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学渣在美国大学逆风翻盘,发现最该感谢国内基础教育?!

学渣在美国大学逆风翻盘,发现最该感谢国内基础教育?!

公众号新闻

本文节选自公众号:编辑的茶馆,gh_929e2a39ee26。全文请见:https://mp.weixin.qq.com/s/H1obiv7epy78sZZvYaNYLQ


我被几位好友转发了一篇“"状元"在美读大学:现在的基础教育会把孩子教傻的”的文章。我自己不是状元,也没九所大学求着录取我。事实上,我是个不折不扣的偏科学渣:国内语文不错的同时数学150分的卷子只能考38分。以至于老师当时下结论是我高考没啥希望...... 后来来了美国后因为当美军打仗的缘故,一个本科读了8年...... 上大学后继续延续理科奇差的习惯——物理作业基本是我家领导给我参考 的(领导是理科博士......)。我本科GPA 2.97......甚至不够研究生的最低申请标准......


不过,我本科的时候读了24个研究生学分(30个硕士毕业)做了研究生一般才做的 tutor program manager 啥的。最后老师还是破格把我留校读了硕士(需要找dean wave GPA 要求)。


然后我拿着我的小研究报告去哈佛忽悠了一下后,9个月以3.91的GPA 溜达的去当了一个小米国公务员......


当然,我这个绝对是特例,并不具有普遍参考意义。但是好歹我在米国大学里泡的时间(full time part time, contin. ed.等等加起来)超过绝大多数同学,而且鉴于我本科换过三次专业(从工科EE到商科旅管到文科汉语语言学),我觉得至少我见过足够猪跑可以唠叨唠叨。


01 


首先,我必须强调:


我非常感谢我在中国受到的基础教育(小学——初中)。every bit of it. 而且我希望我的子女继续接受中国的初级基础教育。这并不表示我对高中和大学教育表示赞同,甚至可以说,系统性的基础教育也许的确让不少天才(或者我这种偏科的)很难受。但是它却保证了大多数学生有对科学,世界的基本认知。对于一个人口庞大,整体教育水平并不算高的社会来说。培养大家都认字接受基本系统教育,比集中力量培养几个“大师”有意义的多,也更能促进全社会的进步。


即使我是一个学渣,但是国内所谓“填鸭式”的教学和机械性的训练也使得我在日常中省下了更多的时间。我仅在中国接受过初中教育的水平来说,加上美国高中的一点微积分就足以让我在GRE数学部分里得到一个过得去的成绩了(我老G数学只是85%,给大家丢脸了......)。没有这些训练,我能考到这个成绩根本不可能。


中国基础教育的关键词


其次,因为我自己热心公益(给自己贴贴金),一直在美国幼儿园到初中里当各种助教(双语的或者学科的),也目睹了美国公立学校里教育的现状。这更是让我确定了我的想法:


“美国需要学习的地方很多,基础教育可不是其中之一。美国成天说自己的素质教育创新第一,中国也有样学样的整天说什么不知所谓的素质教育,什么应试教育扼杀创新能力。这些人却不想想创新能力是更多的和一国经济发展水平相关还是和教育形式相关?如果连手机都没见过,你发明个iPhone给我看看?你连微信这样的app都写不出来。


无论中美或者任何一个国家的整体创新能力,只会随着人均生活水平、大众科学素养的提高而逐步提高,不会是一蹴而就的,更不会是取消考试带来的


应试教育和创新教育并不矛盾。最简单的,可以在基础教育中增加批判思维能力的训练,强调“实证+逻辑”的科学素养的培养,并体现在考试中。考试形式和内容倒是可以向美国学习,比如高考作文采取批判写作形式,而不是采取培养文傻的话题作文形式。话题作文,实质上鼓励了以偏概全、“以小见大”的《读者》体的泛滥。从这点上我看有些人就是被“应试教育扼杀创新”这种骗人的陈词滥调说教给洗脑了。


学习已有知识是创新的基础,因为这样才不至于重新发明车轮。你们话题作文不是喜欢举例子吗?我保证你连一个不学习就创新的例外也找不到。想站在巨人肩膀上,你首先得爬上去吧?没有掌握已有知识,谈何创新?”



02


本文开头提到的《状元》文中,写的是国内某省中考状元曾收到美国九所大学邀请后到华盛顿大学就读的经历和心得。这篇名为《状元"在美读大学:现在的基础教育会把孩子教傻的文章中提到:


“妹妹刚查到了高考成绩,问我明天填志愿该填什么专业,她爸爸说金融工程好,以后去银行就业,收入稳定,要不要报金融工程?


我要怎么告诉她呢?我自己为了选择我的专业花了一两年的时间思考,到现在还没有给我自己的职业生涯下一个定论,我怎么样告诉她在一个晚上的时间里快速地判断学什么专业好呢? 


中学时代的孩子什么都不懂,不知道各个专业到底是什么意思、社会上各种职业到底意味着怎样的工作状态、他们到底擅长什么、对什么感兴趣、终生的追求是什么,统统不知道… 


于是就在高考分数出来之后的某一晚在饭桌上和家长合计了一下,就胡乱报个金融、报个计算机、报个会计… 可是这么重要的事情,怎么可以在饭桌上花一两个小时决定呢?”

事实上我估计出国的同学(尤其是读博读硕 的同学)都经常会遇到国内的这种咨询。我自己也是,但是仅从国内同学父母对这种思路的茫然就认为 :中学时代的孩子什么都不懂......“是”中国的教育“导致的,我个人认为有失偏颇。



原因很简单:你去问问申请大学的美国同学他们知道自己申请的是什么?如果他们真的知道你说的那些问题,美国大学总体 drop out rate(辍学率) 平均下来接近50%,又是为什么?


其实答案也很明显,和教育无关,是学生缺乏选择的同时,人生被家长过分的限制。而这一切还有一个关键理由:成本。


这就涉及到了原文的第一部分,成功的人都在做自己想做的事情。这里我要加一句。如果他们家里足够有钱或者自己足够心狠导致没有牵绊的话。


原作者提到“美国人一般会转行很多次,这也是他们反复探索自己兴趣的一个过程,但是一般对于东亚人来说,重头开始总被认为是特别困难而且丢人的。”


这是为什么,因为东亚人认为一个人在一个资源相对紧缺的社会里,都要给予社会价值。而一个人反复探索自己兴趣的过程中所消耗的资源往往是一个家庭承担不起的,而社会里大量个体反复探索自己兴趣的过程中消耗的总资源则是社会承担不起的。



我深刻的被触动是一个姐们问过我一个问题,她在工作和读博之间犹豫,我认为她很喜欢读书,也善于钻研,因此鼓励她读博,直到她说出了那句话:


“我父亲是老三届,40多才生的我,一个博士至少5,6年,这个期间我还不怎么赚钱。我家也不富裕。如果我读书过程中我爸不在了,我就算毕业也会因为没有尽孝后悔一辈子的。”


当时我就无语了。个人的兴趣,想做的事情和自己的社会责任联系在一起的时候。我们优先选择哪个?


同样,美国的人均资源能保证我三换专业,但中国的人均资源就那么多,强行要求这样是否现实呢?


说现在感觉不明显,当年我岳母兄弟三人,她是唯一的女孩,家里又需要人帮忙,所以家里把能上初中的机会留给了两个男孩。导致我岳母一辈子是小学文化。虽然她后来养了两个女博士。人到今天也非常聪明。但是她从人生角度来看已经错过了她想做的事情——上学了。


Oskar(本文作者)


每个人并不平等,手里的牌不一样,有些人为生存挣扎的时候,另一些人这在追求最大的发展。这都没错。 唯一有错的是,告诉人“做自己想做的事情才会成功” 这其实等于“何不食肉糜”


另外说一句,原文中“美国富人总觉得金融、计算机、工程、医学这种技术性很强的学科是中低阶层的孩子还有很多亚洲人爱学的,他们的孩子以后要做高管,要去政府,就必须学英文文学、历史、哲学、经济、政治、法律这一类的富人才敢学的专业,因为本科毕业不用急着养家糊口, 还可以体验几年社会,再继续深造,接着进入商界和政坛。” 是正确的。制定游戏规则永远比遵守游戏规则高端和有利。


但是请看好,原文是 “美国富人”,穷人呢?这也是我一直在强调的, 中国教育也许扼杀了天才和淘汰了傻瓜。但是培养的都是 A-C 等级的人,并可以被社会使用。而美国所谓的“素质教育”培养了1%的天才同时,学废了99%的人(甚至少于D),这些人只能成为社会的负担。亚洲人作为整体一直在美国社会里保持整体最高收入水平,why? 因为他们学的都是计算机、工程、医学这种技术性很强的学科。


03


虽然对状元一文的第一部分有不同意见。但是第二部分关于千万不要继承父母不成功的思维模式我却非常同意。不过出发点却不一样。


我很赞同文中提到的“我认识的大多数同龄人,都处在父母粗暴的人生规划之下,从小学这学那是父母决定的,选什么专业上什么大学是父母决定的,大学毕业马上读研究生或者考公务员是父母决定的,跟哪个女生在一起也是父母决定的… 那人生到底还有多少是自己的?”


但是他的解决方案却是和第一步相扣的:“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却忽略了“这个人是否有足够的资源去做他想做的事情”。


我个人的解决思路则是:在可见的范围内观察和思考,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进行尝试。观察父母及身边学长的成败。做出自己的结论并走一条尽量共赢的路。在走前永远要知道自己会面对什么,及是否愿意承受相应的代价。


无论是谁,再没钱的人当不知道自己想做什么的时候都可以去做做职业性格测试。或者多接触各个领域的成功人士(比如参加各种论坛和聚会)而不是天天打游戏或者看图片,问问他们的成长轨迹和心得。至于有钱的可以禅修、去休学、去打工、去旅游...... 但是万变不离其宗,让自己的内心走出喧嚣的环境,自习地听清楚内心的呼声到底是什么。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了,再去做事读书。再去花时间培养自己那一方面所需 要的所有素养,而不是相反。


原文这段结束时候写的一部分我非常同意,这里也再转述一下:


“对于父母的建议,很多当然都是宝贵的人生经验,但不要在自己独立思考判断之前就全盘照收,除非你不想发展得更好, 只想复制你父辈的人生轨迹。父母永远都是为你好,没错!但是父母永远都不知道什么选择对你最好!做为司机的你,做为棋手的你,必须经过自己的思考,自己手 握方向盘、自己谋划大的棋局,而不是和父母一起握着方向盘、在争吵声中落棋…...”



04


状元》文中第三部分说的是“大学,不仅仅只是学好专业那么简单” 这句话我非常同意。因为从大学开始,一个有心人就应该建立自己的人脉。尝试把所学的运用到社会中,并试图根据自己的能力,家庭背景等给自己未来的工作和发展方向定位。还有最重要的——谈恋爱。(学会和异性互动的同时分辨适合于自己性格家庭背景的异性)


不过我觉得由于系统设计原因,中国大学教育非常缺乏上面说的几点。


我记得我和朋友探讨时候说过,中国基础教育的成功就在于在小学初中这种吸纳最强的时期给予了最完整的系统性通识教育的同时。最失败之处就是在最需要学习分析和判断的时期(高中大学)延续了基础教育的僵化和死板......


说白了,高中以后的学科越来越趋于专业化。在一个社会大分工的今天我们不需要每样都精通的人,这也是不可能的。但是一个对基础有了解,有科学素养(而不是宗教式科学崇拜)同时对某一方向有专精的人才是对社会真正有用的人。


对于大多数18岁的学生来说,大学的目的应该是创造尝试的条件,培养学生对整个社会体系的了解和对知识的兴趣。而不是继续死板的集团性管理。 


我对军训没意见,学习工业化社会的纪律性么。不过对后面什么熄灯,禁止研究生结婚生孩子啥的就很不屑了。这是成年的有民事行为能力的人。不是小孩子,你干嘛还像小孩子一样在管?没有意义的同时你也管不住?不信?中国每年1400万人流里多少是女大学生贡献的自己去查。


堵不如疏,面对成人就要用成人的思维。让他们知道自己要为自己负责。把一个人当孩子这个人就会行为总像个孩子,不会长大的。



至于文中提到“在美国的大学毕业要求里,每个学生通常都必须修满定量的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艺术课程,这三个领域也是构成一个人知识系统的基本分类,如果任何一个人,没有在这些领域都有过较好的教育,都很难称为一个成功的领导者。”


我觉得这是因为美国大学之前没干别的,全去玩了啊......


从中国教育系统出来的筒子,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基本已经是刚刚的了。补补艺术就好了。我是既不会乐器也不识谱,更不会画画的艺术渣啊......唯一能做的就是写歌词有木有......自卑ing......


回到话题,我觉得这些领域的通识并不是为了做所谓的领导者。事实上,我很讨厌美国这边动不动就各种 leadership (领导力)的叨叨。军队里最讨厌的也是 too much talker too few doer (说空话的多,干实事的少)。所谓领导力,更多的应该是实干的跟我上,而不是指手画脚的给我上。有实绩,大家自然愿意和你走。这些领域的通识是你可以加深对世界的了解,最后让自己成为一个更完美的人


我很欣赏对各科知识贪得无厌的人,我自己也是。但是这并不是为了我成为什么领导者或者成功的人。而是我愿意去了解学习这个世界,这让我能更清楚自己所在的位置和发展方向。这样会让我很开心。that's all.



文中还提到了:

“很多人都在花很大的气力提高自己的GPA,这样固然是好的,但是大学还有很多事情可以做啊。从一个懵懂的高中生,到进入职场,我们需要在大学里学到的东西还有好多-自然科学、社会科学、艺术、领导能力(包括演讲能力、写作能力和沟通能力)、批判性思考能 力(你是否敢于挑战权威,永远保持冷静客观?尤其是在国内上学的学生们,更应该特别小心地呵护自己地批判性思考能力遭到扼杀,否则将造成非常大的遗憾)、 写作能力、社会责任意识、职业素养… 其中的每一项都非常的重要,而且是很多大学生在毕业的时候还严重欠缺的。”


我个人觉得基本正确,不过动不动就说 “批判性思考能力遭到扼杀” 很无聊。因为这玩意不是被扼杀的,而是自己放弃的。所谓来美国一个人的批判性思考能力就不会扼杀么?看看这个想法本身是否客观是否批判?所以说,不过是被谁洗而已。


如何解决上述问题?


我个人建议还是我在上面提到的:


1.量力而为。在可见的范围内观察和思考,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进行尝试。观察父母及身边学长的成败。做出自己的结论并走一条尽量共赢的路。不要因为别人做什么(如打工、实习、省下零花钱,去旅游和探险)自己也就盲目跟风去做。记住,你不是文艺女青年的话就不用去西藏搭车逍遥来清洗自己的心灵......



2.至于《状元》一文最后提到的“我尽量避免过多和中国学生扎堆”我个人也持不同意见。我曾写过专文总结过“华人如何融入美国人的圈子”。


3.《状元》一文建议要多与世界各地的人交流,我只想说,无论原作者你觉得不需要怎么花钱,你本身做这些事的成本是中国绝大多数人承担不起的,原文作者的开拓精神值得称赞。但是如果因此觉得自己是榜样,那么社会是无法承受的。当然,对于有条件的同学,我则要说,像这哥们学习,对你没坏处。


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追求,我无意评判。只希望每个人都能知道自己学习,生活的目的是什么并从中感受到美好,并传递给下一代。

仅此而已。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

戳这里提交新闻线索和高质量文章给我们。
相关阅读
《狂飙》能“逆风翻盘”,一半功劳都是热搜的中国教育和人口报告:学前和基础教育篇双非逆风翻盘,终逆袭东北大学!英国试验4天工作制,发现最有利于工作的是睡觉?杨振宁最该感谢的女人,世界欠她一个诺贝尔奖逆风翻盘!5月CFA考试终极逆袭来了!大表哥走了——一座大山遽然落在头上军旅故事原创系列(19)枪说圣诞节的温暖故事。。。“再在澳洲呆下去就废了!” 澳新居住10年后,澳洲华人女子举家回国,基础教育差距太大:为了孩子考虑票房第一,张艺谋最该感谢她【就业】复旦大学2023年度第二批基础教育优秀人才引进和教师招聘工作启动【双龙喜相逢】齐天龙#1 《天天想你》定了!刚刚通知:4月起正式实行!全体加拿大华人狂欢吧!逆风翻盘的机会来了!Google 版 ChatGPT 首秀翻车之后,还能凭什么逆风翻盘“再学下去就废了!”澳华人送子女回国,接受基础教育和文化滋养,引爆网友热议!这么做,到底是好是坏?世界诗盟”加拿大诗歌节“诗歌大赛(第五届)第11号作品 谢国民2024年,中文将纳入这国国民基础教育体系为什么印裔精英在美碾压华裔?他们具备美国顶尖名校最为看重的能力!中国孩子到底缺少怎样的教育?699报班学Midjourney亏不亏?0基础教程+全套关键词免费领取[369期]说真的,我们应该感谢满江红我研究了全套课本,发现小学阶段最该读的是这几类书今年第一爆,「她」逆风翻盘[录取捷报]卡内基梅隆大学,教育技术和应用学习科学硕士录取啦!中国:一头猪跑上了屋顶张民选:基础教育评价改革的六大趋势人类竟能再度击败顶级围棋AI?一招逆风翻盘,这个业余四段棋手完胜杨振宁最该感谢的女人:“错失”诺奖,却被印在美国永久纪念邮票上逆风翻盘!备考一个月提升27分,成功拿下GRE 333!OSU学姐:错过秋招后,我逆风翻盘,顺利拿下埃森哲全职offer推荐一个蓝海副业!无需基础教你学会视频剪辑挣钱技巧!以“科学+”推动基础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曾国藩:30岁一事无成,43岁逆风翻盘,靠的是什么?邓超口碑逆袭,逆风翻盘《中国乒乓之绝地反击》澳新2月23日上映ChatGPT眼中的美国Top30大学排名!这才是你最该收藏的美国大学排名!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