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前还贷后,我唯一后悔的是没早点还
文 | 曹婷婷
编辑 | 金匝
运营 | 月弥
拨出第78通投诉电话后,终于传来语音接通的声音,周春晓有些激动,跑出办公室平复内心。因为这通电话,或许意味着可以省出上千元的利息。
今年2月初,周春晓不断在社交媒体中刷到提前还贷的信息,她忍不住算了一笔账,才惊觉自己已经付出了太多利息。2017年,她在郑州买下这套房子,首付31万,贷款73万,利率4.4%,每个月“3000多元的房贷,2000多元都是利息”。去年下半年,理财也把“赚的都吐出来了”,她下定决心提前还贷,准备先还33万,能抵消15年的月供负担。
去年末和今年初,提前还贷成为热词,但对不少人而言,要成功还款似乎并不容易。“额度不够、需要排队、需要线下申请……”银行的回应让人找不出破绽。层层障碍下,还款日期一拖再拖,甚至要等好几个月。
最先变复杂的是还款方式。广州的崔月在去年7月发现,工商银行App的线上还款通道悄无声息地关闭了。她打给银行客服,对方告诉她,提前还贷需要去线下银行申请办理,还必须是星期二。
有的银行,即使保留着线上还贷通道,也需要像挂医院的专家号一样,每天定时抢预约名额。刚开始,西安的木槿,还不知道名额会每天定点刷新,她反复打开页面,每次都被提示约满。打电话问建设银行,客服告诉她,可以试试零点去预约,这样几率大些。
木槿打算置换房子,已经看好了想买的,这种不确定让她觉得忧愁,既烦心多交利息,又怕影响房子交易。随后几天,她在午夜零点、早晨九点蹲点抢名额,就像疫情时代抢菜一样,最终都一无所获。后来她才踩准时间点,每天下午两点,银行App才更新一天的名额。
线上失效,只能线下办理。今年1月,北京的时雨第二次提前还贷。走进农业银行,还是同一个狭窄的门厅,但相比她一年前提前还贷,人多了不少。有人和时雨前后脚来办理,保安大哥一边动作熟练地帮忙接待,指导一下如何填写,一边嘀咕:“又是来提前还贷的。”时雨前边,已经有400多号客户申请了提前还贷,她能做的只有等待。就在她填表的几分钟里,银行又涌进来五六拨要求提前还贷的人。
人多了,还贷的限制也多了。提前还贷通常有两种:缩短年限,或是降低月供。去年初,武汉的蒲萱为了选择缩短年限,只能去支行重走申请流程。“连收入证明都要重新开具重新审核。我觉得这就是人为制造障碍。”后果是,蒲萱多花了5个月,多承担了3万多利息。
早一天还上贷款,就意味着节省一天的利息。决意提前还贷的人们,开始和时间赛跑。
和银行的所有洽淡都失效,有人选择把音量放大。深圳的夏芳用了一种比较极端的方式,去银行“闹”。她遵循先礼后兵的原则,闹之前,先用了一种理性的方法。那是去年10月底,她按照合同规定,提前一个月申请还贷,结果被拒。接着,她连打了好几个电话投诉,农业银行最后说,可以去线下申请,会按照合同,在一个月以后划款。
对方还嘱咐她,一定要在12月1日前,把约90万还贷的钱存入卡里。90万不是小数目,辗转腾挪半天,才凑齐这笔现金,但最后,她失望了。
她发现,到了约定时间,银行却没有提前扣款。那几天她急得天天看账户余额。一天下午,她正在工作,突然接到银行打来的电话,告诉她三个月以后才能还款。为此花费的时间和心力达到临界值,她决定立刻动身前往银行,“我一天都等不了了”。
怕去晚了银行下班,她跑了一路,路上脑子里也飞速构思着,这次不能再太客气,语气要激动一点,甚至想好了必要时可以装作晕倒。最后,她用了最“笨”也是最直接的办法——到了银行,看见一个办公室,她就直接走进去,开口就问:“请问一下你们的领导在哪里?”
后来她才知道,她撞见的是银行的行长。对方问她:“是不是要卖房?”她临时编了个谎言,说她自己确实着急卖房,并且“还贷的钱也是借的”。
回忆整个过程,快50岁的夏芳觉得,虽然她平时是个温和的人,但在那时,她觉得自己有必要装一把情绪激动,这种“伪装”,加快了问题的解决。最终,这位领导当着她的面,打电话申请,大约10天后,她还上了贷款。
为了早一天还上贷款,投诉是使用得最多的办法。社交平台上,不少人分享通过投诉还贷成功的经验。其他还贷受阻的人,也把希望寄托在拨通某个号码上。通常,经验帖里,中国银保监会的投诉电话“12378”出现频率最高。
周春晓觉得自己运气不错,她看过不少提前还贷的分享贴,对比起那些要打100多通电话才接通12378的人,她已经算幸运了。投诉后,农行的回电很快就拨了过来,但仍然是让她“再等待一个月”。
打通12378,只是第一关,意味着银行最后会同意提前还贷。但什么时候还,怎么还,还是未知数。
杭州的刘溪就是如此。没能如约等来扣款,她气坏了,在电话里“威胁”客服,每隔十分钟她会查看一次是否扣款,如果没有,她就继续打电话询问,直到还上为止。10分钟后,刘溪收到了扣款成功的信息。
杭州的杜鹃,去年12月预约还贷,排队到今年5月,她打电话投诉,对方称“会按照顺序给投诉客户打电话反馈”。杜鹃问:“你们投诉客户多吗?” “数也数不清。”这句回复让杜鹃“印象相当深刻”。
对银行而言,房贷是一种“优质资产”。当提前还贷的浪潮一波又一波涌来,银行也体验到了不安全感,还款人和银行的矛盾产生了。
不久前,《中国新闻周刊》专访上海新金融研究院副院长、浙商银行原行长刘晓春,他分析,从银行利益角度看,购房者的贷款审批通过,意味着银行已经在这笔资金上做出了长时间(例如20年-30年)的安排。借款人突然决定提前还贷,银行需要重新找新的项目把资金投出去。在这期间,银行损失了原本的贷款利息收入。所以,银行会控制提前还贷节奏。
为了降低利率,还有人想过更冒险的方式,以贷还贷。办理利息更低的贷款,贷出的钱用来提前还房贷,利用利率差,省下一笔利息。
何倩今年25岁,广州的房子,是她大学毕业那年,家里帮忙买的房子。去年开始,她发现房贷也好,普通的消费贷、信用贷也好,所有利率都在下降。再对比自己房贷的利率,超过5%,她坐不住了。
想到自己名下有公司,何倩考虑起了用经营贷置换房贷。她翻出几年前添加的自称某行信贷部职员的微信,对方让她前往位于广州CBD的一家门店咨询。一到门口,眼前的“xxx贷款公司”让她心里打鼓了。
工作人员推荐完贷款方案,还没等她同意,就拿来一份协议,“服务费3%-4%,能省下几十万”。何倩有些眩晕,才知道经营贷的前提是,得付出总贷款80万3%-4%的服务费,一下得再花出去24-32万,知道这个数字后,她彻底打消了念头。
几年前,即使高利率入场站岗,许多年轻人依然牢记那些口口相传的社会经验:“房贷是普通人唯一一次能从银行撬动的最低利率”“贷款时间一定越长越好”“房价涨幅会盖过利息”。
但最近一两年,这些经验似乎行不通了。
今年,多地下调了首套房的贷款利率,部分城市首套住房贷款利率已降至4%以下。截至目前,包括郑州、福州、厦门在内的多个城市,首套房贷利率已下调至3.8%。
利率下降,让不少几年前高位买房的人,格外察觉到自己成了“冤大头”,面对自己动辄5%甚至6%的利率,更觉得利息还到心痛。许多人一算才发现,利息几乎是本金的一倍,“等于给银行打工”。他们不再信奉加杠杆,而希望努力将风险和负担缩到更小。而减少利息,是提前还贷最直观的好处。
周春晓很后悔,没有更早一点提前还贷。她已经还了快六年,还掉的近30万里,只有8万是本金。因为她所在的公司没有公积金,买房时只能走商贷,周春晓算过,只要这两年结清贷款,“就省了30多万,省出房子的首付”。
对打定主意提前还贷的人而言,计算已经开始了,时间越延长,就意味着不该付出的利息越多。
刘溪原本和广发银行约好,最晚2月16日前扣款,她提前把一笔钱从理财里匀出,存入了还贷的银行卡。等到了2月17日,她发现银行还没有扣款,后来她才知道,银行临时增加了审批流程,需要再等一周。“我房贷利率5%左右,理财年化3.8%,一来一回,再乘以50万,你算算,我一周亏了多少钱?”她对还款日一再延期难以接受,“为什么银行的延期,需要我来承担利息?”
人们对利息支出变得更敏感,还在于不再坚信房价涨幅能覆盖房贷利息。何倩的房子位于广州郊区,2018年买房时,正值一轮涨价,买在2.5万左右一平。去年底,她接到中介电话,问卖不卖房,她才知道,现在的行情跌到了一万七八一平。“(房子)跌了大概30万,现在想的,只是还能不能回到之前的价格。”她还听说过更夸张的故事,属于广州都市圈城市的清远,到广州乘高铁最快只需要12分钟,几年前涨到上万的房价,现在直接腰斩,“有人卖房的钱还不够还银行里剩下的贷款”。
还有一些数字不断挑拨着还贷人的神经。理财利率跑不过房贷利率,也推动许多人动念头提前还贷。前几年,周春晓也理财。她买基金、定期,行情好的时候,最多的一笔赚过四五万,“但去年全部吐出来了”。
王信这次准备把剩下的几十万贷款一次还清,这是他和妻子好几年的积蓄,“都是血汗钱”。去年下半年,妻子购买的基金和定期理财都出现了亏损,具体亏了多少,王信默契地没有过问,但理财不亏的话,“可能提前还贷的想法不会这么快冒出来”。
各种利率比较下,反映的是人们对未来收入的不乐观。
李华还记得几年前买房时的心态:“那会儿是不顾一切想上车,房贷是收入的一半,依然觉得充满希望,总觉得收入肯定会越来越高。”而这几年,他渐渐感到安全感越发稀薄。身边创业的朋友忧心客户不再续约;事业编的朋友工资还会下降,而在互联网行业的他,这几年见证了太多同事被裁员。
今年刚过完年,人力就找到李华,告知他需要进行“盘点”,他心知肚明,这意味着又要裁员。今年的裁员信号来得更早一些,他决定要做好防范风险的准备。“我逐渐把提前还清房贷作为人生目标,这必然会抑制一部分消费欲望,但也许是能让我活下去的最优选。”
就像松鼠越冬前,要在树窝里堆满坚果。面对缺乏安全感的环境,人们本能地希望给未来的生活增加一些确定感。
尝到提前还贷的甜头后,文竹和丈夫很快决定再次提前还贷,她调侃自己对此“上瘾”。去年十一月,文竹还了20万,缩短了五年年限。今年年初,又还了25万,这次选择了降低月供,从每个月还贷9000多元降低到了6000多元。
这套房是文竹在2019年作为婚房买下的,位于北京南五环外,利率5.4%,首付120万,举全家之力。刚买完房,文竹和丈夫还完月供只剩下2000元,后来俩人工作渐渐起步,才慢慢攒下钱。对于文竹而言,不断降低月供和年限的过程,能够增强她对于生活的掌控感,“保持呈现一种向上的状态”。
负担降低,也能让文竹感觉更踏实了。她前两年开始备孕,但发生了两次意外,去医院也没有查出原因。现在月供降低后,“选择增多了,就算离职备孕,也是可以接受的”。在从前,这是她想都不敢想的状况。
提前还贷,银行的阻碍或许还能破除,但对更多人而言,是否有余钱还贷,可能是更现实的命题。
时雨去线下填提前还贷申请时,她发现有人填完表,没交给银行,径直带着表离开了。那张表格上,除了身份信息,客户一般会填上预计还贷的款额。时雨当时觉得困惑,等轮到她还款时,贷款经理告诉她,填了要还多少,必须保证卡里有对应的钱还贷,她才明白:“如果你填40万,你必须要保证有40万,对有些人来说,中间可能性的区间就没有了,可能还是要考虑一下。”
对许多人而言,提前还贷都不是一个人的决定,它还意味着一个人、一个家庭,甚至多个家庭资产的再分配。
周春晓待在一家私企,实行单双休,换来的是一份在当地还不错的薪水。为了提前还贷,她的工资每个月掰成三份,还房贷,生活开支,还要再攒下一笔钱。丈夫在国企,工资也都攒下来。他们有一个三岁的孩子,奶粉、尿不湿,其实都是爷爷奶奶帮着分担孩子的许多花费。攒了好几年,也因此,她这次能一口气提前还上一半的房贷。
湖南女孩陈澈,几年前在北京大兴区买了一套房子,每个月房贷过万,远在家乡的父母总担心房贷给女孩太大压力,压缩她的选择,毕竟,对五十多岁的父母来说,更认同的是“无债一身轻”。老家的一套拆迁房地段不算好,升值空间小,陈澈母亲决定卖房还贷。总共卖了60多万,一下拿出50万支持女儿提前还贷,算起来,一共能少还几十万利息。
对何倩而言,关于还贷的计划,她需要征求父亲的意见。父母离异后,房子由母亲付首付,父亲还月供。父亲又组建了新的家庭,虽然家里经济条件不错,但她也拿不准,临时的资金计划,会不会影响到父亲的生意和新家庭。考虑过经营贷的风险,又咨询过有经验的朋友后,最终她才硬着头皮跟父亲商量,最终,是父亲拿出了一笔钱提前还贷。
更多的,还是那些只能靠自己还贷的人,他们的忧虑是,房贷有30年那么长,眼下的收入能维持30年吗?失业的达摩克利斯之剑悬在头顶,除了提前还贷未雨绸缪,他们开始创造新的生活锚点。
刘溪家对面是几幢写字楼,许多次深夜十一二点,格子间里的灯光仍自顾自地亮着,余光能照亮她家的阳台和客厅。起初,她以为是写字楼没有关灯,直到有了孩子,半夜三四点她起来哺乳,才发现那些灯光会熄灭。原来,平时真的有人在加班,她很感慨:“正常年轻人的体力都被透支了。”
她身在国企,虽然不用加班到深夜,但也有难言的压力。“很多时候你要斡旋,你要平衡。私企是内卷,国企是内耗。”作为女性,她体验到的感受更复杂几分。
去年8月生下孩子,按照国家规定,刘溪休了158天的产假。年后回到公司,她很快接到了坏消息:去年的绩效垫底。大学刚毕业,刘溪就来到这家企业,十几年了,这是她第一次拿到垫底的业绩。人力给的理由充分:请的假太多,而绩效与考勤挂钩。绩效垫底,意味着年终奖打折,而更残酷的现实是,35岁的低绩效,意味着职业发展几近天花板。
职业道路受阻,又有了孩子,刘溪并没有选择回归家庭,她决定“换个赛道”,创业。首先是尽量控制成本,她和丈夫作为初始员工,暂时没有工资支出。还需要控制风险,俩人利用业余时间推进创业。刘溪是行动派,注册公司、商讨细则,创业迅速步入正轨。这样的状况下,提前还贷是更艰难的选择。
节衣缩食去提前还贷,成为不少人眼下的生活状态。提前还贷后,李华的贷款年限缩短了7年。月供压力大,但他宁肯减少消费,也要选择缩短年限。“不知道什么时候就失业了,还能赚钱的时候,赶紧能还完就还完。”
10年内还清还剩下的贷款,是李华新的“人生理想”。不得不随之更改的是消费习惯,喜欢的商品可能要先放下,鞋子没有破损,那就再穿一年。以前直接进的餐厅,现在都要提前团好券、确定能省下钱再去。“由奢入俭难”,生活质量、幸福感确实降低了,但对于提前还贷,他和妻子没有后悔过。
工作朝不保夕的动荡感,让李华身边不少人琢磨起副业,“有人的账号粉丝已经过了十万,就算被裁,副业就能变主业”。甚至还有一些同事,在获知可能被裁的消息后,开始琢磨张罗一家小吃店。李华很理解他们:“大概率,一部分人可能到40岁就很难找工作,真的是得有自己养家糊口的退路,没办法在机构里打工。”
李华还记得,几个月前,他和同事们闲聊到提前还贷,大家都没怎么接话茬。而现在,有同事会主动询问他还贷经验。他知道,一切都变了。
在与银行的较量中,也有人终于等来了规则变化。今年2月9日,央行、银保监会召开部分商业银行座谈会,要求商业银行按照合同约定做好客户提前还款服务工作。很快,一些银行口风松绑。
年初刚在杭州买房的林杉,刚还完第一次贷款,10667元,其中利息近7000元。还贷后第二天,她就开始电话预约提前还贷,但只约到了六月。2月中旬,她再次询问贷款经理,得知线上预约入口已开放,她约上一个月后还款。不过,也有限制,一年只能提前还贷一次。
排长队还贷的杜鹃,在投诉无用后,还曾去网上咨询律师,询问能否上诉,对方回应称:“省点力气,不如直接闹。”有朋友给她出主意“拉横幅”,在她发布的求助帖里,也有人留言说:“喇叭横幅已经准备好了。”这些情节让杜鹃觉得好笑又无奈,“没办法拉下脸去做”。最终,2月中旬,新规定出来后,杜鹃接到银行打来的电话,这才把还款时间提前到了2月底。
但对周春晓而言,即使投诉电话打通了,最新的结果仍然是提前还贷需要特批。她下定决心,那就继续等待下去。
(应受访者要求,文中涉及人物均为化名)
微信又双叒叕改版了,如果不标星,容易错过我们的推送,也无法看到封面图片。还请点击星标🌟“每日人物”,及时接收每篇新鲜出炉的推文,我们期待与你的每一次见面。
文章为每日人物原创
侵权必究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