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史上最难就业季,北大清华、哈佛MIT的毕业生去向有何不同?

史上最难就业季,北大清华、哈佛MIT的毕业生去向有何不同?

教育

眼下进入毕业季,今年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格外引人关注:


一方面,今年我国高校毕业人数首次超过1000万人,为历史之最!而眼下疫情以及疫情所造成的经济下行,让今年毕业生就业行情更是“雪上加霜”!甚至连国务院都在最近几个月多次召开会议要求各级政府和部门重视和解决毕业生就业问题。



另一方面,我国高校毕业严重“内卷”,背后是人才和岗位的结构性不平衡问题,尤其是最近北大、清华等名校博士毕业生去县级政府考编制的新闻,更是让很多人难以理解。



这些现象是中国所特有的还是全世界普遍的?哈佛等海外名校的毕业生是否也有同样的就业困境?今天,我们汇总了北大、清华和哈佛、麻省理工学生去向的数据,看看这些中美顶级高校学生的就业和价值趋向。


 哈佛校长在北大

 01  就业or深造


围绕去向这个问题,被讨论的最多的就是本科毕业后继续读研深造还是直接工作。


而在这个问题上,中美顶尖高校毕业生存在的差异也可以说是最大的。


哈佛大学校报在近期对509名2021届毕业生进行了调查统计,结果显示大多数哈佛大学毕业生都选择在毕业后直接就业(61%),只有16%的毕业生计划继续读研深造。另外有14%的毕业生暂时还没有想好毕业后的计划,还有1%的毕业生决定先去旅游一年。



与哈佛大学类似,近七年的统计数据显示MIT的本科生选择直接就业的人数也超过50%(如下图)。


不过,或许与理工科在未来发展上的要求有关,MIT读研深造的学生相比哈佛更多,2021届毕业生超过43%选择读研深造。

 MIT官网数据


而对于清华和北大的毕业生来说,读研深造是更加广泛的选择。


2020届清华大学本科毕业生,选择读研深造的人数高达76.3%直接就业的人数只占21.5%



北京大学目前仅更新到2019届毕业生就业质量报道,报告中显示选择继续国内外深造的学生同样占比高达73.52%



可以看到清华北大学生在本科毕业后有约七至八成选择继续深造读研,远超哈佛和MIT的比例。


比起哈佛、MIT的学生,北大、清华的学生为什么这么喜欢读研究生?是因为北大清华的本科教育不足以让大多数学生做好就业的准备?答案显然不是。


而且恰恰相反,哈佛大学的本科生都在哈佛学院,专业以基础学科为主,是很多人看来不好直接找工作的专业;哈佛大学法学院、医学院、商学院都没有本科生MIT虽然以工科为主,但是商学院同样没有本科生。而北大清华的本科生则分布于各个专业。


这里面很大的因素在于中美研究生教育机制的不同,以及背后的读研究生成本不同问题。


美国大学生本科毕业,如果想走学术路线,一般都是直接申请博士(可以理解成我们的硕博连读)。


美国大学很多专业,尤其是基础研究领域,只有博士专业,没有硕士专业。


显而易见,花5-6年甚至更长读博士,有巨大的时间成本(虽然博士一般都有全额奖学金无需考虑经济因素)。所以只有想清楚自己以后要搞学术的学生,才会去读博士


美国也有1-2年的硕士(极个别硕士专业3年),这个时间成本虽然不大,但是美国的硕士专业(包括MBA等)基本上要自费,学费一年5-6万美元,经济成本巨大,直接吓跑不少美国学生。


而北大、清华的本科生,其实很大比例是通过保研读研究生的。这里面没有考研成本和不确定因素(美国大学没有所谓的保研,都要申请),经济上学费几乎没有成本,时间上大多数2-3年的硕士研究生也是可以承受的。这种情况下,硕士研究生,成了半数北大、清华学生的选择。


放眼全国,2016年国内研究生考试报名人数为177万人,而2022年国内研究生考试报名人数已经高达457万,短短6年的时间,国内考研报名人数已然翻了近2倍。


如果说普通大学的本科毕业生想进入更高层次的大学读研究生,是追求更高的学历,在以后的就业市场更有竞争力。那对已经处于金字塔顶尖的北大、清华学生而言,大规模选择读研,总体还是因为目前国内读研综合成本太低。大家都去读研,形成“剧场效应”,无形之中助长了就业门槛。


同时,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北大、清华的很多学生也有经济实力承受去国外读自费的硕士研究生——而20年前,北大、清华学生出国,基本上都是清一色的读博士。


 02  行业和城市


顶尖高校毕业生会选择哪些城市和行业?这是另外一个有趣的问题。


2021届哈佛毕业生调查显示,金融 (21%)、咨询 (19%) 和科技 (17%) 仍然是应届毕业生首选的三大行业。另外从事学术研究领域的毕业生比例也达到了10%。


去年MIT对2019届毕业生所在行业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信息技术(30%)、金融/保险(17%)、专业、科学和技术服务(包含咨询)(15%)是毕业生最多的三大领域,与哈佛大学基本一致。



国内清华、北大毕业生的就业行业选择则完全不同。首先,2019届北大毕业生有接近一半(49.79%)进入党政机关和事业单位,也就是俗称的“体制内”。


在具体行业上,教育(23.03%)、金融(19.88%)、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18.08%)是毕业生最多的三大行业。



清华毕业生进入“体制内”的毕业虽然没有北大那么多,但选择党政机关和事业单位的毕业生同样超过三成。宇宙的尽头果然是编制!



而如果抛开中国特殊的“体制内”情节不谈,我们可以发现中美顶尖高校的毕业生就业集中的热门领略其实大体相同,都与当前社会发展最前沿的需求相契合。


在地域选择方面,2021届哈佛毕业生中,21%的学生留在了学校所在的马塞诸塞州,22%的学生前往纽约,另外10%的学生选择启程加州。MIT毕业生调查没有公布此项数据。



而所在地都在北京的清华、北大,两所大学毕业生分布地域上也基本一致北京、上海、珠三角、长三角是绝大多数人的选择。


清华毕业生地域分布


 北大毕业生地域分布


无论是中国还是美国,这些最具毕业生欢迎的地区都普遍具有经济发达、城市繁荣、就业竞争激烈但前景乐观的特点,在金融、服务、生产、创新等领域具有领先地位,为毕业生提供丰富的职业发展资源。


 03  毕业生薪资


既然聊到了工作,那么中美顶尖高校毕业生的薪资收入比较起来又如何呢?


超过63%的哈佛大学2021届毕业生的平均起薪超过70,000 美元——高于全美平均水平的 50,000 美元。其中有四分之一左右的佼佼者起薪可以超过100,000美元。



MIT方面,校方虽然没有对毕业生薪资进行调查,但根据最新的PayScale网站的统计数据,MIT毕业生的平均起薪超过90,000美元



清华、北大的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则都不涉及薪资调查,中国薪酬网发布的《2020中国高校毕业生薪酬指数排名》中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位居前二。

清华大学毕业生平均薪酬10818元,北京大学毕业生平均薪酬10698元

虽然北大、清华毕业生绝对薪资没有哈佛、MIT高,但据统计,2020年全国应届生平均期望薪资6930元/月,平均薪资实为5290元/月。

从比例上看,清华、北大毕业生的起薪已是平均水平的两倍,相比哈佛、MIT毕业生领先平均水平的幅度更大!
《留学字典》原创文章精选

教育·看世界

哈佛校长毕业演讲:带着激情去拥抱未知世界世界那么乱,还能不能出去留学?2021年35万中国学生赴美留学 | 2021年英国移民报告 | 谷爱凌们和“学二代”的时代 | 2022春季开学“逆行”赴美的留学生 | 留学生的2021年,疫情和孤独相伴 | 美高学生的寄宿生涯 | 芝加哥的两个平行世界 | 我们对美国的认知来自何处 

分享·留学圈

美国新增22个专业3年OPT | 我的63岁华裔同学 | 文科留学生进Facebook工作 | 在纽约讲脱口秀的哥大留学生 | 上海某区不招一年制硕士海龟 | 年入百万上海家庭是否该出国留学 | 进藤校后,我发现这可能是错误的选择 | 从硅谷到上海,海归码农经历了什么

数据·申请季

MIT今年录取率不到4%,20+中国学生录取 | 加州大学申请人数破21万 | 国内百所高中2021年加州大学录取官方数据 | 2022早申名校offer出自哪些机构顾问?2022年早申名校录取汇总 | 早申过后,RD还能发多少offer?RD申请保底学校国际学生录取率 美国大学给国际学生奖学金 深国交帝国理工录取人数全球第一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

戳这里提交新闻线索和高质量文章给我们。
相关阅读
RISC和CISC,究竟有何不同?哈佛MIT川黑发来的纪录片:2千骡子与“美国历史上最安全的选举”史上最难就业季,MIT毕业生回国进发改委当公务员!助力毕业生就业|无惧“最难”就业季 高校“拓岗”进行时今天开始,这37所全球顶级大学的毕业生可以去英国找工作了!波士顿最美毕业季, 是谁来参加你的毕业典礼呢?大学生迎最难就业季 选择慢就业的人多了起来美国哪所大学的毕业生赚钱多?兼Caltech申请文书之一墨尔本发现口蹄疫病毒碎片!口蹄疫和手足口有何不同?人会感染吗?毕业季,想念做学生的每一天School Choice的利弊得失不一样的毕业季最难毕业季到底多难?我调查了30个金融应届生的毕业去向,最后发现……上万元的中和抗体VS新冠疫苗,有何不同?预防新冠该怎么选?“最难毕业季”下的富二代:老爸破产抵押别墅,只给他留了100万“找工作就像谈恋爱”:HR眼中的最难就业季美本申请攻略!美本7大申请系统有何不同?职校生的就业季:技校生“不存在就业难”,中职生忙升学走进繁花:荷兰(10)-欧元诞生地毕业季:MIT毕业生这几年都学到了什么?疫情中的毕业生们,不想成功了【本周讲座报名】《美国雇主最看重的毕业生7个就业力》结束清零政策需要付出多大的代价?天猫精灵今天推出Sound系列,沉淀四年的智能声学有何不同?晨读 | 特斯拉都要裁员 10%?!中国互联网大厂的裁员潮与美国有何不同?千万分之一的你,如何突围“最难毕业季”?天鵝輓歌(Swan Song)為愛複製自己助力毕业生就业|中传毕业生方婷:用文档记录投递的每一份工作史上最难就业季来临,这个人才倍缺的行业却没人?跟生不逢时的毕业生们絮叨几句一所职业学校的毕业季:97%的就业率与“00后”的急迫感清华、复旦、浙大毕业生,最爱去哪留学?在美国55.在台湾外交官家百日复盘 | 从徐汇到杨浦,上海十六区疫情走势为何不同?又是毕业季,美国著名建筑院校都请谁来毕业典礼致辞?最后这两位出圈了!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