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孟晓苏再谈“让老百姓拿出1/3存款买房”,称限购严重影响了中国经济增长

孟晓苏再谈“让老百姓拿出1/3存款买房”,称限购严重影响了中国经济增长

公众号新闻

来源:凤凰网财经

凤凰网财经讯 2月4日,凤凰网财经与东北证券联合发起的“2023(首届)长白山高峰论坛”举办,本次峰会主题为“展望2023-后疫情时代春暖花开”,重点从政策、投资、房地产、能源、旅游等领域展望未来投资机会,把握时代脉络。
中房集团原董事长、汇力基金董事长孟晓苏在此次论坛“2023房地产市场展望”环节以“房地产发展与金融创新”为题发表了主旨演讲。

中房集团原董事长、汇力基金董事长孟晓苏

谈到保障房的发展,中房集团原董事长、汇力基金董事长孟晓苏表示,保障房是央企应当实现的公共服务职能的表现,但现在部分央企已经背离了这个职能。
“国务院要求央企退出竞争性房地产领域,讲了两次,结果现在央企纷纷涌入土地市场高价拍商品房的地,然后再通过开发把它变成高价商品房,再卖给市场。”孟晓苏称,最近拍地的基本都是央企,也有一部分是地方平台公司在帮助地方政府作秀,反而把保障房给忽视了。
他表示,保障房任务层层布置,中央级要建保障房,省里提建保障房,市里提保障房,结果却没有人去执行,用老百姓的话叫“瘸子打围坐着喊”,为什么坐着喊,因为他们都没有好腿。
对此,他建议重启双轨制,完善中国住房供应体系,“特别是要让央企国企回归保障房本位,逐渐退出竞争性的房地产领域,而且组建一个集团化的央企是非常必要的,它可以成为中央执行保障房任务的一条腿,并且一直深入到各个省市。”孟晓苏提出。

孟晓苏再谈“让老百姓拿出1/3存款买房

对于自己此前曾说的“去年中国老百姓新增存款15万亿,拿出1/3买房装修,中国经济就能恢复”,此次论坛上,孟晓苏也进行了回应,他表示,解决恢复和扩大消费、解决支持住房改善,就是需要有钱的老百姓拿出钱来。

孟晓苏认为,去年新增储蓄就增加了15万亿,只要拿出新增储蓄的1/3用于买房、装修等,中国经济就能顺利启动。“结果被传到网上以后,引发了人们议论。我看反对的居多,赞成的也不少。”
对于网友提到的“有人说自己闹出了‘何不食肉糜’的笑话”、“普通老百姓特别是低收者哪有钱”、“拿出来1/3的钱买房,剩下的钱专家给补”等问题,孟晓苏解释称,自己说的不是让低收入家庭(拿1/3钱买房)。是指的新增储蓄,那些有储蓄能力但是现在信心不足,也没有把把钱投到别处或投到证券市场的人,“(我是)希望他们来出钱来买房。”  

孟晓苏:房地产是老黄牛,不是灰犀牛

在谈到房地产“灰犀牛”理论时,孟晓苏表示,前年开始有金融机构负责人提出了“房地产是最大灰犀牛”的理论,认为房地产是影响中国经济发展的,所以,限购政策从2011年开始到现在已经延续了12年。但孟晓苏认为,限购严重影响了中国经济增长。
“人们对危机的恐惧,成为了危机本身”,孟晓苏指出,“人为地打压了楼市这么多年,已经没有泡沫了,结果还把它当做泡沫,当作灰犀牛打,而且愈演愈烈,结果是限购压低了经济增幅。”
孟晓苏还指出,从2011年开始,中国经济增幅从8%以上跌到8%以下, 12年使得中国经济受到的压力就是楼市限购。
孟晓苏表示,实际上房地产就像一头老黄牛一样,在拉动着中国经济的前行。
“1998年房改时,很多专家们认为,中国经济要到2025年才能够到第三位,到2050年才有可能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前提还是期间必须不出事,持续发展。而房改之后启动了老百姓的住房需求,内需的神奇力量,在推动中国经济迅速发展。”孟晓苏解释道,“房改之后的12年后,平均每两年超越一个国家,从世界第七位走到了世界第二位,最近的10多年就进一步拉大了和后面国家的差距。”

“什么都能跌,只有房价跌不得”?孟晓苏回应争议言论

孟晓苏以香港楼市为例谈论如何恢复楼市购买信心,他表示,千禧年初香港能够从楼市低迷中走出来,是因为“信心回归,是香港媒体帮助香港居民恢复了楼市预期。”
香港回归后房价持续上涨,但随着香港“八万五”计划(“八万五计划”,常规是指1997年,香港首任行政长官董建华提出每年香港要供应不少于85,000个住宅单位,希望10年内全港七成的家庭可以自置居所,轮候租住公屋的平均时间由6.5年缩短至3年)的推出叠加亚洲金融风暴,香港楼价一落千丈,六年内跌去70%,17万家庭成为负资产家庭。
孟晓苏回忆,香港楼市低迷时期,香港前特首董建华先生希望中房集团能带着内地资金到香港购买几栋楼,消息被透露后,香港媒体一拥而上,纷纷炒作孟晓苏将用200亿收购香港的全部居屋,香港楼市也随之出现反弹。
据孟晓苏回忆,基于香港楼市下跌,“他(董建华)讲了这么一番话,说‘什么价格都能跌,房价是跌不起’。后来我把这句话讲出来的时候,遭到了媒体的围攻,也就是2008年我第一次出名那回。前不久,别人围攻我的时候,还有人说这件事,说‘这个人2008年就说房价要上涨’。那么我要反问他们了,我说对没说对啊?2008年买房的人现在房子都涨了10倍了,你不听我的你赖谁?所以,实际上我说的这句话是引用的董建华先生的话。”

孟晓苏:保障房这颗“坏牙”没治好 商品房这颗“好牙”没少拔


对于中央提出的推动房地产业向新发展模式平稳过渡,孟晓苏认为是重构双轨制,加上租购并举。“双轨制的建设是房改课题组提出来的,当时吸纳了各个国家,主要是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经验,提出了市场供应商品房和政府提供廉租房。”


孟晓苏指出,2011年建了一批保障房,大概有5000万套,但是没有具体指导,“很多地方把这保障房建到了远郊区、小县城,造成了最需要房屋的大中城市缺房屋。”

孟晓苏还指出,这些年因为保障房缺位,所以房地产调控重点打压商品房。孟晓苏认为,打压(房地产)方向打错了,就像相声《拔牙》一样,有人去拔牙,结果医生拿起钳子把好牙给拔了。“这些年不是去治疗保障房这颗牙,这是拿起钳子一颗一颗的来拔商品房这颗好牙,结果把商品房开发企业治的不轻。”

孟晓苏批某企业家“房价拐点论”:影响预期 加剧经济困难

对于购房信心缺失的问题,孟晓苏表示,信心缺失曾造成楼市低迷好几次。其中一次是在2008年。“2008年某个房地产企业家宣称拐点论,赶上了金融风暴,结果经济低迷。到了2015年又看到了中国的经济出现问题了,又是打压房地产,造成了相关产业的大量积压,无效供给严重,这时中央还是接受了河南经验—去库存。所以中央提出了楼市去库存,保持房地产业的持续发展。”
孟晓苏认为,目前楼市下降是短期的(走势),主要是信心缺失,再加上(原来)政策力度打压。
对于房价问题,孟晓苏认为要记住三句话:
1、短期看供求,供求关系决定着房价。目前看起来(房地产)似乎是供大于求,但短期的供过于求的表现并不是真实的,是在限购状态下表现出来的虚假现象。
2、中期看地价。日本出现房地产泡沫,是因为日本的地价跌了四分之三,而中国的地方政府握着地价,地价节节上升,只有拍不出去的没有降价的。
3、长期看印钞。楼市跟货币有着直接的关系,美国政府无上限印钞,已经造成了通货膨胀,同时也推动了美国的房价上涨。
    👇【 热门活动推荐 】👇
“鼓吹央行印钱、财政给老百姓发钱不可取”、“房地产是老黄牛,不是灰犀牛”、“卖地维持地方财政的时代过去了”、“经济特区不能包治百病”…… 2023首届长白山高峰论坛金句频出,李扬、付鹏、孟晓苏、兰世立共话疫后经济新局,扫码速看!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

戳这里提交新闻线索和高质量文章给我们。
相关阅读
澳洲经济增长低于预期!第三季度GDP仅增长0.6%!明年经济遭普遍看衰,ABS公布最新经济数据!好消息,IMF上调全球经济增长预期,称“弹性惊人”《更多的诗歌》 :4: 先知对小伙子说的话再谈“坚持”:结伴同行央行证实!老百姓存款120万亿深度好文:2023年中国经济增速能否超5%,对创业、投资有哪些影响?辉瑞CEO:新冠药不能在中国卖太便宜;专家回应“鼓励居民拿1/3存款买房”;优衣库日本员工将涨薪40%丨邦早报白重恩接受央视《焦点访谈》采访 谈中国经济增长前景美国政府:如墨西哥禁止进口美“饲用黄玉米”,将严重影响两国双边贸易!德勤中国谢安:不是先复苏再绿色,而是绿色促进复苏抗疫胜利后,要清算内奸和叛徒专家劝百姓拿出三分之一存款买房?我竟无言以对……乡村新年:多谈“富足”,少谈“富裕”为什么?中国老百姓不愿意买房了“中国房地产之父”:老百姓拿出1/3存款买房,经济就稳了...专家献计:让老百姓拿出三分之一存款买房专家建议“百姓拿出13存款来买房”,是为了拯救中国经济?加国急转弯!专家称限制中国游客荒谬!新冠突变风险迫在眉睫 美扩大检测计划让经济再次强劲起来,这是国家与各地老百姓的共同期待新冠严重影响澳人健康,心脏问题尤其严重!封锁期间无法户外锻炼,饮食和睡眠习惯也不健康!郭树清:中国经济增长有望较快恢复到正常轨道突发:又跳水啦!辉瑞CEO:新冠药Paxlovid在中国不能太便宜!专家:“鼓励居民拿1/3存款买房”!最新回应不让老百姓票子变“毛”的央行行长易纲连任!2023年中国经济增长的动力与挑战纽约洛克菲勒,圣诞记忆专家又来忽悠老百姓买房了?孟晓苏:建议中国将1000万元作为遗产税的起征点陈文玲:提振消费,如何让老百姓挣到钱敢花钱评价江泽民彭博全球首席经济学家欧乐鹰:今年中国经济增速或超5.8%;美国低通胀时代或一去不返经济回春:2023年中国经济增速能否超5%? |《财经》封面渗透华人社区 !犯罪潮增长200%,老百姓毫无安全感经济学家预测:房地产是明年经济增长“男主角” 刚需或报复性买房不是说疫情结束了吗经济回春:2023年中国经济增速能否超5%?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