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年不买衣服,收获不是省钱”
半年不买衣服是一种什么体验?
一位网友曾下决心一个月不买衣服,于是把家里的衣物做了一次大清理,不能穿的、不喜欢的分别送人、卖二手、旧物回收,只留下自己喜欢并且还能穿的。
每次感觉自己没有衣服穿的时候,第一个想法不是打开购物平台,而是挑选想要穿的旧衣服,看一下关于它的搭配方法,许多已经压箱底的旧衣服又找到了发挥空间。
改变了思维方式,不买衣服的计划轻松坚持了整整半年。
在这半年中,网友发现对自己最大的改变不是省钱,而是懂得思考:什么是自己想要的、什么是别人想让你以为自己想要的。
过去她每天都看很多种草,“春天的第一条裙子”、“精致小仙女必备”、“每个气质女人都不能少”……
这些信息让你以为每一个都是“生活必须品”,结果却是积攒了一堆穿不了几次的衣服,很快变成了二手市场里的废品。
每当我们付款的时候,都好像被一种无形的力量驱使,就是想要。这种无形的力量是什么、来自哪里?
《触发非理性消费》中写道:一个很小的理由就会引发冲动购买,虽然你在99%的情况下都是理性的,但剩下1%的冲动已让那99%的谨慎毁于一旦。
这本书的作者佘贤君是心理学博士,同时在电视媒体广告部任职,对品牌传播和消费心理都有所涉猎,也深谙品牌如何让消费者买单之道。
他结合心理学、传播学,分析是哪些力量在引发人们的非理性消费。
佘贤君|机械工业出版社
为什么我们会莫名其妙地购买一些没用的东西?
为什么我们会购买超过自己承受能力的东西?
我们以为买东西是为了使用,但是在今天,大部分消费是在寻找一种身份认同。我们希望购买和自我价值匹配的东西,更希望借助这些物品来提升自我价值。
当我们来到一个陌生的地方,往往会看一看地图,希望能弄清楚自己所在的地理位置,人在社会中的心理也是如此。
亿万人群中,我处在什么位置?也就是自我的定位。
地理定位可以通过参照物来实现,“炸鸡店的门口”、“十字路口的红绿灯下”,自我定位同样需要参照物。
被誉为“美国心理学之父”的威廉·詹姆斯认为,一个人的自我概念由三个方面构成。
一是物质自我,包含一切我们独有的东西,比如我们的车子、房子、家庭或者衣着风格;
二是社会自我,它将我们与其他人区别开来,每个人都有许多社会自我,比如在父母面前的你,在同学、朋友或恋人面前的你,都是不同的;
三是精神自我,也就是我们内在的和主观的自我,它取决于我们的内心感受和精神追求。
我们消费的每一件东西,从衣服、化妆品,到房子、艺术品,构成了我们的物质自我,同时反映出我们的社会自我和精神自我。
比如你和父母在一起时、和同事在一起时,会有不同的着装风格,这些装扮就是别人感知、认识你的重要工具。
消费是一种身份认同,一个人的消费行为是他的社会地位、性格特征的体现,包括喜欢踢足球,还是下围棋;家居装饰喜欢传统风格,还是现代风格等等。
通常来讲,每个人心里都有两种内在的自我标准,理想自我和现实自我。
理想自我是我们想成为的人,也许是对你成长有重要影响的人,也许是某个虚拟的榜样;现实自我是我们对自己的真实评价。
这两者之间一定会存在差距,这种差距,是激励我们努力上进的动力,也是刺激我们消费的根本动因。
所以,品牌总会寻找代言人,人们希望成为怎样的自己、拥有怎样的生活,在代言人的身上变得清晰。
一个奢侈品手表品牌宣扬他的客户名单中有爱因斯坦、居里夫人、柴可夫斯基等知名人士,还有100位国王、54位王后;
一款音响品牌告诉消费者,某位总统办公室放的就是这一款……
品牌用明星来引发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的比较,当你发现这两者之间的差距时,就希望做出努力来追求理想自我。
如何追求?
购买和他一样的产品。
我们希望购买与自我价值匹配的商品,来体现“我是谁”的问题。尤其是在进入一个新的社会角色时,商品就显得格外重要。
比如很多男孩抽烟的习惯都是在青春期学会的,这时他需要通过香烟来显示自己不再是孩子;大部分人的正装是在工作之后购买的,以此来凸显从校园到社会的转换。
有人需要用昂贵的奢侈品来明确自己的社会地位,有人需要用小众的来凸显自己独到的品位。
消费行为可以帮助人们塑造自我,反过来,自我概念也可以引导消费行为,也就是你如何看待自己,决定了你会有怎样的消费行为。
《今日心理学》曾经对美国人身体的自我概念进行了追踪研究,发现在25年之中,男性和女性对身体每个部位的不满意程度都在上升。
男性对自己的腹部更加不满意,女性对自己的体重、臀部、大腿更加不满意。其中,女性对身体的不满意程度会高于男性。
所以我们会看到所有服装都在强调自己可以遮掉小肚子、显瘦、显腰身……
联合利华旗下的多芬品牌对全球十多个国家的女性进行了调研,发现日本的女性对自己的形象最不满意,而日本的化妆品行业又是高度发达的。
对自己不满意,然后通过化妆品、医美手段去改良,结果是对自己更加不满意、相关行业发展更快……女性的外貌焦虑与行业发展,形成了一个互相促进的循环。
电视剧《狂飙》里也有一个有趣的桥段,黑帮大哥徐江到地痞唐小龙家中打砸一番,临走的时候看到桌上的等离子电视,嘱咐跟班:“走的时候把电视给我砸了,什么档次,和我用的一样?”
这句话也迅速成了新的网络流行梗。
看似玩笑的一句话,其实透露了我们的消费心理。
使用同一种产品的人,意味着同样的消费能力、同样的社会地位;热爱同一个品牌,意味着有同样的品位、追求同一种生活方式。
亿万人群中,我们需要知道自己是谁、从哪里来、到哪里去,这样的终级三问,都可以在我们买东西的行为上找到答案。
你的内心需求,决定了你会把钱花在什么地方,而这些东西,又塑造了你的人生。
当一个人被消费主义裹挟的时候,你会发现,买的越多,内心的不满足就越强烈。
唯有觉察自己真正的需求,才能把钱花在让自己更满足、更美好的地方。
心境改变,命运自然改变
「十点听书会员」好书上新
心灵导师露易丝·海的疗愈圣经
《心的重建》
长按识别下方二维码,立即收听!
▼
作者|甘蓝蓝,写别人的故事,过自己的日子。
主播 | 佳音,十点读书签约主播。
图片 | 视觉中国、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