屡遭断供工业软件国产化迫在眉睫,“国产CAE软件第一股”索辰科技加速突围
随着工业4.0的持续推进,全球“传统制造”加速向“智能制造”转型升级,这一过程中,各类工业软件得到广泛应用,为设计研发、生产制造、经营管理提供重要的技术支撑,被认为是现代工业制造的大脑和神经。
然而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制造业国家,中国制造业的“大脑”却长期受制于人,我国80%的工业软件被外资企业垄断,其中又以EDA、CAD、CAE、CAM等研发设计类软件为最,据《中国工业软件产业白皮书(2020)》的研究数据,国内95%的研发设计类工业软件依赖进口,尤其是CAE软件,国内市场前十大CAE软件供应商全部为境外企业。
幸运的是,当前国产工业软件尤其是工业基础软件实力薄弱、空心化较为严重的事实已经得到重视,国内也涌现出了一批专注于此的优质企业,上海索辰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索辰科技)就是其中之一,凭借多类型工程仿真软件以及领先的技术和研发实力,公司脱颖而出,即将在科创板上市。
勇闯“无人区”,掌握核心算法推出多类型产品
CAE(Computer Aided Engineering),计算机辅助工程,是广泛应用于工业制造业产品研发设计过程中的一种技术软件,主要用途是通过“虚拟”的方式再现工程生产过程。
举个例子,过去设计一台汽车,需要反复进行碰撞试验,如果有了CAE模拟仿真技术,只需通过输入相关数据,就能迅速测算出各种碰撞结果,减少了费用高昂的真车碰撞试验的次数,极大地节约了开发费用,缩短了研发周期。
该技术最早起源于美国,是为了满足阿波罗登月计划下宇航工业对结构分析的迫切需求而开发,经过近半个世纪的发展,CAE目前已经被广泛应用于汽车、航空航天、电子装备、国防军工等各个领域。
也正是因此,CAE软件的技术门槛极高,其中融合了物理学、数学、工程学、计算机科学等多学科的算法和技术,涉及学科广,模型复杂,需要深厚的理论基础和持续的技术创新。这也导致目前国内CAE软件关键技术自主可控程度较低,国内市场大部分被安西斯、达索、西门子、MSC等欧美企业占据。
国产CAE软件企业市场竞争格局相对分散,行业集中度低,中小企业居多,行业内虽陆续涌现了一些企业,但尚未出现占据绝对主导地位的本土厂商,亦未出现已成功上市的国内企业。
本次冲击“国产CAE第一股”的索辰科技成立于2006年,长期专注于CAE核心技术的研究与开发,在国内CAE行业几乎一片空白的情况下,公司不得不在研发上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据招股书披露,2019年至2022年6月,索辰科技研发费用分别为5,870.94万元、6,246.79万元、6,107.58万元和3,948.82万元,研发费用率分别为50.68%、38.59%、31.70%和248.69%。
高强度研发带来的是丰厚的技术回报,索辰科技通过不断的自主创新,形成了流体、结构、电磁、声学、光学、测控等多个学科方向的核心算法,以此为基础开发出了流体仿真软件Aries、结构仿真软件Virgo、声学仿真软件Taurus、电磁仿真软件Polaris、光机拟合仿真软件Somap、测控类仿真软件Labworks、多学科仿真软件EMT等多类型工程仿真软件,并且可以实现多学科的耦合计算。
截至目前,索辰科技已取得21项发明专利及196项软件著作权,积累形成了13项自主研发的核心技术,其中主要产品所用的气体动理学算法(GKS)、直接模拟蒙特卡洛方法(DSMC)、光滑粒子流(SPH)、再生核粒子算法等均为基于高性能计算的行业前沿算法,在行业中十分突出。
替代需求迫切,抓住国产化机遇成功实现突围
除了技术具备先进性外,关键核心技术的自主性也让索辰科技具备了底层开发的能力,产品核心模块不再依赖于第三方供应商,有效避免了在商业竞争及贸易争端中被第三方限制的情况,从而具备了自主可控的优势,这一点在当前国内工业软件行业发展趋势下十分重要。
工业软件是我国产业“短板”,与发达国家差距大,这一定程度上导致了中国制造业大而不强。
随着国际局势的变化,工业软件无法自主可控的弊端凸显,2019年6月,美国EDA软件三大厂商暂停了对华为的授权和更新。2020年6月,美国软件公司Math Works按照美国政府要求,对被列入实体名单的哈工大终止MATLAB软件的相关授权。短短一年内的两次工业软件断供事件,精准地抓住了中国制造业和科技产业的“短板”,也第一次让社会各界对工业软件的重要性和战略价值有了前所未有的共识。
近年来,工业软件行业的发展工作被提高到国家战略发展高度,在产业发展方面获得了大量国家政策支持,在工信部实施的产业基础再造工程中,工业软件甚至被列为“新五基”之一。
除了政策偏好上的强确定性外,出于对先进制造和信息安全问题的考虑,国内大型企业也越来越偏向于使用国产研发的设计类工业软件,尤其是政府、军事、金融等重点领域,对优质国产工业软件的需求十分迫切。
在此背景下,索辰科技核心技术的自主可控显得尤为可贵,公司也以此为契机,持续强化对航空航天、国防装备、船舶海洋、核工业等领域具体工程应用场景的研究,将前沿算法与工程应用结合,开发融合了行业标准与工程校验的行业仿真软件,提升产品的商业化应用水平及服务客户的能力,并参与多项国家级重点科研专项,其中一项为牵头单位,五项为参研单位。
索辰科技因此获得了多个国防军工领域重要企业的认可,为中国航发、中国船舶、航空工业、航天科技、航天科工、中国电子、中国电科、中核集团、中国兵工等军工集团及中科院下属科研院所等提供多学科覆盖的工程仿真软件及仿真产品开发服务。
全球百亿级增长,国内市场方兴未艾
作为工业化长期积累的各类工业知识、机理模型和经验诀窍的结晶,工业软件已经从辅助工具演变为了工业化进程不可或缺的伴生物,是制造业的重中之重。2012年以来,制造业进入了新旧动能加速转换的关键阶段,全球工业软件产业稳步增长,中国工业软件市场更是呈现出快速发展的态势,我国每年的高制造业增加值为国内工业软件企业提供广阔发展空间。
2021年,我国工业软件产品收入2,414亿元,较2020年增长24.8%。具体到CAE软件行业,随着下游行业需求规模不断扩大,2020年,全球CAE市场规模为81亿美元。据天风证券估算,在工业软件一体化趋势下,CAE发展速度将持续加快,预计到2025年,CAE市场规模有望达到128亿美元,年均复合增长率9.6%。
中国制造业目前正处于从资源密集型,到劳动力密集型,再向知识密集型转化的过程中,对工业软件需求程度不尽相同。劳动力密集型的工业体系,对管理软件的需求最为强烈;OEM、ODM为代表的离散制造业,需要供应链精益化运作;“中国智造”时代,复杂精密工业产品的自主研发和生产,则需要研发环节整个生态和生产环节众多供应商的协同运作。因此,未来研发设计类工业软件在制造业重塑中扮演的角色愈发重要。
目前CAE仿真技术在国内整体仍处于起步阶段,主要市场仍被海外企业占据,但随着制造业的发展该技术会变得愈发普及,并与云技术、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深度融合,将真正实现从传统制造向智能制造的转型升级。
根据赛迪2016-2021年中国工业软件市场规模数据,中国CAE市场规模从2016年的10亿元增长至2018年的14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10.4%;2019年后,国产替代加速,国内厂商逐渐占据更大份额;预计2021年达到21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为16.2%,超过全球平均增速。
在可见的未来,得益于国家利好政策的帮扶以及国外厂商的成功经验,国内CAE市场有望加速发展,国产化加深也将带领国内CAE市场不断走向繁荣。
成长能力可观,深化创新助推CAE软件国产化进程
受益于国内工业软件市场的持续发展,以及国防军工、航空航天、兵器船舶等领域软件国产化需求的快速提升,索辰科技在技术成果转化上收获颇丰。据招股书披露,2019年至2021年,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11,584.20万元、16,186.06万元、19,269.40万元,2019年至2021年年均复合增长率为28.97%;净利润分别为-1,259.12万元、3,264.87万元和5,035.64万元,盈利能力稳步增强。
同时,根据公司初步测算,预计2022年的营业收入为25,200.00万元至28,000.00万元,较上年增长超过30%,2020年-2022年复合增长率预计24.78%-31.53%;预计归母净利润为5,700.00万元至6,900.00万元,较上年增长13.19%至37.02%;预计扣非归母净利润为3,300.00万元至4,300.00万元,较上年增长约19.95%至56.29%。
从业绩来看,索辰科技正处于高速成长之中,盈利能力不断释放,公司未来发展值得期待。
不过CAE软件的研发涉及的学科广,模型复杂,且CAE软件各行业和具体应用有独特的特点,影响因素众多,需在试验和应用中不断集成各影响因素,并验证模型的正确性和有效性,逐步完善软件的功能、提升仿真的效率和集成新理论/新方法/新技术。这就要求相关企业必须通过长期积累,不断升级迭代,提升性能,才能开发出符合行业要求。
目前索辰科技已经储备了若干研发项目,但这些项目资金需求大、研发难度大、技术要求高、实验耗时长、项目管理复杂,现有的研发场地、实验环境、人才储备等难以满足需要。
为了维持公司的技术领先性,索辰科技本次登陆资本市场拟募集资金96,890.36万元,主要用于研发中心建设项目、工业仿真云项目、年产260台DEMX水下噪声测试仪建设项目、营销网络建设项目及补充流动资金。
以上项目落地后,将帮助索辰科技进一步完善公司各项核心技术,提升公司研发人员的科研攻关能力,提高技术创新与需求转化速度,满足新产品开发和新领域需要,增强产品技术竞争力。
同时,在当前CAE软件市场国产替代、高端化、定制化需求迫切的背景下,以索辰科技为代表的国产工业软件不断提升研发能力、突破产业壁垒,也将是加快我国CAE软件国产化进程的重要助力。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