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研学 || 在未来,“棒棒儿”真的会消失吗?
Bashu
International
Education
Center
如果你听说过重庆,那就一定听说过棒棒儿。
作为一个巴渝文化的符号,它曾挑起这座城市,却又在被它渐渐遗忘。曾经街头的那一声亲切的“棒棒儿~” ,在城市的繁华与变化中逐渐消逝。
为了探寻时代的记忆,从历史中捕获新生,BIEC IBDP学习小组的同学,决定从生长的地域与社区开始,探索曾是重庆代表性职业的棒棒军。
故事的开头,要从朝天门说起。朝天门码头作为历史上重庆重要的码头交易中心,附近港口贸易和商户云集,陡峭的楼梯与复杂的地形更加促使了货运职业棒棒军在八十年代的重庆逐渐兴起。
这也成为了学习小组进行探索的第一站,站在陡峭石阶上的我们,感受到了时代的厚重感。
“您好爷爷,我们是巴蜀中学的学生,可以采访您几个有关于职业的问题吗?”
“巴蜀中学的啊”,他打量了一下我们的校服,“可以问吧。”他放慢了脚步,直至在路边停下。
“您从事棒棒有几年了?”
“二十几年了。”他目视前方,点了点头,似乎也不曾察觉竟已过了这么长时间。
当时的我们稍有震惊,二十年以来的坚持与坚守,不禁更加肃然起敬。
“您一般每天会挣到多少钱呢”
“大概平均一般每天百多块钱吧。”
“这几年收入上有什么变化吗?”
“这个肯定有变化撒。”他用棒棒跺了跺地,思考着说到“开发前两三块钱一挑,现在起步价可以五块,十块,还是明显在上涨撒。”
“您做棒棒这么多年了,有没有想过换一个职业?”
“不想换了。”他又摇了摇头,“因为我们年龄到这来了,都是六十几的人了。”
“那你在四五十岁的时候有想过换个工作呢?”
“想换呐,想换去当保安这些的。”他有点腼腆地笑了,“但是没遇上好的机会 ,就没有换了。”
“那您有没有遇到过家人的反对?”
“家人他们还是不反对,反正一天能挣得到钱,还反对啥子嘛。”他又笑了起来,但有些无奈和妥协,“他们还是很支持,就是说辛苦点嘛。因为没得技术,总比在屋里种庄稼强吧。只要人勤快,有决心,有信心,就是说不愿意耍,靠勤奋,就能够致富。”
这位爷爷就像是他口中所说那般,有着决心和毅力,勤奋地活在每一天。
酬金与年龄,是他们集中考虑的问题。
他们因为年龄而受困于棒棒这份职业,虽说可能会有些无可奈何,但是他们也努力在棒棒这份职业中获取能量,享受不受时间限制的自由。身心难免会在日复一日中感到疲惫,但这是他们所赖以生存的伙伴,从某些程度上来讲,他们是勇敢且幸运的。
在实地探寻之前,学习小组的同学对广大网友就“棒棒”这个群体展开了问卷调查,搜集的数据让人震惊。
重庆现如今棒棒的人数在三四十万左右,最低年龄的是仅十几岁的少年;每一单的价格多维持在十元至二十元之间,可即使是处在这样一个较亲民的价格上,他们被雇佣的几率依旧大幅下降。
早在2011年11月1日,重庆市社科院发布调查报告称,全市主城棒棒军已开始消失。
| IB学习小组线上调查问卷结果
显然,重庆“爬坡上坎”的地势条件不可能彻底变成平原。随着科技的发展,还会有更多的技术(如AI),融入到改变和减少棒棒的因素中。可以预期,当成本降低、技术实用后,未来无论是四足机器人还是人形机器人都可以大量地出现在像重庆这样四面八方是山,出门都是上坡下坎的环境中,帮助人们运载货物,到那时候……也许,棒棒就会彻底消失。
不可否认且值得思考的是,这个谋生大军的逐渐消失也许也是时代进步的标志,反映了工业化、信息化对生活和社会职业的优胜劣汰。通过技术化和机械化完全取代沉重的体力劳动,既解放了劳动力,也解除了对生产力的束缚,这是信息化时代发展的结果,促进整个社会文明的提升。
IB学习小组从Creativity(创造)和Service(服务)的角度出发,结合IB十大培养者目标,将关注的眼睛聚焦在“棒棒”这一具有浓郁地域特色的巴渝文化之中,探索了TA在现代社会发展中的变化。
从上世纪80年代棒棒大军的兴起到现在的衰微,这是一场长达30多年的马拉松比赛,重庆几十万棒棒大军消失的历史,就是一部周边农村人融入城市的历史。几十万棒棒大军,用他们的一生,用他们佝偻的背影,挑出了一个属于他们的重庆。
| IB学习小组升旗仪式分享
好在,还有更多的人在关注着这一群体,重庆市委宣传部出版的《城市航标:重庆城市精神探寻》一书中,将山城棒棒军吃苦耐劳的精神誉为重庆“登高涉远,负重自强”的城市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未来社会新生力量的当代中学生,应该也要学会“棒棒精神”——
吃苦耐劳!敢于担当!负重前行!
“棒棒儿”不仅是一个群体的称呼,也是重庆广大劳动人民的代表;“棒棒儿”也许会在时代发展中消逝,但“棒棒儿”的精神一直存于广大重庆儿女的心中,是劳动人民的缩影一枚标记。
指导教师:巴蜀国际教育中心冷奕霏、梁韵、蒋梦凡
巴蜀国际教育中心
Bashu
International
Education
Center
BIEC
巴蜀国际教育中心
Bashu International Education Center
┏
TO BE A LIFELONG LEARNER.
(部分图文资料来源于网络)
THE END
供稿|国际教育中心
编辑|杨梅 余萌
审校|戴金洪 刘欣 陈劲松
总编|宋杰
热文回顾
无论走到天涯海角,您终是巴蜀人!
巴蜀中学
地址 : 重庆市渝中区北区路51号
电话 : 023-63002371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