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眼皮怎么了?它藏着很多护眼密法!
单眼皮、斜眼角、窄眼裂、浅眼窝——在中国常被视为北方人的典型长相,在世界则被视为东亚人(尤其是中国人)的特征。
单眼皮女孩
图片来源:图虫创意
现在有很多人不喜欢单眼皮,选择去割双眼皮。但是,其实你的眼睛中隐藏着很多祖先留下的护眼秘法!或许看完文章,你会更了解自己的眼睛,也会更喜欢自己眼睛。
01
内眦赘皮让双眼皮变单
根据通常印象,在中国、日本、蒙古等东亚国家,人们长“单眼皮”的比例比较高。其实这主要是因为,许多人的双眼皮都被藏起来了!
藏住它的,是我们眼角的一块小挡板——内眦(zì)赘皮。内眦就是内眼角,内眦赘皮就是把内眼角遮住的那块皮肤皱褶。
世界各地的初生婴儿,普遍都有内眦赘皮,通常几个月后就会逐渐消失。而东亚人的内眦赘皮,虽然也会在幼年后消退,但一般退得不彻底,会在内侧眼角留下一道褶子。
内眦赘皮
图片来源网络
如果内眦赘皮比较发达,常会牵拉上眼睑的皮肤,把原本形成双眼皮的那道“眼皮浅沟”给隐藏起来,外表看起来跟单眼皮一样。即便是轻度的内眦赘皮,也容易变成“半双”:靠近外眼角的部分是双眼皮,而靠近内眼角的部分看起来却是单眼皮。
一对蒙古国父女。东亚北部民族往往有着更小的眼裂,曾被西方学者拿来代表所有东亚人。而在中国人内部,眼裂宽度也往往呈现从南至北递减的规律。图片来源:quoracdn
东亚人拥有更厚的眼部脂肪层,不仅防寒保温,也让我们的上眼皮更为饱满厚实,外观看起来眼窝较浅。提睑肌是拉动眼皮上下移动的肌肉。提睑肌与眼睑相连处皮肤内凹留下褶皱,就形成了双眼皮;但是因为脂肪层阻隔,东亚人的提睑肌常常不能与眼皮直接相连,加上眼皮更加饱满难以形成褶皱,所以单眼皮多见。
赶紧扒拉一下眼角看看,说不定你其实是双眼皮。但是呢,有些人几乎没有内眦赘皮,就是个单纯的单眼皮,比如我……
02
蒙古眼到底长啥样?
成年人的内眦赘皮,过去曾被西方人误认为是“蒙古人种”(亚美人种的旧称)的特征,因此俗称“蒙古褶”。
实际上,“蒙古褶”并非亚美人种独有。北欧和非洲南部的人群,也经常有一双带内眦赘皮的眼睛。
有些瑞典萨米人也拥有蒙古褶
图片来源:wiki
准确点说,我们东亚人(以及美洲原住民)的眼睛,主要特征不光是“蒙古褶”,而是三大特征——内眦赘皮、窄眼裂(眼裂指睁眼时,眼球露出的上下高度)和浅眼窝。
在西方人类学界,我们这种眼睛被称为“蒙古眼”或“东亚型眼睛”。而世界上其他族群的眼睛,很少有类似形态,被统称为“非蒙古眼”。
尽管内眦赘皮往往伴随着较窄的眼裂,但并不绝对。刘亦菲就长着明显的蒙古褶,但对大眼睛、双眼皮的影响并不明显。图片来源网络
在西方人看来,东亚人的眼睛长得很有特点。而以我们东亚人的视角,其他族群的眼睛也挺怪。比如我们常用“高鼻深目”形容外国人的长相——先不说鼻子,“深目”则是指西亚、欧洲等地的族群,眼窝普遍比东亚人要凹陷。
美国影星玛丽莲·梦露其实是单眼皮,她那看似“双眼皮”的浅沟不在眼睑边缘,而长在眉毛下方,是睁眼时皮肤内凹、嵌入眼眶留下的折痕。这种“双眼皮”在东亚人身上确实少见,也是因为我们的眼窝不深凹,上眼皮厚而饱满,难以留下折痕。图片来源网络
世界各地的人类,在视力上并没有显著差别,为何大家的眼睛长得如此不一样呢?
03
眼睛里的岁月痕迹
现代人类学家认为,蒙古褶、小眼裂和浅眼窝,可能是东亚人的祖先为适应寒冷气候演化出的特征。
在寒风中,眼角的内眦赘皮,能为眼睛提供额外保护,尤其是保护泪小管。同时,内眦赘皮还把眼裂拉得更窄,能减少眼部的液体蒸发。
至于浅眼窝,则是因为我们的眼窝外缘,包裹着较多的脂肪组织,眼皮上的脂肪层也比其他人群更厚,把眼窝给“填”上了不少。这些脂肪不仅有保暖功能,而且眼窝填充后,可以避免迎面吹来的冷空气“窝”在眼睛四周,使我们不必在寒风中冻得直眨眼。
从红外热成像图可以看出,眼窝周围是人脸温度最高的区域——眼球结构精密,内部充满液体,比皮肤更容易被冻坏。因此在低温下,身体总是给眼睛“优先供暖”。我们东亚人特殊的眼睛外部构造,更有利于眼睛防寒。
人类学家猜想,东亚人的祖先,可能曾在高寒地区生活过:大约距今2万年前西伯利亚的茫茫雪原,那时正是寒冷的冰川期。如果是这样,那么蒙古褶、小眼裂、浅眼窝组成的眼部防寒配置,可能帮助我们的先祖挺过了那段艰难岁月(相比之下,今天绝大部分欧洲人的祖先,是冰川期结束后,才从温暖的中东地区迁入欧洲的)。
顺便一提,凹陷的眼窝也有用处,它针对的是物理攻击:当脸部遭到击打时,眼睛躲在凹陷的眼窝里,受伤的概率就小一些。因此除了经过严寒环境选择的东亚人,大部分人类族群,都保留了凹陷的眼窝。
04
自带护目镜,不怕闪瞎眼
除了三重防寒结构,我们东亚人的眼睛还自带一项隐藏优势——更能适应强光。
为避免被光线灼伤,人类视网膜上有一个“视网膜色素上皮层”,这是个含有色素的半透明保护结构。它就像深色太阳镜一样,可以过滤、反射强光,保护敏感的视网膜。这个色素层的颜色越浅,就能反射越多的光线;而透明度越高,则能吸收越多的光线。
与大部分族群不同,东亚人的视网膜上皮色素层,兼有较浅的颜色、较低的透明度。这使我们的眼睛既能反射更多的光线,又能少吸收一些强光。如此给力的保护结构,意味着我们祖先生活的环境中,存在着无法回避的强光。这会是什么环境呢?
冰河期的东亚人先祖,冬季可能会经常面对茫茫雪原。雪地对太阳光、尤其是紫外线的反射率极高,可达95%,这样的强光刺激极容易引发雪盲症(一种暂时性失明)。而独特的视网膜色素层、配合较小的眼裂,似乎都是对雪地强光环境的保护性适应。
长年生活在冰天雪地中的因纽特人,为避免雪盲症,会用木头或海象牙雕刻成雪地护目镜。镜上只留一道狭窄缝隙,能有效减少雪地反射光进入眼睛。东亚人较小的眼裂,或许就是一种自带的“雪地镜”效果。
这比墨镜酷多了!
图片来源:wiki
往期内容回顾
撰文 | 刘砥石
绘图 | 郑秋旸
微信编辑 | 阿什么爽
本文原载于《博物》2020年3月刊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