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日报》发表泥巴青年文章:父母子女,“顺时应变”的陪伴成长
父母子女,“顺时应变”的陪伴成长
安徽日报2023-02-1012版
「开栏的话」
青少年青春期被称为“处于狂风骤雨期”。守护青少年心理健康,对培养独立健全的人格、形成自信自强的精神品质、提升综合素质都至关重要。这是一项特殊复杂、科学性和实践性极强的教育活动。本报今起开设专栏“教育谈·青春护航”,刊载相关实践探索的心得体会,欢迎一线教育工作者和相关领域从业人员参与讨论,探讨为青少年构建充满关爱与温暖的心理安全网。
年夜饭桌上,儿子忽然站了起来,举起饮料敬向我和孩子妈:“过了年,我就快12岁了,进入青春期难免急躁,肯定有很多做得不好的地方,请你们多担待!”
我们有些意外,立马反应过来回敬:“过了年,你爸妈也都40岁了,人到中年,第一次有青春期的孩子,肯定也有很多做得不好,也请你多包容啊!”
这一年多来,儿子个子长得飞快,已经170厘米,看上去成了大小伙,但毕竟只有11岁。所以当他说出这句话,我们很吃惊。
这一年多来,我们明显感到,孩子变化的不只是个头,他的性格、脾气、自主意志、说话的声量等等都在变。
这一年多来,我也明显感到自己在转变,越来越有“爹味”,难以抑制说教孩子、指导孩子、批评孩子的冲动。我也很讨厌“爹味”,但稍不留神,就成了自己讨厌的样子。
自我克制不容易,推己及人,更能理解孩子自我控制的不容易。十多岁的少年,身心都有一团火,一点就着,一碰就炸,虽然孩子自己也不想那样,但如何能够控制住呢?所以,孩子在进入青春期时,恐怕我们得换一个思维方式,反向来想。
急躁、逆反、烦父母,都是正常的;相反,温和有礼貌,随和能沟通,那是孩子自控成功的结果。不能因为孩子一次让父母不爽,我们就发脾气,就批评压制;相反,要因为孩子某次随和沟通,而加以表扬鼓励。
人都有任性乃至堕落的欲望“引线”,但也有向善之心。引导什么、鼓励什么、培育什么,就能形成什么。大智慧者,能从一片灰蒙蒙中看出亮点,从恶言劣行中找出善念,加以引导和发展,度化出一颗真心,培养出一个善人。何况我们的孩童,并不恶劣,只是偶尔有些脾气,太正常不过了。
父母子女,这一生的情缘,相互到底是什么样的关系?
孩子从婴儿到幼儿再到儿童、少年、青年的同时,父母也在从青年迈向中年壮年直至老年,父母和孩子都在发展变化,都得互相适应彼此的变化。所以说,父母和孩子的人生,是一场相互理解和包容的陪伴成长。
大年初一,我到单位值班。学校在食堂给值班人员准备了免费的午饭套餐。有一对父母,因为女儿留校过年,从外地赶来北京,住在北大南门外,陪女儿过年。看到我发的朋友圈正在校值班,便来校找我。我在学一食堂给他们买了饭,一起午餐欢度新春。
他们说,女儿来北大之前,是个精致的小女生,现在除了学习啥都顾不上了。女儿每天从五点半到半夜的拼命学习,钻研难题,母亲看着心疼难受,说实在舍不得孩子吃这样的苦。说着说着,还掉了好几次眼泪。
可是,他们的女儿却认为,她自己拼命学习虽然压力大,但也是开心的,不像父母担心的那样孤寂和痛苦,反而觉得母亲一定要求她回老家过年、不得已参加各种聚餐,是对她的拼搏的不理解,很大程度上打扰了她这段时间必须要全力以赴的学习计划。
很显然,虽然她父母的心疼和担心都合情合理,但实际上他们已经很难理解孩子的追求和奋斗了。
有一种冷,是妈妈认为你冷,所以必须要穿秋裤;有一种苦,是妈妈认为你苦,所以要你必须停下脚步。
聊了一个多小时之后,这对父母感慨地认识到:女儿上大学之后,不是女儿不能适应,而是父母不能适应。女儿在自己的世界里已经走得很远,爸妈在自己的世界不适应,跟不上女儿,恐怕以后也将无从跟上了。这个变化,说起来容易,想起来悲催,做起来很难。
纪伯伦说,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他们是通过你来到世界,不是因为你才来。这句话在一般情况下很难理解,但把情形推到极致,就容易理解了。我的舅舅从事航天工作,是我们家里的骄傲,也是外婆心头永远的牵挂。但从我小学读书时,舅舅一直待在山沟沟里。有时候外婆伤心时,也一定会想到,她的儿子不是她的儿子,是给国家了。前些年外婆走了,舅舅心里的悲伤只有他自己最知道。
这样的状况很多,有的孩子给了国家,有的孩子给了科学,有的孩子给了学术……他们通过我们来到这个世界,我们彼此有关联,但不是属于和占有。
当然,大部分人的生活是普通的,不会那样极端,但普通的孩子也有自己的生活、自己的性格脾气、自己的生存体系。总之,他们是独立的,不是属于和占有。
任何体系的共存,都需要彼此尊重、理解、包容和适应。父母需要适应孩子,孩子也需要适应父母,这都需要自觉的认识和主动的学习。父母子女的人生,就是一场相互理解包容的陪伴成长。
每天18:18推送,欢迎关注,一起成长。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