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专访|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工程院院士钱锋: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是“必修课”不是“选择题”
“数实融合将为行业和企业装上赋能高质量发展的‘产业大脑’,让产业链供应链更加健壮,为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插上‘金翅膀’”。全国政协委员、九三学社中央常委、中国工程院院士钱锋对《中国电子报》记者表示,要全力推进数实融合关键技术科技攻关,以“产业大脑”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以数据要素应用赋能数实深度融合,促进数实融合更好赋能现代化产业体系。
记者了解到,钱锋已经对企业的数实融合现状进行了深入调研。根据调研数据,数实融合的标杆企业劳动生产率、市场份额、营收将增加14%~85%,生产周期、订单交付周期将缩短56%~77%。对此,钱锋认为,着力推进数实融合,对于我国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已经不是一道“选择题”,而是一堂“必修课”。
不过,当前我国推进数实融合仍面临一些短板。钱锋表示,我国关键领域核心技术仍然受制于人,对数字经济赋能实体经济形成制约。
“当前数实融合的一些关键核心技术仍由发达国家掌控,数字技术对我国实体经济带来的激励作用难以得到充分发挥。”钱锋说,“中国制造”虽然遍布全球,但核心技术及国际品牌仍然缺乏。
为此,钱锋建议,全力推进数实融合科技攻关,突破关键技术“卡脖子”难题。
“要实施数实融合科技创新重大专项,加快补齐工业认知智能、大规模异构互联、智能调控等技术与工业软件短板。鼓励龙头企业联合高校院所以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为导向,建立技术创新中心、制造业创新中心等,开展垂直行业数实融合关键技术协同创新,提升技术解决方案供给能力。”钱锋给出了一些具体措施。
针对数实融合人才培养问题,钱锋表示,要前瞻布局重点行业数实融合战略科学家、领军人才及团队引育,加强数实融合复合型人才培养。此外,还要尽快编制数实融合重点领域人才培养指南,推动高校优化课程体系建设,主动适应数实融合人才培养的新要求。
除核心技术攻关难题外,钱锋还提到了当前我国数字技术尚未全产业链、全生命周期融入到实体经济的问题。
“制造业是数实融合的关键环节,但我国制造业数字化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较大差距。2021年,我国制造业数字化渗透率为22%,全球平均水平为33%。”通过展示这组数据,钱锋表示,“我国不少制造企业对数字技术的应用仅停留在办公、服务等环节,能够在产品全生命周期应用数据资源提升生产效率、降低成本消耗等的企业不多。”
对此,钱锋提议,要着力打造“智造新实体”,以“产业大脑”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
如何通过数实融合赋能现代化产业体系?钱锋进一步阐释道:首先要大力推进数实融合应用示范,引导实体企业与数字经济深度融合,打造“智造新实体”。其次要通过数据协同与AI赋能,构建集市场需求、研发设计、原料采购、资源配置、生产制造、绿色低碳等为一体,需求快速感知和供需精准匹配的“智慧大脑”,形成普惠、敏捷、低成本的数实融合新路径。最后要鼓励龙头企业牵头打造“链主”平台,为中小企业提供“小快轻准”的数实融合解决方案,有效协同和深度赋能上下游企业,让产业链供应链更具韧性,打造数据驱动的数字化、智能化、柔性化的产业链新业态。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