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万分之一的你,如何突围“最难毕业季”?
《经济学人·商论》现在订阅就送官方定制版《每日一词集锦》!
”
“最难毕业季”,这次是真的来了。教育部数据显示,今年高校应届毕业生规模预计达1076万人,人数首次突破一千万,同比增加167万人,规模和增量均创历史新高。国家统计局此前则公布,2022年4月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升至6.1%,其中青年失业率达18.2%。在全球经济压力和疫情的叠加影响下,灵活就业、自主创业成为新的路径,与此同时,考公考研热度持续飙升。后疫情时代的技术变革还在为职场新鲜人带来全新的转型考验。仅仅拥有书本知识,已经不足以帮你适应瞬息万变的未来。
站在人生的十字路口,走出校园、初入职场的重重难关,要如何突围?真实的全球化工作者需要怎样的认知体系和思维能力?怎样在校园之外进行持续的自我教育?这是全体职场人都会面对的问题,也是2022届千万毕业生需要考虑的长期课题。
从校园到严峻的就业市场,你该如何另辟蹊径?要应对当下,就要先理解现实,更要了解自己。焦灼的声浪之中,不如先冷静下来,看看真实职场有哪些你可能不知道的事。
你的同事到底说的啥意思?这里有一份简要指南
里德·黑斯廷斯(Reed Hastings)围绕它打造了奈飞的文化。雷·达里奥(Ray Dalio)把它作为桥水(Bridgewater)的立身之本。“彻底坦诚”的理念认为鼓励诚实是经营企业的最佳方式:每个人都不回避事实,更迅速的反馈提升了业绩。大多数公司都依赖一套更含混的话术。人们很少直白地说出他们的真实意图,却又希望自己的意思已经传达得明白无误。就像是英国人那样说话,但得拿工资。在这样的职场中打拼,你需要一本黑话手册。
“I hear you”
“我知道了。”
Ostensible meaning: You’re making a legitimate point
表面意思:你的看法有道理
Actual meaning: Be quiet
实际意思:别说了
“Let’s discuss this offline”
“我们会后再议。”
Ostensible meaning: We shouldn’t waste other people’s valuable time
表面意思:我们不要浪费其他人的宝贵时间
Actual meaning: Let’s never speak of this again (see also: “Let’s put a pin in it”)
实际意思:我们再也别提这事了(“把它放进待议事项”同理)
“We should all learn to walk in each other’s shoes”
“我们都该学着换位思考”
Ostensible meaning: Shared understanding results in better outcomes
表面意思:彼此理解能带来更好的结果
Actual meaning: I need you to know that my job is a living hell
实际意思:你看不出我干这份工作是在活受罪吗
阅读《职场黑话手册》(The business phrasebook)完整文章,破解更多外企黑话:
“I'm just curious…”
“It’s great to have started this conversation”
“I wanted to keep you in the loop”
“Do you have five minutes?”
“Let’s handle this asynchronously”
“It’s on the product roadmap”
“We’re moving to an agile framework”
“It’s a legacy tech stack”
“We are planning for the metaverse”
“Bring your whole selves to work”
长期以来,制造业工人在上下班打卡之外一直都要面对这种数值指标。一个重大的变化是如今类似的指标和评分体系已经扩散到越来越多的经济领域。高校教研人员要接受学生的评价;护士可能要根据“行为锚定评分量表”接受考核,测评他们对病人表现出的同理心。
零工经济的劳动者通过互联网与雇主和顾客建立联系,而评分是零工经济的核心。即使全职员工也可能依赖这样或那样的评分。为了避免被指责在招聘时存在性别或种族偏见,企业使用“客观”评分系统来保护自己免遭歧视诉讼。而员工也需要关心对自己的评分。
欧洲工商管理学院(INSEAD)的詹比耶洛·彼崔格里利(Gianpiero Petriglieri)称,由于企业已不再提供终身雇佣,每个人都成了独立劳动者,不管你喜不喜欢。简历中最重要的段落也许不是你曾就读哪所大学,而是你在团队合作、创新和适应能力等方面的得分。
要求明确是关键。现在的任务是确保混合式工作对雇佣双方都能起到最佳效果。这关键取决于一个因素:明确。当每个人都知道给自己的任务和要求是什么的时候,效果才最好。先从混合式工作周的架构说起。理论上讲,混合式工作对员工的一大吸引力是他们可以自行选择在每周的哪几天去办公室。而现场工作的意义在于能和同事协作并增进关系。如果公司明确在一周的哪几天安排谁来办公室,实现这种好处的可能性就会大增。
明确性还能充分实现居家办公的好处。如果说办公室上班最适合进行旋风式的团队头脑风暴和社交活动,那居家工作显然最适合用来做那些可独立完成或者需要集中注意力的工作。这就要求老板们勉为其难地克制一下自己,不要随意打扰员工。
如果预期非常明确,做到这一点就没那么难。工作管理平台Asana的安妮·雷蒙迪(AnneRaimondi)表示,Asana希望员工周一、周二和周四去办公室,并且周三“不开会”。如果哪个主管想在周三开会,就必须与自己的团队“重新协定”,并解释这么做的必要性。同理,如果是电子邮件,那就明确需要的回复时间。
由于疫情已使得工作与办公室坐班完全脱钩,许多公司的员工都换上了愈发不正式的衣服。然而,与摩根大通不同的是,大多数公司都没有制定任何规范,说明哪些着装合适,哪些不合适。尽管德尔塔变种病毒迫使企业推迟回归办公室,但那一天终将到来。当员工回到他们的工位上——至少在有些时候——可能就需要新的着装规范。
集合起来看,个人穿什么不仅仅体现了个人喜好。每个人的着装选择合在一起就构成了一个时代的精神面貌。上世纪20年代的活泼华丽风紧跟在一战和西班牙流感时期的悲观消沉后出现,这绝非偶然。今天的时尚品牌希望,等到疫情最终退去,不论男女,专业人士们会重新燃起精心着装的欲望。
而如果去办公室是一种仪式,那么搭配衣服可以是一种乐趣,而非一件苦差。一个人的着装方式是自我表达的一部分。它还能在公共和私人生活之间划出界限。脱掉在办公室的正装,换上舒适的衣服,标志着每天从工作到非工作时间的过渡。这道界限在封锁期间变得模糊,很需要明确一些。一个男人穿西装打领带,也意味着他将在傍晚松开领带。
一些高管给自己写。Meta(Facebook的前身)的大腕安德鲁·博斯沃思(Andrew Bosworth)有一个博客,兴味盎然地思考许多话题,其中就包括写作本身:“以我的经验来说,讨论扩展了可能性的空间,而书写提炼出其中最关键的要素。”其他高管写给很多人。拉里·芬克(Larry Fink)和巴菲特每年的致股东信都堪称企业界的一次畅销书发布。但是,向远程办公的转变提升了写作对整个组织的价值,而不仅仅是对高管。
在向其他地点的同事移交工作时,或者员工们在一个项目上“异步”工作(也就是自由选择工作时间)时,全面的文档记录至关重要。当新员工开始接手一件任务,他们需要了解来龙去脉。当资深员工离职时,他们应该把自己的知识留下来。将一切都付诸纸笔听起来麻烦至极。但当你出席一次会议,却对上次会议的决议一无所知,又何尝不要抓耳挠腮。
“Brainwriting”(书面头脑风暴法)是Slack等公司都在使用的一种头脑风暴方法。开始集体讨论之前,先让参与者把自己的想法写下来。在贺卡中罗列企业价值观也许会少些人情味。但把公司文化精心总结成文在混合和远程办公的职场更有用处,因为在这种环境中新入职的员工较少有机会见到和观察同事。写作并不总是职场沟通的最佳方式。视频让人印象更深;打电话速度更快;就连PPT也有自己的用武之地。但就书写所需的结构化思考以及分享和编辑的便利性而言,它可谓远程工作的绝配。
《经济学人》巴托比专栏:“巴托比”专栏得名于赫曼·梅尔维尔1853年的同名短篇小说。巴托比的专栏作家认为小说中的故事对于今天的职场与管理仍然极富启发:无论你是管理者还是员工,都是时候更新你对职场的认识,给管理“做减法”了。巴托比专栏作者结合自身经验与行业动态,分析了远程办公、去中心化、“战时”管理等新形态及其对未来职场的深度影响。
🔍欢迎下载《经济学人·商论》并搜索“巴托比”直通更多往期职场精选文章。
现在订阅《经济学人·商论》,2022应届生同享¥299学生优惠价,赠送商论学习社区及纸质版《每日一词》合辑,为你突围毕业季送上与众不同的思维利器!
👇 订阅《经济学人·商论》👇
享多重福利
点击原文直达订阅 ↓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