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再压降3000多亿!养老险公司这类业务今年要完成清理,这家已提前完工

再压降3000多亿!养老险公司这类业务今年要完成清理,这家已提前完工

公众号新闻





聚焦养老主业的养老保险公司,在压降个人短期理财业务上再下一城。





券商中国记者从业界最新获悉,5家养老险公司在2022年压降个人养老保障管理产品业务(简称个养业务)规模合计达到3200亿,该类业务存量规模降至约2200亿元。相较2020年高峰时的万亿以上规模,压降已颇见成效。


根据监管部门要求,养老险公司这类个人短期理财业务原则上要于2023年底前完成存量清理。在2022年,多家养老险公司压降该业务比例达到一半以上,长江养老个养业务则已实现清盘,提前一年完成压降任务。个养业务的压降,也与养老险公司的转型相伴。


多家公司再压降超50%


截至目前,各养老保险公司去年个人养老保障管理产品业务信息已出炉。这类业务名为“养老”但实际不符合养老金融产品特征,实质上类似于中短期理财型业务,封闭产品期限从30天到3年不等。监管部门2021年开始引导养老险公司聚焦养老主业,并要求压降这类“个养”业务。


据券商中国记者统计,国寿养老、平安养老、长江养老、太平养老、大家养老这5家养老险公司2022年末个人养老保障管理业务规模合计约2200亿元,与2021年末相比,缩减了3200亿元,一年压降幅度接近60%。


其中,国寿养老2022年末个养业务存量规模为939亿,在各家中最高,其当年压降比例约55%;平安养老存量规模降至646亿,压降幅度57%;太平养老和大家养老分别压降逾40%、16%,存量规模分别在266亿、320亿左右。


压降力度最大的是长江养老,其压降工作已到位。据披露,截至2022年12月31日,长江养老管理的个人养老保障管理产品已全部清盘。这意味着,该公司在2021年已压降逾千亿的基础上,2022年则一举清盘9个个人养老保障投资组合,压降完900多亿个养业务。长江养老用两年时间对逾2000亿个养业务完成压降,比监管要求的大限提早一年完成了个养业务清理。


有养老险公司人士向券商中国记者分析,各家养老险公司对个养业务都在按监管要求压降,压降力度不同,应是源自不同的定位和业务规划。对个养业务压降“比较狠”的,不排除有更倾向于定位为养老资产管理机构的原因。


其他5家养老险公司中,实际开展个养业务的还有泰康养老,不过记者未能从其官网找到业务规模信息。


两年累计压降逾7000亿


总体上,上述5家养老险公司在过去两年对个养业务的压降,已经颇见成效。其于2021年合计压降个养业务4000多亿,降幅超过40%。在2021年和2022年的两年时间内,5家养老险个养业务合计压降近7000多亿。


回顾2020年末时,养老险公司的个养业务处于高峰,合计在万亿以上。其中,国寿养老、平安养老和长江养老较多,都在几千亿级;太平养老、大家养老也有数百亿。


据记者了解,个人养老保障管理产品之所以在此前几年取得快速发展,是与当时的大资管和财富管理环境相伴,其快速发展时期,也是各类“宝宝类”产品受到欢迎之时。该类产品对客户有稳健收益,对养老险公司意味着管理费收入来源,有需求也有供给。


不过,该业务一直面临不确定性。特别是自资管新规后,作为一类主打稳健固收资管业务,其面临净值化转型的压力。同时其名为“养老”但不符合养老金融产品特征,在养老金融规范发展之下也面临转型。


2021年12月银保监会下发《关于规范和促进养老保险机构发展的通知》,要求养老保险机构要清理压降养老特点不明显的业务,要终止或剥离与养老无关的保险资产管理业务,压降清理现有短期个人养老保障管理业务。


根据要求,养老保险公司应当按照平稳有序、维护客户合法权益的基本原则,持续压降清理现有个人养老保障管理产品。2022年6月30日前,适时停止相关产品新增客户,原则上于2023年底前完成存量业务清理。


转向“养老”特点突出的业务


银保监会2021年12月曾表示,支持符合条件的养老保险机构开展个人养老保障管理业务转型与产品创新。从未来发展来说,这一业务面临的长期转型,也与养老保险公司如何定位相伴。


银保监会已明确,养老保险机构应定位为专业化养老金融机构,进一步突出养老特点。同时要明确主要业务方向,推动养老保险机构重点发展商业养老保险、养老保障管理和企业(职业)年金基金管理等体现养老属性的业务,支持符合条件的养老保险公司参与专属商业养老保险试点。


专属商业养老保险2021年6月起在浙江省(含宁波市)和重庆市开始试点,首批6家寿险公司为试点公司。其以养老保障为目的,期限为终身或长期,产品分为“积累期”和“领取期”两个阶段,客户60岁以后可以开始领取,是“养老”专属性很强的、带有政策性的产品。自2022年3月起,其试点区域扩大到全国范围,并允许养老保险公司参加专属商业养老保险试点。


据券商中国记者了解,2022年,国民养老、恒安标准养老、新华养老、太平养老、平安养老、大家养老均已获批专属商业养老保险产品,并已上市开售。


此外,银保监会还向养老险公司“特批”了一类创新业务,即商业养老金,该业务包括养老账户管理、养老规划、资金管理和风险管理等服务,可满足客户生命周期内多样化养老需求。


自2023年1月1日起,人保养老、国寿养老、太平养老和国民养老4家养老险公司开展商业养老金业务试点,试点期限暂定一年。试点区域为北京市、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福建省、山东省、河南省、广东省、四川省、陕西省等10个省(市)。


目前,多家养老险公司已见商业养老金进展。国寿养老快速启动商业养老金业务,在试点开闸首日即推出5只商业养老金产品,并上线养老规划服务系统和销售支持系统,其年初工作会议确定的重点工作之一即全面推进商业养老金试点工作,并已成立商业养老金事业部。国民养老1月9日也在自营平台落地商业养老金业务,上线2只产品。人保养老工作会议也提到,要全力抓好商业养老金业务试点上线。


银保监会今年1月向业内下发的《养老保险公司监督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再度要求,养老保险公司应当主要经营与养老相关的业务,包括养老年金保险、商业养老金、养老基金管理等,原则上不得经营保险资产管理业务。


意见稿要求,养老保险公司应当建立健全以服务养老主业为导向的长期绩效考核机制。养老年金保险、商业养老金、养老基金管理等业务在绩效考核中的权重合计占比不得低于70%,上述业务的投资管理考核期限不得短于3年。


责编:杨喻程

校对:姚远


百万用户都在看
沸腾!中国资产全线暴拉,五大利好突然发酵!这个指数8天暴涨近90%,新加坡最牛国企或将出手
突发!中国驻美大使馆紧急提醒:谨慎前往!"毒火车"恶劣影响蔓延,什么情况?42年罕见,危险警报拉响
全球首富换人,身家飙升至13000亿!军火巨头罕见扩张,日本狂买400枚"战斧"!33万亿资金紧急避险
突发利空!1400亿巨头遭25笔大甩卖,大股东逢高减持?这只股也被机构狂抛,最火赛道要熄火?医药黑马爆雷
重磅利好!人民币猛拉900点,中概股狂飙,什么情况?刚刚,特斯拉重大计划刷屏,涉及10万亿美元
涉嫌内幕交易!招行原行长田惠宇被提起公诉!A股尾盘突然异动,发生了什么?今年"最惨"首富出手,股价狂飙15%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

戳这里提交新闻线索和高质量文章给我们。
相关阅读
【财闻联播】又上热搜!董明珠称格力十年纳税1300多亿!要建自己的城镇?马斯克大举买地格力10年纳税1300多亿!董明珠又爆金句:企业靠国家补贴、救济,还怎么发展?前哨速览:OpenAI估值270亿美元,Meta不再压榨广告客户业务量爆了!有银行1周7天班,保险公司天天排队,2000多亿美元华人资产流入香港?真相是…养老改革任务单将落地!养老金还会涨吗?提前压实、充分释放、今年出清:怎么看招商银行的房地产类业务风险 | 愉见财经涉案500多亿!15省抓捕!警方侦破一起特大案!亚马逊周一宣布再裁9000人!涉及公司这些领域,连盈利的部门也不放过紧急通知!多伦多房主务必2月2日前完成这项税务申报!否则罚款!最新布局!10年保证续保险种来了,怕不怕亏?保险公司这样说蒸蒸日上Spring Boot |如何让你的 bean 在其他 bean 之前完成加载未央播报 | 银保监会规范保险公司开展“保险+养老社区业务”在莫斯科与苏联克格勃官员的近距离接触5000多亿!这位国企董事长,藏不住了!个人养老金对年轻人更友好,专家呼吁每天省杯咖啡提前规划养老!全国政协委员建议:扩大个人养老金覆盖面老品牌如何突破年轻化困境?这家公司这样做券商行业或迎新规,中证协提醒:六类业务高危首例!上市公司自曝收单业务涉嫌"跳码",股价已提前反应,支付行业要地震了?新年第一个礼拜量化人赚了1000多亿!!!科学精准、抓紧抓实春节期间重点防控措施!市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会议再部署再压实网友大赞!董明珠:格力十年纳税1000多亿!宝马、奥迪、比亚迪、凯迪拉克...纷纷降价,这一板块逆市大涨!“狗得入内、中国人不得入内”警告!盗卖者已盯上至少32处房产 这类业主要小心!刚刚,重磅数据出炉!香港航空大动作!万亿龙头业绩"爆表",单季赚100多亿!外资疯狂抄底A股,什么信号?中国皇帝在突然开放中的赌徒性格澳洲养老机构问题频发,联邦政府斥巨资改善,一年要花$300亿!养老院还嫌少…【便民】智慧道路有哪些“黑科技”?嘉定这条智慧道路升级改造工程日前完工极氪完成7.5亿美元A轮融资;北交所两融业务今日起开闸;韵达速递澄清网传2000多个网点关闭为不实内容……码住!CFA考试改革后的PSM需要考前完成吗?人民银行原行长:养老问题没有拖延的机会,保险公司董事长建议将公积金部分转入个人养老金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