握手言和
长按二维码关注我们
既然鲍威尔在今年的两次讲话中,反复强调了“反通胀”(disinflation)已经开始,市场完全有理由把所有的注意力集中在本周的这几个经济数据上。不过,市场最擅长的不仅仅是尽量多地割韭菜,而且喜欢过度反应。市场最近的叙事似乎是“更长期更高”(higher for longer),而这些数据又似乎反过来加强了这个叙事。
笔者认为“更长期”无可厚非,尤其是现在的宏观版图已经与2020年之前大相径庭;但是否会“更高”?仍需更多的思考和观察。目前,从联邦基金期货来看,6月隐含利率,第一次,超过了美联储去年12月会议时给出的终极利率(5.1%),市场预测美联储最早在3月的SEP(经济预测总结)中会上调终极利率,同时终于将减息的预期降至几乎为零。看来,这场美联储和市场的僵局(请见几家欢乐几家愁,市场美联储僵持何时了)怎么看怎么觉得,以市场投降为告终,毕竟胳膊拧不过大腿。
不过,周四,两位没有投票权的美联储官员(Mester、Bullard)的鹰派讲话(扬言考虑三月会议要加息50基点,一方面是说给市场听,一方面也是说给其他美联储官员听)后,利率市场周四周五“我自岿然不动”,股票市场“应声下马”,股票市场和利率市场,两者中,到底哪个在“作秀”?
市场的叙事,在年初的经济数据企稳反弹的背景下,开始是以经济增长“软着陆”为主题,慢慢地转为通胀企稳、美联储“更长期更高”的主题,演绎到现在,是否会进入过度拥挤一边倒的模式,以致各类资产价格反应过度?笔者认为现在来下结论可能有些早,但是,我们不妨细究一下刚出炉的这些经济数据,为下结论积累证据。
从去年的第四季度开始,通胀的数据开始下行,而且是超预期下行,因此,大多数人期望通胀数据超预期。事实上,“数据超预期”这个期望的本身就是一个自己给自己挖的坑:实际数据很难超这个“高标准”的预期。
那么这些令人失望的实际经济数据是否证明了通胀仍然如鲍威尔所说的“反通胀正在进行”?而关键是美联储是否也同样地对它们感到失望呢?从一月的通胀CPI报告,可以看到一下几点:
1)年同比,增速仍然继续放缓;
2)与上月相比,通胀成分中略有上升的还是不少的,跟能源相关的成分明显回升,所以通胀是有企稳的迹象,现在就企稳还是会令美联储失望的;
3)居住消费指数毫无悬念地上升(市场/美联储没有预期下降),不过,这次更新消费品篮子的比重的直接结果是居住消费的比重从之前的33%上升至43%,也就是说,本来就是上涨势头,由于比重增加,自然就放大了整个指数的上涨,不过好处却是一旦居住消费开始下降就会带动整个指数下降;
4)运输费用上升,显然是来自联邦快递或是联合包裹等企业蓝领工人在薪酬上的压力,向上影响了服务业通胀;
5)新车价格上升与二手车的价格下降形成鲜明对比,不过,近期供应链应该不是问题,新车价格也会逐渐由升转降;
6)医疗服务消费出现比较大幅下降,虽然笔者怀疑可能是受季节调整因子的影响,但是目前也只是怀疑。不过,在美联储关注的PCE物价指数中,医疗服务消费会占更大比重,因此,这个成分的下降会更多地带动PCE物价指数下降。事实究竟是怎样,下周五见分晓。
如果说CPI还算看得过去,那PPI就真有点令市场失望的。轮到零售数据、建商房屋数据、低于200K的初请失业金人数,每一个都让市场降低今年“硬着陆”的概率,升高美联储“更长期更高”的概率。市场唯一满意的数据是进口物品价格,数据继续下降。总结来说,没有理由否定“反通胀正在进行”的说法,但是,经济的强劲和通胀一些成分的反弹也确实不让美联储省心。
目前,市场有没有过度担心?笔者认为没有。从通胀曲线来看,2年期10年期继续倒挂,前端有所上升,而后端稳定,说明市场不认为长期的通胀会因此改变。从利率曲线来看,2年期10年期、5年期30年期继续倒挂,但是近期没有太大变化。有趣的是,联邦基金利率和2年期国债利率的倒挂程度减轻,而被美联储视为最精确衰退信号的“短期远期利差(Near Term Forward Spread, 即18个月远期,3个月利率和当下3个月利率的利差)”从一月时的-113基点的倒挂全力反弹,实际上市场表明对2023年“软着陆”以及“美联储不会把美国经济开到沟里”信心增强了。利率市场暂时跟美联储握手言和了。希望美联储不会让它失望。补一句,风险资产的风险仍然是对称的,牛熊胜负未决。
更多笔者原创,请点击 http://esthery.substack.com/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