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读 | 特斯拉都要裁员 10%?!中国互联网大厂的裁员潮与美国有何不同?
晨读 第713期
怕太长你不听
▸ 特斯拉裁员“邮件门”详情?
▸ 特斯拉裁员事件出现了什么反转?
▸ 中国互联网大厂裁员情况如何?与美国有何不同?
Tesla to Cut 10% of Salaried Staff, Musk Tells Employees
微词卡和晨读营见文末
Tesla's chief executive, Elon Musk, plans to cut 10 percent of the electric carmaker's salaried work force, he told staff in an email on Friday.
The job cuts will not apply to employees who build cars or batteries or who install solar panels, and the number of hourly employees will increase, Mr. Musk said in the email, a copy of which was reviewed by The New York Times. "Tesla will be reducing salaried head count by 10 percent, as we have become over staffed in many areas," he said.
来源 纽约时报
本期99词 | 累计33945词
六月到了,我们的年中活动要开始了。
特别是跟着我们看晨读的很多小伙伴,
可能并不知道我们的主业是拿一些有深度、有长度的外刊文章
给你逐词逐句地又讲语言、又讲思路、又讲内容。
如果你对英语有点兴趣,有中学以上的语法水平,
并且不单是学英语,
也想开阔视野、培养自己的独立思考能力,
那我们即将开始的精读体验营,真的值得一试。
只有 5 天时间,而且免!费!
为了督促你学完这 5 次课,我们收取少量报名费;
只要你每天打卡,我们还会把钱退给你。
有兴趣的有缘人不妨一试,具体报名方式详见文中海报。
工作难找,饭碗难保。
尤其对于在所谓互联网大厂工作的朋友,最近关于裁员的声浪是一浪接一浪。
实际上换个角度来看,
这场科技大厂的裁员风浪不止于疫情之下的中国。
尤其是这两天。
随着全球市值最高的车企特斯拉
也被 ta 家老板马斯克传出要大裁员,
(而且还是以各种名义来裁员)
一时间舆论哗然。
昨天,这事居然还出现了情节反转,
眼下这波席卷中外大厂裁员浪潮,到底有多惨烈?
为什么纷纷赶在这会儿来裁?
现象加本质,咱们一并来谈。
老规矩,先讲 5 分钟英语头条,对学外语没兴趣的朋友可以直接滑到后面的干货部分。
英 语 词 汇 讲 解
借《纽约时报》的这篇报道,把马斯克裁员的内容给各位说道说道。
标题就讲得很清楚:
马斯克告诉员工,要从薪酬员工里砍掉 10%
这一个 to 表示将来,相当于 Tesla will cut/plans to cut。
salary staff 也就是领薪酬的员工。
但员工难道还能不领薪酬吗?直接用 staff 来表示员工不就够了么?
这当中其实是有门道的——
salary 我们很熟悉的意思是薪酬、薪水,但通常指的其实是按月发放的固定薪酬。
所以作为人力资源管理中的术语,salaried employee/staff 其实指的是领取固定薪酬的员工;
而像临时工、小时工,按工作时间结工钱的那部分工人,其实并不在马斯克打算裁员之列。
具体什么情况我们进正文来看:
干 货 讲 解
01
事实上最近各大媒体都在盯着马斯克要裁员这件事。
甚至这事可以叫做“邮件门”——
因为整个风波都源于他的内部邮件被人给一封又一封地曝出来。
这当中最早的爆料来自上周五的路透社。
ta 家说自己独家获得了马斯克周四发给高管的一封电子邮件,标题就叫“暂停全球范围内的所有招聘”。
马斯克在邮件里告诉高管:他对美国的经济形势感觉“超级糟糕”;
并且在这封邮件里,他白纸黑字地表示:计划裁掉特斯拉 1/10 的员工。
这个消息传出来自然是各界关注——毕竟是全球股价最高的车企;而且作为新能源车企的领头羊,市场应该一片大好,怎么就开始要裁员了?
结果就在大家对路透社独家爆料还在议论纷纷的时候,上周五(也就是给高管的邮件发出的第二天),马斯克给更多特斯拉员工发了一封信,内容基本上坐实了路透社的爆料。
马斯克在信中对员工坦言,特斯拉接下来打算削减 10%的员工。
但准确讲,他针对的是“salaried headcount”——每个月按时领工资的那部分人。
所以说,马斯克这次的裁员是针对“全职员工”下手。
他甚至表示:对兼职员工(按工作小时数来计费的劳动者)不仅不会裁,而且给到的时薪还会增加。
换句话说,似乎就是要减少全职,增加兼职。
特斯拉提交给美国监管机构的文件显示:这家公司截止到去年底在全球范围内的雇员数已经将近 10 万,所以裁员 10%就意味着有 1 万人要下岗。
目前我看到的国内外媒体都讲:不管是特斯拉总部还是中国这边,都还没有对怎么裁员作出回应。
不过这个事情连联系几天前的另一个头条,感觉还真是早就埋了伏笔。
我看好多媒体都谈到,就在发给高管的那封邮件出来前两天(也就是上周二),马斯克也给全体员工发了一封信,说从现在开始要禁止远程办公。
他在邮件里告诉特斯拉还有(他旗下另一间造火箭的) SpaceX 公司员工,ta 们“每周至少要在办公室里待满 40 个小时”。
而且在邮件里他还专门说:“如果你不出现在办公室,我们会认为你已经辞职。”
而且不单是针对普通员工,马斯克还以自己为榜样,告诫那些高管:“你的职位越高,你的存在就应该越显眼。”
“这就是我经常住在工厂里的原因——这样的话那些在生产线上的人就能看到我在他们旁边工作了。如果我不这么做,特斯拉早就破产了。”
你看,在当下各大公司(特别是高科技公司)都在把员工往线上转的背景下,马斯克周二的这份表态明显就是逆流而动,必然招致很多员工的不爽。
而且无独有偶,他最近还因为拉踩中美员工的言论而同样得罪他的美国雇员。
在接受英国《金融时报》采访时,马斯克说:
“中国工人会工作到凌晨 3:00 都不离开工厂,而美国工人却是在想方设法不工作。”
这话放出来自然也被他的很多美国员工吐槽。
但是那个时候很多人觉得,马斯克的这句话或许也只是随意抒发——属于是霸道总裁的随性言论,
但直到这两天他宣布要裁员,好多人才开始觉悟:
原来中外老板都一样——当老板给你提各种不合理的要求或者骂你懒骂你笨的时候,其实他就是想要赶你走了。
说白了,什么要你必须线下办公、骂你加班不够勤,这些话其实都指向一个理由:
马斯克想裁员。
但是这件事情并不是到这儿就结束了。
事实上就在周五说裁员 10%的消息曝出后,当天特斯拉的股价就跌了 9.2%。
也就是说,这 10%的裁员还没有执行呢,公司市值先被砍去了将近 10%。
结果马斯克自己都坐不住了——
到了周六的晚上(准确讲就是北京时间的昨天了),马斯克自己在推特上改口,说特斯拉不但不会裁员,总员工数还会在未来的 12 个月里面增加,只不过其中全职员工的数量基本不变。
也就是说:他收回了此前说要裁员 10%的决定。
才一天时间,这弯真是说转就转。
02
但是不管马斯克自己怎么反复,很多人更关心的是:
作为新能源行业的老大,为什么连特斯拉都要考虑裁员了?
最早曝出猛料的路透社在昨天还专门发了一篇分析文章,标题就取得很有意思。ta 们援引分析人士的话说:
马斯克的警告可以成为汽车行业的“煤矿金丝雀"时刻。
“煤矿里的金丝雀"什么意思?
其实这是英语中的一句俗语:早年间煤矿工人下矿井时会带上一只金丝雀,它比较娇嫩,一旦煤矿里出现有毒气体会先被毒死,这样就能让矿工意识到危险并设法脱身。
所以后来就用它来指代那些能够遇见行业风险正在逼近的事件。
具体在这的意思就是:像特斯拉这样的企业都在考虑裁员,其实可能反映的是整个汽车行业的不景气。
这篇文章指出,特斯拉目前在供求两方面都受到打击:
从供应这一端来看,早在两年前新冠爆发之时,特斯拉就受到了第一轮打击。当时的疫情迫使工厂关闭,整个汽车行业受到重创,而随后半导体芯片的短缺又进一步阻止了汽车的生产。
两年后,形势依旧没有明显好转。
再加上今年以来俄乌战争和中国的疫情封锁继续拖累全球整个汽车行业的供应链,甚至是销售额。
根据路透社援引的数据,且不论直接受疫情打击的中国,即便是已经复工复产很长时间的美国,ta 们 5 月份新车的销量折算成全年销量(也就是一个年化估值)大概是 1,268 万辆;
这个数字比起疫情前每年 1,700 万辆的销量可以说是相去甚远。
如果是从需求端来看,正如马斯克所提到的:美国现在的经济“非常糟糕”,其实主要指的就是美国现在的通胀压力依然很大。
通货膨胀就意味着物价高,人们买东西特别是汽车这样的大物件意愿就会下降。
所以在马斯克看来,美国现在买车的人依然很少,原因不单是供应链的问题,更是由于通胀抑制了人们的消费。
不过尽管如此,马斯克这番认为美国经济遭透了的“危世之言”也并未被所有同行认可。
像福特、日产等车企的高管在上周都出来表示:他们认为消费者的需求依然很旺盛,很多车商手里都已经没有库存了。
并且还有不少人认为,之所以现在要裁员,其实是特斯拉自身存在的问题;
说得更准确一点,其实也不是特斯拉自身业绩出现什么大问题,而是由于之前招人实在太猛了,已经超过了自身业务的增速。
我看《纽约时报》在报道中就提到一个数据:
跟现在已经差不多 10 万员工的规模相比,就在两年前特斯拉的员工总数也就才 48,000 人。
也就是说:两年时间里,特斯拉的员工数量翻了一倍。
并且根据路透社援引摩根斯丹利的计算:按照员工的平均产出来看,特斯拉这家拥有科技公司光环的企业人均收入是 85万美元,什么概念?
听上去比 ta 要老态龙钟的、比如福特汽车的人均收入也能达到将近 76 万美元。
也就是说,特斯拉员工创造收入的效率并没有比传统车企高出多少。
我想这恐怕才是注重“第一性原则”的马斯克考虑要做裁员的原因。
正如他在几封信中都提到的:“我们现在在各个领域的员工都太多了”。
多,其实不只是绝对数量上的多,可能更指人均创造的价值远不如马斯克预期的高。
03
人均创造收入不及预期,这一点远不止在特斯拉一家的身上看到。
最近各位有没有留意,不单我们国内,其实美国很多的科技大厂现在也在裁员或者是减少招聘。
比如滴滴打车的模仿对象 Uber 在上个月就表示将会缩减招聘和削减开支,
而他的老对手 Lyft 则直接表示将会减少员工数量。
另外在上个月的时候就有消息传出,Facebook(也就是脸书)的母公司 Meta 正在暂停招聘并削减一些招聘计划,而这一消息后来也被该公司发言人向财经媒体 CNBC 证实。
电商巨头亚马逊也在暂停招工,该公司的 CFO(首席财务官)在该公司的财报电话会议上告诉分析师:现在亚马逊的仓库已经变得“人满为患”了。
但目前来看,这些美国科技公司缩减招聘或者裁员背后,是不是整个美国经济出了问题,目前还难下定论。
因为有些公司停招或者裁员,是受一些短期因素的影响——
比如说亚马逊的 CFO 就解释说:
之所以裁员是因为此前在疫情封城期间,大量消费者转为网购,该公司不得已在物流仓储这个环节临时招了很多人;
现在疫情过了,网购需求回落,所以 ta 们就要搞裁员了。
但正如我昨天看到彭博社网站的一篇头版头条文章分析,
其实无论是在西雅图、硅谷还是得州奥斯汀,对全美国的 IT 企业来讲,都不得不面对一个严峻的新现实:
长达数十年的销售额快速增长、工作岗位无限扩张、公司股价不断飙升,令人兴奋的、顺风顺水的时代正在结束。
所以,当这些 IT 企业的增速已经放缓,市场的想象空间也已见顶,企业野蛮生长的外部空间既已消退,那利润也就只能朝内部、朝降本增效去看了,
那么裁员限招也就不可避免。
04
事实上不单是美国,今年以来中国的互联网行业也掀起了一股裁员的浪潮。
其实就算没有疫情的影响,早在 3 月份路透社就有报道称:
阿里、腾讯等公司今年将进行最大规模裁员,计划减少数万个工作岗位;
其中阿里预计将裁掉 15%,也就是将近 4 万员工;
腾讯方面今年将在腾讯视频、腾讯云等部门削减 10%~15%的员工;
而阿里旗下的饿了么平台将裁员达到 25%。
这些数字在当时看来就已经非常扎眼,但是这还只是在今年 3 月中国经济的形势还不错的时候;
过去这两个月里,其实各大公司已经在原有基础上又开展了新一轮的裁员。
也就是说,最近网上传的这些大厂离职潮,其实已经是今年的第二轮了。
像是香港的《南华早报》援引财经天下的报道:
从 4 月底开始,阿里又进行了新一轮裁员。这次裁员涉及到阿里的多个事业群,包括钉钉、阿里云,还有淘系(阿里新零售当中的淘宝、天猫、闲鱼)的技术支撑部门都在裁员之列;甚至有的部门直接被一锅端。
据阿里的中高层透露:此次裁员的规模大概是 20%左右,整个操作是从上个月中旬到 5 月底结束。
而且有意思的是:
我从网传的截图里看,这批被裁的阿里员工好像非但没有太多怨言,还对于阿里给到的补偿方案“ N+3”很满意(N 就是你在这家公司的服务年限,以此为基础再加三个月,总共 N +3 个月的工资作为给你的补偿金,另外再加一个月的社保)。
被裁了还夸阿里巴巴这一波很良心,可见这些阿里前员工心态都还不错;或许也是因为目睹了之前的裁员,早已经有了些心理准备。
而腾讯这边;也是像《南华早报》还有路透社都有报道说:4 月以来腾讯对包括腾讯视频,腾讯云在内业务亏损比较严重的部门进行了至少两轮裁员。
其中比较引发外界关注的是腾讯在 5 月份的新一轮裁员,因为涉及到公司的大部分事业群,不仅有腾讯云、广告业务、内容业务等等,关键连腾讯最核心的游戏业务也将裁员约 10%。
路透社还报道说:腾讯在 5 月底(其实就是 5 月 31 号)调整了公司的薪酬政策,将不再单独针对职级晋升做及时的薪酬调整。
换句话说:以后即便给你升了职也不等于要给你加薪,很有可能你的 title 升了,要承担的责任和工作量增加了,但是薪酬却可能并没有涨。
还有《南华早报》援引 36 氪的消息,像是京东旗下负责书籍、宠物用品,还有跨境电商的京喜事业群,预计也将裁员10%~15%甚至更多。
京喜事业群的员工总数在 4,000 左右,所以照此换算,这次被裁员的规模将在 400~600 人之间。
还有像 B 站,据澎湃新闻,ta 的游戏部门将会有近 20%的员工被解雇。
此外小红书:路透社早在 4 月底就曝出由于业绩不佳,该公司计划会解雇 9%的员工。
还有像美团、360 等等互联网大厂,可以说是都在行业性地减员;
甚至还有一些企业,比如造车新势力当中的理想汽车、小鹏汽车在上月底的时候还传出:这些公司以调整业务架构为由,居然撕毁跟应届毕业生的校招协议。
说实话,这个吃相就不好看了。
但换个角度来看,有些公司目前现在在控人力成本方面已是痛下杀手,甚至是对用工成本最低的应届生都要下手了。
05
所以这个话题最后指向的问题就是:
跟美国相比,眼下中国互联网大厂的裁员风潮,到底原因有何相同、有何不同?
从目前各家的分析来看,中美两国的互联网市场比较相同的一个特点就是规模见顶。
像是不久前各公司披露的一季度财报,阿里 1~3 月的收入同比只增长了 9%,创下该公司自 2014 年上市以来的最低水平。
而难兄难弟的腾讯业绩甚至还不如阿里,一季度收入比起上一年同期只增加了 0.1%,而净利润甚至还下降了一半。
我看包括《华尔街日报》在内很多媒体都注意到,这是腾讯自 2004 年上市以来最大的利润降幅。
所以这些无处不在的互联网巨头纷纷在收入和利润增长上见顶,其实就反映出 ta 们的发展已经触碰到了市场的上限天花板。
但这些国内大厂的裁员也有些原因是我们国情下特有的。
比如各位都能感知到的疫情防控所带来的影响:
就在上周四美团发布一季度财报的时候,支柱业务(也就是餐饮和外卖)收入跟利润同比(也就是跟去年一季度相比)虽然还是增长的,但是环比(跟去年的最后一个季度比)却是明显下降,收入环比下降 8%,利润下降了 10%。
对此,我看美团老板王兴也专门在财报会上解释:
自 4 月以来各地的防控措施更加严格,外卖订单贡献量更大的一线城市受到的影响也就更大;
以上海为例,4 月份上海的订单量比疫情爆发前下降了 90%。
而且注意:刚刚说环比下降的还是一季度的数据。
王兴预计,第二季度的订单量还将环比降速。换句话说:二季度比起一季度的数字还会更难看。
所以对于疫情防控,无论是我们强调动态清零的措施、甚至不惜为了生命至上而封城,还是我们这些政策实施的期限(比如上海封城两个月),这些成本都直接反映到了企业的业绩上,也直接促使 ta 们为了在投资人面前能有所交代,而不得不磨刀霍霍砍向自己的人力成本。
但是我想,除了上述原因外,还有很符合中国特色的一点:中国的互联网江湖实在是红海一片。
简单一句话就是同质化竞争太严重。
而且往往都是一拥而上:比如一夜之间都在搞共享单车,一夜之间又在搞社区买菜,然后每一家都要搞自己的云计算,每一家都要做影视、游戏、金融,甚至教育。
像这些互联网巨头们,不管你是阿里、腾讯还是美团、滴滴,之前都在搞全面布局,一看别人有的东西我也得赶紧上马,这样做的结果势必就要大举烧钱。
在市场规模还没有见顶,这些企业的整体业务、特别是主营业务依然能够看到快速增长的情况下还好,资本市场和 ta 们自身的现金流依然足,也为 ta 们的这种烧钱来买单;
但现在随着市场上限的日渐显现,再加上整体经济面临的短期和长期的各种不利影响——
特别是过去一两年这种政策上的挑战不期而至,甚至一纸文件就可以宣告一个行业的终结,
在这样的情况之下,这些四处开战不惜红海浴血的大厂们,或许终于是到了谁都扛不下去的时候。
其实对这些公司来说,此时主动或是被动的瘦身,对于这些公司的生死存亡还是毋庸多虑;
甚至从此退出 ta 们本不擅长的赛道,会有助于改变当下的无序竞争所带来的巨大内耗,于资本和大厂来讲都不失为是一件好事。
甚至对于那些被大厂辞退的员工——虽然被裁者的身份是天然弱势、天然悲情,
但考虑到 ta 们在这些大厂多年的积累——无论是经济上、技术经验上,还是仅仅靠头顶的大厂光环——其实 ta 们的现状和将来也都不会是太大的问题。
但 ta 们的涌入社会必然会带来更加内卷的一种人才的多米诺效应。
当这些大厂“毕业生”开始努力流向那些佛系而安稳的国企机关或者是去到一些中小型的企业,ta 们的竞争实力毋庸置疑;
而在与 ta 们的竞争中败下阵来的那些应届生或者是中小微企业的员工,其实才是在这场裁员风波中最大、最严重,也是最终的受害者。
我其实并不担心被裁的阿里员工 ta 们背后的房贷车贷怎么解决,这些人只需稍稍调整下预期,ta 们的生存根本就不是问题;
但是我更担心的是那些更加底层的就业人群,如何能保证 ta 们的就业、让 ta 们不为一些公司的贪婪或是政策的失误承受本不该由这些“小人物”承受的代价。
我想这才是我们的政府早该考虑并且早就行动的关键。
定制晨读营
来自虎课2022年春季学生晨读营
<< 左右滑动可查看全部笔记>>
欢迎有定制需求的学校和老师联系小沈老师
(tigerteacher2019)
workforce [ˈwɜːkfɔːs] n.(某组织或公司的)全体员工,全体从业人员
electric [ɪˈlektrɪk] adj. 电动的
apply [əˈplaɪ] v. 有关,涉及,适用
今日重点词
apply
重点词造句练习
该规定适用于持有公司股票的个人。
(参考例句下期公布)
上期参考例句(查看上期)
A dropped cigarette may have sparked the fire.
对于特斯拉裁员,你怎么看?
欢迎留言~
https://www.nytimes.com/2022/06/03/business/tesla-elon-musk-job-cuts.html
编辑 | 椅子 校对 | 四方 排版 | 倩雲 剪辑 | 阿锚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