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让你越来越厉害的3个建议
来源:徐柒七(ID:superxuqiqi)
某经典电影中,有这样一句台词:“人的一生,就是见众生、见天地、见自己。”
人活一世,经历了很多,也见过很多。
有人庸庸碌碌的活着,行尸走肉一般;有人像一头倔驴,誓与生活死磕到底。
为了得到更好的生活,我们时常拼命,忽略了家人,忽略了朋友,更忽略了自己。
人生已过半场才知道,最好的活法就是:阅书、越山、悦己。
01. 阅书
《书店》中有这么一句话:“当我们读一个故事,我们身在其中,书的封面就像是房顶和四面墙壁,是一个家。”
一本书不大,四四方方,却都是一个完整的世界,能增长人的见识,也能改变一个人的一生。
70年代,知青下山。生于深山长于深山的小裁缝结识了罗明和马剑铃两位知识青年。他们教她识字,带她读书。
其中,她最喜欢的就是罗明带她读的《巴尔扎克》。
从书中,她更清晰的了解了自己一直向往的山外边的世界,对美对自我对未来也有了更清楚的认知。
“有时候一本书,可以改变人的一辈子。”
诚然如此,在影片末尾,小裁缝告别了爷爷、告别了曾经的爱人,决心走出大山,去看看外面的世界。
我很喜欢里面一句台词:野蛮人只有情感,但文明人除了情感还有思想。
这也是读书带给小裁缝的觉悟。
读书的意义,并不仅仅是看过而已。而是要用生活所感去读书,用读书所得去生活。
心理学研究证明:读书,可以让人的智商变高,逻辑判断更清晰。无论你出身贫富,无论你身居何处,读书能带给你的价值,从来都不会减少。
我们无法决定人生的长度,但是我们可以增加它的宽度。可以用这有限的人生,去体验无尽的酸甜苦辣,喜怒哀乐。
02. 越山
“一个人见世面的方式,无非是两个方面: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如果你不出去走走,你就会以为你所见就是世界。在快节奏的当下,我们早已习惯了活在自己的世界里。
但是世界广大,无时无刻不在更新,我们所看见的不过是冰山一角。
仅仅是活在自己的桎梏中,只会让你逐渐封闭。
因为无法面对深爱的母亲遽然离世,小美从此消沉。自暴自弃酗酒滥交,糟蹋婚姻作践自己。
当她因不知孩子父亲是谁而选择去堕胎时,无意看到一本旅行书。
回想起自己过往的生活,她决定来一场彻彻底底的徒步旅程。
顶着烈日,走过荒野,翻过大山,越过沙漠。
作为新手,她没有一点野外生存的经验,搭不好帐篷,生不起火,吃不到热食,当最后一点余粮殆尽时,她站在人生的十字路口失去了方向。
所幸有好心人救了她,久违的吃上了一顿热饭,洗上了一次热水澡。
第二天,她收拾行囊,鼓足勇气继续出发。在不懈的努力后,她终于生起了火,开心到大叫。
怀着好心情继续上路,却遇到了横贯路上的响尾蛇以及不知何时钻到被窝里的毛毛虫等一系列糟心事。
遇到过志同道合的友人,也遇到过卑劣的坏人。
徒步的第80天,她遇到了一个小男孩,他问起了小美的母亲。
历经酸甜苦辣的小美早已释怀,淡然提及自己与母亲的点点滴滴。
不久后,她穿越荒野,抵达了旅途的终点。
有句话说的好:旅行不是济世良药,但却是一片阿司匹林。虽然解不了生活的毒,但能化得了生活的苦。
我们并不能保证旅途一路顺风,难免会有磕磕绊绊。
很多时候,我们都只能像小美一样,咬牙前行,因为我们没有回头路。
生活不是为了赶路,而是为了感受路。
越山,是为了治愈自己,发现自己,挑战自己。它可以让你保持好心情,拥有好身体。
人生就像一座大山,每个人都有一座自己的山要越。
只有爬到山顶,你才会看到不一样的风景。要相信,你所走过的每一寸范围,都是你的世界。
03. 悦己
稻盛和夫说:“人生不是一场物质的盛宴,而是一次灵魂的修炼。”
生而为人,最重要的事就是要让自己活得开心,过得舒心。
只有这样,生活才有机会变得更好。
邻居大姐是个全职妈妈,每天照看家里,接送小孩,还要购置生活用品。勤勤恳恳,任劳任怨。
即便她做了最美味的饭菜,将屋子打理的如何整洁,却还是会迎来丈夫的呵斥、嫌弃。说她整日不修边幅,未老先衰。甚至将她与别的女人比对起来。
想起结婚前男人对自己的态度,她委屈的哭了,不知什么时候导致了这样的变化。
大姐陷入了自我否定、自我怀疑中,每天失魂落魄,张口闭口就是丈夫公婆,她的自卑抬眼可见。
有天,朋友看不下去了,怼了她一句:“你为什么不多看看你自己?你嫁过去又不是当保姆。”
不知是否是这句话给了她启发,她开始注重衣着打扮,也找了一份自己擅长的工作,在获得众多朋友的同时,还利用空闲时间去学习更多的东西。
很多时候,我们都要有自己的选择,不要被别人的思想所左右。
毕竟,丰富自己比取悦别人更有力量。
有人说,阅书是改变人生的开始,越山是探索自我的开始,取悦自己是终身浪漫的开始。
对此,我很赞成。
我们每个人都是自己人生的主角,其他人不过是生命中的过客。
人生在世,取悦自己是一种能力,忠于本心是一种境界。
“这世界上只有一种成功,那就是用你喜欢的方式去度过一生。”
与君共勉!
不想错过我们的老铁
请动动你们的小手指点亮星标☆吧
↓↓↓↓↓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