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以前的孩子比学习成绩,现在的孩子却比吃、比穿、比花钱?”
点击下方预约按钮,观看直播↓
上周末去朋友家串门,小孩子聚到一起第一件事,就是撸起袖子嘚瑟自己的电话手表:
“你们看我新换的!AI识别人脸!”
“你那算什么呀!我这个能查答案!”
“都别说了,我(这个)!名牌!”
……
我们坐在沙发上闲聊,又各自竖起耳朵关注着自家的娃,突然有个妈妈感慨道:
“你说我们上学那阵哪懂这些?能吃饱饭就不错了!我记得我那鞋上漏了个大窟窿还和同学踩水去呢,天天傻乐呵……”
有妈妈接茬:
“那阵都看考试成绩!我上学时老讨厌一男生了,天天憋足了劲要比他多考两分,结果我儿子现在是讨厌谁就得比谁‘贵’!”
大家一边笑一边点头,是啊,为什么以前的孩子只比学习成绩,现在的孩子却比吃、比穿、比花钱?
“虚荣心”vs“自尊心”
其实这个问题已经成为不少父母的困扰了,前段时间引发网友热议的一封信就证明了这一点。
上五年级的小女孩给妈妈写了封信,说自己想要一个新书包,因为她现在用的这个已经破洞了,而且最近班上同学都换了新书包。
好像还挺简单的一件事,但小女孩的口吻很是小心翼翼,还反复两次提到“虚荣心”,最后跟妈妈商量:“如果你显(嫌)贵,可以拿我的钱去买。”
妈妈拿不定主意,就把这封信发到了社交平台上,同时给出了一些其他的背景条件:
“家庭条件一般。”
“旧书包用了五年,买的时候也挺贵。”
“有个新书包,但女儿不喜欢颜色就没背过。”
妈妈说自己想买又不想买,她不想让孩子因为一个书包而自卑,但也怕有求必应会让孩子养成虚荣浪费的性格,而且她也不想浪费家里那个闲置的新书包。
她就想请大家帮忙出个主意。
网友们的评论出奇统一:“买!快买!现在就去买!”
在这个帖子中,“虚荣”二字反复被母女二人提及,与其说是这个五年级小女孩的“虚荣心”,倒不如说这是她的“自尊心”。
前者不在乎实际用途,只想用“名牌”和“昂贵”胜过周围人,从而彰显自己“与众不同”“独一无二”;而后者不过是一种正常的心理需要,除了自我尊重、自我爱护之外,还希望他人和社会对自己尊重。
我觉得这不过分。
退一万步讲,就算现在的孩子确实比几十年前的我们更爱“攀比”,但这也是整个社会环境的缩影,孩子们不是平白无故就长成这样的。
直接把问题和社会现实压在孩子身上,让幼小的TA一个人面对和“解决”,我觉得这不公平。
被“匮乏感”和“自卑感”淹没的孩子
其实,前面说了这么多,只是想说明“孩子想要个新书包”这件事合理且正当。
对孩子而言,这种需求无法被满足的匮乏感,以及在同学朋友面前低人一等的自卑感,或许会成为TA心里永恒的黑洞。
微博博主@蔡千嬅曾经分享过这样一个案例。
前同事年近30岁,每天在办公室里不停吃吃喝喝,已经到了被人怀疑有暴食倾向的程度。
其实只是因为从小到大,父母都只肯买一份食物,哪怕家里有两个孩子。同事作为姐姐,总被要求先给弟弟吃,她说自己等在一旁的样子,像条狗。
她当然也反抗过,想吃肉、想吃水煮蛋、想吃草莓,但统统都会被父母拒绝:
“女孩子要保持身材!”
“弟弟都不馋,你馋什么?”
“做姐姐的,也不知道让着点弟弟!”
“没出息,就知道抢!”
拒绝的理由五花八门,“饿”和“不满足”的感觉,就这么填满了她前半段人生。
直到工作后远离家乡,慢慢有了可观些的收入,也不必再补贴家里、顾虑父母弟弟时,她才能做到想吃什么就吃什么。
但年少时的回忆实在过于刻骨铭心,她仍然“每天点很多吃很多,零食不断,出门只喜欢约吃饭,时不时会去一个人吃自助餐”——填不饱的不是胃,是她的“饥饿”的心。
这条微博下方的评论区,聚集了一群有着相同经历的人:
“爸妈从来不给买零食,以至于上幼儿园时就捡别人吐掉的瓜子壳吃,甚至去偷家里药箱的含片吃,因为那是甜的……”
“小时候吃过很多(有营养)的,但妈妈不让吃零食蛋糕不让喝饮料,长大后就疯狂喜欢零食蛋糕喝奶茶。”
“人终究会因为年少不可得之物困扰一生。”
重视孩子的感受
让我们再说回开篇写信的那个五年级小女孩。
女孩字迹工整秀气,纸面干净,几乎没什么涂抹修改,不难猜测平日里就是个乖巧懂事的好孩子。
但这同时也意味着,可能都不用等家长责备她,她就先骂过自己了:
“我怎么这么爱慕虚荣?。”
“我也太不乖太不懂事了!”
“都怪我,给父母造成了额外负担。”
如果说匮乏感和自卑感是缠绕在生命里绵延数年的隐痛,那这种自责和自我评判带来的痛苦感受,可能从她刚开始羡慕同学有个新书包时,就开始了。
一边真实地为自己的破洞书包感到窘迫和自卑,一边又会为自己想要一个新书包而感到愧疚,这两种情绪交织在一起,成年人都会被内耗得精疲力尽,更何况是一个刚上五年级的小孩子?
无独有偶,就在同一个社交平台上,另一位妈妈做出了完全不同的选择。
她的女儿正上初三,一直喜欢用某国外品牌的发圈,代购价格大概在每个150元到200元不等。
疫情期间快递有点麻烦,她就给孩子买了其他品牌的发圈。过了几天女儿说用着不顺手,妈妈没当回事:“五六十块的东西,差不多就好了。”
女儿发现价格差距,第一反应是:“咱家没钱了吗?消费降级吗?”甚至开始了一轮关于家庭经济状况的询问。
第二天早上,女儿梳头发时又问了一句:“家里经济状况没什么问题吧?”
妈妈觉得不对劲,聊了两句,女儿说班里有个关系好的同学,因为家里还不上贷款而产生信用问题,可能会影响以后升学。
妈妈突然意识到,这个不起眼的发圈其实已经引发了孩子的“消费降级焦虑”。
她直接告诉孩子:“发圈已经在代购了,只是因为疫情管制,快递邮寄会非常慢。”
孩子放下心来,高高兴兴上学去了,妈妈这才赶忙联系代购下单。
这位妈妈的做法,不仅不会给女儿留下匮乏感和自卑感,对孩子感受的关注也会帮助她们产生更多正向、紧密的联结。
这种联结,是无论女儿以后遇到什么困难,都愿意和妈妈聊聊、向妈妈求助的前提,因为她知道妈妈在意自己的感受,说出口以后等待她的是接纳和包容,而非指责或忽视。
可能有家长想问:“孩子想要什么就给什么,那不会让TA更贪婪/被惯坏了/大手大脚/不体谅父母吗?”
分享三个原则,或许可以帮助大家把握分寸。
如何培养一个高自尊高自信的孩子
首要原则当然是,尽量满足。
心理学者李雪老师说:
“人在童年时光,最容易获得物质满足。可能就是一张几块钱的贴纸、几百块钱的玩具,那种幸福感、丰盛感,可能是成年后买几个爱马仕包也比不了的。”
在家庭能够承担得起的范围内,痛痛快快满足孩子便是。
当然也会有情况是,孩子想要的东西确实太贵了,这笔消费可能会让家里的经济状况受到冲击,或者就是单纯不想给孩子买,那该怎么办呢?
参考第二条原则:实话实说,放下自恋。
舍不得就说舍不得,买不起就说买不起,不跟孩子哭穷、诉苦,也不为了面子打肿脸充胖子。
等一下,拒绝孩子,就不怕给孩子造成伤害吗?
怕!当然怕!所以还有第三条原则:放下评判。
我们可以拒绝孩子,但无论我们认为孩子的需求是否合理正当,在拒绝时都不可以给TA扣大帽子:
不因为孩子想要个新书包,就说她贪慕虚荣;
不因为孩子想吃肉吃鸡蛋喝牛奶,就说她又馋又自私;
不因为孩子想要件漂亮衣服,就说TA心思没用在正地方;
……
不要用这些“评判”让孩子以为自己“不配”,也不要放任自己的“剧情”发展成一张束缚孩子的大网。
最后再分享李雪老师的一段话吧,与大家共勉:
“即便家里真的很穷,但只要父母不哭穷、不把经济压力倾泻给孩子,诚实劳动认真生活,孩子哪怕作业本都得省着写,也照样能养出高贵的气质,遇事儿不抠搜不猥琐,将来凭自己本事实现阶级跨越。
实事求是的父母,就是最好的父母。”
天底下,哪个父母不爱自己的孩子?
可是很多时候,父母教育孩子的方式却出了问题,不是爱孩子,而是在害孩子。
清华大学心理学系主任彭凯平教授:
懂点积极心理学的父母,不仅自己活得更幸福快乐,而且教出来的孩子,抗挫折能力也会更强,更加豁达和优秀。
如何培养一个高自尊高自信的孩子?
推荐清华心理系主任彭凯平:《给父母的积极心理学课程》。
课程大纲↓
或许在这里你就能找到答案
课程已全部更新完毕,可永久回看。
关注微信公众号:好妈妈优课,
点击底部菜单栏:已购课程
即可永久收听课程。
作者介绍
王美文儿,努力多写美文儿的大老王,尹建莉父母学堂原创内容编辑。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尹建莉父母学堂ID:yinjianlifumuxuetang”,转载本文请在公众号发送“转载”。
↓点击“阅读原文”,培养积极自信的孩子~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