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一篇有关自杀的深度报道放入艺术展
“在『撒野』系列推送里,我们探索有关精神健康的各种玩法,发布刺鸟栖息地主办的各类主题活动,同时友情转发我们认为值得一试的其他活动资讯。通过线上线下活动,探索自助和互助的多元形式,重建人与人的连结。”
撒野系列
第135篇
策展 设计
推荐语:现在大家看到的图片,来自青少年精神健康艺术展《少年心事》中的一件展品《两个世界》。这个展品,是对一篇深度报道的可视化呈现。本篇文章为大家呈现展品背后的行动脉络和策展手记。目前,展览还在开放中,欢迎大家去现场看一看。
项目介绍:2020年5月12日,郑州,17岁少年徐浩宇跳楼自杀。在父亲徐世海眼里,浩宇阳光开朗,出事前没有任何征兆。他穷其所能,想要搞清楚儿子的死因。调查中,他还遇到了其他有轻生念头的少年,并尽力搭救。但在另一边,浩宇的同龄人朋友眼里,浩宇多次发出过求救的信号,而且他的行为、性格、爱好,乃至身高,都和徐世海的描述不同。即使在一个家庭里,大人和孩子也可能生活在两个不同的世界。我们无法给出“少年缘何而死”的答案,但通过采访浩宇身边的大人和孩子,试图呈现这两个世界。本展品是对该篇深度报告的可视化呈现,更多文字欢迎查看原文。
原文作者:吴呈杰,非虚构写作者,“正面连接”作者,前《人物》《智族GQ》记者
文字:吴呈杰 摄影:贾睿 设计:碗
行动时间轴
展览幕后故事
原文发布 两个世界:父亲与自杀的少年
刺鸟协助传播,当天建立读者群
刺鸟发起活动:圆桌对话:从一篇自杀深度报道出发
伙伴组织联合传播,建立直播讨论群
圆桌对话正式举办
邀请三位不同视角嘉宾,近两百人参加
圆桌后内部小型复盘
由文章衍生的微信群聊记录整理完毕
圆桌对话文字稿初步整理完毕
完整视频发布腾讯和B站
刺鸟圆桌 | 青少年的痛苦与哀愁:对话青少年自杀
完整文字稿发布
《少年心事》展览策划
与正面连接联络获得授权
刺鸟设计志愿者围绕该文本进行设计
《两个世界》作为展品之一与大家见面
策展手记
展览幕后故事
设计师,碗
小卡发来文章链接的时候,我本来想大致浏览,回家再细看,却还是在打开后忍不住认认真真从头看到尾,很长时间没有完整地读过长篇报道,全篇都是平稳地叙述,但其中描绘的情感却一丝丝泄露出来,无形间将人包围,读完后沉浸在他们的世界中回不过神。“不同群体之间的巨大隔阂”,这是作者在文章中写下,也是我读到结尾脑子中一闪而过的画面。之前从没想过,会有一个家庭中出现反差如此强烈的“两个世界”的割裂。
这篇文章在那段时间始终在我网页窗口中,闲下来就会读一读,构想该怎么展现。对我来说是一种幸福的苦恼,幸福是可以遇见这篇文章,为它能传达给更多人出力。苦恼是,当我尝试着梳理和精简展板的叙述文字时,无法做出取舍,觉得每一个句子都不可缺少。于是,我放弃了梳理时间线等等想将故事讲得更清楚的想法,而是从浩宇、父亲、朋友们三个角度,提取他们的言语中对于每一个事物的矛盾,尽可能展现模糊的“两个世界”。这也可能是我第一遍读完后,心中触及的感觉,我们只能通过碎片的文字、他人的语言、留下的物体,去拼凑和探寻已经不会再亲口得到答案的,轮廓边缘永远模糊的,浩宇的世界。
黑白灰,对应着压抑的浩宇、不知情的父亲、和了解些许的朋友们。在客观的图像世界上,他们的语言意识交错连接,构建成一张大网。线的两头,是矛盾,浩宇,就站在天台影像的中间。
复杂纠缠的网中,无法分辨某一方的真假,但总会有一些东西是没变的。“父子袒裎相见,父子没有秘密。他紧紧抱着浩宇,自顾自地说下去。不管你认不认可爸爸这个做法,你知道爸爸爱你,爸爸永远爱你。”
因为篇幅原因,原打算放进去的圆桌对话没有地方放了,也非常推荐大家去读读看,从中学到了很多,干货超级多的。
策展,小卡
在策划这次以青少年精神健康为主题的展览时,我像往常一样开始画作的征集,但是我觉得只有画作还不够,还想提供更多视角的观察和思考。之后我花了一些时间回顾过去几年做过的和青少年有关的事情,想到了2021年对这篇深度报道的研习和在南大做的那一次自杀后的校园心理介入。前者就打算直接围绕文本,看看能不能请设计师碗做一个可视化的设计,后者则是邀请另一位设计师yilan做了一个概念化的海报。最后出来的效果都还不错。我们本身不一定有那么多的文本和案例可以呈现,但是我们可以为已经有的素材去做一些锦上添花的设计,比如这一次就是把呈杰的这篇报道,做了视觉上的设计,最终的目的也是希望观众能够被展品吸引,继而静下心来读完原文。希望以后的展览里面也可以有更多这样的尝试。
观众&参展作者,龟龟爬
《两个世界》是我最喜欢的一个展板,作为一名双相亲历者,龟龟爬难免曾经想过生死的问题,想过逃避现实躲进梦境。我们有许多生的模板,但离开的人无法再提供他们关于生死的答案。用他们生前的碎片,去拼凑出他们在不为人知的角落真实经历的一切,真是一件太难的事。在这些事件中,最常见的问题是“如果当时”——没人知道在那一刻说什么做什么是最完美的。根据我的经验,人总是很难体察到他人细微的情绪,就像人总是意识不到一旦失去的痛苦。(引自我在宛平南路600号看艺术展,像做贼一样)
展览图透
部分作品展示
Lenny
Killyourself
龟龟爬
Chuns!ut
cec
KillYourself|我是一个普通人,就像游戏中的随机事件
Emile×千花猫|你看见了在抽象世界里悄无声息地存在着的我
更多展品
请来现场观看
协调 排版 | 小卡
精神健康艺术团体。以超越学科的视角看待精神健康议题,身体力行促进知识和经验的生产, 秉持社会正义的理念, 探索多元介入的可能。开展同伴教育、 互助团体、 讲座沙龙等经典项目, 也通过影像研习、 影像制作、 戏剧演出、艺术展览等各种艺术创新方式进行精神健康大众传播。连续六年举办精神健康艺术展览。与多所高校合作, 组织教学和培训。曾获北京尚善公益基金会、BritishCouncil、 706空间青年基金、 银杏基金会、 爱德基金会支持。
微信 perchthornbird
网址 thornbirds.org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