寺庙门口,挤满了等待上岸的人
寺庙里生活规律,远离城市的嘈杂和拥挤,似乎是一道隔绝诱惑和欲望的绝佳屏障。
近几年,“备考人”逐渐演化成了一种社会身份,披星戴月的考研人、高价报班的考公人,每年都以成倍的数量增长。这样高涨的学习热情,使新的学习场所不断被开拓,继图书馆、咖啡店、自习室之后,寺庙成了许多备考人的向往之地。
寺庙里生活规律,远离城市的嘈杂和拥挤,似乎是一道隔绝诱惑和欲望的绝佳屏障。更重要的是,当备考人选择“上山”后,就意味着他可以更自如地脱离集体的节奏,屏蔽众声,只拷问自己的内心。
和图书馆里“大家一起努力”的沉浸式氛围不同,在远离尘世、接近自然山水的寺庙里,备考人更容易获得平静和内驱力,从焦躁的情绪中抽离。相隔千年,这些跨入寺庙的人,似乎和喜欢去寺庙备考的古代书生,形成了遥远的呼应。
寺庙里生活规律,远离城市的嘈杂和拥挤,似乎是一道隔绝诱惑和欲望的绝佳屏障。
自律的开关
进入寺庙,意味着生活将被拨向自律的一端。去年年底,陈咏欣开始长住在宁德市的一所寺庙里备考雅思,从进入寺庙的第一天开始,她的作息时间就再没发生过改变。每天清晨五点半,寺庙里就开始上早课了,师父们不仅讲佛教、禅经,有时候还会讲和中医相关的理论。
而在这之前,陈咏欣就要洗漱完毕,精神饱满地等待上课,寺庙里的每个人都是这样,无一例外。在“文明其精神”后,陈咏欣还要和庙里的师父们一起强健体魄。平常的日子里,大家会在下课后一起做些舒展运动,过年期间,有精通禅舞和太极的老师住在寺庙里,每天清晨带着大家一起跳禅舞、打太极,很是热闹。
一般在七点半之前,陈咏欣就完成了听课、运动、吃早饭这三件事,迎来了可以自主安排的时光。陈咏欣以义工的身份进入寺庙,不过她并没有感受到网友所探讨的“做义工和学习之间的冲突”。
“不同寺庙的制度不一样,我在这里的工作强度并不大,平常只负责扫、拖大殿的地,二十分钟左右就可以完成,偶尔会在人手不够的时候去后厨帮个忙,也就半个小时,只有逢年过节举办活动时会忙一些。”陈咏欣说。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