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 实用商业心理学↓, 回复"3030"
有一名初二的男同学,被同班的另一名男同学拳打脚踢扇耳光。据受害者男生的妈妈所说,事后被打男生承受着极大的压力,甚至想过要自杀,一周内就试过两次,幸好被及时制止了。有人不解,为什么要打同班同学?难道两人有什么冤仇?原因很荒谬,施暴者是因为索要钱财而不得,于是对受害者进行暴力殴打。施暴者向不止一名同学勒索钱财,有人唯唯诺诺不敢反抗,递上自己的零花钱以保平安;也有人不肯“上交”,于是遭受皮肉之苦。在许多人的印象中,校园应该是孩子们追逐打闹间,欢声笑语,美好而充满着书香的地方。然而,一个学习的场所,竟然转头就成了“小混混”收“保护费”的地方,实在让人目瞪口呆。回头想想,每个学校,似乎都会有这么些孩子,因各种原因而被起外号嘲笑,被孤立,乃至被殴打……这是被欺凌者。值得一提的是,暴力欺凌可以是身体上的,比如殴打等;也可以是精神上的,比如谩骂、孤立等。通常情况下,施暴者对被欺凌者出手,这时候就会诞生一群旁观者。这群旁观者往往会有三种选择,一是加入施暴者行列,成为附和者;二是心有恻隐,帮助被欺凌者成为援助者;三是继续保持旁观,漠视一切。施暴者、被欺凌者和旁观者,组成一场校园暴力的三角,没有一个人能够逃过。在访谈类节目《和陌生人说话》的某一集中,一位名为王晶晶的女生讲述了自己被欺凌十年的经历。在读中学时,因为一个小小的误会,她被造谣“炫富”、“小学就整容”、“男朋友不断”……各种子虚乌有的诋毁、谩骂降临在她身上,最后被贴上了“神女”的标签。事件越演越烈,没有人在乎真相,从全校到外校,再到整个城市……无数人加入到攻击“神女”的狂欢之中。很快,她就崩溃了,还得了抑郁症,几度自杀,却被嘲笑是炒作,大骂“怎么还没死成”,最终曾经是班级前五的她,不得不中途辍学。十年过去,她至今仍害怕着人群,对靠近的人心生恐惧。然而,施暴者竟然还不肯放过她,即便她结婚生子,开了网店,污蔑依然不期而至。就算她只是在微博上发一张单纯被猫抓伤的照片,也会被P上不堪入目的污言秽语:“王晶晶500块,包夜,不戴套”。即便后来王晶晶拿起法律的武器,将坚持不懈地诋毁她的蒋某送进大牢,可区区三个月的拘役,又怎么比得上那珍贵的十年。《冷暴力》一书中写到:“我们小瞧了人性的恶,但凡他们有那么一点点的同理心,就不会让欺凌的悲剧扩大。”在愤怒的同时,我们不得不思考一个问题,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校园暴力的出现?有一次国庆前夕,湖北某中学就发生了一起谁也不想看到的悲剧。一名陈姓男同学,因两名女同学不服从管理,曾与之发生多次口角,于是先后用刀将她们刺伤,最后二人经抢救无效身亡。案件发生后,有媒体调查发现,陈某来自单亲家庭,性格有点偏激。而且他做出恶性事情的原因,是因为女生吃瓜子时,把壳掉地上,还不重视。作为劳动委员的陈某认为,她们影响了班级的卫生,以及他本人的考评。通过这个案例,从孩子自身、其家庭以及社会的层面,我们大致可以看出,施暴者的诞生,有以下3个原因:美国心理学家多拉德就曾经提出了一个挫折攻击假说,他认为:“攻击永远是挫折的一种后果,挫折总会导致各种形式的攻击。”从心理成长的角度看,青春期前后的孩子,正处于自我意识形成时期,却对自己的定位感到迷茫。因此容易过分关注自己的外貌、性格、成绩、地位等事物。在这时候,孩子很难控制情绪,更别说准确地释放情绪内在压力,因此容易情绪化,强烈刺激性反应也比较多,这是正常的心理现象。但正因如此,这时候孩子一旦出现负面情绪(如愤怒、嫉妒等),同样很容易被情绪操控,大脑退回到“原始脑”的状态,即脑子里只剩下“攻击”和“逃避”这两种简单的选择。而通过暴力确定自身权利乃至获取地位,是动物的共同属性。当孩子发现自己在某些方面遇到挫折,挫折感将尤其强烈,更容易导致攻击性的行为发生。尤其是身强力壮或自认地位偏高的孩子,在遇到问题时,很容易就会选择通过“攻击”更弱者释放自己情绪压力。针对这个问题,家长应该做的,是给予孩子最好的陪伴和有爱的沟通,了解孩子每天遇到的事情,及时疏导孩子的负面情绪。萨提亚认为,一个人的原生家庭,将会影响孩子的性格、三观乃至整个人生。心理学家艾普教授说:“如同水中的鱼群群居群嬉一样,孩子们会时时参照周边的人们,互相观察、互相模仿。”大多数暴力的孩子,一般出现在充满暴力或溺爱的家庭中的。家长有暴力的行为,孩子耳濡目染下,将在心理上误认为暴力可以解决一切问题。在暴力环境中长大的孩子,容易形成“欺软怕硬”的性格:当面对比自己弱势的人,会习惯性使用暴力;而当面对比自己强大的人,则会表现顺从。而被溺爱的孩子,则是因为从小被宠成了小皇帝、小公主,容易以自我为中心,缺乏同理心。为了获取心理上的优越感和满足感,容易通过欺凌的手段,来保证自己较高的地位、权利。针对这个问题,家长应以身作则,做好榜样,让孩子在一个温馨友好的家庭中成长。人既是理性的,也是自私的,在犯罪前会考虑自己的行为会不会被惩罚、会是何种强度的惩罚。如果惩罚的痛苦大于犯罪行为带来的快乐,则会抑制犯罪行为的发生,反之,则有可能实施。
有行为主义心理学家也指出,惩罚能减去积极刺激,抑制不良行为的发生。
令人遗憾的是,在现实中,“未成年”成了许多施暴者的护身符。在关于校园暴力事件的报道中,我们几乎没法追踪,施暴者受到了何种惩罚。甚至有施暴者因为年龄问题,根本没有受到任何惩罚。无法意识到施暴行为会给他人和自己带来怎样的痛苦,也就无法让潜在施暴者抑制暴力,于是校园暴力,频频上演。针对这个问题,我们应做好法律知识的普及,增强孩子的法制意识,强调遵纪守法的重要性。没有人希望自己的孩子成为一名施暴者,更没有人希望自己的孩子是那名被欺凌者。我们需要先弄清楚一个问题:怎样的孩子,容易成为被欺负的对象?归根结底,一个孩子遭到欺凌的根本原因,就是因为“弱”。正如鲁迅先生所说:“强者怯懦,挥刀向更强者;弱者怯懦,却挥刀向更弱者。”
施暴者大多有着“欺软怕硬”的特征,你越软弱,别人就越会欺负你。以我自己为例,在小学时候,我曾因为瘦小,而被班上的男生取笑、欺负。之前,他们不算太过火,我一直在忍耐。直到有一天,我被气得忍无可忍,直接抡起了椅子,举着冲上去,把几个拿我文具玩的男生吓到一哄而散。与之相反的是,同班有个又高又白又瘦的女生,她是乖巧女生的典范。有一天,她被一个男生堵在窗边,直接被亲了脸蛋,当场吓哭了。之后,虽然没有继续发生这种事情,但她一直都被男生们拿这件事情开玩笑,自己却沉默不语。现在回想起来,她其实一直在遭受语言暴力。
说这些,并不是在“教唆”大家以暴制暴,而是建议大家教会孩子反抗不公的勇气,比如及时告诉父母、老师,更好地处理事件。在暴力事件上,退一步未必是海阔天空,而是对方的得寸进尺。此外,如果希望孩子能远离欺凌,可以试试这3个方法:- 2、挖掘孩子的优点,培养孩子某方面的兴趣,让他们意识到自己的存在感和重要性,帮助孩子建立自信;
- 3、培养孩子社交能力,学习到如何识别和建立有益的人际关系,孩子才能真正有能力去对抗孤立和欺凌。
作家郑执曾在《生吞》中提到:“成年人的善是复杂的善,孩子的恶才是纯粹的恶。”有些时候,施暴者对受害者进行暴力欺凌,或许是源于一些微不足道的小摩擦,甚至根本只是看一个人不顺眼,毫无理由。他们只是在发泄青春期的情绪压力,完全没想过对失控的事件负责。作为孩子家长,我们必须对校园暴力重视起来,防患于未然,不要等到让自己的孩子成为施暴者或被欺凌者,才感到后悔。作者:凰兮,一个爱听故事的撰稿人。来源:本文系NLP研究院(nlpcn1997)原创,这里每天分享实用心理学知识和技巧好文好课(婚姻、亲子、职场)。转载请在后台回复“转载”。
任何时候,强大的表达力,都意味着强大的竞争力、幸福力、影响力。家里闹矛盾时:几句话就让
老公孩子乖乖听话,甜蜜幸福。开会发言时:每一次都能一语中的,
成为公司里说得上话的人;公开说话时:总能让人
点赞、捧场,轻松吸引贵人相助;这一次,为你推荐马丁老师,他将10年的表达经验,融汇成这堂《27堂表达修炼课》,让你成为大智慧、大格局、高情商、有魅力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