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云合作安世亚太,工业软件的摩天大楼从何处盖起
过去30年间,由于中国改革开放和城镇化快速发展的推动,中国是全球最大的基建市场。
无数大规模的高速公路、高铁、港口、机场等基础设施拔地而起,在中国建造的比较成本优势下,漫延着大兴土木、更新换代的创新气息。而来到21世纪20年代,“十四五”规划纲要提出,围绕强化数字转型、智能升级、融合创新支撑,布局建设信息基础设施、融合基础设施、创新基础设施等新型基础设施。
不似传统基础设施建设,以5G、人工智能、数据中心、工业互联网、物联网等为代表的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更不易被察觉,但却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近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加强基础研究进行第三次集体学习,国家领导人在主持学习时指出,世界已经进入大科学时代,要强化基础研究前瞻性、战略性、系统性布局,基础研究处于从研究到应用、再到生产的科研链条起始端,地基打得牢,科技事业大厦才能建得高。
这无疑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近年来接连不断的国际制裁,却让少有人知的国产工业软件站上了风口浪尖。由于中国软件发展整体起步较晚,尽管在中国市场有着较大的需求,但在技术难度高、开发周期长的掣肘下,长期位于卡脖子的中心地带。
那么,国产软件的自研创新情况走到了哪一步?我们将在本文中略见一二。
安世亚太的取舍和新篇章
安世亚太是最早引入仿真技术和技术创新方法TRIZ体系的中国公司。1996年,安世亚太率先将仿真技术在中国大规模推广,这也就是仿真技术早期在市场应用的雏形。
到今天,已经是安世亚太在仿真技术领域发展的第27个年头,作为仿真体系和精益研发体系创立者,安世亚太也是唯一入选“2022中国软件150强”名单(中国科学院《互联网周刊》,安世亚太排名99)的CAE(Computer Aided Engineering)软件企业。
然而,即使拥有这么多光环,安世亚太实际面对的市场环境则是挑战多于安逸。这是因为在中国市场的工业软件的供给和需求之间,存在着一道数字上的巨大鸿沟。需求侧上看,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中国工业软件行业发展现状分析与投资前景研究报告(2022-2029年)》数据,中国工业经济规模为世界首位,在2011-2020的十年间一直保持在世界第一制造大国的位置,2020年更是以27万亿元的制造业增加值占到了全球比重的28%。
而相比供给侧,工业软件产业规模仅为6%,这造成了供需之间的严重不匹配。填补需求的挑战,同样也是新的机遇,面向日益增长的工业软件需求,向仿真软件平台的转型升级是可以拉平鸿沟的工具。
对于安世亚太来说,升级的动作包括两个部分,一方面是向内精进自身,即研发体系为主的升级;另一方面是将产品本身应用于更大的体系,即产品的升级。
对于前者,安世亚太高级副总裁田锋(以下简称:田总)向36氪表示,过去的设计与仿真之间界限分明,而未来的CAE与CAD可能趋于融合,逐步由CAD(Computer Aided Design-CAD)为主转向以CAE(Computer Aided Engineering)为主。这是因为研发设计将承担越来越多的职责,研发已经逐渐从最初的注重产品的外在性质,到同时关注产品可生产性、物料可采购性、客户需求全面性、产品可维护性以及产品可盈利性等多样特性。
对于后者,如果安世亚太对于研发体系的升级是向内的精雕细琢,那么和华为云DME的合作则是将产品力放大的过程。而如何满足产品升级的需求并不简单,尤其是对于业务难懂的工业软件来说,更提出了业务与云之间沟通的需求。
此次安世亚太和华为云DME的合作,“可以无感的感受到他的升级”,田总这样评价。而谈及本次合作之间双方得以匹配的原因,专业度和增速快都成为华为云DME被选择的原因。
首先,在全球云市场中,华为云是唯一一家以硬件起家的云企,这让华为云和安世亚太的沟通之间减少了很多专业语言的翻译工作,不会出现云厂商不懂业务、业务不理解云厂商的情况;
其次,在云服务层面,华为云也以有说服力的增长速度收获肯定。根据国际数据公司(IDC)最新发布的《中国公有云服务市场(2022上半年)跟踪》报告显示,2022上半年中国公有云服务市场中,华为云以11.6%的份额位居第二。
相比其他互联网起家的云计算公司,华为云的独特性在于硬件、工业的基因,但这也为华为云带来了更深入于专业领域的可能性。这种契合感也可以在本次合作的成品安世亚太SPDM中洞察到,具体来说,基于华为DME,安世亚太SPDM在工业仿真领域具备了六大优势。分别是:可以在SPDM系统内可以按结构树展示海量仿真数据,实现了对仿真数据进行预览;
可以通过SPDM对仿真流程模板可视化,一键生成API,实现了“仿真即设计,设计即开发”;
此外,系统可以查找过往数据信息和成功案例,智能精准推送知识信息,综合多维度关联信息,形成多方案多工况的仿真对比分析报告,辅助工程师优选设计方案;
支持了多学科多领域资源及不同学科专业仿真工程师协同仿真;
引擎方面,SPDM支持WEB、APP等多端共享的大尺寸仿真结果下载、上传、分享及可视化预览,这显著减少项目协同时不必要的等待时间,提升模型、信息、关键结果传递与反馈效率;
更能显著提升研发效率的是,SPDM可跨系统、跨任务、跨学科快速抽取关键数据建立关联关系,支持巨量数据的快速储存和图谱化、可视化快速查询应用。
田总告诉36氪,原本需要业务员到现场操作、费时10余周的项目,在华为云DME的帮助下,可以云上完成,时间成本也可以缩短到几天,“这在此前都是无法想象的。”
那么,SPDM得以实现的难度有多大呢?回头看华为云DME的地基,或许可以找到背后逻辑。
摩天大楼从打地基开始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