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务如何用ChatGPT和业务Battle
(全文1020字,但图里字很多,仔细看差不多要10分钟)
身份证号码后六位打上*,再计算其MD5值,这样就已经是匿名化的个人信息了。每每听到这种观点,我都不禁扶额。
昨天,我带着这个问题,问了一下Chat GPT,经过一些尝试,他给出了让我满意的答案。某种意义上,他已经可以代替我和业务Battle了。
甚至,还可以帮忙应付可能的追问。
接下来本文将详细介绍如何引导Chat GPT在中国法语境下回答出我们想要的答案。
一、第一次尝试
第一次提问时,我没有考虑到Chat GPT大部分训练语料是英文,且是在2021年之前的语料,故而其对我国的《个人信息保护法》(“PIPL”)中相关定义并不了解。但不断地纠正、引导后,其也给出了基本准确的答案。
(一)如何匿名化处理
这里给出的很多内容,与去标识化概念很相近。于是我进一步问他,去标识化和匿名化的区别。
(二)匿名化等于去标识化吗?
这里他犯了一个错误,将去标识化视为了匿名化的子集,于是我进一步纠正。
其定义的匿名化仍可能重识别到个人,与PIPL的定义不同,于是我进一步纠正。
(三)正式提问
在厘清上述概念后,我正式提问。
基本符合需求,不过他又犯了个错误,说MD5算法是可逆的,于是我进一步纠正。
他真的很懂礼貌。
(四)得寸进尺
回答完问题后,我还想进一步看看他写邮件的能力,便继续问。
听说他用英文写邮件的能力更强,以后也可以试试。
二、第二次尝试
我总结了一下,Chat GPT对PIPL并不了解,他的回答在我看来错误,其实可能是因为基于其他国家法律回答的。那么如果我告诉他PIPL对个人信息、去标识、匿名化的定义,他会不会表现更好呢?
(一)个人信息和匿名化的定义输入
在我提供语料后,他还会阐述对法条的理解,真是妙啊。
(二)去标识化的定义输入
去标识化的定义与PIPL仍有差别,再补充输入一下。
他真的很懂礼貌。
(三)小测试
说得倒是好听,让我来看看,他对二者的理解到位没有。于是我再次问了一下二者的区别,并且还加了定语“在PIPL定义下”
这次基本找不到什么毛病了,好聪明。
(四)正式提问
没有什么瑕疵,看来他已经学会了,但感觉论述不够充分,再问问。
(五)追问
论证已经比较完善了,我再从业务人员视角“刁难”他一次吧。
好家伙,有理有据还很有礼貌,我真的要向他好好学习。
(六)再写封邮件
此致敬礼没有截出来,内容虽然不够详实,但真的已经有模有样了。
三、结语
据统计,99%的大咖都关注了这个视频号
视频号“数据保护官”
今年计划100场免费直播
欢迎扫码关注我们
联系微信:heguilvshi领取优惠券,加入会员
每天两块钱,实时获取全球数据合规风险预警
👇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