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温超导”科学家多篇论文再遭调查,涉嫌数据捏造和抄袭,所属大学回应 | 环球科学要闻
将环球科学设为星标
周一至周五
第一时间掌握
最新鲜的全球科技资讯
Ranga Dias (图片来源:罗彻斯特大学官网)
据美国物理学会网站消息,当地时间3月9日,《物理评论快报》(Physical Review Letters)开始对美国罗彻斯特大学Ranga Dias团队2021年6月发表的论文(Colossal Density-Driven Resistance Response in the Negative Charge Transfer Insulator MnS2)展开了调查。
美国佛罗里达大学高压实验方面的专家James Hamlin发现,Dias这篇PRL论文中二硫化锰(MnS2)的电阻率图与Dias博士论文中硒化锗(GeSe4)的电阻率图类似,但很难从化学或物理学的角度解释这种相似性。不过目前还没有消息显示Dias的回应。不久前,Hamlin还用抄袭检查器比较了他自己2007年的博士论文与Dias 2013年的博士论文,结果发现这两份文件中包含许多相同的段落。针对Dias抄袭Hamlin论文的指控,Dias表示他有适当的引用而不构成抄袭。授予Dias博士学位的美国华盛顿州立大学对此拒绝评论。Dias目前所在的罗彻斯特大学在一份声明中称,Dias会对这些错误承担责任,并且正在与他的博士导师合作修改这篇论文。
此前,Dias 团队2020年的第一篇室温超导论文在去年被《自然》强制撤稿。不过,最近他又因为于3月8日《自然》(Nature)上发表论文称,发现了一个新的室温超导体系,而受到大量关注。在新的室温超导论文中,氮-镥-氢三元体系(NLH)能够在近常压(约1万个标准大气压)下实现室温超导,临界温度约为21℃。受此启发,3月9日,中国科学院物理所在预印本网站arXiv上发表了一篇论文,成功合成出两种镥-氢二元化合物,发现它们能够在一定压力下表现出超导性。不过,最高转变温度并不是室温而是约-23℃,所需压力也超过了100万个标准大气压。有科学家表示,NLH中的氮元素可能在提高材料超导性转变温度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也有科学家表示,新的室温超导论文最大的问题在于,它仍然引用了Dias那篇被撤稿的室温超导论文。未来,有关研究团队会继续对新的室温超导论文进行验证。
新冠的急性后遗症,也称作“长新冠”,是一种新出现的慢性疾病,可能影响到约10%的新冠患者。而在《柳叶刀》(The Lancet)的预印本上发布的一项新研究中,研究者通过多中心、四盲、平行随机对照3期临床试验,发现了二甲双胍可降低患“长新冠”的风险。
研究者选取了30至85岁之间,超重或肥胖的新冠患者,这些被试在加入研究时产生新冠症状时间均少于7天, 确诊感染时间均小于或等于3天。该研究对被试者进行了多中心、四盲、平行随机对照3期临床试验。二甲双胍和安慰剂被预先包装在药片盒中提供给被试,确保被试服用正确数量的药片。第1天500毫克;随后4天内每天两次,每次500毫克。然后每天早上500毫克,晚上1000毫克,持续14天。并在随后的300天内进行月度调查,以确认这些被试者是否患“长新冠”。最终共有8.4%的被试确诊“长新冠”;使用二甲双胍被试累积发病率(cumulative incidence)为6.3%,安慰剂组为10.6%。与安慰剂相比,二甲双胍预防“长新冠”的风险比(hazard ration, HR)为0.58。当在新冠症状出现的4天内开始服用二甲双胍,风险比为0.37。该结果表明,与安慰剂组相比,在新冠早期,接受二甲双胍治疗会使被试的“长新冠”发病率相对下降42%。该研究显示了二甲双胍在应对“长新冠”风险中的作用,或有利于在今后的“长新冠”预防中发挥作用。
多肽酶“Nickelback”的结构和2种天然酶的核心区域比较。图片来源:原论文
此前的观点认为,在38亿年前到35亿年前之间存在一个临界点,地球开始从由生命起源前化学系统进入到生物系统。最早期的代谢过程包括氢化酶对分子氢的可逆氧化。而目前生物中的氢化酶很复杂,含有数百个氨基酸和数个辅助因子。近期,在一项发表于《科学·进展》的研究中,美国罗格斯大学的研究人员研究了这类关键酶的演化过程,并通过筛选大量蛋白质,揭示了一种含有两个镍原子的简单肽最有可能是启动生命过程的候选化学物质之一。
研究人员检测了现有的和代谢过程密切相关的氢化酶,并通过“还原论”的方法,获得了酶最精简的结构,随后他们获得了“Nickelback”这种多肽酶。它的结构中主要有13个氨基酸,并结合2个关键的镍原子,且能在各种条件下,对质子进行催化生产氢分子。这种肽会形成二镍簇,结构上类似于氢化酶中的Ni-Fe簇和乙酰辅酶a合成酶中的Ni-Ni簇,这2酶是现存的十分古老的代谢酶类。这项研究表明,尽管现代酶极其复杂,但它们很可能是从早期地球上的简单肽演化而来的。
西太平洋帕劳群岛的大圆盘形珊瑚。图片来源:D. Griffin
大多数动物一生只拥有一套稳定的基因组,但最近一项发表于《英国皇家学会会刊B:生物科学》(The Proceedings of the Royal Society B: Biological Sciences)的研究显示,珊瑚这种生命周期长达几百年甚至几千年的动物,会不断改变和检验它们的基因,并将其中一些突变遗传给下一代。
通过对采集的珊瑚样本进行全基因组测序,研究人员发现每个分叉的基因都有微小的差异,说明其中出现了局部突变。研究人员将珊瑚体细胞和生殖细胞的突变进行对比,发现体细胞26%的单核苷酸位点变异(single nucleotide variants,SNVs)在对应分叉的生殖细胞系中同样存在,表明珊瑚生长过程中产生的突变同样可遗传给后代。进一步研究显示,在遗传给后代的突变中几乎没有改变蛋白表达的有害突变,这说明珊瑚可对无害或有益的突变进行筛选,避免增加后代有害基因的风险。这项成果凸显了珊瑚体细胞突变在其演化过程中的重要性,有助于了解珊瑚如何在气候变化背景下形成多样性与适应性。
在拉丁美洲,携带有狂犬病毒的吸血蝙蝠(Desmodus rotundus)会吸食牛等家畜的血,并传播狂犬病毒,最终可能导致牛和喂养牛的农民死亡。为了减少狂犬病毒的传播,数十年来,这一地区的政府会使用致命毒药来大量杀死吸血蝙蝠。近期,在一篇发表于《科学·进展》的研究中,科学家发现在病毒导致的疾病已经出现后,进行反应性扑杀可以加速病毒的传播。
研究中,科学家在一个为期2年的项目开始前、持续期间和结束后,分析了家畜的感染率并对狂犬病毒进行了基因组测序。他们发现,如果在某一地区检测到狂犬病毒之前,就扑杀吸血蝙蝠,能缓解狂犬病毒的传播。但如果是反应性的扑杀,还可能会增加疾病的传播。此外,反应性扑杀并不能减少牲畜的死亡数量——一旦爆发,无论蝙蝠是否被杀死,疾病的负担都是一样的。这表明扑杀诱导的蝙蝠传播变化促进了病毒的入侵。
封面图来源:实验时使用的金刚石对顶砧。图片来源:Adam Fenster / University of Rochester
撰文:王怡博、马东源、安君、clefable
编辑:王怡博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