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邓小平逝世26周年:摇荡的钟摆,极简改革开放史

邓小平逝世26周年:摇荡的钟摆,极简改革开放史

公众号新闻


摇荡的钟摆
极简改革开放史
文 、编:先知书店

1978年12月18日,中共“第十一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在北京召开。全会开启了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会后,中国开启了一系列重大变革,由此“邓小平时代”正式拉开了序幕。

邓小平与他的“邓小平时代”对每一个中国人乃至全人类而言,究竟意味着什么?让我们重回现场,拨开历史的迷雾。


改革开放前夜:挣脱历史的枷锁

▲南京化工大学恢复高考后的第一批学生(1978.5)

1978年,中国走出极端年代已经两年,社会秩序逐步恢复。

然而,多年激进运动造成的后果触目惊心:经济崩溃、民生凋敝,人均GDP仅225美元;大批政治运动的受害者饱受冤屈和歧视,无权参与社会生活;“阶级斗争”“计划思维”“两个凡是”等思潮依然大行其道;科技、教育、文化事业停滞不前……

中国仍然被束缚在历史的枷锁中。


▌逃港潮:改革开放的催生针



1978年,广东省农民人均收入仅77.4元人民币 ,而一河之隔的香港农民却有1.3万元港币。为了“吃上饱饭”,当年就有7千多人冒险越过边境,从深圳偷渡到香港。其中,仅宝安县就有300多干部出逃。大规模的逃港潮,成为了改革开放的“催生针”。


▌家庭联产承包制:农村改革的艰难突破

▲凤阳小岗村的“生死状”(国家博物馆 )

1978年11月24夜,18名“敢为天下先”的小岗村村民,冒死秘密签下土地承包责任书 ,率先冲破“人民公社”的桎梏,当年就取得大丰收。安徽、四川成功后,全国纷纷效仿——几千年来,中国农民第一次吃饱饭。


▲想吃米,找万里

万里、邓小平等人克服重重困难,为其正名为“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由于回避了土地所有权等“姓资姓社”的问题,农民的积极性被调动。短短几年内,中国的粮食、棉花产量跃居世界第一。


▌思想解放: 打破观念的枷锁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一文,引发了关于真理问题的大讨论,“两个凡是”的主张遭受广泛质疑,破除个人崇拜和教条主义,以实践来检验真理的实用主义思潮逐渐占据上风。

1978年10月,邓小平提出:中国经济必须进行制度上、组织上的重大改革;实行开放政策,学习世界先进技术。


▌十一届三中全会:“改革开放”被正式确立为基本国策

▲十一届三中全会上的陈云和邓小平(右)

1978年12月,中共“第十一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决定:结束“以阶级斗争为纲”,转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家庭联产承包作为农村的基本制度,以市场机制发展解放城市生产力;设立经济特区,积极发展与各国平等互利的经济合作,采用世界先进技术……

自此,“改革”和“开放”被正式确立为基本国策。


▌中美建交:走向开放的关键一步


三中全会刚结束的1979年1月,中美正式建交,邓小平立即访问美国。时任社科院副院长在飞机上问他:“我们为什么要这么重视同美国的关系?”邓小平答:“凡是和美国搞好关系的国家,都富起来了。”

中国以变革、开放的姿态赢得了世界信任和尊重。除了资本、技术和商品的涌入,西方的制度、思想和文化,也为国人带来新的启示。


▌纠正历史错误,彰显改革决心

· 拨乱反正与知青回城

▲云南知青事件

1979年初,各地爆发激烈的知青请愿事件。长达25年的时间里,知青们在农村饱尝艰辛、错过发展机会,改革启动后,他们极力要求回城。1980年开始,一千多万知青陆续回城,并获得工龄补偿。

1981年6月,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决议》对十年浩劫的错误和责任做了明确的评判,同时决定对300多万件冤假错案平反,这些案件的受迫害者、受牵连者,终于摆脱了受歧视的地位,获得了平等升学、就业的机会。

· 对制度与文化的反思

▲邓小平接受法拉奇专访

1980年8月21日、23日,邓小平在接受意大利记者奥琳埃娜·法拉奇采访时,从传统政治文化影响的角度,深刻反思了政治体制的弊端:官僚主义;权力过分集中;家长制......

邓小平说:“我们正在研究避免重复这种现象,准备从改革制度着手。”“如果不坚决改革现行制度中的弊端,过去发生的一些严重问题今后极有可能重新出现。”


改革开放的80年代

▲“最接近诺奖的华人经济学家”杨小凯(左二)平反后在武汉大学

当历史翻开新的篇章,人们迫切想要追回失去的光阴。长期遭受贫困和动荡折磨的中国人,改革的新鲜空气,让他们身上的冒险和创造精神如脱缰野马;受尽风霜的知识精英,长期积聚的喷薄力量,终于转化为变革的势能。


▌ “我们真是穷怕了”

▲与香港隔海相望的深圳蛇口

邓小平曾说:“中国人穷了几千年,穷怕了!” 然而,贫穷不是因为资源匮乏,更不是因为中国人不够聪明、勤奋和冒险,而是这些精神长期被束缚在制度和文化的藩篱中。因此,经济改革最简单的逻辑,就是如何突破计划经济和意识形态的桎梏,尽快解决温饱问题。

· 底层突破,顶层确认,再转为政策

“傻子瓜子”创办人年广九,因雇佣超过100人,合资经营等问题被当作“资本家复辟”;

1982年,因政府一则“紧急通知”,八位温州企业家变成了“投机倒把罪犯”,史称“八大王事件”……



最后因袁芳烈等人干涉,他们才得以脱身,陈朽的政策法律,也被修改或废除。乡镇企业、个体户、国营企业改制,无不如此。

· 顶层设计,单点突破,再以点带面

为减小改革阻力,中央决定在偏远的沿海地区建立经济特区,进行试点。在深圳,市场化的政策,吸引了大批的资本和劳动力涌入,“深圳速度”令全世界侧目。


1982年,特区口号——“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一经推出,引发“姓资姓社”的轩然大波。直到1984年邓小平亲自肯定,争议才得以平息。该口号被誉为“改开时期知名度最高、影响力最大的口号”,标志着“竞争、平等、追求自由和私人财富的精神”再度兴起,并深深扎根于民众的心中。

深圳的成功,辐射到珠江三角洲地区,并成为中国市场经济的一张名片。


▌读书无禁区,思想无禁区



1979年春,持续20多年的书禁初开,《读书》杂志的发刊词《读书无禁区》,仿佛一粒石子,在沉闷多年的思想界激起巨大波澜。从此,“读书无禁区”成为新启蒙时代最具标志性的口号,崇尚文化、汲取知识成了那个年代的潮流。

“新启蒙的1980年代”,也因此与“百家争鸣的春秋”、“中西合流的民国”,并称为中国思想最活跃、文化最繁荣的三大时代。


▌西学东渐:触碰人类思想的边界
 
80年代起,官方和民间共同发起大规模的翻译运动。出现了“思想热”“文化热”的盛况。

“汉译世界学术名著译丛”:商务印书馆出版,是中国现代出版史上规模最大、质量最高、持续时间最长的学术翻译奇迹。

迄今,该丛书共译介700种,共826册人类思想经典书籍。时任总编陈原说:这些著作提供了一种可能——让人们接触到迄今为止人类已经到达过的精神世界。(1982《人民日报》)

2018年,商务印书馆首次推出该丛书精装典藏版。这既是向改革开放致敬,也是这几十年来,我们收获的一笔最大的精神财富。

▲识码收藏“汉译世界学术名著译丛”

“文化:中国与世界”丛书:由甘阳、刘小枫、赵越胜、徐友渔等人主编,译介了马克思·韦伯等20世纪西方人文经典,成为此后各学科的必读经典。

▲(左起)甘阳、刘小枫、徐友渔、赵越胜

“走向未来”丛书:由金观涛主编,致力于“为年轻一代介绍在科学、人文领域的最新发展”,是当时影响最大的新思潮普及丛书。编委会集中了官方到民间的一批知识精英,代表了80年代思想解放最前沿的成果。

▲(左起)刘青峰与金观涛、丁学良、朱嘉明

除了“西学东渐”的三套丛书,由汤一介、杜维明、李泽厚等学者发起的中国文化书院,旨在复兴被严重破坏的中国传统文化,成果颇丰。


▌被遗忘的珞珈山奇迹

▲大学之大,在于大师

1980年代的学术风气自由、开放、活跃。

在那个短暂、激越的时代,刘道玉的武汉大学、罗征启的深圳大学,锐意革新,成果最为辉煌,引发世界震动。

刘道玉被称为“武汉大学的蔡元培”,武大所取得成就被誉为“珞珈山奇迹”。他们开创性的改革措施被争相模仿,有的被沿用至今。从武汉大学走出的杨小凯、邹恒甫、易中天、野夫、田源、陈东升、毛振华、雷军等青年才俊,成为后来中国各领域的领军人物或中坚力量。


▌莫干山会议:青年改革派崭露头角


当改革由农村推进到中心城市,从理论到现实,分歧和冲突越来越多。

1984年9月,“中青年经济科学工作者学术讨论会”在浙江莫干山召开。以中青年为主,来自政商学界共300多人,围绕价格、外贸、金融、城市化等经济议题展开激烈争论,形成朝野共商、左右派和平对话的空前盛况。

除了“朱黄翁王”等“改革四君子”外,冯仑、华生、李剑阁、楼继伟、田源、韦森、张维迎、周其仁、周小川等人都曾深度参与其中。会议结束后,一大批中青年学者脱颖而出,直接进入政府体改部门,成为日后改革派的重要力量。

据参会者回忆,强烈的历史使命感,使得讨论和争论昼夜不休,以致会议结束时,竟有一大半人病倒了——这正是那个年代的改革画卷——为了让被耽搁太久的祖国尽快改变,一代青年精英们,将自己的才华和家国情怀融而为一,投入到改革的洪流之中。


然而,政治是一门残酷的学问,社会有自身演变的规律和节奏,绝不会因为人们的美好愿望和迫切要求而改变——80年代后期的历史,再次验证了这个基本常识。


▌价格闯关失败,改革受挫

1984年5月,为使计划经济平稳过渡到市场经济,国务院出台“价格双轨制”的改革规定:同一商品的价格,在计划指标内实行固定价格,计划指标外由市场自由调节。

这一举措使市场机制逐渐确立,也带来诸多副作用。重要的生产资料都被管控,计划内的价格远低于市场价格,于是不法分子倒卖物资赚取差价,严重扰乱市场秩序、破坏企业公平竞争。

1984年末,中国经济增速过快、信贷发放猛增,物价高涨。而计划管控、价格双轨造成的失控,导致人们对改革抱怨和失望。为解决困局,政府决定,“测算出未来价格的走势,争取在两三年内将价格一步涨到位,实现市场自由调节”。

▲88年抢购潮

然而,靠人的理性能力设计未来、改造未来的试验,很少有成功的案例。1988年初,物价依然暴涨不止,CPI指数飙升至28.4%,全国范围爆发了挤兑、抢购狂潮。经济和社会的危机,很快传递到校园,传导到政治领域……


经济社会巨变的三十年

▌90年代初的艰难突破

改革受挫,开放也受到限制。时任美国总统布什,带头对中国实施制裁。中国出口下降、市场疲软、生产萎缩,1990年GDP增长仅2.4%。在邓小平的斡旋下,日本率先结束封锁,向中国无偿援助50亿日元,又持续提供大量医疗、技术支持。

▲90年的“治理整顿”使个体户锐减360万

1991年底,各国陆续解除贸易封锁,中国经济重新恢复10%以上的增长。然而,苏东政治剧变引发国内对改革的疑虑,左的声音再度响起。沪深股票市场开局时,就曾引发激烈争论——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面临夭折的风险。


▌九二南方谈话:谁不改革谁下台!





1992年初,邓小平用长达一个多月的时间,视察南方多个城市,展示深化改革的决心:“我们真的穷怕了!不搞改革开放,只有死路一条;发展才是硬道理,不要争论姓资姓社;改革要大胆一些,经济发展要保持一定速度;谁不改革谁下台!”当年的改革宣言,今天依然振聋发聩。

在当年的十四大报告中,领导人首次提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说法,“姓资姓社”的争论终归沉寂。


▌“下海潮”:私营经济的勃发

▲冯仑、易小迪、王功权和潘石屹

南方谈话后,海内外慢慢又恢复了对改革的信心,大量的外资和新技术涌入中国,体制内精英争相下海经商。中关村的新技术产业、温州的个人企业、广东的外向型企业,成为民企翘楚。

随着私营经济对就业、GDP贡献率的飞速提升,人们对私企的认识逐步深入。十五大报告中,私营经济终于被确立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自由开放缔造文明

1997年2月19日邓小平逝世,但他的时代却并未就此结束……人们关注历史,研究历史,不外乎寻找真相、发现真理,并汲取经验教训,警示现实。对于邓小平时代,同样如此。如何解释邓小平时代取得的经济奇迹,又如何解决存在的问题?先知书店编辑们,从参与或长期研究改革开放的学者作品中,发现下面的洞见,或可作为这一时代的总结和启示:

决定改革成败的两大关键因素:理念与领导力。正确的理念和强的领导力,推动改革前行;错误的理念和强的领导力,导致坏的结果。

●落后国家模仿先进国家的空间很大,这种做法或许在短期内会带来经济快速增长,但也必然埋下重大隐患。要获得后发优势,一定要先做个学习成功制度的好学生,在考试未及格前,一个坏学生是没有资格讲“制度创新”的。

●市场经济制度再造了中国。经济改革始终是主线。经济改革大胆突破,政治改革慎之又慎,当后者的吁求高涨,可能引发动荡的时候,不惜放缓甚至暂停,以保障经济发展顺利进行。


一切历史都是思想史,看懂邓小平时代背后的涌动暗流,既能了解种种社会思潮,更是一把洞悉当下的钥匙。为此,先知书店诚荐傅高义十年心血的结晶《邓小平时代》:

◎这本书不是给邓小平一个人,而是给时代立传

“真正值得大写特写的是1978年”。中间1969到1978这十年,作者只写了10万字,然后他把50万字放在改革开放以后。
 
因此,这本书的着眼点不仅仅是邓小平个人,更把重心放在对一个时代的考察和研究上,是在为这个对中国人影响最最深远的时代立传。
 
正如本书的出版者所说,《邓小平时代》“能够告诉读者中国发展道路从哪里来,向何处去”


◎傅高义:“传世两个字,是我写这本书的野心”
 
《邓小平时代》堪称一部“纪念碑式”的作品。由于种种限制,中文世界迄今为止尚无一部同等分量的著作,而傅高义几乎是目前英文世界最有资格写邓小平的学者。
 
傅高义得天独厚地采访了包括邓小平家属、身边干部在内的众多历史亲历者,掌握了大量第一手资料,这一切都使该书具有独特的历史成因,其价值在未来相当长时间内难以被超越。
 
傅高义曾半开玩笑的说假如邓小平还在世,他也会向邓小平承认,不管他的书存在什么问题,但还是努力按照邓小平的“实事求是”的教导做的。

这本书的中文版,从最初的港版繁体到中文简体,都因话题宏大、题材特殊而一度洛阳纸贵,频频断货。近些年,每逢邓小平时代的重大事件、重要人物的关键节点,包括中美关系、港澳台问题,这本书更是频频被推荐,这不仅因为本书所披露的大量细节所蕴含的史料价值,更重要的是,今天我们依然身处邓小平时代的延长线上,而未来,无论“邓小平时代”是继续,或出现转折,本书都无法绕开、值得收藏。长按下图,识别图中的二维码,即可购买收藏。读懂那个时代,看清未来中国(还可一并选购“读懂邓小平时代四书”)

一课经济一起学,科学普及你我

【一课经济学 | 智慧集结号】一年精读四本经典。知识点一点点的过,一点点的学。从哲学基础、方法论到基本公理、定理和规律,从个体行动再到宏观层面的经济周期,奥派经济学的体系是庞大而又不失精致的。从第 1 季到第 4 季,在智识之旅上风雨兼程、跋涉探险,你我继续前行!长按以下二维码识别加入

点击阅读原文

学习一课经济学❶1-4 季课单课、❷思维导图、❸名师经济学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

戳这里提交新闻线索和高质量文章给我们。
相关阅读
李强在海南调研时强调 加快建设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 在深化改革开放中增进民生福祉张国荣逝世20年 唐鹤德发文忆挚爱 粉到这地点追思俄乌战争陷入僵局,更加佩服邓小平的3句话,只可惜普京没能搞懂邓小平的留法“路线图”1979年,邓小平为何要废除已执行了14年之久的绝密计划?一个被写进历史的普通商人,邓小平曾三次点名相救他是最伟大的俗人,抓了一手烂牌但打得无比精彩丨邓小平逝世26周年纪念被邓小平救了三次的“傻子”,靠卖瓜子赚百万,成“中国第一商贩”​重温:邓公的遗产 | 邓小平逝世26周年邓小平被问:这一辈子和谁关系最好?邓公直接说这出三个人的名字杨振宁:20世纪最伟大人物里,一定要有毛泽东、邓小平,没有他们整个的世界今天就会不一样他是最伟大的俗人,抓了一手烂牌但打得无比精彩丨邓小平逝世 26 周年纪念幼时全家要饭,靠卖瓜子起家,曾被邓小平三次提及,“中国第一商贩”去世,享年84岁牛军:邓小平为什么强调,中美保持友好关系不是权宜之计?改革开放使工体成为冲击世界杯的主战场——工人体育场(四)被“隔离审查”后,江青偷偷问贴身护士:是不是邓小平上台了?心理学上说:改革开放的精神是用血汗换来的,邓小平与“中国第一商贩”年广九我最喜欢的旅行方式:东西南北跑四方女儿问邓小平:这辈子您和谁的关系最好?邓小平说了三个人的名字1985年大裁军,为何邓小平决定昆明军区并入成都军区?邓小平的8个春节,春天的故事从这里讲起……他逝世26年了 | 对内不折腾,对外有谋略——正是他的伟大!邓小平逝世26周年,他是最伟大的俗人,抓了一手烂牌,但打得无比精彩邓小平逝世26周年|走一段就要总结经验,对的就坚持,不对的赶快改绿研院日报 | 郭广昌:“四千”精神让浙商在改革开放浪潮中蓬勃发展退休 26-寻找大仙张维迎:我的幸运是托中国市场化改革开放的福中国第一商贩去世!3次入狱,3次被邓小平点名保护:这个人不能动!邓小平逝世26周年|历史变革者——邓小平人生的40个瞬间历史的转折!邓小平提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更多的诗歌》:15: 等待,喜悦,那么难得相见重温邓公遗产:中国的崛起,是挡都挡不住的 | 邓小平逝世26周年六十年一个轮回吗?晴雨表和钟摆,究竟哪个对投资更管用?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