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段时间,互联网上最火的话题莫过于ChatGPT了。后来发现,这玩意儿不仅不智障,还能写论文,写代码,做策划,做数学题,写诗,写情书,给女朋友写道歉信,模仿老胡写小作文... … 撩着撩着,脸上的笑容逐渐消失了。
不少读者留言说,看了很多关于ChatGPT的文章,还是更想听黛西聊5毛钱的。其实我前年就聊过这个话题,有一种热点踩早了的感觉。2021年8月11日,我写了一篇文章,标题叫做《未来10-20年,吃相职业大洗牌》。当时写的就是未来十年,人工智能可能对人类职业,尤其是初级白领岗位的威胁。文章发出来后,很多人说我危言耸听,还有城府深的大哥点评我“太天真,太年轻”。曾经天真地以为有“十年”的进度条,仅仅走了十分之一,未来就已经呼啸着来到了眼前。想必大家已经看了无数“ChatGPT无所不能”的震惊体文章。而我更关心的,不是ChatGPT已经会什么了,而是它的学习能力。昨天晚上,我使了个小坏,调戏了一下ChatGPT,和它聊了聊李白和汪伦的感情。我怕它嘴硬,准备了一大堆理由,想着和它死磕一晚上,辩论五十个回合。当我几分钟后再次提出相同问题,ChatGPT已经按照我此前“投喂”的数据,更新了答案。从这个回答中,我看到了大多数人类不具备的一种东西——思辨能力。面对和自己认知不同的说法,大多数人要么墙头草随风倒,要么和对方互道傻子。ChatGPT既没有听风就是雨,也没有油盐不进,而是把我的观点视为一种“可能性”。这种素质放在活人身上,就是对新观点有包容度,尊重思想的差异性,对新事物保持空杯心态,明白世界不是非黑即白的。我想就是这种强大的学习力和“思辨力”,让未来提前来到了我们眼前。人类唯一战胜阿尔法狗那个寒夜,疲惫的李世石早早睡下。
世界在慌乱中恢复矜持,以为不过是一场虚惊。
然而在长夜中,阿尔法狗又和自己下了一百万盘棋。
是的,一百万盘。
第二天太阳升起,阿尔法狗已变成完全不同的存在。
可李世石,依旧是李世石。
战胜人类的阿尔法狗,属于弱人工智能。
弱人工智能是个专有词,并不是说它的能力弱,而是用途相对狭窄,不能真正地推理和解决问题。和弱人工智能相对的是强人工智能,也就是马斯克在推特上说的,“我们离危险的强人工智能不远了”。谷歌把strong AI翻译为“强大的AI”,实际上它也是个专有词,指的是具备与人类同等智慧、或超越人类的人工智能,能表现正常人类所具有的所有智能行为。不少人说,ChatGPT看上去无所不能,但本质仍然是弱人工智能,或者最多是弱人工智能到强人工智能的过渡。而ChatGPT说,不要怀疑哦,我就是强人工智能。这也是我在之前文章分享过的,牛津经济学家Osborne和Frey在2016年的研究结果。容易被人工智能取代的工作,有个共同特征:可“被编码”。当工作内容里有很多重复细节,方法有规律可循,那么就容易“被编码”,被人工智能学习和取代。因为人工智能擅长的就是这个事,在人类行为中找到规律,编成算法,被投喂大量数据后,没日没夜地学习,直到可以模拟这个行为。举个很直观的例子,领导的发言稿就很容易“被编码”。我给了ChatGPT一些领导发言的常用词,他们的车轱辘话套路很快就被人工智能学会了,几秒钟就给我返了一篇演讲稿:但领导也不傻,当他发现这玩意儿可以写稿,还不会和他要工资,也不会在茶水间里八卦老板和小姨子的事,他为啥还要留着你呢?几年前,有网友捋了汪峰9张专辑的117首歌,总结出来了27个高频词,比如54次爱,50次生命,34次孤独,16次迷惘等等。我把这些词给到ChatGPT,它在几秒钟内就写出了一首歌。稍微加工润色一下,用汪老师的烟嗓唱出来,是不是有内味儿了?
由于对人类语言强大的理解和输出能力,ChatGPT横空出世后,很多自媒体作者瑟瑟发抖。尽管ChatGPT写的东西可能空洞了点,可能真情实感少了点,可能角度平庸了点,可能文笔枯燥了点... ... 但恕我说话情商低,网上90%的内容输出者,写的文章不就是这样的么?而ChatGPT输出内容的效率,逻辑性,条理性,完全可以吊打这些人。另一部分具有强烈个人风格,观点独特,角度新颖,爆梗金句频出的内容输出者,目前来看ChatGPT是无法取代模仿的,因为这些东西很难“被编码”。风格,观点,角度,金句,这些才是一篇好文章的核心要素,靠的是创作者深夜爆肝,灵感闪现。如果你不把这些关键的东西给到ChatGPT,那么它输出的就是车轱辘套话。不过,这种套话写论文综述,领导发言稿,工作报告,平台文也完全够用了。所以,我认为ChatGPT不会“消灭”自媒体,而会加剧自媒体的K型分化。现在问题来了,什么样的饭碗不好抢,或者目前来看至少是“安全”的呢?按照ChatGPT自己说的,“需要高度创造性、情感性或专业知识的职业,目前还不太可能被完全取代。我们需要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和人际沟通能力,以应对人工智能带来的挑战。”从这段套话中,我们提取关键信息,和我之前分享的牛津大学对研究结果基本一致,也就是以下三种类型:你的工作需要和各种人沟通,协调关系,平衡各方利益,融入了很多社交智慧,那么在人工智能时代也是比较“安全”的。比如幼儿园老师,小学老师,中学老师,心理咨询师,仲裁和调解员(例如居委会大妈),育儿嫂,保姆,导游,运动教练,警察,城管,社区服务人员,社工,财务顾问,经纪人/代理人,零售店一线主管,采购员,人力资源经理等等,这些都是社交智慧型职业。这一类“人本位”的工作,里面掺杂了太多不确定性,太多不可预测性,机器学不去。你的工作需要很多非标准化的精细操作,面对的情况经常是动态的,复杂的,迅速变化的,那么在人工智能时代也是比较“安全”的。比如牙科医生,全科医生,急救医务人员,注册护士,美发师,美容师,电工,消防员,潜水员,飞行员,航空工程师,救护车司机,船长船员,考古学家等等,这些都是感知操作型工作。这类工作很需要随机应变,100个客户有101种需求,遇到的情况可能瞬息万变,他们要根据情况做判断,并且采取一些精细的专业操作,这是机器目前无法胜任的。你的工作需要灵感,创意,或者需要根据用户的想法研发改进产品,里面融入了很多人文的表达,那么在人工智能时代也是比较“安全”的。人类想出一个点子,然后通过各种手段去实现,可能人工智能在实现过程中起到了关键作用。假如它会,那就真的麻烦了,因为它完全可以产生一个新点子叫做“毁灭人类”。程序员,摄影师,市场经理,建筑师,策展人,艺术家(画家,插画师,音乐家,雕塑家,音乐编曲等等),作家/编剧,舞蹈编导,医学家,金融分析师,数学家,平面设计师,精算师,制片人/导演等等,这些都是创意型工作。注意哦,不是说这些职业是绝对安全的,要具体看工作内容是不是可以“被编码”。比如程序员和金融分析师,初级岗位的工作大多也是很容易被编码的。说到艺术家,并不是说人工智能代替不了艺术家,而是目前的社会形态决定了,人们不想让机器代替艺术家。我们今天生活在人文社会,自由意志和灵魂对人来说很重要。机器谱的曲再好,你也不会成为机器的乐迷,因为你觉得那个没有灵魂,没法为你提供情绪价值。从这些“不好抢的饭碗”倒推我们需要的能力,也就是ChatGPT说的专业素养,人际沟通能力,创新能力。看到这里,是不是有种被人工智能打了个措手不及的感觉?ChatGPT火爆后,我经常想起约翰列侬的那句话:Life is what happens to you while you're busy making other plans。
说文艺一点就是,当你忙着为生活另做打算时,生活已悄然而来。
读我文章的大多是孩子爸妈,在人工智能时代,我们可以让孩子为未来做那些准备呢?1)数字技能的培养:数字技能在人工智能时代是非常重要的,可以考虑让孩子学习相关的课程,例如编程、数据分析等。2)创新思维培养:人工智能时代需要创新思维,可以鼓励孩子参与各种创新性活动,例如科学竞赛、创客项目等。3)学习新技能:学习新技能是非常重要的,可以鼓励孩子学习新技能,例如音乐、美术、运动等。4)重视人文素养:人工智能可以取代许多任务,但它不能取代人类的情感和创造力。因此,可以鼓励孩子学习人文科学,例如历史、文学、心理学等。5)注重社会责任意识:人工智能的发展对社会带来了许多变化,可以教育孩子对社会责任的重要性,例如环保、公平正义等。微信又双叒叕改版,只有⭐️星标公号和常读公号,才能正常接收到文章推送。
为了咱们不失联,为了黛西还有动力再写三十年,请动手点几下,⭐️星标「天赋一饼」,常来听我聊5毛钱。
不开打赏,你的点赞“在看”和转发,这样的鼓励比钱更值钱。
黛西
📍📖 你可能还喜欢读
🍪 3000块报的兴趣班,女儿上了一次,说什么都不肯再去了
不开打赏,喜欢请点赞+在看+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