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或许生活本身也是一种观念艺术?|接力访问015 欧飞鸿

或许生活本身也是一种观念艺术?|接力访问015 欧飞鸿

文化

接力访问

 小鸟文学 

到了我们找到彼此的时候。

本文同步刊发于小鸟文学第二十六卷,为免费内容。

2022 年广州海珠区封控 20 多天的时候,欧飞鸿和几个朋友决定离开。他们之前已经有了几个成功翻越“边境”的案例,又恰逢村里批准“只出不进”。一切只剩下离村之后怎么办的问题。

“我们那边外面有个高架桥,把桥拦住就整个封住了。当时我们一下子到了外面,感觉很强烈,大马路上没有人,警车开来开去但是又不理你,然后走了一公里左右就看到有拖家带口的农民工,拿着桶、被子和各种行李在走。高架有一些地方比较矮,只要爬上去就可以步行到另一个自由的城区,然后就可以回家了。但是那边都有警车看守。对,就好像是战区一样。”

中间的过程可以略过,大致是拦车把自己运输到了某段“边境”周围,在半夜开始突破。他们要突破的障碍物是两层水马——你可以理解为灌满了水的巨大塑料盒子,高约两米——以及一层铁皮。铁皮之间用塑胶带紧紧捆扎连接。他们等候时机、判断周边局势、被人看到之后为了缓和气氛还聊天并撸了街猫……如此一番之后,荒谬时刻到来了:钻出水马,铁皮连接处需要有东西剪开。此时同行的朋友说,我有一把指甲钳。

“扎带崩太紧,一剪整个就松了。然后我们一冲过去,就回到了自由世界。就这么简单。你也不怕警察过来,他们不会过来。这就是一个很荒诞的过程。然后我们就打车去朋友家。大概是凌晨三点。”

请横置手机阅读全图

欧飞鸿很懂描述场面时的节奏感,寥寥几句,气氛诡异的午夜行动就会像电影回放一样呈现在你面前。如果把这算做他人生第二刺激的午夜,排第一的可能是 2016 年的一小段时间,他夜里开着小摩托在广州犄角旮旯各种地方喷“烂涂鸦”。看起来就是拿着喷漆乱涂文字和符号,但据欧飞鸿说,这是一种观念艺术。他每次都会规划好路线,有时还会“众筹”烂涂鸦的内容,然后把这个过程用相对理性的方式整理出来,发布到公众号上。“做涂鸦就是(探讨)个人跟城市空间的关系……当代艺术都是观念艺术,东西好不好,其实完全在于艺术家的内心是否清晰、强烈。


这个叫做《夜巡》的艺术项目给欧飞鸿带来了不小的麻烦,也让他和身边的朋友告别了某种政治上的天真。在这之前,他自称是文艺青年,看很多书,很多电影。不过他更显著的特点应当是“懒散”。他出生于 1978 年的粤西山镇,从广州美院毕业的时候,正遇到 2000 年前后广东经济高速增长,人人向往中产生活,力图奋发。更何况那时候本科文凭含金量还没有被稀释,就算不能一夜暴富,踏实谋生逐步小康肯定不是问题。

他大学时候受班主任影响颇深,此人说过,“做人就是要游手好闲”。应当承认,班主任的个人魅力涵盖了诸多方面,包括开了东南省份最具影响力的书店,这句话给当时的欧飞鸿带来的心理暗示不可小觑——要到很多年以后,他才意识到这句话仅仅是一句审美化修辞,因为班主任本人实质上为了赚钱忙得不行。

无论如何,他当时的确没有忙着把自己塞进常规生活。“我毕业之后就不想回家,我爸其实给我找了一个本地中学还是什么的职位,我没去,留在广州装模作样找了一下工作。我是有可能做老师的,校长都天天打电话过来,但我还是没有去。”

当时北京圆明园的艺术家们也是生活模版。“看到他们那种可能,然后广州生活很便宜,又有一些简单的工作可以维持,你就一直在这个状态里,摇滚乐、电影、书……你不想进入艺术系统,但你会看到自己有东西在那里。”

在一个人人生出现某种标志性事件或者机会之前,似乎生活都是模糊琐碎的,尽管这种状态才是基本的日常。欧飞鸿在几个画室教人画画教了好几年,后来又在广州海珠区的一个村子里开咖啡馆,也会接一些商业绘画维持生计。大约在 2008 年的时候,他通过一个叫做《想象阳台》的作品在某种意义上确认了自己的创作支点;2011 年,他开始做纸模涂鸦,在住所旁边一个服装加工村的工厂白墙上。附近的打工人和家属常在江边绿道休闲,他把他们的肖像做成等大的涂鸦,等到数量越来越多,还会有人“看样订做”。他的很多壁画作品会伴随建筑物的消失而消失,比如《入废墟》系列,其中一组画在上海郊区碳素厂房里,如今早就连废墟也不存在。

这样的“懒散”其实像某种抵抗,不愿意进入某种规则明确、结果明确的制度,也不愿意成为某种权力结构的一部分。“懒散”最大的问题并不是收支,而是当一个人希望独自寻找某种游戏规则的时候,他到底要做什么,又要如何评判自己做的事?如果个人的生活意义没有依托在子女、财富、行业前途等等之上,到底应该放置在哪里?

其实从艺术市场的角度来说,广州本身就有异于上海和北京之处,它始终没有特别发达的艺术商业化氛围。这个城市似乎总有一群半生不熟,又有表达欲的艺术家,想要让自己和自己的作品进入社群、获得讨论,更明确地找到个人风格。广州时代美术馆旗下的“黄边站”一度扮演了这样的孵化角色,在 2015 年前后,有更多的非盈利艺术空间出现。欧飞鸿在其中一家叫做“木马咖啡馆”的做了一年策展。这一年,他“跟人的接触一下子打开了”。

倒不是说他之前社交闭塞,而是从创作的角度看,他始终是孤独的。而做策划人意味着他进入了一种媒介身份,无论是视野还是社交都大大活跃起来。”你找到了一个更舒服、更轻松的跟世界联系的方式。这是很棒的,因为孤身一个人奋斗很痛苦。我是一个没那么要强的人,当然我作为人,还是希望能够被看见、被重视。(木马策展人)这个身份太舒服了,而且你在服务别人的同时,也在吸收别人,最后一起呈现。”

那一年,他策展、做访谈,同时操作线上的媒介传播和线下的作品发布。他发现了更多表达的可能。这可能是欧飞鸿人生最重要的心得之一,和“流动”在一起。直到现在,他在总结很多艺术机构的疲态时都会提到“内循环”——当一个模式被反复应用多年,必然会进入程序化的疲惫期,熵值增加,活力下降,成员离散。此后他和很多朋友希望寻找的东西,就是是否存在一种模式,可以让新鲜的想法和参与者不断流通,彼此启发,并且不会屈从于某个固定的中心人物或者机构。社群是重要的,圈子不是。

这几乎是个哲学话题。当然,欧飞鸿会引用朋友的话说,这也是一个伦理话题。2019 年的时候,他遇到了实践类似模式的机会。当年他获邀参加一个美术馆展览项目,不同的艺术家认领整个美术馆里不同的空间。欧飞鸿选了厕所,并邀请朋友陈逸飞做编辑,一起制作名为《刺纸》的杂志。他用细绳把自己做的杂志挂在厕所里,让人随便翻看。杂志是手工做的,融合版画和手工装订的种种痕迹。有一些地方故意模糊不清,这是一种人为制造的障碍,是对注意力涣散的阅读者的无声挑战。

就这样,欧飞鸿的“社会”身份多了“《刺纸》创办人之一”,即便不了解其他艺术作品,通过这份小众杂志也可以间接地了解他的理念。陈逸飞小他 18 岁,《刺纸》的很多变化来自两人的合作,互相的激发和默契超越了欧飞鸿以往的经验。

《刺纸》是全手工制作的,本身就是艺术品,但乍看上去,倒像小时候劳动课做的那种作业,只有仔细翻阅,才会发现创造力和工作量惊人,“每期封面由不同的朋友用版画印制,内页则用家庭打印完成,以粗粝的手工风格呈现内容,稿件征集和排版形式会因主题而改变”。因此它不定期生产,通过少量售卖来维持日常运转。这份刊物有个口号,“做期刊是连结朋友的一个途径。”欧飞鸿会给这段形容补上最后半句,“包括还不认识的。”

这样的流动性构成了欧飞鸿和他很多朋友们的生活意义——直接表述会让很多人觉得难以理解——“与每个时刻遇见的人相处”,或者说,“无差异的个体连接”。

到目前,《刺纸》一共出品了 5 期正刊,3 期号外,3 期报纸。主题涉及快递员生活、监狱生活、月经用品、女性自慰、更年期等……这些内容不会审查来稿,只是会作必要的编排。谁也不知道下一期内容会是什么,至少在上一次接受访问的时候,欧飞鸿说他在“换毛期”,没啥想法。

他有的时候会零散出售自己的艺术作品,生活似乎始终处于“可维持”的状态。在政治抑郁最强烈的时候,哪怕身边有诸多来自朋友的慰藉,他们中的许多人也会觉得沮丧和溃败。但这些都和钱没太大关系。关于钱,他有一个如今听起来颇为微妙的童年记忆——他从小学的时候就认为,自己不会发财。

“小学的时候有一天,早上起床,阴天,微微有风的样子,我站在老家的晒场上望向远处,就觉得远山的尽头有另外一个世界,我以后不会在这里,会去另外一个世界。多年以后,看胡兰成的《今生今世》,他也写他站在家乡看远方,觉得山之外有山,山之外有另一个世界。我就觉得,哇,原来他小时候也是这样!”

我们在 2022 年底聊过一次,彼此提及无论是社会还是身边的个人,都没有太多好消息出现。对于一个生活公共性极强的人来说,社会的困顿和个人的困顿同时放大,想要不压抑都难。农历新年之后,他似乎多少挣脱了一点点。对他来说,眼下最重要的事情,还是在各种困难下,“重新在自己的工作路径里面找到新的可能和活力”

Q:最近在做什么有意思的事情?

A:在魔都约一起练功,推手。

Q:要怎么一起法?

A:每次练功我都做一张海报,发朋友圈,大家就来。不过这次在上海,因为种种原因,海报上面没有写出地点和时间的,都是朋友们私下联系我一起敲定。我会选一些小公园,比如之前绍兴公园,还有高安路和衡山路交叉的一个小公园,还有朋友的书店。

Q:这件事有趣的地方在哪里?

A:推手本身最有魅力那部分就是接手,就是两个人的双手要粘在一起互推。这是一个身体互动游戏,又一点有竞技,但是又不会伤人。你可以把它看成一个技能。练习推手就会认识新朋友,朋友带朋友,就会有好玩的事发生。

Q:推荐一个你觉得有意思的人?

A:两个朋友吧,张涵露和冯俊华。


……

解锁完整阅读体验
请下载“小鸟文学”app

或在应用商店搜索“小鸟文学”👆

文内图片均由受访者惠允

本月🐦

欢迎你带着好奇心阅读小鸟文学
首先需要在应用商店下载“小鸟文学”app;
如果想看完整的收费文章,需要付费。同时,我们也一直为读者提供免费内容。
现在的价格是任意三篇(可跨界兑换,比如,一篇属于杂志文章,两篇在图书馆)收费文章 12 元,单独购买每月杂志 PDF 版 30 元,年费会员 588 元。小鸟别册 PDF 版也可单独购买。
年费会员指的是,自你付费起的一年内,你可以阅读 app 上的所有内容、下载所有杂志和别册的 PDF 版——简单来说,你购买的是一年期的阅读和下载权限,会员到期后,你将无法阅读付费文章,也无法进行下载操作(无论它们是否在你的会员有效期内发布)
Android 可以微信或支付宝付款,iOS 只支持 Apple Pay。

小鸟的作者
李海鹏、杨潇、吉井忍、王竞、李明洁、熊景明、班宇、慢先生、彭剑斌、辽京、赵松、张怡微、苏方、陆茵茵、六神磊磊、彭浩翔、王占黑、周恺、许佳、戴潍娜、西渡、唐克扬、凌岚、潘博、路明、张依依、陈雨婷、黄璐、Christopher St. Cavish、马里奥·巴尔加斯·略萨、科尔姆·托宾、扎迪·史密斯、萨莉·鲁尼、刘宇昆等。

小鸟图书馆
《小鸟文学》还有一个经典短篇小说文库。在小鸟图书馆,你不仅可以通过以意想不到的形式组成的专题发现有意思的短篇小说,也能搜索特定作者读到 ta 的作品。

非虚构图书馆
这个栏目旨在介绍优秀的非虚构写作者,不仅有他们的代表作,还有他们的新作。非虚构是一个宏大的词,包括了特稿、纪实散文、报告文学等等一切虚构以外的词,如果说小说是时代解码器,非虚构的标本让人回溯过往,思考未来。

小鸟团队
目前编辑委员会成员包括:
李静睿,本土小说编辑,同时她也是一位作家;
彭伦,中国最好的文学编辑之一,他负责版权引进小说;
顾湘,小鸟图书馆馆长,她以专题的形式推荐图书馆里的短篇小说;
杨樱,《小鸟文学》主编,主管非虚构部分;
伊险峰,非虚构和档案的编辑;
曾梦龙,非虚构编辑;
沈非,版权编辑。
以上几位也都是《小鸟文学》的作者。

📪联系我们
[email protected]
新浪微博|豆瓣 @小鸟文学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

戳这里提交新闻线索和高质量文章给我们。
相关阅读
回村过年咯!年味或许就是一种团圆味感才是真哈佛调查发现:这8个因素会“折寿”,孤独也是一种病!离开北京之后,我给自己一到三年的生活“实习期”|接力访问016 Alexwood日本国宝级帅哥突然消失在公众视野,原来帅也是一种压力?!闷声小发明在当下,更要学会“用擅长的方式做喜欢的事情”|接力访问014 池晓沉默——至少跟说话和写作一样——也是一种回答 | 一周荐书用文学炸药毁灭那个腐朽的世界|接力访问030 金特艾子靖:NFT艺术不是艺术?|花瓣“超级可以”设计大会再识加州日本啊,日本(五)枯山水幸福是一种能力,更是一种选择 | 这3件小事,能显著提升你的幸福感计划过 20 年的生活,4 年之后就得换场|接力访问024 Aaron炸厨房也是一种天赋!被网友的黑暗料理震惊到...雪人孩子多大移民合适?或许您错了,或许我错了跑步都不会,健身也白费!女患者“赤裸上身”被“围观”?有时候,得理不饶人也是一种病!“我来中国是想改变这里一点点,虽然我知道这不可能”|接力访问022 苏东威接力访华!欧盟各国领导人释放积极信号一个不在游戏规则里的影像制作者|接力访问013 万青靠谱,不是一种才华,而是一种人品纪录片导演,是生活本身做盲文字体,是我在公司需求之外额外的主意|接力访问018 李超对话鲁安东、王子耕:深双本身就是一种都市主义 | 锋群效应Vol.11一口也吃不到也是一种本事!好的艺术应该是辛辣的|接力访问019 张涵露离开,也是一种解脱​,阿德恩突然辞职!新西兰反华政客机会来了?“衣貌取人”,也是一种公平零基础转申艺术?这些专业可能更适合你!“标题党”也是一种写作技巧,小学生都会的新闻题材写作…赶跑色狼、疯狂工作、演出上节目…中国女歌手来澳打工度假:“生活本就该这么精彩”17 岁,“在成为真正的女性主义者的路上努力着”|接力访问022 程意不用总是努力去找事物间的区别,这不也是一种幸福吗?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