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上海12岁重点中学女生,才明白为啥心理门诊挤满了班级前十、年级前十的孩子
来源:小树妈妈(ID:tree2050)
耳朵里听到的,跟眼前的路,似乎总是两个截然不同的方向。
听着这边要双减,要取缔课外培训,看着一浪更比一浪高的中高考分数,目瞪口呆。
听着专家说要重视孩子的心理健康,给娃一个快乐童年;看的是大学生就业难,中年人失业危机,又感觉不能看到孩子卑微的成年;
啥叫想躺躺不平,想卷卷不动,45°的夹角式人生,说的就是我们这届父母。
正巧,前几天看到一段李雪琴的脱口秀,话题就叫“有娃到底按头学还是敞开养?”
她说,理论上,不停上培训班的孩子,可以获得一个好的成绩,放养的孩子,可以获得一个快乐的童年。
而事实上呢,大环境,别人都在上培训班,你在放养,你们家的娃成绩下滑了,老师批评你,家长也着急,你跟孩子一起闹心,这个童年未必快乐到哪去。
所以,实际情况,这个答案最终变成了:不停上培训班,你会收获一个成绩比较好但不快乐的孩子;一直在玩,你会收获一个成绩不好但也不快乐的孩子。
因为现在的孩子压力都太大了,你是学与不学都很难快乐。
而且,水涨船高,别人往死里学,本来大家一天都学8小时,现在基本一天学12个小时,排名还是没有变化,这时候,坚持学8小时的孩子就掉队了。
那么,学习这事就要量力而行。
李雪琴提到经济学上的“边际收益”理论,是说你投入的越多,每投入一份精力的产出就越少,而你分数越提高,你到后面越难提。
她举了个例子,刚开始你每天学3小时,你考试考了25分,于是你努力,开始每天学6小时,你又进步了,考了50分;你看这不错,要再翻倍,学12个小时,是不是就能考100分了呢?
结果并不然,你会发现,你分数越提高,你到后面越难提。你付出同样的时间,你收获分数提升的空间会越小,你可能就卡在80多分、90多分。
你以后再付出几个小时的努力,你根本提不上去10分、20分,你只能提1分、2分,这就说明,你补习的那个“边际收益”达到了极限……就可以收手了。
仔细想想,这个“边际收益”理论,运用到娃的教育里,的确很有道理。
就像我的闺蜜们,给孩子安排各种各样的补课班、学习班,没黑没白刷各大名校的考卷、测试题,虽然前面的确收效不错,尤其刚学的时候,孩子提高个十几分、几十分没问题。
但后面就不一定行了,当娃的成绩达到了一个瓶颈期,你再拼命挤压孩子的学习时间,成绩也依然难有明显的提升,最后只能是孩子很累,父母很心碎。
无节制的按头学,
没换来成绩,倒换来抑郁。
当孩子成绩达到个人边际收益时,提高一分两分确实很困难了,这时父母再施以高压,很容易适得其反,按头学带来的非但不是动力,反而是压力和焦虑,甚至是抑郁。
《少年发声》栏目,曾记录过初一女生小黎的一段访谈,她因为患上焦虑症、抑郁症,不得不休学在家。
小黎就读于上海的一所重点初中,小学时她在班里一直名列前茅,性格也自信开朗,可是到了中学,她发现周围的同学都是数一数二的尖子生,不仅成绩优秀,还都特别努力。
小黎形容,整个学校的学习氛围就是,同学们一周要上七八个补习班,放学后晚上也有课,双休日全部排满。
这种超高压的学习环境,让小黎不敢有一丝懈怠,她一天24小时,除了吃饭、睡觉,都在学习。而且,因为周围的同学都太卷了,她稍有放松和懈怠就会产生深深的愧疚感。
但是,按头学的结果却不如期待的理想,小黎超负荷的学习,拼命的刷题,却还是因为作业做错,成绩不优秀,被老师批评,被妈妈数落。
于是,小黎将一切错误都归结于自己还不够努力,那些无处释放的压力全部转向自我攻击。
最终,紧绷的那根弦突然断了,她成了想学学不进去,不学又会产生强烈的自责,小小的年纪就对活着失去了兴趣。
青少年心理专家陈默对小黎做过咨询后表示,如今有越来越多的所谓“学霸”出状况,他们都曾经是班级前十、年级前十的孩子。
为什么这样的“学霸”容易学“崩”了?陈默老师认为,他们是把自我评价完全维系在成绩上。
当这些孩子强烈感受到,再怎么努力,也没法取得绝对领先的分数时,就会陷入一种巨大的困境:高期待,伴随高焦虑。
正如儿童精神医生曹庆久的一句话:
退出盲目内卷,
找到适合孩子的节奏。
既然按头学效果甚微,孩子还容易抑郁,那是不是敞开养就万事大吉,娃就能无忧无虑了?
说的容易,做起来难。孩子撒手不管,的确是眼前轻松了,可人生是场长跑,当他们学习跟不上,经常被嘲笑,缺乏认同感,人生没目标,这样的孩子未来又怎么可能会快乐。
其实成材和快乐,从来不是一个非黑即白、非此即彼的选择题。
我特别认同一个理念,那就是:教育最大的成功,应该是既能让孩子身心健康,又能把孩子的最大潜力发挥出来。
能不能做到这一点,更多看的是父母的教育理念和技巧。
01
前期做好基建,后期才能不费力
网上曾经流传过这么一段话:
“一二年级相差不大,三四年级两极分化,五六年级天上地下。”
之所以有这种现象,其实就是在孩子上学初期,父母只重视孩子某个知识点有没有掌握,成绩考了多少,却忽视了孩子学习能力和习惯的培养。
我有一位朋友就是如此,孩子一放学回家,她就坐在旁边,盯着孩子写作业。
孩子一出错,或是写字不规整,她就立马指出来,要求孩子返工。孩子一提问,她不是循循善诱的引导,而是噼里啪啦说自己的解题思路。孩子写作业写到几点,她就陪到几点,天天为了作业弄得鸡飞狗跳。
在这种过界的帮助下,孩子自律力、思考力还有时间观念完全没有培养出来,还因为家庭气氛不和谐,对学习特别发怵,各种推三阻四的。
结果就是到了高年级,朋友辅导孩子的作业力不从心,娃的成绩就开始大幅跳水。这就像是造房子,地基不稳,堆砌再多的知识砖块,房子也会塌。
说白了,比起一时的成绩,培养孩子学习的习惯和兴趣才是更重要的。
如果孩子有足够的内驱力,专注力,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能够自主学习,哪怕他的成绩一时不那么理想,未来也一定不会太差。
02
达到成绩边际收益,停止无效内卷焦虑。
等到孩子的学习习惯、学习能力以及学习思维都已经形成,成绩也达到了边际效益,再努力也只能得90分,那就留剩下的10分给孩子。
用这个多余的时间精力,做一些喜欢的事情,发展爱好、兴趣、运动,甚至业余时间玩会儿手机都可以。
这样的好处是,既会让孩子始终有个前进的奔头,仿佛努努力就能够到那100分,学习的内驱力一直都在,同时因为不是被动内卷,所以也不会为了得不到而备受挫折,失去信心。
还有一点很重要,不要过度关注那些顶级牛娃,并且盲目去做比较。毕竟尺有所长,寸有所短,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优势和特点,没必要追着别人的路线跑,只专注孩子自身的成长,才能避免不必要的焦虑。
不过,这些牛娃的学习方法和思路倒是可以借鉴,选择适合自家孩子的方面作参考,取长补短,即使普娃不会逆袭成为牛娃,但也会让孩子慢慢进步,向优秀靠近。
就像小红书上有个博主妈妈的感慨:
“区分鸡娃和努力:能力范围内,踮起脚尖够一够,是努力;目标不切实际,胡乱拔苗助长,才是鸡!”
最后想说,社会内卷大环境下,“按头学”和“敞开养”都不会有绝对的快乐,但父母只要用心找对教育方法,还是能让孩子获得相对的快乐。
免费领取
○ 大家最期待的牛津自然拼读1-5级课件 ○ RAZ全套资源,含音频、QUIZ、单词表 ○ 400多节外教课轻松搞定孩子词汇和阅读
学习资源|精选文章|共同成长
来关注<爸妈亲子课堂>👇
扫描二维码
关注更多精彩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