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杀《狂飙》涉毒艺人,是道德绑架还是罪有应得?
道德绑架 or 罪有应得?
涉毒、打架、婚外恋的明星演员,道德有了瑕疵就不能上春晚?
婚前出轨的男记者,应该被开除公职?
有过前科的人,就没有资格开专车当司机?
风头正劲的纽约市长候选人,因为向网友发送猥琐照片,应该宣布退选?
这些场景,在生活中常见吗?这是当事人“罪有应得”,还是公众在“道德绑架”?
在C计划的线上课堂上,我们一起讨论了一部电影:一个国家的诞生。
这是一个有关南北战争时期、美国奴隶起义的故事。演技强大,主题震撼,在圣丹尼斯电影节上被狂热追捧。
黑人导演内特派克,不仅是编剧,还自任男一号,表现非常出众。
然而——当他满心喜悦等待爆红的时候,却被曝出曾是一起强奸案的嫌疑人。
17年前,还是大二学生的派克和他的一位朋友被指控强奸了一名醉酒的大一新生。庭审过程充满争议,派克做了很多在外人看来流氓式的辩护——例如,他说他以为性行为时双方自愿的,因为“女方没有给出一点已丧失意识的提示”。而在调查期间,派克还雇佣了私家侦探跟踪这个女孩,在校园里曝光了她的信息,并有侮辱性的语言和行动。
派克最后被认定无罪,部分是因为他和那位女孩在“强奸案”之前有过双方合意的性关系。而他的朋友则被定罪,判刑六个月。
在这个案子的庭审期间,女孩就尝试过自杀。她在30岁那年再次自杀,死于重度抑郁,性虐待引起的创伤后应激障碍、滥用药物。
而派克自己,在得知女孩多年前自杀后,也在社交媒体上为此事道歉。他说,尽管他还是坚持称那一次性行为是双方自愿,但他已被羞愧吞没。他强调,19岁以后,他改变了很多,成长了很多,并将继续规范自己的言行。
但是,网友们并没有买账。一些原来盛赞《一个国家的诞生》这部电影的名人,都保持沉默,不再为派克站台。甚至还有不少网友发起了抵制这部电影的运动。
如果是你,会因为派克的道德污点,而抵制他的电影吗?
因为某人有道德污点/人品有问题,否定他做某事的资格——这是诉诸人身吗?
诉诸人身,是人际交流和公共讨论中的一大谬误。简单来说,不就事论事,转而攻击当事人的背景、人品、动机、立场等——而后者与当下议题没有直接关联。诉诸人身,不仅可以有效操纵舆论,迅速转移话题,更是激化人际冲突矛盾的一大毒瘤。
因为导演的道德有瑕疵,而认为他拍的电影也不好——这是一种显然的诉诸人身。
但是——我并不否认这是一部好电影,仅仅是为了表示我对这个人的否定,而拒绝观看他拍摄的电影,拒绝为他提供票房,拒绝让他名利双收——这还叫做诉诸人身吗?
这种抵制和拒绝,背后的逻辑是什么?
第一种逻辑是:
A有道德问题/瑕疵。
做某事要求不能有道德问题。
A没有资格做某事。
这个推理过程要成立:
1)首先要确认,A是不是有这种道德问题,证据的真实性。以及,一个人过去有这个问题,能不能推导他一直都存在这个问题。如果他真心悔改了,接受惩罚了,还要一直给他打上道德有问题的标签吗?
2)这是最核心的,做某事,是不是要求不能有B问题。这个道德问题,和要从事的这件事,到底相不相关?
在电视台跑新闻,记者本人婚前出轨会让他采写的新闻也出现价值观偏差?
在党国政治宣传的重要舞台上,每个演员的形象都代表着当局的道德取向?
开专车,司机除了驾驶技术过硬,不能损害乘客的人身财产安全也是必然要求?
民选市长,市长本人也应该成为市民的道德模范?
拍一部讲述美国奴隶运动的电影时,导演、主演本人在私生活上的污点,会影响电影的价值表达?
第二种逻辑是:
A有道德问题,应该受到惩罚。
让A做某事,会给A带来好处,抵消这种惩罚。
不能让A做某事。
封杀你,开除你,不招聘你,断了你的生计,这是对你错误行为的一种惩罚,是你要付出的代价。这是一种震慑,一种对公序良俗的维护。维持一个社会正常运转,给其他人释放信号:犯了这样的错误,是要受到惩罚的,社会的容忍度是非常低的。
那我们这里核心要考虑的,是这种报复、惩罚,和当事人过错的严重程度是不是成比例的。当一个人的公共性越强,他行为的公共性越强,社会的标准也会更加的严苛。
那么,一个人因为婚前出轨,名声受损,那是不是还一定要他丢掉饭碗,断了生计?一个人,已经坐过牢了,已经为自己的过错付出了代价了,是不是还要给他打上有前科的标签,在就业、生活各方面,处处歧视他呢?
一个社会对性别暴力的零容忍,严格谴责不尊重女性的行为——这本身没有问题。但这个时候,我们要考虑,这种谴责,这种抵制的强度,和导演犯下的过错,是否成正比。我们在什么情况下,应该给他悔悟、重新做人的机会?
相关性和比例原则,是我们考虑一种制裁措施是否合理,需要考虑的两个纬度。
上面这一长串问题,或许并没有一个标准的答案。
针对不同的案例,有的人认为道德相关,有的人可能认为惩罚过重。不同的观点,相互牵制,相互平衡。在观点相互平衡的情况下,就不会形成一个强制性的指令,封杀派克,禁止它的电影公映。人们可以出于不同的价值取向,做出不同的选择。抵制派克的人,也可以自由发声,表达自己对性暴力的零容忍。整个社会,才会因为这么多多元的声音,而更有活力。
呐,那我们的问题又来了。私德有瑕疵的演员,你认为可不可以上春晚呢?
作者:蓝方
C计划联合创始人,毕业于中国政法大学和法国巴黎政治大学,曾任《财经》杂志、财新传媒公共政策资深记者。
更多信息,请扫右下方二维码,添加客服微信咨询。老学员可向客服小思咨询。
推荐阅读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