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美更多老人延迟退休 92%是为了钱;那美国人存够多少钱才敢退休? 调查显示至少要这么多
为退休后过上好日子而攒钱,是很多人的工作动力。曾经,100万元的存款就能带来一份安全的退休财务保障。但在今天,根据彭博MLIV Pulse的一项最新调查,超过7/10的投资者表示,需要300万至500万元才能放心地安享晚年。
这份调查显示,在经历了一年的高通胀和负投资回报之后,人们对退休的担忧普遍有所加剧。虽然美国人为退休而存的钱普遍少于100万,但经济的不确定性还是让人们被迫提高了对“安全退休存款额”的预期。
“焦虑主要来自人们对未来的不可预知。我们不知道未来的物价是多少,也不知道我们能活多久”,Natixis公司投资者观察中心的执行董事大卫·古德塞尔(David Goodsell)告诉CBS 新闻。
事实上,担忧不无道理。如果按照4%法则,即“在退休的第一年提取退休存款总额的4%,之后提取总额的4%加通胀率”,那么对于一个有100万存款的人来说,退休后的第一年收入为4万元。如果通胀居高不下,以后年份取出的钱就要远远多于4万。以此类推,100万可能十几年就会用光。
古德塞尔说,对此“很多人都感到震惊”,“大家都认为100万就足够了”。
当然,百万富翁和其他高净值人士的退休收入目标,会比其他人更高一些。彭博MLIV Pulse 的这项调查显示,从事金融工作的投资者普遍表示,他们需要300万至500万元才能退休。
为此,古德塞尔指出,许多美国人可能会考虑新的财务策略来重塑他们的退休观念。一些工人到了退休年龄,也可能希望继续做兼职工作、开办小企业或投资房产以赚取租金。
年轻人往往比年长者对退休更乐观,Natixis的一项调查发现,千禧一代普遍相信他们会在60岁退休,但现在已到退休年龄的婴儿潮一代则将其退休年龄设定在65岁。古德塞尔说,年长的工人可能会面临职业生涯后期的裁员并难以找到新工作,或需要请假照顾更加年长的家人。
尽管存“足够多”的退休金令人望而生畏,但古德塞尔仍建议,要保持储蓄的习惯;此外,如果可以获得公司福利,就尽量利用好公司401(k),例如每年将退休contribution提高1个百分点。
全美更多老人延迟退休
92%是为了钱
如果你已经60岁或70多岁了,还没有退休的计划,那么你绝非孤例。事实上,你的同伴很多。根据劳工统计局(Bureau of Labor Statistics)的数据,近年来全美65岁以上工作者的比例逐年攀升。而近日的一项调查显示,92%的人延迟退休都是为了钱。
根据英文媒体报道,现年92岁的沃伦·巴菲特(Warren Buffett)仍然被认为是金融界最聪明的人之一。现年85岁的简·方达(Jane Fonda)作为一名演员和活动家,仍一如既往地多产。鲍勃·伊格尔(Bob Iger)在72岁时再次当上了迪士尼(Disney)首席执行官。杰米·李·柯蒂斯(Jamie Lee Curtis)在最近的美国演员工会奖(Screen Actors Guild Awards)颁奖典礼上发表获奖感言时说:“我已经64岁了。这太棒了。”
至于我们这些“凡人”,也有许多人在晚年依旧积极投身事业。根据劳工统计局的数据,近年来全美65岁以上工作者的比例逐年攀升。预计到2026年,65至74岁的工作者比例将超过30%,远超1996年的17.5%。同时,预计75岁以上的工作者在2026年将接近11%,远超1996年的4.7%。
那么,为什么这么多人的工作年龄远超典型的退休年龄?与巴菲特和方达等名人不同,他们的动机似乎主要是钱。
根据非营利组织Easterseals和Voya Cares最近发表的一项研究显示,高达92%的受访者表示他们需要或想要更多钱用于退休。只有22%的人表示,他们认为自己已经拥有足够的钱在退休后过上舒适的生活。而60%的人表示他们的退休储蓄不足50万美元。
除了财务方面的问题,60%的受访者表示他们继续工作是因为仍然健康能干,58%的受访者是为了保持头脑活跃,56%是因为工作给了他们目标感。
当然,对于雇主来说,老年劳动力也带来了很多潜在的好处。一次又一次的研究表明,老年工作者可以提供学识、经验和专业知识。年龄越大、任期越长的人往往更可能是成功的企业家。据统计,40岁以上的人成功创建公司的可能性是年轻人的3倍。
更重要的是,与人们普遍认为有经验的工作者效率低的错误观念相反,年长的工作者事实上可以降低雇主的成本,并以其他工作者无法做到的方式增加价值。
例如,在新冠疫情期间,数以万计退休的卫生保健专业人员重返人手不足的医院工作。在就业咨询公司美世(Mercer)的研究中也可以看出他们的价值。该研究发现,年长的员工会给工作场所带来额外的情商水平,而他们所掌管的团队更替率也较低。越来越多的公司都认识到了,雇佣和留住年长的员工在经济上是有意义的。一般来说,年长者在金融服务业、制造业和零售业寻求的职位最多。
以客户出发 以朋友离开
来源:美中网、侨报
免责声明:除原创类稿件,其他均由本小编整理,仅供参考,不作为税务法定依据,具体操作请咨询美国相关专业人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