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创新人才“冒”出来,靠什么?
“嫦娥”奔月、“祝融”探火、“羲和”逐日、“蛟龙”深潜,复兴号高铁纵横驰骋、港珠澳大桥飞架三地……近年来,我国一大批创新工程取得重大突破。这背后,离不开各领域创新人才挑大梁、担重任,助力科技自立自强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新征程上,如何更好培养创新型人才,营造良好的社会创新氛围?在人民网《两会夜话》第四季第二期节目中,多位全国人大代表、院士专家围绕各自不同领域,共同破解创新人才培养的“源代码”。
创新是引领国家发展的不竭动力,其根本在人才
六年前,杨登辉凭借着过硬的技术、稳健的发挥,获得第44届世界技能大赛数控铣项目的金牌,以一技之长为国争光。如今,他不仅留校任教、带领学生成为新的世界冠军,还当选了新一届全国人大代表,积极履职建言。
“我的成长经历可以说是国家对技能人才重视的一个缩影。”谈及自己的成长成才之路,杨登辉深有感触。
对于这些年在技术变革、产业更新中出现的新变化,杨登辉有自己的观察——以前是人在生产线上操纵机器,现在变成机器手在操纵机器,机器手又需要人去编程、去调试。生产模式发生的改变,带来的是对创新人才需求的新变化。
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扑面而来,创新人才在大国综合国力较量与全球科技竞争中的作用也愈发凸显。面向未来,我们如何抢占战略发展制高点?
在康成斌看来,只有创新才能自强、才能争先。在这个过程中,创新型人才将发挥更加关键的作用。
“为解决卫星和卫星之间稳定链路的技术难题,我们提出想要打造一颗模拟卫星去验证关键技术的想法。给我感触很深的是,过了一个礼拜,一颗真正的模拟卫星就摆在了我的眼前。”谈及自己的科研经历,康成斌表示,在北斗导航卫星研制过程中,团队竭尽可能地为年轻人提供机会,给年轻人压担子,让大家去做一些创新性工作。
人才是富国之本、兴邦大计。康成斌认为,创新型人才应该围绕国家的一些重大战略需求去深入研究,既可以解决我们一系列“卡脖子”问题,也是一个更好发挥自己才能的舞台。
结合产业发展需求,推进创新型人才培养
作为扎根石油生产一线的采油高级技师,赵琢萍日常工作职责就是在数以万计的海量信息中甄别油井“病灶”,维护油井正常生产,保障原油高效开采,为国家“加油争气”。
因为要面对无数实际工作难题,在赵琢萍眼中,“创新人才的培养其实就是一个从发现问题到解决问题的闭环过程。”针对生产中出现的个案,每个人提出不同解决方案,最终集合成一个最优解决办法。在这个过程中,激发大家创新创效热情。
作为江苏推动产学研融合的代表人物,刘庆提到一种特别的现象:“不少课题立项时都会问高校院所的专家意见,企业的声音却往往被忽视。”
如何培养满足未来产业发展的创新人才?在刘庆看来,科研课题如果并非企业所需,那么产出的成果要么落后于产业发展,要么与产业脱节。只有将两者结合,才能既培养了创新人才,也真正满足了市场需求。
刘庆表示,江苏省在服务创新型人才发展、助力科技成果转化方面有不少探索与经验,“我们主要从如何引进、如何激励、如何培养三个方面搭建起一个创新人才的培养平台。”
在这样的背景下,长三角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应运而生,并构建起一个集创新资源、研发载体和产业需求于一体的,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产业技术创新体系。
营造鼓励自由探索、勇于创新的良好氛围
高校是创新人才培养的主要阵地。对于一流大学而言,就是要充分发挥自身师资、学科、平台优势,努力培养出一批具有交叉思维、复合能力的创新型人才。
“我们的毕业生每个人都不一样。”金力表示,复旦本科教学培养“2+X”体系,突破以往的“必修+选修”传统模式,从顶层设计层面实现了制度与资源多元性的双重保障,为学生提供符合自身需求的多元发展路径,以优生、优师、优培来打造鼓励思考、自由探索、敢想敢试的创新沃土。
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不仅需要科学的评估体系、合理的激励机制、完善的制度环境,也需要良好的社会创新氛围。在这样的环境里,才能促使创新型人才更有动力地去工作、去创造、去挖掘更大潜力。
“我认为自己非常幸运,遇到了一个特别好的导师,每年他都会给我们开一次畅想会,让我们想一些天马行空的研究课题,而且还会给我们经费支持。”谈起这样的创新科研氛围,中国农业大学博士常思远非常兴奋。
如何进一步营造良好的创新社会氛围?“一方面要着眼创新人才的发展,形成大生活、大舞台、大发展的人才活力体系,切实加强在人才建设、人才引进方面的投资;另一方面要不断优化像住房保障、科研资助、发展支持、子女就读、医疗服务、家属安置、宽容失败等政策,积极为人才施展才华提供更广阔的天地,实现人才发展与社会发展同频共振。”金力说。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