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开北京之后,我给自己一到三年的生活“实习期”|接力访问016 Alexwood
接力访问
小鸟文学
到了我们找到彼此的时候。
本文同步刊发于小鸟文学第二十六卷,为免费内容。
如果没出什么意外,李旸的生活实验现在应该已经进行超过 10 天了。我们聊天的时候,她说她会在农历新年后正式从北京搬去云南大墨雨村。离此地最近的城市是昆明,但按照地图上最显著的标志物算,最近的可能是一个国家森林公园。
“李旸”这个名字从她十几岁出国之后就没有人叫了。所有人都叫她 Alex(倒是没有问父母对她的称呼),如果是在她做的播客和主持的媒体栏目里,她叫 Alexwood,w 不大写,这样看起来平衡一些。在聊天之前我搜了搜这个名字,出来的都是男性面孔。这在某种意义上正中 Alex 的追求——不是成为男性,而是避免被认定为女性——“名字上尽量不透露任何让人产生性别判断的线索”。
Alex 的社会身份和一系列“性别”维系在一起,在说她的生活实验之前,必须得先说说这个。她先后读了心理学硕士、性与性别博士,然后在“BIE 别的”主持泛女性内容平台,又在 2018 年开始做一个叫“别任性”的播客,口号是“从性别角度看一切”。要了解 Alex,绕不开所有这些——然后很自然地,会有比较,在各种各样的“主义”、各种各样的“者”,你是哪种主义?哪种“者”?
“我觉得对我来说,我是什么样的人、去做什么样的东西,其实没什么选择可言……我自己想强调的就是自己的边缘性和批判性思维,不去轻易站队等等,对女权主义身份本身也需要有很多的反思。”
“你会看到有些人能够带动极大的受众,短时间内能产生非常大的影响力,比如去政治化、强调那种女性力量的内容,girl power、姐妹情谊,内容蛮好,但是不会特别强调政治化的、或者是形而上的东西,可能更多的是轻松的、陪伴性的。然后还有‘女性成功学’,从性别的面向强调个人主义和个人成功,包括‘我们女性’如何更能独立自强、自足赚钱。”
浏览“别任性”的内容列表,的确会觉得它更宽泛一些。歌单、青年女性导演的新作、女性阅读和写作,还有欧洲生态社区,男人的年龄焦虑和“无性恋如何让我们更理解亲密关系”等等。2022 年 11 月底的时候,编号第 128 期的标题是:《在农村生活,是让我很有安全感的事【附“女性生活者联盟”招募声明】》。而 2023 年 2 月 8 日,编号第 133 期的标题是:《彩虹宝宝的新村民生活,我们继续勇敢,希望你也一样》,嘉宾吴晨和蔡睿是大墨雨村的新村民,“墨雨村学”和“碎石农场”的创始人,也是彩虹家庭互助平台“彩虹宝宝”的创始人。Alex 写,“2022 年 10 月,我旅行经过大墨雨村的时候采访了她们,而现在,我已经成为她们的邻居了。”
“我在村子里练了一阵子琴,和朋友组了个队,在村子附近的美早庄园演了个出”
这些标题透露了 Alex 近几个月来的生活痕迹——先是和伴侣用三个月在拜访各地的朋友,寻觅一些社区,看看他们不同的生活方式,而其中的共同点就是“城市之外的非主流生活”。她最终在云南大墨雨村拿好了主意,又在过完年之后正式搬了过去。之所以选择这里,是因为对眼下的 Alex 来说,大墨雨村保留了农村的生活形态,但又因为这几年不同外来者的加入呈现了某种现代性,比如性别多元,生态农业或者豆瓣上随便就能搜到的,民宿。这是个理想的过渡地。在这个找寻和斟酌的过程中,她发起了一个叫做“女性生活者联盟”的虚拟社群,参与者得说说自己有怎样的生活技能,比如刷墙,做某种手工,生炉子之类,总之是一种生活实践经验,愿意支持某种可持续的生活方式。到我们聊天那会儿,加入者已经超过了 70 个,像一种新的生活方式分享社群。
这些动作都是从“我要离开北京”这个念头出现之后开始的。对此她有一个思考过程:“我不是出于逃离的目的离开北京或者是离开城市,而是觉得这是一个更有机会让我实现建设自己想要的生活的地方。不是说一个地方不行了,换个地方,而是说在想希望到底在哪,在国内的话,现在的希望其实就是这些犄角旮旯。乡村恰恰是能让你还能实现一些尊严和创造力的地方。”
“我住的地方的瓦猫,经常吸引松鼠”
“其实有一个大前提、硬前提,就是生活成本低。一旦生活成本低了之后,我每天几点醒来或者几点起床,就没有什么负罪感。除非我想的是,如果起晚的话,我少了点晒太阳的时间。这边太阳真的很棒,让人觉得必须要在太阳下晒一会儿。”
她描述了在北京的典型的一天(在 2021 年她成为一个自由工作者之后):
“可能 10 点多、11 点多起醒了,但是基本上从醒了、拿到手机一刹那就进入工作状态了,而且你打开手机一定会有工作信息等着你。然后我会泡红茶就面包。基本在吃的时候就处于工作状态,然后会去我的工作台那边开始处理,无论做播客还是什么的,基本上就是一天就坐在那,直到下午饿了会叫个下午茶。要个咖啡。对外卖是绝对会有的一部分。因为觉得都做了一天,这么辛苦,要 treat yourself。晚上再叫一个外卖,吃完之后,肯定还需要再继续工作,因为我晚上效率会更高,12 点甚至可能更晚才睡觉。如果是相对轻松的一天,就是吃完饭看个片,不再工作了。”
在这之前她描述了在大墨雨村典型的一天(那还是她正式入住之前):
“这两天终于买到了一个二手手风琴,小时候弹过,现在想重新把它捡起来。今天起来之后就一边泡咖啡,一边吃饼干,一边玩琴,可能玩一个多小时,然后这个状态跟小时候练琴完全不一样——小时候练琴的时候度秒如年,现在觉得很快时间就过去了。对,然后再坐下来想一想,下午 1 点了,我今天有什么工作要干嘛。”
“为什么我们在城市里面不能出现这种生活状态?因为(城市生活是)大机器,你就被卷在里面,不跟着走你也得卷在里面,基本上没有太多能够放松的时间。”
你能感觉到她在描述的时候带着相当的愉悦,那种在一个新玩具刚上手时跃跃欲试、努力去设想各种可能、给自己鼓劲的愉悦。而她同时也用类似的愉悦解释自己为完全陌生的“村里的生活”做了哪些准备。
“另一位新村民邻居的自制门把手”
“时间安排(是一个困难)。想知道自己能否 DIY 一个房子或者做一些改造。我想象每天灰头土脸,可能没时间看书、玩或者做播客。”“我还没有国内驾照,住在村子里一定得有车,否则你拿快递、到镇上去就不方便。”“水还好,厕所要在室内的话,尤其说是用这种现代马桶的话,你就要自己去搞定。化粪池,你在城市不需要考虑的东西,但在农村它不是现成的。”“现在非常冷的情况下,厨房、厕所在室外的确是对自己的负担还有点大。”
“我的收入来自做策划,可能接一个 campaign 或者做一场活动。2022 年疫情的关系,我接的大部分活其实都是线上的,因为线下也做不了……都可以远程做。所以你的生活跟工作是可以剥离开来。”
甚至放大到更抽象的人生观层面的准备:
“疫情后很多朋友都‘润’了,我在国外待了 15 年才回来,其实一直是有准备的,不知道在国内会几年……回新西兰的话,也是一个选项,但那边太无聊了。然后就一直在北京。在这里年后我会接一个朋友的房子,给自己一到三年的时间,实习期,我蹦一下就够得着的生活,先要保证一定程度的舒适,然后一点一点去推动它,包括去积累需要的技能,这个我可能需要一到三年的时间。然后我的战斗值达到一定程度之后,可以去适应更难的环境。”
这样的准备和实践可能会以不同的话题和方式一点点反馈到她的播客里,毕竟这是她稳定的对外表达的渠道。
“观察自己在生活中的状态,然后观察自己的变化,我觉得这挺有意思的一个事儿。自己的生活被别人看到的时候,ta 就有可能产生启发,就像我曾经从别人的生活上得到启发一样。我其实也不是从这件事情开始的,包括自己对婚育上的态度,还有想做一个什么样的女权主义者……这些除了是个人操守的追求,更重要的就是让别人能看到:你可以这样。别人也自然就会有更多的勇气去走这条路。”
她不缺泼她冷水的人。在小宇宙平台那期“女性生活者联盟”招募声明下面,已经有人留言让她不要过于天真,“农村的美好流于表面,那些美其名曰的体验不过是有钱人营造的假象。”那期的嘉宾也是一个在实践农村生活的姑娘,她回复说,“我们回来村里住也不是为了追求诗和远方,只是想能自己种口吃的,用比较低的成本有一个自己独立的住处……这种生活环境和生活方式跟在大城市打拼的年轻人一样,只是一种个人的选择。”
这样的争论永远会存在,有些人看到的是一种逃离制度化生活和大城市的生活实践,有的人看到是一群“永远都有得选”的优势人群,有的人看到的是“把自己作为方法”,而有的人看到的是所有这些加起来给一个普通农村带来的政治和经济机遇。关于最后一点,Alex 没有提到,但是她推荐的接力访问者和这条链条上的再下一位接力访问者都在大墨雨村相关的语境里。他们的视角,可能还需要多得多的人的视角叠加起来,才可能可以稍微完整地理解“Alex 来到大墨雨村到底意味着什么”。不过,对 Alex 来说,就是“实习期”开始了。
Q:最近在做的有意思的事情是什么?
A:每天的时间变多了。你脑子中会飘过,现在能干点什么呢?不是无聊的那种,而是说,就搓搓手,我觉得我现在有时间可以干点什么了!我要干点什么!就是有这种时刻,觉得很不错。这其实是很大的奢侈,恰恰生活应该是这样的,但是我们已经长期失去了它。
Q:“现在干点什么呢”这种感觉,之前出现是在多少年前?
A:我都不太记得,应该是小的时候,像暑假、寒假的时候。应该是有过吧。我现在可能就是一个放假的状态,但是我希望能让它变成常态。
Q:你会担心什么?
A:现在没有,因为这些已经是在做选择之前就想好了,如果有担忧的话,可能也做不了这个决定了,对。反正在钱这件事情上暂时不会是成为构成一个障碍,因为毕竟花销也大大减少了。
Q:推荐一个你觉得饿有意思的人?
A:就我的伴侣唐冠华吧。我觉得他挺合适的,他很早就开始实践这方面的生活,是“共识社区”的创办者。对我对生活方式和生活的想象也有很大的帮助。
……
或在应用商店搜索“小鸟文学”👆
本月🐦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