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妹们,前几天有没有刷到潘粤明董洁“世纪大和解”的消息?
在儿子顶顶 14 岁生日那天,潘粤明发视频为他庆生,特意艾特了董洁。
随后,董洁也破天荒地转发互动。
时隔 11 年后,董洁终于回关了前夫潘粤明。
当初离婚时闹得满城风雨,如今 43 岁的董洁和 48 岁的潘粤明,可以一起为儿子庆生,两个人都能心平气和地说一句:“算了。”
不只是当事人,网友们看了都松了一口气:
10 年,董洁和潘粤明各自的人生历程早已发生巨变。
离婚后的潘粤明,数次在公开场合表达对婚姻逝去的惋惜和遗憾,慢慢走出悲伤后,网传他已找到了新的女友,感情稳定。
而董洁这些年,独自带娃没有发展新的恋情,星路一直跌跌撞撞。
直到最近 2 年才渐渐转型成功,在小红书上成为了独树一帜的卖货博主。
温柔,舒服的治愈系直播间,没有助播,没有群演,就是一个人安安静静,娓娓道来,不难让人想起当年的“冷清秋”。
可以看出,如今二人能这么心平气和地说一句算了,必是历尽千帆,各自都找到了更适合自己的生活状态后的冰释前嫌。
这其中过程的艰辛,不为外人所知。
当然,明星的私生活,不过是普通人茶余饭后的一个谈资。
回到现实中来,对于任何一对离异的夫妻,特别是独自带娃的妈妈来说,虽然“和解”在所有人看来都是最好的结局,但仅仅是挣扎着从婚姻解体的废墟中走出来,很可能都筋疲力尽,她中间经历的那些东西更是旁人无法想象的。
因为离异女性,特别是单亲妈妈,在婚姻解体这件事上受到的偏见,依然不容忽视。
之前一档专门讲述离异男女的综艺《春日迟迟再出发》里,几位离婚女嘉宾的遭遇,就异常扎心。
和歌手前夫离婚 2 年的吴雅婷,讲她 #被 6 岁小孩暴击#。
朋友家的娃,从老师那里听到了八卦,就来问她:“雅婷姐姐,你离婚了吗?”
“那 XX(吴雅婷女儿)很长时间见不到爸爸,她不会想他吗?”
吴雅婷只能耐心解释:“不会呀,就像你的爸爸也要工作。她想爸爸的时候,爸爸就会来看她了。”
但是小孩不这么认为:“那我爸爸妈妈不一样,我爸爸妈妈又没有离婚。”
故事是当事人笑着讲出来的,可不管是现场嘉宾,还是屏幕前的成年人,都能看出她眼角的闪动,刻意压下的笑中带泪。
小孩的简单话语,其实折射了成人世界对离婚妈妈的指责——离婚是一种失败,没给孩子完整家庭更是失职。
而作为妈妈,吴雅婷没空自怨自艾,首先想到的是“我很怕,我再不跟女儿讲(离婚)的话,会有这样的小朋友,去跟她讲这些。女儿很敏感……”
这是她哪怕再乐观再坚强,也难以摆脱的内心阴霾。
同节目的另外一位嘉宾刘力绮,她所承受的离婚偏见,要比吴雅婷更严重,甚至一度怀疑自己被精神洗脑。
曾以为拥有完美婚姻的她,哺乳期发现丈夫出轨,不止一人。
他是时间管理大师,同一部电影跟不同女人看完再跟老婆看。
儿子的“玩性”甚至公婆也知情并纵容。
刘力绮闹离婚,但无论律师还是亲戚朋友都在劝她不要离婚,最大的理由是孩子。
在纠结和懦弱中,刘力绮隐忍了 4 年,直到丈夫玩得越来越大,忍无可忍。
可到了今天,她仍处在自我怀疑中。因为身边朋友都在说:你不该离婚,孩子需要个完整的家。那只是个爱玩的男人,他并没有对你和孩子不好……
当孩子问及父母的婚姻关系,她也会克制不住自我谴责,认为“最受伤的始终都是孩子”。
甚至来参加节目,刘力绮还隐含着一种期待:希望知道大众对这件事的看法,自己是不是做错了?
既让人心疼,又使人不得不正视女性在婚姻关系中的困境。
身边朋友都在说:你不该离婚,孩子需要个完整的家;又或者为了孩子,要不还是凑合凑合?
这些话就像无形的枷锁,真的已经存在于我们生命中太久了。
更令人难过无奈的是,评论嘉宾傅首尔在直播间里边看边哭,她说身边不止一个这样的朋友,真的就成了为了孩子不离婚的女人。
她们懦弱吗?或许吧,但这懦弱也有它的出发点。
抚养费、家庭支持、对孩子的关爱,每一点都是要真实去面对的问题。
但她们面前的第一道门槛,就是长久存在于传统观念中的离婚偏见。
欣慰的是,虽然大的舆论环境中仍然存在这样的声音,但是很多妈妈已经渐渐走出桎梏,换上新的视角去审视这个问题,答案也开始变得不同:
因为“我的”下半生真实的幸福,也很重要;因为孩子,也不想要一个心里充满委屈的妈妈。
给予自己遵从内心的权力,变得越来越重要。
诚然,大人的恩恩怨怨之间,最受伤害的,其实是孩子。
但因为种种原因导致的对前夫的无法接受,也是很多妈妈真实存在的困境。
所以,单亲妈妈们真正该做的,是要体谅自己的同时、也给孩子更松弛的爱,尊重孩子享受父母的爱的权利。
我们留言区的一位妈妈分享了她的故事:
虽然婚姻中种种矛盾,导致自己和前夫最终踏上了不同的道路,二人一度因此不合。
但经过离婚后多年的反思和心态调整,二人明白了:离婚,终结的只是夫妻关系,而不是亲子关系。
父母二人都成长成熟了,对孩子的爱有增无减,甚至偶尔还会一起陪陪孩子。
强求自己一定要“既当爹又当妈”、给孩子双份的爱,那样太累了,很多单亲家庭的孩子遇到的问题,就是妈妈的过度紧张和焦虑,给孩子太大的精神压力。
扫除了内疚感,当妈的才能有更放松的育儿心态,妈妈的内心是舒展的,也能把这种舒展传递给孩子。
拥有和解的能力,当然是好的。
但首先的首先,是妈妈要先爱自己,照顾好自己,可以遵从自己的内心做出选择。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