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重磅!王亚伟“重回”,大洗牌来了!

重磅!王亚伟“重回”,大洗牌来了!

财经




总数增至113家,量化30家

百亿私募发生大洗牌!


中国基金报记者 吴君
           
经历去年市场的剧烈波动,百亿私募江湖座次再发生变化。数据显示,截至今年2月,管理规模在100亿元以上的证券私募达到113家,其中量化百亿私募增至30家。

在这一年里,有的私募逆势扩张,有的则规模缩水,掉出百亿阵营。私募分析,市场波动、业绩稳定性、投研能力等均对私募规模变化产生影响,而且量化策略越来越受关注。私募的短期业绩带来规模爆发,但不具持续性,现在私募更注重规模和收益的平衡,通过提升投资策略、扩大投研团队等,扩大管理规模的半径。

总数达113家
百亿私募阵营发生大洗牌
           
私募排排网数据显示,截至今年2月,管理规模在100亿元以上的私募证券投资基金管理人达到113家。值得注意的是,本月新增了3家百亿私募机构,包括新晋跨入百亿私募的稳博投资、千宜投资,还有原“公募一哥”王亚伟的千合资本重回百亿阵营;同时也有两家私募掉出了百亿俱乐部,分别是复胜投资和旌安投资。
           
“面对去年波动较大的市场,刚破百亿的私募很容易因业绩下滑、投资者批量赎回等原因掉出百亿梯队。同样市场也会脱颖而出业绩优异的新晋百亿私募,成员调整是各策略私募机构优胜劣汰的正常过程。”私募排排网合伙人项目负责人孙恩祥说。
           
好买基金研究中心研究员梅慧娟表示,2020年末国内百亿级私募为63家,2021年末百亿私募数量一举突破百家大关,其中量化是28家;2022年末也是在百家左右,其中量化28家;至2023年2月,百亿量化增至30家。“在2021年头部效应大幅增加后,2022年行业集中度提升较缓和,去年晋级百亿的主观私募是远信投资、复胜资产、仁桥资产,量化私募是洛书投资、白鹭资产、宽德投资、艾方资产、恒昌弘德等。个体私募规模变化背后一是产品净值上涨,二是份额增长,经常会发生‘戴维斯双击’或双杀。”
           
关于百亿私募行业的变化,格上财富金樟投资研究员邱钰然认为,私募规模的变化和资本市场的表现息息相关,有的机构因净值下跌和赎回跌出百亿阵营,也有机构把握住了市场风格逆势上涨。
           
但是,翼虎投资董事长、投资总监余定恒认为,开年百亿私募扩容也释放了一些积极信号:一是投资者信心在不断回归,历经2022一整年的调整,在2023年开年行情中,投资者信心和预期都在不断修复,溢出和观望的资产规模有望不断回归;二是从行业角度来看,百亿私募的扩容意味着私募行业逐渐受到投资者认可,成为高净值家庭资产配置的重要选择。“随着居民收入不断增加,2021年中国已经成为全球第二大财富管理市场,财富管理规模的扩容驱动公私募等行业快速增长,私募由于其灵活性和绝对收益的特色,越来越受到市场认可。”
           
业内看好百亿私募阵营进一步扩大,睿亿投资研究总监熊林表示,私募行业阳光化后越来越规范,也逐步得到高端投资者的认可,目前已成为第三大资管机构。除此之外,一是私募有业绩支撑,专业化的投资能给投资者带来投资收益;二是A股的结构性行情使得擅长绝对收益的私募得到关注;三是我国居民财富管理意愿日益高涨,对私募产品有需求。
           
金斧子投研中心称,最近两年由于A股跌宕起伏,私募管理人获取超额收益的能力遭受考验。在分化行情中,市场下跌带来的规模缩水对头部私募管理人的影响较大,有些百亿私募因而掉队。2023年宏观经济有望进一步复苏,北向资金不断加仓中国资产,因此市场存在较高的上涨预期,唤醒了投资人的投资热情。充裕的资金面,推动着市场优质私募机构规模上涨。另一方面,房地产周期迎来下行拐点,未来居民财富将逐渐从房地产资产流向金融资产。在“资金搬家”的未来十年,预计不仅百亿私募阵营不断扩大,还会出现千亿私募数量大增的情况。

量化百亿私募增至30家
投资者对量化策略关注度提高
           
今年百亿级量化私募增至30家,比如新晋百亿私募稳博投资涉猎商品期货、股票等领域,产品线包括指数增强、量化对冲等;千宜投资为头部量化机构明汯投资的兄弟公司,专注商品期货和宏观领域。
           
世纪前沿私募表示,无论是量化对冲型产品,还是指增或CTA类型的产品在过去几年皆有不俗业绩表现。从近两年A股走势来看,市场波动幅度明显提升,因此,量化策略凭借收益更稳健以及风险可控等特征吸引了投资者关注。再加上这几年市场科普与投资人专业度的提升,对于量化行业的认知也逐步提高,使得大量资金进入量化行业,从而出现百亿量化私募数量快速增长。
           
朝阳永续基金研究院、向日葵投资FOF研究总监尹田园称,尽管去年市场低迷,量化基金展示出了相对主观基金更好的鲁棒性,受到投资人青睐。根据朝阳永续统计,2022年私募主观股票多头收益是下跌14.64%,而私募指增是下跌11.92%;同期百亿私募主观股票多头和指增分别是下跌14.85%和10.40%。
           
孙恩祥分析,量化私募管理人经历2021年9月的巅峰之后多数沉寂,潮水褪去,清楚看到哪些是依赖市场Beta扶摇直上又一落千丈。经过两年洗礼百亿量化重回30家,从市场表现来看,2022年11月各指数开始大幅反弹,指增产品投资偏好较高,同期银行理财、债券等策略表现较弱、出现赎回更换潮,短期使量化策略规模得到脉冲式增长;从策略表现来看,近年来量化赚交易的确定性相对高于主观赚成长,投资者会更青睐于策略确定性更强的产品。
           
量化多元化策略也受青睐,雪球副总裁夏凡说,百亿私募覆盖的投资策略更加多元化,出现更多以CTA、套利、复合策略为主的管理人。“管理人规模的影响因素很多,包括市场、行业、管理人自身以及投资者的认可程度等。从最新变化能发现,投资者对多元的投资方式和资产类别的接受度越来越高、对投资质量要求越来越严、对资产配置的理念的了解更深入。不仅追求更高的收益,而是在夏普、回撤控制等方面也有更高要求,投资者变得越来越成熟。”
           
主观私募同样非常关注量化策略,熊林表示,主要因为最近两年主动型产品受市场调整的影响净值表现较弱,而量化产品中由于策略的多样性,部分产品可以通过套利等策略获得相对稳定收益,因而量化产品对于投资人的吸引力近年来有所上升。
           
鹤禧投资认为,随时代与技术的发展,量化私募确实体现出了不同于传统主观投资的策略特性和优势,但是归根溯源,如果对市场有着深刻理解,无论是主观投资还是量化投资均能获得显著收益。“我们近两年也在应用基本面理解进行量化策略的研发和实盘投资,同样取得了不错效果。”
           
忽视短期业绩、更重视投研建设
私募逐步扩大管理规模半径
           
以往短期业绩对私募规模增长影响较大,带来百亿私募的崛起,但后来快速洗牌,现在投资者看私募更成熟。“近几年股票市场波动变化,投资者越来越成熟专业,私募的短期业绩不再是渠道和投资者关注的重点,良好的公司治理、优秀的回撤控制和稳定的投资业绩在评价私募方面更受关注,所以私募不能用短期押赛道或重仓少量个股,靠短期业绩来‘忽悠’投资者。市场对私募的投研团队、市场营销提出了更专业和合规的要求,也考量基金经理的均衡投资能力。”熊林说。
           
世纪前沿私募表示,行业已开始注重规模和收益的平衡。规模至百亿以上愈发重视管理规模和业绩的稳定性。量化管理人通过系统化研究+广度盈利,还有管理和风险控制,给投资者带来稳健的财富增值。“管理人根据自己的策略情况、市场成交量情况以及市场整体的竞争格局与环境,找到一个自己感觉比较舒适的规模。规模、人员相对稳定,缓慢增长,不断开发新因子,更有利于适应市场发展。”
           
对于证券私募来说,百亿规模是一道坎儿,有的能够保持稳健增长,有的跨过百亿后又跌下来,这几年关于私募管理规模半径的讨论不绝于耳。
           
世纪前沿私募坦言,私募的“规模舒适区”的界定,因为投资范围、交易风格和投研团队配置不同,很难有一个统一的标准。“在容量和性能方面我们也是一直在提升的,而且我们在募集时对容量都是留有足够余量的。从交易执行端也可以看出来容量有空余的情况。”
           
余定恒表示,管理规模依然要匹配策略和投资理念,比如CTA策略天然就有策略容量,行业型赛道型的策略产品也容易遇到规模的天花板,全市场来说主观多头策略相对来说是容量最大的,“私募管理规模小则灵活度高,管理规模大则容易变成全行业式配置型基金。我们不追求短期的爆发式的增长,而是追求长期稳健的保持增值,追求绝对收益、客户的体验最大化。业绩是因,规模是结果自然成的果。
           
鹤禧投资认为,私募的规模半径取决于其应用的策略方法。“我们一直以来采用多基金经理、多混合策略的制度进行投资,策略容量较大,目前的管理规模是适当的。对于偏绝对收益的私募基金而言,我们更重视业绩,不会过于刻意追求规模,当前不考虑新发产品。”
           
另外,熊林也称,基金经理管理半径与其投资理念和策略有关,其中交易换手率、所投资的标的市值等都会限制管理规模,我们认为投资小盘成长类的基金管理规模半径在20亿左右,而均衡配置类的私募管理半径会更高,可以到百亿以上的规模。“睿亿在投研队伍的搭建上相对充分,投研有12人,平均从业经验超10年,具备规模扩张的基础,但我们一直没急于短期发展,将在投资业绩不断提升的过程中去稳健扩大管理规模。”
           
附上百亿证券私募管理人名单 



千亿私募业绩大反攻

点燃市场备案热情

           
中国基金报记者 任子青

在经历了1月份的市场开门红后,私募基金业绩快速回暖,股票策略领跑,景林、高毅、淡水泉等知名私募均实现业绩大反攻。与此同时,私募产品备案数量也迎来一波小高潮,多家百亿私募积极布局。
           
私募业绩反弹明显
股票策略领涨

私募排排网数据显示,有业绩记录的23555只私募证券基金1月整体收益为4.54%,收复了去年不小的亏损。分策略来看,股票策略领跑,1月的平均收益为5.63%,正收益产品占比高达90.64%。此外,1月债券策略的业绩也迎来了大反弹,但相比股票基金的出色表现,期货及衍生品策略表现则明显逊色,多资产策略和组合基金的表现中规中矩。

格上财富金樟投资研究员邱钰然表示,2023年以来私募基金平均业绩上涨4.77%,九大策略均取得了正收益。其中,量化股票多头和主观股票多头策略领涨,分别上涨5.96%和5.76%;宏观对冲策略紧随其后,上涨4.05%;组合基金、债券策略和主观期货策略表现相对稳健,分别上涨2.89%、2.17%和1.35%;而程序化期货、阿尔法策略和套利策略表现垫底,上涨均不足1%。

作为私募机构中的“排头兵”,不少百亿私募的业绩大幅回暖。私募排排网数据显示,97%的百亿私募在1月份实现正收益,景林资产、正圆投资分别夺得冠亚军。此外,百亿量化私募1月全部实现正收益,佳期投资、金戈量锐业绩居前。

好买基金研究中心研究员梅慧娟表示,股票策略中,规模在百亿以上的管理人表现更为突出。景林、高毅、慎知、聚鸣、望正等今年以来的业绩表现突出,这主要和1月份大盘成长风格表现较强有关

据记者了解,千亿私募淡水泉在沉寂一段时间后也迎来了业绩大反攻,去年11月份以来,淡水泉的投资组合阶段性较大幅度跑赢沪深300指数。分析业绩反弹背后的原因,淡水泉表示,过去三个月随着政策调整,此前受压制最大的消费、稳增长及互联网领域的“困境资产”出现较大涨幅。这一阶段的市场结构特点与淡水泉布局“困境反转”的组合结构较为吻合。

在投资操作上,淡水泉表示,将循着性价比更优的方向,加强组合弹性。从标的公司是否具有更好性价比的角度出发,优化组合结构,保持组合在市场不同阶段的进攻性。随着消费、稳增长这类资产的反弹,综合比较当前市场不同机会的收益潜力,兑现部分已有较大涨幅的重点持仓,将其占比降至合适水平。

与此同时,积极布局更具业绩弹性及估值弹性的新方向:第一,在周期成长领域,看好中国经济复苏以及全球经济相对稳定背景下,相关行业具有成长性的优质龙头,比如上游的化工、中游的制造以及下游的消费电子行业。第二,在新兴成长领域,积极挖掘消费行业中的新业态、生物医药里的新技术以及全球共振背景下半导体、新能源细分领域的机会。总体上看,依然会保持组合的高仓位和适度集中。

 “近期仓位有所上升,组合上也做了动态调整。2023年以来,公司业绩已经反弹了10个点左右。”翼虎投资董事长、投资总监余定恒表示,存量资金博弈背景下,高位股见利好出货,低位股启动游资行情,见利空炒作,主题炒作强于复苏链条。目前公司在操作上完成三个切换布局:第一是高低位切换,第二是软硬切换,第三传统到智能切换

睿亿投资研究总监熊林坦言,“2023年以来,我们跟随市场取得了正收益,但受节后港股和A股顺周期产业链的调整影响,净值有所回调。”投资操作上仍然看好受益于经济复苏的顺周期和消费等产业链方向,也会适度增配一些TMT标的。

鹤禧投资表示,2023年以来,公司全线产品均有了一定幅度的反弹。投资操作上更加注重策略的波动控制和策略的多元化,相信可以为投资者呈现出更加稳健的业绩表现。

私募排排网合伙人项目负责人孙恩祥认为,一方面,2023年这轮反弹行情中,主要是外资主导的行情,因此外资青睐的价值蓝筹股表现较为突出,偏价值风格的私募和管理规模较大的私募表现会相对较好;另一方面,港股因为前期跌幅较大,这轮反弹行情中明显要强于A股,因此港股仓位配置较高的私募业绩表现也会相对突出。

不过,据朝阳永续基金研究院研究总监尹田园观察,以股票策略为例,虽然私募业绩有所反弹,但反弹的幅度不及公募基金,这或受仓位不足影响。
           
开门红行情催化私募备案热情
多家百亿私募积极布局

在市场的快速反弹之下,私募产品备案也迎来一波小高潮。邱钰然表示,从新备案情况来看,私募机构普遍对今年的行情更加乐观。1月A股和港股都迎来了开门红,开门红行情催化了私募机构的备案热情。1月份私募证券类投资基金共计备案2137只,其中有10家百亿机构备案超过5只产品。具体而言,凌顶投资、一村投资、远信投资、思勰投资、广金美好等私募机构的产品备案数量居前。

梅慧娟称,私募证券基金的备案数量及规模与市场行情的相关性比较明显。她举例,2022年的备案低点在10月份,当月私募证券基金备案数量为1500只,仅为2021年月平均备案基金数的60%。从备案规模来看,去年10月份仅97亿,为2021年私募证券基金月平均备案金额654亿的15%。但在11月份行情起暖后,备案数量和规模都逐步回升。

孙恩祥认为,近期新产品备案发行居多主要因为,一方面,宏观经济稳步向上,疫情放开消费复苏市场持续反弹,北向1月份累计净买入超1400亿,大幅超过去年整年净买入900亿,同时刷新单月净流入纪录,投资者投资情绪明显高涨;另一方面,2023年1月,中国基金业协会发布通知,私募管理人实缴资本不低于1000万、证券私募产品初始募集不低于1000万元等条款进一步明确私募登记备案标准,延续了监管扶优限劣的导向。正式落地前,不少私募机构按原有备案标准加快发行新产品。

目前来看,部分私募对产品发行方面已经有所规划。余定恒表示,公司一直以来以主观多头为核心策略,今年会在产品线上有所丰富,希望可以给到投资人能够契合不同市场行情的产品选择。

“公司近期并未参与产品备案。我们计划重点发展渠道和机构合作,所以成立新产品需要根据实际资金情况。今年内将完成2-3家头部券商的合作,新增一些机构投资者,在做好产品业绩的基础上持续营销。”熊林说道。

鹤禧投资告诉记者,公司今年不考虑发行新产品,而是将提高净值作为核心工作。但为了满足一些增量客户申购新产品的需求,鹤禧今年会继续发行两三只标准产品线产品,保证同产品线的业绩一致性。   



注重规模和策略相匹配

私募业迈向高质量发展

           
中国基金报记者 刘明
           
经过了最近10年的快速发展,中国的证券私募基金已经越过了草莽追求规模的年代。虽然百亿私募名单仍不时变化,仍有机构注重规模,但对行业整体而言,追求与投资策略相匹配的规模,为客户创造良好收益,已经成为高质量发展时代的共识。
           
私募和渠道
越来越注重规模是否匹配策略
           
对于市场规模起伏的证券私募,多位私募表示,不用太在意同行规模的变化,更需要的是做好自己的业绩。鹤禧投资表示,不会太在意同行规模变化,管理好公司现有规模为客户负责更加重要。规模一方面体现了管理人的投资能力,一方面也体现了管理人的知名度和受投资人认可和信赖的程度。鹤禧投资一直以来以为客户创造收益为第一目标,规模的增长能够在持续回馈客户的过程中自然而然保持。
           
翼虎投资董事长、投资总监余定恒也向中国基金报表示,规模不是压力,可持续的业绩表现才是压力,管理规模的底层驱动逻辑依然要回归业绩表现,给投资者创造持续的绝对收益,私募客户资金性质普遍流动性较高,管理规模也容易跟随业绩曲线波动,所以依然要不忘初心,回归做好投资业绩本身,处理好自身管理规模爆发式增长和客户利益之间的关系。同时,对于部分策略而言,由于本身策略容量的限制,管理规模或成为业绩的绊脚石。
           
睿亿投资研究总监熊林也说,私募行业竞争激烈,是投研、市场营销、品牌等全方位的综合竞争,目前中基协备案的证券私募有九千家左右,激烈竞争。良好的募资规模说明公司品牌和投资经理得到大家认可;而管理规模是渠道准入的条件之一,也是管理人生存的根本。
           
熊林认为,私募只有为投资者创造稳定、良好的绝对收益才能建立口碑,不能片面追求规模抛弃私募的本质。投资管理人的风格和理念具有差异,只有坚持在擅长的领域不断深耕,并与时俱进地不断优化拓展能力圈,取得更好的业绩才是业内竞争根本。
           
量化机构世纪前沿私募也表示,对于相同的策略来说,规模跟业绩一般是成反比的。但是对于不同机构来说,收益和规模的互换关系,是个连续变量,整体可以通过持续的研究进步来提高。规模的增长并不意味着业绩的倒退,规模增长意味着公司经济状况的提升,如果能够把收入持续正确的投入到策略的迭代,基础设施的升级以及团队的建设和发展上来的话,那么很可能规模和业绩能够产生健康的互相促进作用。对市场冲击的研究、交易执行端的优势,都是可以支撑更大规模下的业绩水平。
           
投资者和渠道方机构也会在意私募规模是否合适。私募排排网合伙人项目负责人孙恩祥就表示,面对投资中的“不可能三角”,投资者越来越重视规模这一指标,投资者会对比各策略产品的预估容量和实际规模进行选择,注重绝对收益风险偏好较高的投资者清楚认知到“规模红利”的重要性
           
孙恩祥举例说,去年部分上市公司在认购私募选品中并不以大为美,反而更青睐中型规模私募。规模在20亿-50亿私募获上市认购金额为8.3亿元,占比达到51.65%,百亿私募的被认购金额为4.7亿元,占比仅为29.25%。越来越多的投资者选择规模较低的私募机构,越来越多的私募机构做到容量上限主动封盘,这种情况说明私募行业整体发展持续平稳向好
           
朝阳永续基金研究院、向日葵投资FOF研究总监尹田园也认为,私募管理规模是机构投资者筛选私募时非常看重的一个指标。对私募的评价与其管理规模并非线性关系,更看重管理规模与管理能力/策略容量的适配性。
           
格上财富金樟投资研究员邱钰然也表示,规模是投资者在筛选私募机构时的其中一个重要指标。投资者需要关注规模和其投资策略的匹配程度,如果规模增长过快,投资者需要注意其投资策略的容纳性,警惕规模大了策略方法失效的风险
           
好买基金研究中心研究员梅慧娟表示,两类私募需要排除,一是规模太小,甚至小于生存线的私募基金经理会有更强的动机冒险,需要排除。二是规模太大,超出基金经理能力圈,或者影响策略有效性,也需要排除。在度过生存线到危害策略之间的范围,规模不作为主要考量因素。
           
雪球副总裁夏凡则认为,管理人规模是一个参考指标,投资者并不适合用它作为唯一的因素去筛选管理人。投资者不妨从长期净值、人格认知、业绩归因等方面对管理人进行综合和全面地了解。 
           
发展空间仍大
私募行业迈向专业化、高质量发展
           
最近几年,私募证券基金不断整固,规模也得到很大的发展。目前来看,私募行业的竞争愈发激烈,头部化趋势明显,专业化、高质量发展越来越成为共识。
           
孙恩祥表示,私募行业现有竞争格局愈发激烈,资源逐渐向头部优秀机构聚拢。但在市场的剧烈波动与监管力度的加码下,私募行业也迎来的洗牌,2022年注销了2217家私募,随着风险机构逐渐出清,且管理人牌照审批仍相对严格的情况下,未来“优胜劣汰”的形势将持续下去,资金与人才或加速向头部优秀机构聚拢。
           
夏凡也认为,未来整个私募行业,仍有望保持较快的发展,而随着竞争的日益加剧,头部化特征也将愈发明显。 不过,并不意味着规模越大的私募,投资业绩就更优。大规模的管理人更愿意从“资产管理”视角思考这门“生意”,反而可能会逐渐淡化了对投资者体验非常有益的“财富管理视角”和“绝对收益属性”。
           
金斧子投研中心表示,近几年,中国证券私募基金发展非常迅速。去年10月底,中国证券私募突破6万亿,而2019年末,规模不到3万亿,短短两三年规模出现翻倍。这些资金来自于居民存款、银行理财、来自于与房地产相关的非标固收产品等,未来还有更大发展空间。
           
金斧子投研中心认为,行业不断发展,哺育拥有品牌优势的头部私募,私募行业二八分化,越来越多的资金集中在百亿私募、千亿私募。这种头部聚集的效应,未来会促使头部私募拥有一定的规模优势。

然而,私募行业毕竟是一个靠经营信用风险而盈利的行业,其商业模式决定了规模优势不是绝对的优势,一旦对重大风险的错误判断,百亿私募也容易陨落,让位于新贵私募。行业仍是处于动态发展的,白马私募和黑马私募会出现一定程度的轮替,达到行业均衡状态。

尹田园也认为,私募仍然处于快速发展期,分主动管理和量化管理来看,量化的增速或快于主观。
           
梅慧娟则表示,观察海外成熟市场发展,在公募和ETF蓬勃发展的情况下,私募仍站住了一定体量。主要靠的是错位竞争,比如和公募、ETF策略上的不一样,因此海外比较明确的是Beta用公募和ETF,私募是寻求Alpha。因此国内私募或许也要走上差异化发展定位的道路。
           
邱钰然说,随着行业监管机制的完善和政策环境不断优化,私募基金行业面临高质量发展新机遇。经过前期市场大浪淘沙,一部分风控水平低、投资能力弱的私募基金管理人已出清,这对于行业高质量发展有着长期化的向好趋势。
           
多家受访私募也表示,行业逐渐走向专业化,体系化、正规化和监管常态化。余定恒表示,随着国内财富市场的发展,私募行业鉴于其灵活性和绝对收益的属性未来发展潜力巨大,随着单体私募基金公司规模的增长也将逐渐重塑私募行业鱼龙混杂的生态,由于二八效应,小私募的生存环境更加恶劣,良币驱逐劣币,逐渐走向专业化,体系化、正规化和监管常态化。
           
熊林认为,未来私募行业格局上有望呈现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景象,私募的行业特性得到进一步明确,外资进入私募行业和私募出海业务也将得到进一步发展。鹤禧投资也表示,私募行业发展空间巨大。未来各私募管理人的核心竞争力仍然将会是策略和业绩表现。
           
世纪前沿私募则认为,随着我国金融市场的不断发展,私募基金在市场中的重要性将不断提高。国内量化短时间内走过了海外十几年的发展时间。量化行业未来比拼的一是长久持续的研究能力,在每个方向上做的足够深;二是组合层面的市场理解和风险应对,要有足够多样性的收益来源,并且在组合层面充分考虑因子周期性回撤的应对;三是实盘中实现纸面收益的能力,也就是交易执行能力:降低交易执行成本,在超额收益低的时期通过成本优势生存。
           
与此同时,量化投资将会从单打独斗的小团队、个人模式快速迭代为团队竞争的环境。在这种环境下,公司发展中各个环节的软、硬实力都变得非常重要。
           
整体来说,相较于海外市场,A股市场未来的发展空间广阔,国内量化市场依然具有长期的竞争优势,量化机构将在基本面研究、数据挖掘等方面持续迭代的潜力巨大。各机构可能会更专注于整体业绩的稳定性,进入到高质量发展阶段。
         
编辑:舰长



版权声明

《中国基金报》对本平台所刊载的原创内容享有著作权,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授权转载合作联系人:于先生(电话:0755-82468670)

刚刚,楼市大消息:这地房贷年龄可延长至80岁?!万科突然宣布:150亿!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

戳这里提交新闻线索和高质量文章给我们。
相关阅读
范伟“消失”,一声叹息台湾人的走狗,北京人的败类澳税务局磨刀向网红!品牌礼物也要交税!专打有钱人设!专家:网红圈大洗牌!澳洲突然排起百米大长队!大批华人聚集,等待超一小时!只因美国这个品牌来了...县城崛起,新一轮城市大洗牌来了大洗牌!亚洲GDP增速最高国家,又变了争相上市、抢夺本土市场,未来三五年数据库将迎来大洗牌 | 解读数据库的2022世界大学排名大洗牌!你的学校上榜了吗?听头条丨俄罗斯汽车市场大洗牌,中国人正在接下所有刚刚!2024 QS世界大学排名拟出炉!澳八大大洗牌!2所前20,9所前100!澳洲大学成最大赢家!亚洲大学竟...指标大变大洗牌!谁是我国地铁第一城?1月1日起留学生学历学位认证改革;QS指标大改,明年世界大学排名或将大洗牌|一周教育盘点体检结果出来之后为啥俺说黑格尔无知重磅!澳洲红酒即将解禁,今年重回中国!澳煤炭贸易也全面恢复!两国关系迅速升温,大量澳人受益...行业大洗牌!餐饮业新一轮并购潮来了?France vs. Argentina大洗牌!2022年奢侈时尚行业50起重要人事变动王室职务大洗牌!卡米拉和凯特被授高级军衔曹国伟“左手倒右手”:微博斥资15亿买下新浪总部大厦风向变了!强省会梦碎,县城崛起,新一轮城市大洗牌来了小红书“明星顶流”大洗牌,刘畊宏赵露思白敬亭成吸粉铁三角 | 2022年终观察LV大洗牌:她掌大权!拿下迪奥!重男轻女靠边站!3月新店 | 中国胃抢着排队的大牌来了10个亿扫货,王亚伟出手了!新西兰总理突然辞职!强忍泪水,哽咽发言!独家分析:这三人最可能继任!国家党同步宣布大洗牌!上海春季高考结束;QS大学排名或将大洗牌;希拉里将任教哥大…一周资讯最新!2024年QS排名提前出炉?澳洲多所高校逆袭全球前20,引爆留学生圈!八大排名大洗牌,第一竟然是…业绩曝光!股票私募大洗牌文艺复兴的罗马城:朝拜米开朗基罗和拉斐尔60岁梁朝伟“人设崩塌”:人这一辈子,什么最重要?十大新能源车企,2022大洗牌,2023大逃杀2024年QS排名指标大改,这些大学排名或将大洗牌!小红书兔年奢侈品鄙视链大洗牌,Gucci翻身,LV翻车神仙打架!2023 QuantNet金融工程排名出炉!Top10大洗牌!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