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男娃上女厕所?育儿界和未婚界的周期性吵架又来了
橙子的原创公众号
前几天刚看到这个热议话题的时候,我已经不想点进去看了,只有种不知今夕是何年的错乱感。
记得第一次看到这个争论的时候,毛头还抱在我怀里,十几年过去了,好像每过一段时间,类似的事件又会重现江湖,不同年龄的男娃再一次出现在女厕所或女浴室,然后再掀起一次网上大讨论,哦不对,事实上是吵架:已育和未育群体总是各站一边针锋相对,有娃的抱怨社会不理解自己带娃的辛苦和难处。没娃的则表示你辛苦和我有什么关系呢?你有孩子就能道德绑架全世界了嘛?
同一件事,居然能重复地吵这么多年,频率没有丝毫降低,而且是越吵越升级,我也是感到非常迷惑,这么久了,这么简单的矛盾居然没有一点点缓解,让我不得不思考,这个怪现象背后折射出来的问题。
其一,不同群体对于隐私界限的感受错位
到底多大的孩子需要设男女大防呢?不同成长和生活背景的人对于这个问题的答案一定是截然不同的。
我小的时候成长在民风彪悍的东北,而且是个三线小城市,对于这方面可谓是相当不讲究,别说是公共厕所了,就算是在一丝不挂的公共澡堂子里,我也见过各个年龄的裸体小男孩,还偶遇过同班男同学,我自己甚至曾经被带去过男澡堂洗澡(具体几岁不详,但是记忆中的画面还历历在目)。虽然现在想起来这些事情,内心感到十分生理不适,但至少在30多年前的东北小城镇,这种做法是被当时的大众所接受的,没人感到奇怪或尴尬,也包括幼小的我在内,都默认小孩子没性别,而且以为全宇宙的人类都是这么想的。
我后来出了国,发现洋人的隐私标准又是另外一个极端,不光是每个厕所隔断都有完整带锁的门,连同性别的浴室和更衣室里都是一排排的完整单间,甭说异性的隐私别想看,就算是同性的你也看不到一丝一毫,小男孩就算进了女厕所女浴室,只会看到一排排关得严严实实的门,根本没机会冒犯到别人。在这种环境下长大,我家毛头连不小心撞到他爸爸洗澡都要捂上眼睛尖叫着飞一般逃离。回国如果不巧碰到那种隔间没门的简陋公厕,他是宁可憋死都不肯进去的。
你可能会觉得我家乡父老的风格确实过于奔放了些,又可能会觉得,洋人们的界限好像又稍微矫情了那么一点点。但是你能说哪种是错的嘛?这也很难讲,其实这种身体隐私的界限,就是一种大众约定俗成的东西,本质上是很主观很难讲道理的,中东地区的女人只要不戴头巾就算暴露,芬兰人有一家男女老少一起裸体蒸桑拿的传统,外人可能觉得这些习俗好奇怪,但只要当时当地的所有人都认为这个界限没问题,那其实就是没问题的。
麻烦的是,如今这个时代,人口大量的流动,导致持有不同隐私界限观念的人硬要生活在同一个时空,这就很容易给彼此造成文化冲击。我记得我大学有个来自南方的同学,第一次进我们大东北的公共澡堂子,整个人都被吓呆了,面前居然有几十号陌生人一起光溜溜的站在一起洗澡,她也是适应了好一阵才能入乡随俗。
所以这种男童进女厕的矛盾,很可能不是谁的道德或素质有问题,也许只是两个对于隐私界限定义差距较大的人相遇,彼此不能接受对方的标准所发生的冲突罢了。只不过这类新闻一到网上,就容易被上纲上线的过度解读,甚至变成了已婚未婚群体的矛盾,乃至男女之间的对立。这就非常没必要了,因为一旦涉及到观念问题就是无法被说服的,不同成长背景的人都有各自的道理,与其互相勉强,不如互相体谅尊重,想一些两全其美的方法才比较有建设性。
其二,无人在意的育儿困境
作为女性,我其实可以理解公众对于大龄男孩进女厕的愤怒,毕竟这已经属于在性骚扰的边缘上疯狂试探了。
但是作为一个男孩的妈妈,我也很理解这位妈妈的心情,没有正常人会用自家孩子报复社会,存心就是想要侮辱整个女厕的人,她只不过就是觉得,把孩子栓在身边就是最方便最安全的方式,否则她会陷入面对新挑战的慌乱。
当妈妈是件耗费心力的工作,一件事情做得顺手了,就容易形成路径依赖,孩子都已经带进女厕所好多年了,所有事情都熟门熟路,就会导致缺乏改变现状的动力。就好像很多小孩四五岁还在吃奶瓶一样,虽然都知道好像不应该,但一想改起来还需要耗费很多耐心和精力,潜意识里就很抗拒,于是就想一直拖着,并且会用各种理由说服自己,孩子还小,不着急。
我知道这种拖着的做法是一种懒惰,某种程度也算一种自私。但是不带孩子的人很难意识到到,要让一个妈妈改变这种带娃日常习惯,她需要跨越多少障碍:
首先,孩子必须得学会大小便完全自理;其次,孩子必须对公共男厕所比较熟悉;再次,孩子必须得有胆量在全是陌生人的环境里待几分钟。另外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当妈妈的需要有足够的安全感,不太会焦虑孩子独自进男厕的安全问题。
当然,对于有些孩子来说,跨越这些障碍是水到渠成的,因为环境足够友好支持。譬如说我家毛头,大概四岁的时候自己就拒绝跟我去女厕了,这是因为幼儿园里老师反复的告诉他性别的禁忌以及隐私的概念,在幼儿园也早就学会了大小便自理,他爸爸也经常带他去男厕,而且北美的厕所一般人很少,很多地方的公厕都是单间,所以他转变这个习惯没有太多的压力。
但是对于有些家庭的男孩来说,环境就没那么友好了。也许他是单亲或者分居家庭,导致他从来没进过公共男厕,也许他待的幼儿园很不讲究,一直都是男女混厕,也许他的妈妈缺乏帮助,每天陷入家务和带娃的战争当中,日常精神状态焦虑紧绷,只想一切省事求稳,根本没精力在意这些细枝末节。
总而言之,这里面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会导致男孩子独立去男厕所发生困难。而导致这些困难的因素,从来无人在意,所有人只会指责那个当妈妈的:你孩子这么不懂事,都是你素质太差,你没教育好。
其实,只要争执的双方试图跳出道德评判的局限来看这个问题,少扣帽子,多想些实际的办法,想要解决这类矛盾,也没那么难。
一方面是社会上的,各种商业机构应该注意根据需要建立“第三卫生间”,也可以叫做“家庭卫生间”,可以有效解决妈妈带男娃或爸爸带女娃的尴尬。这种需求其实挺大的,哪怕收点钱呢!
商机啊有没有!不考虑一下嘛?
实在没有条件搞第三卫生间,也可以把每个厕所或浴室的隔间搞得私密性更好些,也不至于总是起这类纠纷。
另一方面,我个人也有一点日常带男娃的小经验。如果不得已或者着急,一定要带男孩子进私密性不太好的女厕,可以用衣物罩住孩子的头,遮挡住他的视线,管住他不要乱跑乱看,就足以表示对周围女性的尊重了。
如果是妈妈带男娃去游泳,可以母子两人先在家把全套泳衣换好,外面套个浴袍或外衣再出门,这样就可以跳过在公共场合换衣服的步骤,直接进入游泳池。游完泳之后也没必要非留在泳池浴室洗澡换衣服,用大浴巾尽量吸干身上的水份,外面直接套件外套或宽松的大裙子,然后就可以带娃走人了,洗澡什么的回家之后再仔细搞呗,熟悉的环境更舒服,孩子也会少闹腾一点。
类似这种沙滩长裙(beach dress)是很实用的,里面泳衣不用换,外面裙子一套就都遮住了,接下来去哪里都可以,又得体又方便
当然,小孩子独立上厕所,独立换衣服等自理能力还是很重要的,越晚自理,麻烦也会越多。不过这件事也不必因为社会压力而过于着急,就算一时之间培养不好,也不是完全没办法,只要有个避嫌的心,能做多少做多少,大众还是会体谅的。这其实和孩子在公共场合吵闹导致的冲突是一个道理,路人并不是多讨厌吵闹的孩子,主要是看不惯纵容孩子吵闹毫无作为的父母,父母只要真诚表现出想要哄好孩子的态度,也不至于有人为难。
可能会有当妈妈的感觉委屈:带孩子太难了,不光要解决孩子的各种问题,还要时时刻刻注意他不要冒犯别人,连去厕所浴池都要受限制,这对我们不公平啊。
我觉得我们可以换个角度想这个问题:出门在外,多注意约束孩子的行为,不止是为了避免路人的指责,同时也是对孩子的一种很好的教育,其实生活既是课堂,孩子每时每刻都在学习,你的态度会让孩子了解到,我们不能只考虑自己的需要,也要多考虑他人的感受,哪怕这些人你不认识,以后也再也不会遇到,你也要注意尊重他们。宁可我们自己稍微麻烦点,也不要让别人产生太大的困扰才好。不要总觉得孩子不懂事,你说多做多了,他就会有样学样的。
最后,希望我们的社会越来越进步,公共设施能越来越考虑少数人的需求,也希望这类的奇葩新闻不要再循环出现了吧。
❤
姐妹们都知道橙子在温哥华,和大家有时间差,所以给大家推荐下我的专职话事人“大管家”,大家快来扫码加她!
(如果你已有大管家的微信,就不用重复加啦)
历史育儿干货找不到,找大管家,她来搜!
有育儿难题,找大管家,让她转述我!
商品问题,找大管家,她负责到底!
大管家贴心又靠谱,姐妹们有任何事,都可以随时找她,包解决,包满意!
感谢大家对橙子一直以来的信任和支持
听橙子说育儿故事
一起不焦虑育儿
与孩子共同成长!
这些年我攒下的那些带孩子妙招小锦囊,失传就太可惜了
熊孩子并不会在哪个年龄阶段更好带一些,无论长得多大,全都是一样的“讨债鬼”
这样教孩子“谦让和分享”,很可能扭曲孩子的物权观念
如何让不情不愿的小朋友拍拜年视频
在温哥华过春节,除了鞭炮啥都有
为什么会害怕孩子早恋?真实的原因其实你不敢承认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