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三年,临港会不会成为上海落户的主力区域
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松的时代,这里是临港!
近两年关于临港的话题就没停过,上海市政府对临港新的政策倾斜也在不断加码。
2021年12月31日,上海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发布的落户政策,也是目前正在执行的落户政策,对在临港的申请人有非常明显的放宽。
今天我们想跟大家聊一聊,临港会不会是未来三年落户上海最大的机会点?
上海为什么要对临港有那么大的政策扶持力度?
01
上海弱化中心城区概念、扩散远郊重点区域
上海市区核心资源有限,人口饱和,政府将城市人口重心由市区向外扩散,转向远郊区域已经成为现实。
在之前我们有提到过,从最近三年的上海市户籍人口增长情况来看,郊区的户籍人口增长数量以及增长率远远高于市区的户籍人口增长速度。
当然,作为国际化大都市来说,有限的城市核心资源,注定只能服务有限的城市人口,这也是一个城市的发展规律。(详情回顾:《到底在哪个区申请落户通过率最高?》)
2020~2021年上海市户籍人口增长率分析
02
传统五大新城发展乏力
根据2017年国务院批复的《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2017年~2035年,明确将位于重要区域廊道上发展基础较好的嘉定、青浦、松江、奉贤、南汇等5个新城,培育成在长三角城市群中具有辐射带动作用的综合性节点城市。
2021年1月上海市人民政府印发了《关于本市十四五加快推进新城规划建设工作的实施意见》。通知指出,上海将举全市之力推动新城的发展。
嘉定、青浦、松江、奉贤、南汇5大新城板块
随着时间的推进,原有的五大新城中南汇新城逐渐被临港新片区所替代。
原定计划到2025年,五大新城常住人口总规模达到360万左右,新城所在区的GDP总量达到1.1万亿元左右。
截止到2019年,松江区、青浦区、嘉定区、奉贤区外来常住人口占常住人口比重的分别提高到60%,57.9%, 56.7%以及49.9%,远高于上海市40.3%的全市平均水平。
但在落户政策上并没有具备批量带动效应的规划。
上海市外来常住人口占常住人口比重与四大城区比较(图 | 户圈圈)
03
临港落户注定“单独立法、单独施政”
“走进来,留不下来”已经成为顽疾。
根据全国第七次人口普查的数据显示,上海市外来人口的增速在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中垫底。
这并不是上海缺乏城市性,并不是因为上海缺乏城市吸引力,而是因为上海的户籍制度以及城市规则相对固化,外来人口进来容易,留下来难。
上海原有的人口规则稳固且难以撼动,唯有寻求全新的突破——造城。
临港不仅是上海的临港,更是中国的临港。不同于传统五大新城,临港新片区诞生时就备受关注。
而119.5平方公里的土地面积足以让它单独成区。
根据内部流传的多份政府文件显示,“临港新区”这个词曾多次出现。虽然还没有官宣,但临港新区极有可能将成为上海市第十七个独立的行政区,从浦东新区正式划分出来。
上海市商业空间布局专项规划(2021-2035 年)
作为一个独立的行政区必然需要非常扎实的人口基础和产业基础。
目前临港的人口总数在30万人左右,根据临港新片区在2021年发出的人口规划报告,到2025年人口目标是100万,2035年达到250万。
这意味着接下来的12年内,每年需要有15万的人口净流入。
这是什么概念呢?2022年全上海落户的人数是63536人。临港每年将面临2倍于全市落户人数的挑战。
这样的挑战,唯有通过单独立法、单独施政才可能实现。
04
已经放宽,未来更宽
临港如何才能吸引更多的外地人扎根?主要依靠两个方面:
1、 让更多的外地人能在临港买房。
2、 让更多在临港居住、就业的外地人,能完成落户。
临港的地理位置不同于传统五大新城,跨区生活很难实现。“在临港就业、在临港安家”是必要的条件,并且临港的落户政策和购房政策已经有了非常明显的放宽。
从购房条件上来看,在临港购房的资格已经由上海市统一的居民家庭为单位,调整为个人为单位,同时连续缴纳三年社保即可买房。
从落户政策上来看,临港的居转户政策极大地缩短了落户周期,缩减了大量的经济成本节。(具体怎么缩减我们下回详细分解)
做了这两件事情,是否就能够让临港完成它的人口导入指标呢?我们认为还不够。
作为浦东新区下辖的新片区,也许这样的政策已经足以支撑它的进化。但是上海市对于临港的期望,甚至全国家对于临港的期望,不仅于此。
一旦临港独立成区,可以预见的是,落户政策、创业政策、就业政策、教育政策、医疗政策以及购房政策,都会有更进一步的放宽。
因为临港新区绝不会想,也绝不会步五大新城的后路。
以我们的推测,临港必然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而对于各位申请人来说,未来3~5年,临港可能是最近10年来落户上海,最具备可行性和成功率最高的区域。
未来三年,临港会不会成为落户上海的大漏勺?让我们拭目以待!
文章来源:户圈圈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