时间,他一直在健身房里锻炼,此时已经变得肌肉发达。
当检察官谈到小约翰如何用一连串的虚构人物,引诱马克杀人的时候,他偷偷看了一眼马克的脸。
这个男孩显然被吓到了。
美丽的女友瑞秋还有她的死亡,跟踪狂的轮奸还有谋杀,迷人的女特工,许诺给他财富和特工身份的珍妮特,所有的这一切都是小约翰虚构出来的。
“我是个傻瓜,”马克说。
2004年5月底,马克和小约翰同时出庭,他们没有看彼此一眼。
两个人都认罪并且接受了缓刑。
马克的罪名是谋杀未遂,小约翰的罪名是煽动谋杀。
正常来说,他们的罪行原本应该被判很长的刑期,但法官认为,这个案件并不常规。
小约翰获得了3年的监管令,马克则是两年。
他们永远不能再见面,只能在监督下上网,也不能再进入聊天室。
小约翰去看了心理医生,后来小约翰的母亲说,小约翰早先虽然有同性恋倾向,但他已经交了女朋友。
不过因为这件事没有以真实姓名报道,小约翰依然在给女朋友编故事。
他说自己在小巷子被人刺伤,因为他锁定了一个在逃的杀手。
女友并不信他的鬼话。
他依然不知道自己属于哪里,家庭一点也不适合他。他不认为自己会结婚生子。
他也一直认为,自己和马克的友谊是假的,马克爱的不是自己,而是瑞秋与珍妮特。
只是他好想念马克,甚至一想起,他就会泪流满面。
在相关的纪录片里,约翰是这样描述他濒死的场景——
“我感觉我要死了,还是被那个我认为完美的,我高攀不起的朋友杀死的。”
他完全忽略了马克的请求,“别说是我杀你,不要让这句话成为你说的最后一句。”
在这段关系里,约翰一直没能在朋友面前坦诚真实的自己,他竭力地隐藏自己的阴暗面,最终为他们的故事选择了一个极端结局。
我之前看过一段这样的话,“坦诚未必会碰到同样坦诚的人,结果也不一定那么美好,但起码能帮我们排除掉一个不坦诚的人。”
编辑:二饼 猴皮筋
图片来源于网络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