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毒品制造的幻境里,“美国梦”碎了一地
在毒品制造的幻境里,“美国梦”碎了一地
本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怪好玩的”
作者:Harry
原标题为“冰毒之地:《美国小城镇的死与生》中的大和小”
《美国小城镇的死与生》是上海译文出版社译文纪实系列中的新成员,记录了美国中部农业地区小城镇在冰毒泛滥下的挣扎。书的英文标题是Methland,直译的话就是“冰毒之地”,出版社选用的标题实则是作者拟定的副标题。
👉 点击购买纸质书
《美国小城镇的死与生》这个标题虽然不如“冰毒之地”锋利,但我私以为其实更贴合书的内容。作者尼克·雷丁祖上便是从欧洲来到美国中部定居的移民,他家族几代人的经历同美国中部小城镇的沉浮是密切相关的,幸运的是,雷丁的父亲在成长过程中,通过自我奋斗实现了美国梦,没有像很多乡亲一样被绑在土地上,而是乘上了现代大农业的大船,获得了职业的成功和阶层的跃迁,而他所处行业对美国农业的改变,正是摧毁了他家乡乡亲们曾经赖以为生的家庭农场的重要原因之一。
尼克·雷丁(Nick Reding),出生于密苏里州圣路易斯,美国记者、作家,1994年在西北大学获得创意写作和英国文学学士学位,后获得纽约大学创意写作硕士学位,1995年到1997年一直是纽约大学的研究员。他在纽约住了13年,在那里做过杂志编辑、研究生院教授和自由撰稿人。
尼克·雷丁在副标题里提到的“死与生”,一是记录了艾奥瓦州奥尔温镇在毒品及毒品背后深层次的、系统性问题中的沉沦和再生;但又何尝不是对经济、社会发展中,做出不同选择从而走上不同道路的人生的记录呢?
《美国小城镇的死与生》聚焦冰毒这一问题对美国中部农业地区小城镇的影响,以小镇奥尔温中的政客、警察、瘾君子、毒贩经历为线索,探讨了美国乃至全球化在这个问题里的角色。
《绝命毒师》剧照
有几个明显的线索,不仅出现在这本书中,很多讨论全球化的著作都会涉及。比如,发达国家的制造业为了追求更低的人力成本,将生产转移到了发展中国家而导致的本地工人失业。
再比如,伴随着科技发展,农业生产变得更加技术密集、集约高效,导致了小规模农场难以在竞争中存活,不得不依附孟山都一类的大公司,但因为丧失了议价的权利,他们所能选择的不过是用苦苦挣扎来取代马上破产。
同时,大型企业不受控制的扩张,最终导致了工作机会减少、工人权益受损等等。以上这些说法并非专业、学术的表达,只是根据个人的阅读经验进行了一些总结和归纳。
但所有这些问题所造成的最直接后果就是贫穷。书中提到的大部分小镇都经历了,或者正在经历人口流失。随着人口离开小镇,公共财政也开始捉襟见肘,无法有效地提供公共服务,陷入了恶性循环,在社会崩坏的缝隙中,读者会自然而然地推出结论:毒品趁虚而入。
《绝命毒师》剧照
对,也不对。至少冰毒的情况略有不同。稍微熟悉冰毒历史的人都知道,冰毒,或者说冰毒的各种前身曾在二战期间被纳粹德国和日本提供给自己的士兵,以提升后者在战场上的表现,并且在二战结束后,类似的产品长期作为治疗抑郁等疾病的药物提供给患者。
在《美国小城镇的死与生》中,一个吸食冰毒上瘾的瘾君子,就是在当年经济繁荣、工作繁忙时候,将冰毒作为让自己能持续高效工作的法宝来使用的。
在人类对药物的研发和利用上,这样的例子并非罕见,放射性元素镭不也曾经被作为美容产品和药物使用过吗?最新的案例则是肆虐美国乃至其他国家的阿片类药物滥用。
在书中,冰毒被称为是最糟糕的毒品,一是和它对人体毁灭性的效果有关,二就是它曾获得的广泛的社会认同,即如同上文提到的为了保持工作效率而吸食冰毒的瘾君子,冰毒和工作的关系让它被大量美国各领域的工人、卡车司机等群体普遍使用。
换句话说,它甚至是最美国梦的一种毒品。人们吸食海洛因和可卡因会被认为是堕落和懒惰,但很长时间里,冰毒并没有这样的社会认同,它的名声要正面得多,这也让冰毒问题要棘手得多。
《绝命毒师》剧照
除去冰毒本身的特质,《美国小城镇的死与生》还讨论了冰毒作为一种暴利商品,是如何在美国境内以及国际上流转的。
比起海洛因的原料罂粟和可卡因的原料古柯,冰毒的原料更加易得,可以通过化学方法大规模的生产,任何化工厂在理论上都可以毫不费力地生产,或者任何一个具备基本化学知识的个体也可以在自家厨房里捣鼓出来,喜欢美剧《绝命毒师》的人应该对这个话题不陌生。
冰毒的主要原料是麻黄碱以及伪麻黄碱,它们同时也是感冒药的主要成分,包括我国在内的几个国家是这两种原料的主要生产国。由于美国大药厂以及商品零售商强大的游说能力,规范麻黄碱和伪麻黄碱进口和流通的法案很难通过,即使通过,也会大打折扣,留下了不小漏洞,在书中,尼克·雷丁也详细梳理了相关机构同药厂、零售商之间的博弈,当然最后得利最大的是大规模的有组织贩毒集团,主要是墨西哥的几个毒贩集团,即使在法律和执法机构的努力下,打掉了成百上千个在自家地下室、浴室和厨房里制毒的小作坊也于事无补。
《绝命毒师》剧照
《美国小城镇的死与生》中,还让我感兴趣的是毒品的流通,简而言之,美国境内大量的墨西哥裔非法劳工成了运送毒品的主力。根据不同统计口径,在美国境内的非法劳工从几百万到上千万不等,这其中只需要有极小比例的人以打工的幌子来贩运毒品,或者哪怕只是单纯赚点外快,就会让毒品的洪流难以阻挡。
更让人心惊的是,由于美国公民对非法劳工的歧视和回避,以及后者躲避法律制裁的需求,让这两个群体之间几乎没有正常的交流,对非法劳工的监管已经力不从心了,针对更加隐蔽的贩毒行为则成了不可能的任务。
有了以上的几个元素,冰毒肆虐美国小城镇似乎是顺利成章的了,事实也确实如此。在书中不乏让人触目惊心的例子,比如家庭制毒小作坊会让大量有害物质散发到空气中,附着在物体表面,导致这些家庭里的小孩都有健康问题,而制毒者常常也是重度的瘾君子,很多小孩打娘胎里就受到了严重的伤害。除了生理上的健康问题,这些孩子几无可能获得来自父母的正常抚养,轻易地就会陷入饥饿、营养不良,以及更严重的心理问题。
《绝命毒师》剧照
《美国小城镇的死与生》把相当的篇幅也给了书中主要记录对象奥尔温镇的重生上,小镇社会中的中坚力量们是如何尽一切可能扭转家乡沉沦的趋势的。作者并没有把这些人的努力写作一曲赞歌,而是冷静地记录了他们对抗毒品泛滥,以及其背后的经济、社会、系统问题时,遭遇困难和挣扎。
在书中,奥尔温在人们的努力下,似乎有了好转,但其中一个原因是把很多瘾君子们通过财政的手段赶到了别的地方,一个奥尔温好了一点,但也有很多别的小城镇亦步亦趋地走上了它的老路。
作者在书的结尾回忆了一下自己家族的历史,看先辈们做出的选择是如何让后代们走上了今天的路,也客观的分析了,也许只需要轻微的不同,他就会奥尔温小镇的上人一样,深陷在毒品的泥沼中,无法做为一个旁观者来记录和报道。
《绝命毒师》剧照
《美国小城镇的死与生》值得一读,于我,它还是一本线索之书,以一个美国中部农业小镇的起伏为线索,串起了很多别的东西,除了上文提到的,关于全球化、工业化的一些事实和思考,它也在一定程度上联系起了好几本其他题材的书和文章,比如同属上海译文纪实系列的《看不见的美国》,曾经读到并翻译过的一篇关于美国非法劳工和樱桃采摘(以及其他蔬菜水果)的文章。如果从美国中部的小城镇抬起眼光,还能瞥见锈带地区城市内城区同样艰苦,但自有其特点的挣扎,甚至还可以感知到本书没有记录,但同样和它相关的种族、阶级问题(《扫地出门》《法律的颜色》等书)。
这也许就是好题材、好写作,以及成体系的书系和阅读的魅力吧,从信息到知识,再到认知洞察,且不说所谓的“进步”,光是其中的灵光乍现、醍醐灌顶,都是让人愉悦万分的。
(完)
富人赚够了,走了
穷人嗑嗨了,完蛋了
一夜之间,小镇和冰毒成了同义词
《纽约时报》年度值得关注图书
《美国小城镇的死与生》
👉 点击购买纸质书
[美]尼克·雷丁 著
徐晓丽 译
上海译文出版社
《美国小城镇的死与生》一书以美国中部艾奥瓦州小镇奥尔温为主要对象,考察了美国数以千计小城镇在近30年里的发展状况以及当地人为改变现状所做的努力。在全球化浪潮席卷下,这些小城镇被土地整治和农业产业化发展所遗忘,当地经济一蹶不振,人口外迁,在农业转型中受困于低收入、失业。此时,毒品趁虚而入,不仅抚慰了贫困无助者的心灵,更在当地形成了毒品经济,一些人开始以此维生。毒品的大行其道,反过来又让疲弱的小镇更加千疮百孔。
染上毒瘾的奥尔温,只是美国各地成千上万个小镇的缩影,它反映了全球化力量之下美国当代小城镇恶性循环的社会现状。而几乎与此同时,欧洲也出现了毒镇现象。对此做道德评判,呼吁个体守法自律,几乎是徒劳的,因为这种现象的实质是经济,更关乎政治。
作者出生于小城镇,为写此书回故乡定居数年,他观察毒品的产量和消费,结识了自己酗酒但致力于扫除毒品的医生、处理涉毒案犯罪的检察官、与毒瘾斗争多年的瘾君子等小城镇居民……从这样的人身上,观察和呈现美国小镇的死与生,警醒世人。
领取每月新书试读福利
👇
扫描下方二维码
添加@废墟狗为好友
发送口令“新书”领取
更多资讯,点击关注
👇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