拒绝「冠父姓」后,她的人生和婚姻都变了
她先是书店偶遇陈冠希,后在纽约坐地铁碰上一个白人rapper,从说唱文化聊到了中国古典哲学《道德经》。
▲@珑山子和陈冠希合影
在此之前,她对说唱的了解知之甚少,侃侃而谈的自信完全来自于一周前刚看的纪录片《触手可及》。
但正是这段听起来有点离谱但合理的故事,让她收获了一份电视台的实习工作,也成为后来顺利进入大律所的契机。
原帖|左右滑动
我们特意联系到@珑山子本人,意外发现她还身兼数职:
既是法律博士(Juris Doctor)候选人、大所的实习律师,还是一个「没有父母长辈帮忙,边带娃边上法学院」的年轻妈妈。
从决定结婚到生小孩,事先都没有告诉过家人,因为她和丈夫想按照自己的想法和节奏过日子;
出生前在女儿的姓氏问题上,她摒弃了「随父姓」的传统,用上了两人共同的姓氏;
在养娃的时间分配上,她坚定地反对「丧偶式育儿」,丈夫为支持她的学业当起了「全职奶爸」。
在她看来,成为妈妈的同时捍卫自己追求事业的自由,这是一条生为女性的自救之路。
也许是骨子里的反叛,让她做出了不一样的选择——
我时常问自己,是不是因为我是女性,所以就一定要选择某种生活路径? 「女性」这个身份不应该是一个枷锁。
珑山子今年28岁,有一个三岁半的女儿。
读法学、做律师是她上大学以来的理想。四年前,在美国攻读政治学硕士时,她决定毕业后花一年时间脱产考LSAT(美国法学院入学考试)以及申请学校。
这个时候,她开始和丈夫讨论起生娃这件事。在她的想法里,生育是一种选择,也是结合家庭情况合理规划的一个结果,而非一项必须完成的任务。
而女性生育的黄金期在25到35岁左右,正好也是职场爬坡的关键期。之所以选择这个时间节点,珑山子认为是经过多方考虑后作出的选择——
等上完法学院,到工作稳定下来,再生孩子估计是35岁后的事了。所以我就跟他(丈夫)说了,要么趁着脱产备考这一年把孩子生了,要么等十年后再来讨论这个问题。
在美国,法学博士第一年的学习成绩尤为重要,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未来申请大律所的成功率。这意味着,生完孩子后她还必须同时兼顾学业的繁忙和养娃的琐碎。
而她的丈夫,原本是很传统的潮汕男生,沿袭着上一代「男主外、女主内」的观念,渴望一个有孩子的完整家庭。于是,她同丈夫协商:「第一年我肯定得好好学习,如果生下来了,你必须要担起养孩子的重任。」
他们共同的约定是,谁更渴望要孩子,谁就要承担更多职责。
甚至在女儿「冠姓权」的问题上,珑山子也花了不少时间与丈夫探讨。她并不是多在乎孩子要跟谁姓这件事,而是对父姓制度的作用与意义始终留有好奇和疑问。
起初丈夫无法理解她的困惑和坚持,也不再和她持续辩驳。这种回避的态度反而激起她的求知欲,多次提出质疑:「为什么一定要和爸爸姓?」
第一次聊起「随父姓」的议题,是在大学恋爱的第二年。那时候他还有很深的大男子主义,话题根本进行不下去。
由于多年来的求学和工作经历,丈夫的想法也发生了微妙变化。直到怀孕期间,两人初步达成共识——那就用上共同的姓氏,即双方的姓叠在一起变成复姓。
这时候的珑山子,也在不断追问求索的进程中,更加理性地看待姓氏的问题——姓什么本身没那么重要,关键是在讨论中体现出夫妻关系的契合,以及想法观念上的一致。
什么时候结婚什么时候要孩子,做出这些人生重大的抉择之际,珑山子和丈夫从没有事先和两家父母商量过。
读大学时两人直接领证结婚,多年以后告诉家人这个消息。升学期间怀孕生下女儿,也是等到孩子满月那天才告知。
在珑山子看来,之所以选择先斩后奏,一方面是由于那段时间精力有限,既要备考申请法学院,又要定期去医院孕检,还要适应身心各种变化,不想费时在低效的沟通工作上。
另一方面因为长辈催得紧,在老一辈的想法里,结婚生子就要趁早,很大一部分正是为了摆脱他们,不愿迫于压力而作出选择。
两个拥有独立人格的成年人,对自我的人生走向有着清晰的认知,很清楚自己正在做什么样的选择,以及需要承担的责任和经受的磨练。
对珑山子而言,在结婚、生育等重大议题上,虽然少了父母们的参与和帮助,但至少自己精神与行动上保留了完整的主权。
更长远的考虑是,她希望能和女儿共同成长,拥有更多的共鸣与同理心,不像自己与父母那辈一样有无法逾越的代沟。
这样女儿的未来才不会像自己一样,需要通过反抗或远离原生家庭,才有条件去追求自己想要的生活。
2019年11月初,珑山子生下女儿。此前数月,她一边挺着大肚子,一边准备法学院的入学考试,赶在预产期前半个月提交完所有申请材料。
好在怀孕期间,丈夫一直表现优异。除了从不缺席每一次的产检,从妻子进产房到出院,他仔细记录医护人员的所有动向,比如几点几分来打针、做检查等,事无巨细到被误以为是同行或调查人员。
然而照护婴儿才是更大的挑战,尤其是刚出生的第一年最难熬。头两个月有请月嫂陪护,后来赶上了疫情,无法请任何外援,只能靠夫妻二人的分工合作。
作为妈妈,珑山子自然承担下哺乳的工作。但母乳体验的过程并不美好,每天重复着哄娃喂奶、洗奶瓶的过程,时不时陷入情绪十分低落的状态,以至于她一度怀疑自己患上了「产后抑郁症」。
想起那段母乳喂养的时期,她用了一个极其贴切的形容:「自己像是被打回到原始人的状态。」
在家经常衣不蔽体,因为随时要做好喂奶的准备。加上孩子没有时间的概念,她不会跟你商量什么时候饿了、什么时候想哭、什么时候要睡觉,当父母的没办法只能去适应孩子。
而爸爸则负责换尿布、起夜等。在珑山子的记忆中有数个夜晚,孩子因睡眠不稳定、不肯睡整觉,丈夫就要一直站立着竖抱,一旦横抱倒下就是大哭大叫。
生孩子之前,夫妇俩从没想过会有如此大的生理变化。父母作为成年人,都是在规训下逐步进化的产物,然而等到养孩子时,身上被规训过的痕迹、理性的思考力和规律性全被打乱掉。
这对年轻的父母,逐渐放弃了过去天真的想法,类似于典型的「好学生思维」,譬如只要努力反复练习,就能获得正确答案。这些固定的思维定式和做法,放在孩子身上统统失效,他们只能选择走一步看一步。
产后九个月,珑山子开始边上课边带娃。也是这一年,丈夫因各种机缘巧合顺势在家带娃,名副其实地当上了「全职奶爸」。
甚至把原来在金融行业里练就的功夫转移到育儿工作上,用Excel表格记录下孩子的吃喝拉撒,为每日动态做数据分析。
但哺乳的漫长煎熬,依然穿插在她奔赴上课与赶作业的每一天里。每隔3到4个小时,珑山子都要找个隐秘的地方泵奶。也因为这个特殊情况,她在向校方反馈过后,学校设立了一个母婴室,专门提供给有需要的学生妈妈们。
生二胎的想法,萌生在她读博的最后一年。她乐观地想着:有了头胎就会想再要一个,孩子以后有个伴嘛。
而这个决定,却遭到了全职奶爸的强烈反对——
我甚至跟他说老二只跟你姓,但他说什么也不要了。
这位曾经声称要生三个孩子才圆满的爸爸,手把手带娃一年多后彻底放弃了这个念头。无论妻子怎么劝说都不肯要二胎了,他笑说:「身体吃不消,怕折寿了。」
女儿一岁多时,家庭生活逐步进入正轨。
珑山子结束了最忙碌的一年,准备暑期进入律所实习,而丈夫也找到了公共政策研究的全职工作。
有了法学院的奖学金、律所的工资和以前的积蓄,她想着,是时候放心请个阿姨帮忙了。但在纽约找个靠谱的阿姨不容易,前后面试了十多个,最终才确定了一个条件还不错的——有本科教育学学位,专门研究儿童心理学的,原来还当过幼儿园老师。
除了固定的全职阿姨外,珑山子还有一长串兼职保姆的清单。「要是阿姨这周工作满40个小时了,就要找临时工来代替,比如赚外快的大学生或学艺术的年轻人。」
负面影响显而易见,眼看孩子跟保姆越来越亲近,晚上睡不着时会哭着喊阿姨。但对珑山子而言,既然外包部分育儿工作,那必然有舍就有得,她宽慰自己「只要孩子是安全健康的就够了。」
白天,珑山子和丈夫其中一人会送女儿到日托机构,从早上九点到晚上五点,超时要另外收费。阿姨则会在晚上六点到八点半中间,来家里给孩子做饭、洗澡、刷牙,读读睡前故事。
一到周末,夫妇俩分别安排好时间,带孩子上各种兴趣班,如芭蕾、足球、滑雪等,填补假期大段空白的时间。
当照顾孩子和工作学习成为常态后,珑山子意识到即便是在休息日,也很难从高度紧张的精神状态中完全脱离。而把孩子送去培训机构上课,对父母来说是一种减轻压力的方式——
其实我们根本不是在「卷」。一方面是想让孩子尝试新鲜事物,找到自己兴趣所在。更重要的是让我们也能喘口气,有个安全的地方兜住她。
在职场生涯和育儿责任之间,一些女性不得已面临两难选择。对此,珑山子的回应是:
丈夫家里的长辈曾经说,对社会贡献更少的一方,要无条件地为家庭贡献自己所有的青春。而这一角色,往往由女性担任。
但我认为这种刻板印象恰恰使女性被困在了家里,但这并不一定就是最有效的状态。家庭模式没有万能公式,家庭分工应该基于多种因素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有商有量互帮互助。
比如,如果丈夫更擅长或更希望照顾孩子,社会也应该鼓励爸爸回归家庭。再比如,高收入的那一方也不能做撒手掌柜,职场应当允许人们去履行养育的责任。
职场和育儿确实两难全,但不应该只是女性一方的难题,而是要每个家庭以及全社会要共同努力解决的问题。
读法学院、生养孩子,在珑山子眼里都不是轻松的事。一方面是兴趣使然,本科期间选择哲学和政治学专业,就是在为进法学院作准备。另一方面则是这份职业为她带来的安全感——稳定的收入,广阔的发展空间,以及被认可的社会价值。
但感兴趣和学得好是两回事。正是这种不甘心和危机意识,促使她在法学院期间,几乎是带着「求生欲」在学习。
进法学院之前我就想好了,我现在的工资是我老公的3.5倍,等到他读博后往学术方面发展,那我的工资是接近他的6倍。
物质条件上的略胜一筹,让珑山子有更多自信和底气,不被家庭和孩子捆绑束缚,去追求自己热爱的事业。
她即将成为家里的经济支柱,并且支持丈夫回学校读博。她很享受现在的状态,由自己掌控人生的感觉。
女性有成功或淡泊的权利,有追求事业或回归家庭的自由。她希望未来有一天,每个人做选择时都不需要背负过于沉重的枷锁。境随心转,海阔天空。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