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爱凌的枕边书《改变你想法的101粒布洛芬》,建议服用其他2023-02-08 11:02我是在完全不想看书的情况下,翻开这本书的。新冠后失眠叠加脑雾、亲人住院日夜奔波、工作人生抵达转折点却被死死困住、痛苦不已——我的大脑明确示意:“这段时间别烦我。”曾经上下班都揣着书的人,现在看到文字就厌恶。但这正是我想推荐这本书的理由。我发现,这是一本在你最不想读书时也能翻上1、2篇的书,字少理多,不会车轱辘话翻来覆去讲;它也是那种1、2句话就能瞬间点化你的书,为你提供另一种全新的角度。有些是你不知道的,有些是你知道但已经忘记的,直击痛点,适合在浑噩不定时反复阅读提点自己;它更是那种一年半载可以不翻开,但在人生遇到困境特别难捱时看一看,总能迅速找到慰藉的书。像布洛芬一样安心,即刻缓释痛苦。这本书就是谷爱凌的枕边书,《改变你想法的101篇文章》。看过之后,不得不说它成为网红书是有理由的:确实能帮人即刻缓解痛苦。每个人的痛苦虽然不一样,但归根结底还是逃不开那些底层逻辑,而这本书基本都涵盖了。以下分享一些书中我认为能让人脑子“叮”地一响的独特见解,它们真的有在这无比艰难的时期提供灵感和安慰。你根本无法预测什么会让你幸福“你认为要创造最好的生活,关键是要确定你想要什么,然后努力去实现。但实际上,从心理学角度来说,你根本无法预测什么会让你幸福。”因为无法预测幸福,所以预测“什么样的自己才会幸福”没太大意义。所以如果暂时没有过上幸福的生活,又真的有那么重要吗?为什么无法预测?因为大脑只能理解和处理对它而言已知的信息。在规划未来时,大脑纯粹是基于过去的信息在创造一个看似完美理想的方案。我自己就是个例子。从小在传统家庭氛围中长大,成年后第一个走进我生活的也是有考公上岸梦想的男朋友,我人生的前20年,从未严肃考虑过脱离体制去生活。即便有时可能闪过一些其它念头,主观上都不会当真。我从小观察我的父母、我的爷爷奶奶,观察男朋友的家庭,他们都过着这样的生活。常年被这种基础信息环绕,我的人生规划甚至不需要规划:毕业,考国企,组家庭,混退休。哪怕心里隐约觉得不舒服,也甘愿被顺畅的表象蒙蔽。只有越往下走越发现走不动了,才不得不去关注内在的“另一面”——我压根不想过这种生活。也毫无意外的,曾视为理所当然的生活路径被画了一把✖️大叉。虽然憎恶这种生活,但我也幸好没有迅速掉头去过另一种截然不同的生活。因为如果这样做,本质上它还是大脑基于已知信息在反向预测。但前20年的经验只能帮我判断我不喜欢什么,并不能帮我预判我喜欢什么。虽然大脑不可能掌握所有信息和知识,但去拓宽视野、多搜集信息、多观察、多试错,才有可能真正逐渐摸索出适合自己的路径。并且,这一步走得越早越好。即使学再多经历管够你也仍旧会犯错人生一大幻觉:“你仍然相信,尽管你接收到的信息可能不是完美的,但只要你开始思考和感受,这些想法和感受就会是可靠的和可预测的。”顺着刚才的话题继续说,只要把眼睛睁开,多看多观察多实践就够了吗?倒也未必。因为即便看得够多,经历得也够多,但最终结论也还可能是错的。心理学家大卫麦克雷尼(David McRaney)指出,过去一百年的研究表明,人类仍然在相信某种形式的天真现实主义。“你以为的仅仅只是你以为的,他以为的也仅仅只是他以为的”,大家其实都说不清眼前看到的究竟是什么。因为每个人都倾向于看见自己滤镜处理过的“现实”。比如,如果我们的认知是客观的,那为什么有的人和A在一起时被嫌弃得要死,和B在一起却被奉若至宝?为什么同样的工作一些人做起来甘之如饴,有些人做起来痛不欲生?我认为除了人与人之间互动模式和选择不同,也因为A和B看待同一个行为或同一件事会做出截然不同的自我解读。“你永远不可能了解一个客观的现实,因为你永远不可能知道有多少主观现实是虚构的,发生在你身上的一切其实都只发生在你的大脑中。”这个观点让我认识到:我们很多时候太过专注于演绎自己定义的人生剧本了。但个体人生剧本之上还有生活总剧本,因此当然会发生很多冲突,产生不如意的感觉。结合前文第一个观点,或许以个体视角我们永远无法实现全知全能(却不能放弃探索),但在某些进退两难的痛苦节点,也可以不要那么“斩钉截铁”,不如把自己拉回来一些,让子弹先飞一会儿。平静下来了,才会有精力去做下一步,解决问题,否则也只是沮丧着虚度光阴罢了。焦虑的根源在于想得太多做得太少说到底,引发人焦虑的原因从来都不是问题本身,而是你即无法着手去解决问题,又不愿意接受现状,卡在中间,进退维谷。其实往前一步或是往后一步,都能获得解脱。但更要弄清楚:为什么就算弄明白了焦虑如何产生,却还是有好多人依然选择身处其中,而不选其他两个选项?因为你想得太多,却做得太少了。本书对这种状态进行了绝妙的分析。比如,你只想要完美的结果,却并不想付出完美的行动。但须知结果由过程构建,“当你梦想自己的完美生活时,你考虑的是你在别人眼中的样子,而不是你应该通过做哪些事来实现梦想。”这让我想起自己想去心仪的外企求职,但至今一份精雕细琢的英文简历都未做出。又比如,有强迫型幻想症——用大量的幻想来代替人际交往和正常生活,重复一些自以为怀旧而庄重的行为,把自己封闭在旧世界的小圈子里独舞。宁愿在自己的脑海里让生活自主上演超级真实生动的剧情,却在现实中不屑于去处理一个具体的问题,哪怕是剪掉每次出门总是绊住自己的风衣线头,又或是及时清洗看到就会心烦的窗台上的脏衣服。总之,用尽全力频繁重复梳理to-do list,并幻想to-do完成后的现实改变,但就是不去do。更可怕的是书里还指出:你以为你的焦虑是因为你努力了却做不到,但其实是因为你倾向于拒绝你最想要的东西。毕竟,比起一步步付诸努力去获得,直接深信自己不可能拥有,不是简单得多?就像我自己,纵然在寻求改变的过程中确实是遇到了一些具体困难,但也可能只是在通过不断强调“这些困难给我反复造成很大伤害和阻碍,所以我才没做到”来寻求慰藉罢了。而当你努力过多次都失败了,这种想法就会开始忽悠你干脆放弃好了。没有人会刻意抓住痛苦不放,除非你能从反复咀嚼痛苦中取得价值,这个价值就是逃避的借口。但同时不能否认,反复的失败的确让人感到彻底的丧气和疲惫,想放弃是人之常情,并非完全为了逃避。那怎样在这种全面消极中去破局?书中的一段话令我豁然开朗:“你想改变生活中的某些方面,但你的注意力却集中在放弃旧的,而不是创建一些新的,让旧的自然废弃。”过度关注旧事物,赋予其太多意义,会阻碍新事物的更迭。所以我为什么要把注意力放在我失败了多少次、我有多难过,而不是尽力创造更多成功的体验来覆盖它?为什么要去纠结于我该怎样做才能改变现在不好的状态,而不是直接去创造一些自己喜欢和认同的体验来填充和挤占当下?好的东西多了,坏的不就自然淘汰了?缠绵病榻,只会越来越严重。写在最后虽然遇到这本书,就像在深海里绝望挣扎时被扔给了一块木筏,得以喘息,弥足珍贵。但在劝你翻开这本书之前,仍然需要给出一些预警:首先,不要对它抱有过高的期待和依赖,别幻想你的痛苦能通过读了这本书就解决,正如布洛芬也是治标不治本的。本质上讲,它还是一本浓缩心灵鸡汤。心灵鸡汤之所以被人诟病,是因为它只给道理,却不会教人具体怎样做。可是生活从来都不会教人具体怎么做,给了你方向,也始终需要自己去琢磨、去实践才会产生效果。但至少,书中的道理不少都与其它原理交叉验证过,方向是对的。其次,我认为这本书并不适合从头至尾依次阅读,因为书中有大量高度浓缩的人生道理,如果没有经历过,可能会觉得初读起来看不懂,或者产生“这和我有什么关系”的感觉。最好是带着你现有的问题去找对应的章节(每篇文章的标题想解决什么问题都写得很清楚),或者少食多餐,留给自己时间去体悟。这本书或许可以帮助你成为:听了许多道理,也知道还是有可能过不好这一生,但依然在尝试过好这一生的人。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戳这里提交新闻线索和高质量文章给我们。来源: qq点击查看作者最近其他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